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顾艳:诗歌是一种精神

 

顾艳在莫干山皇后饭店

 

   我曾读过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被译成中文的一组短诗。其中《写作的愉快》《恢复名誉》《凌晨四点钟》等,都是我比较喜欢的篇章。我喜欢她有苦味的、爱怀疑的、巧妙的诗,以及她在表达较为绝望的看法时所体现的诚实。我想,这正是她成功的原因之一。
  从希姆博尔斯卡诗里,回过头来看我们现代汉诗: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中国现代汉诗,竟然没有为时间留下多少像样的、能够推敲的经典作品。大部分诗歌都随着潮涨潮落,而黯淡失色。诗人是大地的赤子,只有支撑起现代汉诗的精神,才能向着神性不懈地叩问与追寻。我们的诗坛,大家都在为看不到好诗而忧心忡忡。的确,当代诗歌值得忆诵、得以流传的东西太少了。年轻人谈起诗,就像谈一种手艺和技术。他们把诗当作了由语言作框架结构的艺术品,认为那不过是谁心灵手巧谁就可能登峰造极的玩意儿。
   我的创作虽早就涉及了小说、散文和评论,但是我骄傲我从未中断过诗歌创作。我认为诗歌创作与生命体验有关,与人的智力和技艺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与灵魂有关;并且最终是灵魂的质量,决定诗歌的质量。我特别欣赏美国诗人勃莱那句:“贫穷而能听见风声也是好的。”每次读它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这一行诗,需要我用一生来读。它正是千百年来,一直在维系着人类良知的那种东西。你可以说它是口语,但它是震憾灵魂的。
   有时我想诗歌应该是最易被普通大众接受的,但事实上我们的读者正在日益远离诗歌。读者再也无法从那些分行的东西中,寻觅到令灵魂颤栗、激动不已的闪光诗句。所以,我认为现代汉诗必须重新唤回诗歌精神,把人们从现实的沉沦中拯救出来。因为诗歌不是什么主义、什么口号包装起来的旗帜,它是人类灵魂世界里,或者说人类的文化传统中,一种出自“骨子里”的东西。于是我想诗歌闯入诗人内心世界时,也就是整个宇宙被暴风雨袭击所动摇和摧毁之时,运河决堤而导致河水泛滥。诗歌总是竭力闯入激动的、虚弱的内心世界、闯入极度紧张的、被某种热情深深打动人的内心世界。
   当然,诗歌精神需要语言表达。只有进入语言,人才与世界和自身相遇,存在才从遮蔽中显现、召唤出来。而诗,正是在这种语言活动中才会创造出奇迹来。也就是说,诗靠语言生成,但它在达成更高意境时必须超乎语言。换言之,在真正伟大的作品中,语言之上还有着另一种语言。或者,如海德格尔在评论里尔克时所说的:“另一种呼吸。”
  然而我们在语言探索的同时,也不应误以为漂亮的词语就意味着能建筑起一座宫殿了。这样往往会使诗歌流于语言的浮层面,脱离了诗的根本存在点--精神时,那么读者看到的只是一堆词的建筑。它或多或少会减弱一首来自内心和语言原动力的诗的朴素和可感性,会使一首内涵分量颇重的诗显得意绪轻飘、匠气十足而充满虚饰和伪善。由此可见,诗的语言是具有一种生成性质的,一种令你惊异的、语言自身所形成的东西。作为一个中国诗人,我们无论在世界的哪一块土地上,都会意识到赖以安身立命的不是别的,正是我们要付出比其他“探索”更艰巨得多的努力,才使汉语言在进入现代诗歌时变得更为纯粹、更富有生机。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这是我们全世界华人的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一种语言的光洁度是与对它的磨炼程度成正比的。
   最后我还要再说一句:诗歌是一种精神,让我们为精神而艺术吧!

 

顾艳,女,1980年考入杭州大学中文系(现为浙江大学)。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进浙江大学德语中心进修一年。1993年5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7年初赴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和夏威夷大学做访问学者。1999年7月初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台湾和香港。1999年9月被浙江省评为浙江1949年至1999年当代作家“五十杰”之一。2001年就读浙江大学心理学研究生。现为专业作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诗:一个伟大而粗糙的发明
夏可君|陈律的短诗:写给前世的偈句手札,或来自前世的喃喃低语
叶琼琼| 晴空排云到碧霄 ——《邓星子诗歌选编》印象记
当代著名诗人评语十四则
再造现代汉诗话语的诗性
李见心诗观诗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