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伏羲和神农都有“羊”缘

  农历羊年很快就要来临。羊是人类最早开始狩猎和驯养的动物之一,在远古时期曾占有极高的地位。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羊”所起的作用甚至超过了“龙”,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炎帝都与“羊”有着“血缘关系”,流淌了5000多年的中华传统文化里几乎到处都可以找到“羊的基因”……

■商四羊樽

■西汉鎏金羊形铜羊灯

■北魏时期独角羊陶像

■新疆温泉县苏鲁北津羊岩画

■牵羊的古代西域女性

  母亲受孕羊头山

  炎帝出生有羊缘

  蚩尤所在部落早期同样是以羊为图腾

  中国人一向称自己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其实这一说法是后来的事情,在“龙”这种传说中的动物没有出现之前,“羊”曾是不少部落的图腾。

  按传统说法,中华人文始祖是“三皇五帝”。三皇有一说是燧人、伏羲、神农;又有一说是伏羲、神农、黄帝。其中伏羲和神农的地位稳定,且均与羊有“血缘关系”,他们的部落早期都是以羊为图腾,而不是“龙”或“蛇”,也就是说,他们最早都是“属羊”的。

  其中神农,即炎帝,其地位比黄帝要高,影响也更大,所以古人将其合称为“炎黄”而不是“黄炎”。炎帝是一位农业专家,他又称“神农氏”即是此原因。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炎帝在中国古代更受尊重。

  《帝王世纪》记载,“炎帝神农氏,姜姓,母女登游华阳,感神而生炎帝于姜水,是其地也。”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对此也有记载,炎帝母亲女登的受孕地点在姜水的常羊(羊头山),姜水属羌地,这里的羌人部落便以羊为图腾,可见炎帝一出生就与“羊”结缘,“血缘关系”非常紧密。

  后来炎帝部落沿黄河东迁时,又把原先对羊的崇拜风俗带到今天的河南、山东等地。在这些地方出土的汉画像石上,都可以看到以羊头、羊角为图案的画像。

  至于被炎帝、黄帝联手打败的蚩尤,其所在部落早期同样是以羊为图腾的。据《路史·后纪四·蚩尤传》记载,蚩尤姓姜,其出生地在羊水,正是羊图腾流行的地域。

  受“羊角柱”启发

  伏羲发明“八卦”

  “羲”字中有“羊”是羊崇拜现象的反映

  相比炎帝来说,伏羲与羊的“血缘关系”好像更近,甚至直接受到“羊”的影响。

  伏羲风姓,《帝王世纪》称,他与女娲是兄妹婚,“蛇身人首”,是“蛇种”。伏羲与“羊”有何关系?其答案仍在《帝王世纪》上,书中称“伏羲生于成纪。”

  “成纪”在哪儿?据考证,其地位于今甘肃天水一带,这里是古羌戎活动区域。古羌戎氏族的原始图腾就是“羊”,伏羲的“羲”字中有“羊”,正是这一羊崇拜现象的反映。需要说明的是,后来伏羲所在的古羌戎改成以“虎”为图腾,形成“虎氏部落”。

  伏羲是中国古籍里记载的最早的王,他对中华文化的最大贡献是“观象画卦”,创造了影响中国文明进程的“八卦文化”,即后来“五经”之一的《易经》,结束了人类“结绳记事”的历史。

  伏羲怎么想起了发明八卦的?考古专家陆思贤在其《神话考古》一书中认为,伏羲受到当时普遍存在的“羊角柱”的影响:“伏羲氏于羊角图腾柱上观象画卦”。

  “羊角柱”是原始古人祭天时立在地上的长杆,做成羊角状,方便挂祭品。这种羊角柱图案在现代考古中有不少发现。受到羊角柱在地上投影的启发,伏羲闪耀出了八卦的灵感。羊字在甲骨文里写作 ,就是在羊角柱形状的基础上增改而来。

  尧帝时的独角羊

  判谁有罪全靠它

  秦汉流行的“法冠”,就是据此发明的羊角帽

  “羊”对中华文化在早期的影响,还有更直接的例子,如古代司法制度,便有羊的身影——通过神羊实现了司法公正。

  历史到了尧舜时代,羊以被神化的身份直接参与了对社会和政治秩序的维护和调整。汉王充《论衡·是应》记载,在尧帝主政时,他用名叫皋陶的大臣掌握天下刑法。

  在今天看来,皋陶就是一位国家大法官。他有一只独角羊,即所谓“一角之羊”,有神性,能辨出谁有罪,“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

  这种嫉恶如仇的“一角之羊”又叫“獬豸”,也称“任法兽”。后来古人根据“獬豸羊”的形象发明了一种羊角帽,被称为“獬豸冠”,也称“法冠”。秦汉时期法官都流行戴这种“法冠”。

  商朝行将灭亡时,在牧野那个地方又出现了一只神兽“夷羊”,来审判纣王的罪过。春秋时期的齐国等很多地方在司法办案时都出现过“神羊”。 据《墨子·明鬼》记载,齐庄公时,大臣王里国和中里徼打了三年的官司仍无结果,最后只好由神羊断案,神羊断中里徼“不直”,将其顶死了。

  民间至今仍流传的“羊占”风俗,“羊骨占”、“生跋焦”、“羊胆占”、“羊毛占”,也是远古羊崇拜风俗的遗存。

  “羊人为美”影响观念

  当时最美的打扮是“戴羊角”

  “羊”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古人的审美观念也曾受到羊文化的影响。

  美这一概念,直接因“羊”而产生。《说文解字》将“美”字归入“羊”部,这个解释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审美即是“羊大为美”。

  然而这个解释在甲骨文被发现后受到了挑战,因为甲骨文的“美”字并不是“羊大”形象,上边并不象“羊”,而是人饰羊首的形状,戴着羊角样饰物,整个“美”字是戴图腾标志的人的形象。可见,当时最美的打扮是“戴羊角”,形成了以“羊人为美”的审美观点。

  已故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即持此观点。他分析认为,羌、姜是羊图腾氏族的姓氏,其结构大致也是戴羊角的人形。这一观点在现代民族风俗中找到了佐证,在青海河湟一带古羌人发源地,过年时跳传统的“老羊歌”舞蹈,舞者必须戴羊角帽。

  在“羊人为美的基础上,近年有学者又提出一种“怀孕的女人为美”的说法。理由是,“羊”字在远古是女性的象征,商代青铜器父己簋上发现的一个“美”最能说明这问题:上部以羊角代羊,下部的是一个人,上肢摊开,腆着圆圆的肚子。其圆圆的肚子,代表女人怀孕。

  以孕妇为美,其实是古人生殖崇拜行为使然,在新疆、内蒙古等地发现的原始岩画中有不少怀孕的母羊。也就是说,无论“羊大为美”还是“羊人为美”、“孕妇为美”,都是羊文化在中国古代审美观念中的多元反映。

  “羊祥相通”反映古风

  羔裘作朝服以显示羔羊般纯洁品德

  羊代表吉祥、善良、美好,古时“羊”与“祥”是相通的,“善”与“美”的本义也均与“羊”有关。西汉儒学家董仲舒曾对“羊”给予过充分肯定,他说:“羔有角而不任,设备而不用,类好仁者;执之不鸣,杀之不谛,类死义者;羔食于其母,必跪而受之,类知礼者;故羊之为言犹祥与,故卿以为贽。”董仲舒将儒家文化的核心精华“仁”、“义”、“礼”赋予到羊的身上。在明代编写的道家儿童启蒙读物《增广贤文》中,甚至将羊树立成了懂得感恩的典范,那句“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至今仍广为流传。

  古时高级官员用羔裘作朝服,以显示自己有羔羊般的纯洁品德。

  摘编自《北京晚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人是“羊的传人”?祖先最早以羊为部落图腾|羊|羊大为美
(72)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羊的传人”?
神农氏先祖图腾
炎帝神农氏是何时人?他死于黄帝打架还是断肠草?
渔樵心旅丨《心旅留痕》之龙凤何以呈祥(三)
“羊文化”溯源:伏羲神农都以“羊”为部落图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