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容安馆札记》16则

十六

           

        王季思《集評校注西廂記》參驗稽決,力劬心細,洵王實甫功臣。釋故典處,不免兔園冊子陋學,蓋舍曲外無所知也。余偶披尋,尚有可補正者。

        第一本楔子普救寺,王氏無注。按姚元之《竹葉亭雜記》卷三云:《蒲州府志》稱,唐時西永清院,五代郭威改為普救(攻李守貞不下,院僧曰:將軍發善念,城即克。威誓不戮一人,改為普救)。《西廂》作於金章宗時,故稱普救,何以元稹《會真記》已有普救之名?【王惲《秋澗大全集》卷二十五《遊普救寺》七絕。】【清初臨潼周燦星公《願學堂文集》卷二十《蒲州普救寺》:老僧一語下重關,普救題名豈等閑。何事雙文傳艷曲,都將蘭若做桑間。

        祇生個小姐,小名鶯鶯,王注引《新方言》謂:《說文》:奼,少女也。’”按當引《陔餘叢考》,見十二。

        第一折先撒和那馬者,王注引《山居新語》謂:以草料飼驢馬曰撒和按《來生債》第一折洗了麩又要撒和頭口,《凍蘇秦》第二折他撒和頭口兒去了,《倩女離魂》第四折騎一匹龍駒暢好口硬……行了些這沒撒和的長途有十數程,《㑳梅香》第四折將五穀寸草來……先把新女壻撒和撒和,不認生,《兒女英雄傳》三十四回公子吃得一飽,撒和了撒和,三十八回安公子點了翰林,丟下書本,出了書房,只這等撒和了一向。”“撒和即元人所謂掃花撒花,見《觀堂集林》卷十六《蒙古札記》條引元曲。

        第一折正撞着五百年前風流業冤,王註:猶云冤家,愛極之反語。”按即 Boiardo, Sonetti, 4: “La dolce mia nemica”L.R. Lind, Lyric Poetry of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p. 218)(It. “avversaria”第七百十七則)。第四折有可意冤家,王注引《道山清話》夙世冤家、《錄鬼簿》歡喜冤家而未引《兩世姻緣》第三折莫不是五百年歡喜冤家①、《百花亭》第一折塵世裡怎遇這活冤業。參觀下第五十二則。《蕙風詞話》卷二云:東浦詞《且坐令》云:但冤家何處貪歡樂,引得我心兒惡。宋蔣津《葦航紀談》謂:作詞者流,多用冤家為事,初未知何等語。後閲《烟花記》有云:冤家之說有六:情深意濃,彼此牽繫,寧有死耳,不懷異心……一;兩情相繫,阻隔萬端,心想魂飛,寢食俱廢……二;長亭短亭,臨歧分袂,黯然銷魂,悲泣良苦……三;山遙水遠,魚雁無憑,夢寐相思,柔腸寸斷……四;憐新棄舊,孤恩負義,恨切惆悵,怨深刻骨……五;一生一死,觸景悲傷,抱恨成疾,迨與俱逝……六。”’”(按《蕙風》《葦航紀談》一節,早見《陔餘叢考》卷三十八引此則,見《說郛》卷七所摘《葦航紀談》。)第二折與我那可憎才居止處門兒相向(王注引《金錢記》第一折龐兒俊俏可人憎、《玉鏡檯》第二折舉動可人憎),第三折迴廊下沒揣的見俺可憎臉兒上撲堆着可憎、第四折滿面兒撲堆着俏云云,亦與冤家用意相同。

        顛不剌的見了萬千,王注引王伯良曰:顛,輕佻也;不剌,方言助語辭。張深之《正北西廂秘本》亦云:“‘不剌是助語詞,是不穩重。復舉《舉案齊眉》第三折破不剌碗內,《香囊怨》第三折雜不剌的眾人妻,即破雜之意,不剌字狀其破雜之甚耳。【《竹葉舟》楔子亦有破不剌的舊衣,王未引。】董解元《西廂搊彈詞》天下顛不剌的浪兒每;馬致遠《青杏子》散套柳戶花門從瀟灑……顛不剌的相知不綣他,皆可證。【原本於《評西廂記》眉批云:顛不剌,外方所貢美女名。】按其說審矣。《後庭花》第三折尚有搠碎口中牙不剌、《兩世姻緣》第一折淡不剌,王未引。然周暉《金陵瑣事》卷四云:萬曆四年,張江陵當國,將太祖所藏寶玩,盡取上京。中有顛不剌寶石一塊,重七分,老米色,若照日,只見石光,所以為寶也。箋崔鶯鶯戲文者,以顛不剌為美女名稱,不知何據(《堅丁集》卷二亦引此)。《西洋通俗演義》第九回亦云:內殿另有寶藏庫,珍珠、琥珀、車渠、瑪瑙、珊瑚、瑇瑁、鴉青、大綠、貓睛、祖母,顛不剌的還有許多。謝在杭《五雜組》卷十二云:今世之所寶者,有貓兒眼、祖母綠、顛不剌、蜜臘等。則恐非顛狂之意。

        眼花撩亂口難言,魂靈兒飛在半天誰想著寺裡遇神仙恨天、天不與人行方便[末云]我死也。按《玉壺春》第一折李斌見素蘭亦云:猛見了心飄蕩,魂靈兒飛在天,頭暈眼旋,有口難言。怎生來這搭兒遇著神仙,若天公肯與人方便云云。又見下第五十二則。【二百十三則、五十五則眉 Catullus LI, Anatomy of Melancholy [T. XVI6] cf. German: “j-m mit Haut und Haar verfallen sein.

        [末云]休說那模樣兒,則那一對小腳兒,價值百鎰之金。[聰云]偌遠地……繫著長裙兒,你便怎知他腳兒小。[末云]你覷:若不是襯殘紅芳徑軟,怎顯得步香塵底樣兒淺。按元曲中常有此,如關漢卿《玉鏡檯》第二折云:我只見小姐中注模樣,不曾見小姐腳兒大小。沙土上印下小姐腳蹤兒,早是我來的早,若來的遲呵,一陣風吹了這腳蹤兒去。【《疑雨集》卷二《雨餘路軟有女郎一隊前行鞋踪可玩》七律,又第十四則夾縫③。】【補[第十六則]:第一本第一折《朝野新聲太平樂府》卷二徐甜齋《水仙子‧詠佳人釘履》云:金蓮脱瓣載雲輕……漬春泥印在蒼苔徑,三寸中數點星。楊澹齋《水仙子‧詠東湖所見》云:惹詩人縱步隨他,見軟地兒把金蓮印,唐土兒將繡底兒踏,恨不得雙手忙拿。A curio Crank: “The man who takes impressions of the footprints of famous authors.” James Howard, The English Monsieur, II. 1, Lady: “Sir, why look you so earnestly on the ground? Eng. Mons.: “I have often in France observed in gardens, when the company used to walk after a small shower of rain, the impression of the French ladies’ feet. I have seen such bon mien in their footsteps” (Charles Lamb, Specimens of English Dramatic Poets, Works, ed. E.V. Lucas, IV, 521)

        玉粳白露,王注引《詐妮子》等劇。按今北人則言糯米銀牙

第二折“胡伶淥老不尋常,偷睛望”,王注引焦理堂《劇說》、《陳州糶米》等,謂可作“鶻領睩老”。按即《小尉遲》第二折“骨碌碌眼睜開”也。《陽春白雪》後集卷二王嘉甫《八聲甘州》:“溜刀刀渌老。”

        第一本第二折“既不沙”,王注:“猶今云‘若不是這樣啊’。《漢宮秋》第一折‘既不沙,俺江山千萬里,直尋到茅舍兩三家’;《黃粱夢》第三折‘既不沙,可怎生蝶翅舞飄飄?’”按《兒女團圓》第一折“既不沙,可怎生有梨花亂落”;《勘頭巾》第二折“既不沙,怎無個放捨悲慈”;《漁樵記》第二折“既不沙,却怎生白茫茫的無個邊界”;《竹葉舟》第三折“既不唦,你怎生在長江側畔”;《灰闌記》第四折“既不唦,你兩個趕到中途”。

        若能勾湯他一湯,王注:“‘,去聲,讀如,擦着也。《金缐池》第二折休想我指甲兒湯着你皮肉;《陳州糶米》第三折老包姓兒仯,蕩他活的少;《麗春堂》第四折手絹兒在你身上蕩,字異而音義均同。按《鴛鴦被》第二折可不屈煞人,誰誰湯着他;《玉鏡台》第二折我不曾將你玉筍湯,他又早星眼睜;第四折雖不曾徹膽歡娛,湯着皮膚;《秋胡戲妻》第三折扯我一扯湯我一湯掐我一掐摟我一摟;第四折誰將這五花官誥湯;《黒旋風》第三折呆廝不曾湯着你;《忍字計》第二折:臉才便湯着,卻又早印下;第三折:眉尖眼角恰纔湯

        第一本第二折“赤緊的情沾了肺腑”,王注:“‘赤’如赤手、赤地之赤,謂空急、乾急、白急也。”按《凍蘇秦》第三折“赤緊的見世生苗”;《玉壺春》第三折“赤緊的十謁朱門九不開”;《鐵拐李》第一折“赤緊的官長又廉”;《秋胡戲妻》第一折“赤緊的禁咱愁恨”,第二折“赤緊的當村裡”。第三本第三折“赤緊的夫妻每”,王又引金聖嘆說為“貼肉夫妻”,何耶?第四折亦有“赤緊的僂人負心”。《虎頭牌》第二折“赤緊的元帥令,更狠似帝王宣”;《岳陽樓》第三折“不惹你赤緊的簡子”;《蝴蝶夢》第二折“赤緊的賊兒膽底虛……赤緊地子母每坐牢”;《黃粱夢》第二折“赤緊的併贓拿賊”;《王粲登樓》第一折“赤緊的晏平仲他那度量窄”;《魯齋郎》楔子“赤緊的他官職大的忒稀詫”;《漁樵記》第三折“赤緊的玉天仙忍下的心腸歹;《青衫淚》第二折“赤緊的大姨夫緣分咱身上淺;《後庭花》第三折“赤緊的我領得三朝嚴假”;《伍員吹簫》第三折“赤緊的俺父親先做了傍州例”。《范張雞黍》第一折“怪不著赤緊的翰林院”、“赤緊的又有權豪勢要之家”,第二折“賣著領雪練也似狐裘赤緊的遇著那熱”;《兩世姻緣》第一折“赤緊的日近長安遠”,第二折“赤緊的關河又遠”;《趙禮讓肥》第二折“赤緊的眾口嗷嗷”;《酷寒亭》第四折“赤緊的雲鎖冰崖”;《忍字記》第一折“赤緊的我手裡將咱自證倒”;《城南柳》第三折“赤緊的天高地遠”;《隔江鬥智》第一折“赤緊的老萱堂將我年月時”;《盆兒鬼》第一折“赤緊的人依古道”;《抱粧盒》第三折“赤緊的寇大人先膽寒”;《蕭淑蘭》第二折“赤緊的張橫渠不肯貪婪”;《看錢奴》第二折“赤緊的路難通”;《還牢末》第二折赤緊的有疼熱赤緊的著疼熱;《任風子》第三折赤緊的菜園中撧蔥般人脆;《碧桃花》第二折赤緊的小姐謙和,相公寬厚。參觀第四百八十八則。

        同折“待颺下教人怎颺”,王注:“丟下也。《金錢記》第一折‘漾在車兒下’;《青衫淚》第三折‘漾在水裡’。”按《風光好》第二折“休將容易恩情,等閒撇漾”;《金線池》第一折“漾人頭廝摔”;《青衫淚》第二折“你休見兔兒起呵漾磚”。《朱子語類》卷一百十八“颺了甜桃樹,沿山摘醋梨”,卷一百二十一作“棄却甜桃樹,緣山摘醋梨”,可參觀。

        第一本第三折“錦片也似前程”,王注:“元劇中‘前程’多指婚姻。《隔江鬥智》第四折‘這美前程世間無賽’;《金錢記》第四折‘別尋一個前程’;《鴛鴦被》第一折‘前程不見稱心時’;《救風塵》第一折‘看了些覓前程俏女郎’。”按《牆頭馬上》第二折“枉壞了一世前程,拆散了一雙佳配”;《望江亭》第一折“錦片也似夫妻”、“錦片前程”;《玉鏡台》第二折“使一場天來大昧前程”;《救風塵》第三折“這錦片兒前程”;《紅梨花》第二折“成合了一世的前程”;《灰闌記》第一折“今日尋的個前程定准”;《曲江池》第三折“只為些蠅頭微利,蹬脱了我錦片前程”尤相似。

        同折“今夜甚睡到我眼裡哬”,按第四本第四折“今夜甚睡得到我眼裡來也”,句法甚別致,元曲中常見:《硃砂擔》楔子“甚睡兒到的我這眼裡”;《蝴蝶夢》第二折“那裡睡的到眼裡”;《連環計》第四折“睡不到眼兒內”。

        第一本第四折“酩子裡各歸家,葫蘆提鬧到曉”,王注:“暗地裡。”按”《兒女團圓》第四折“想天公果無私,將人心暗窺視。没揣的對付雄雌,酩子裡接上連枝”;《秋胡戲妻》第三折“他酩子裡丢抹娘一句”;《望江亭》第三折“酩子裡愁腸酩子裡焦”。王注“葫蘆提”僅引《明道雜志》,未引《勘頭巾》第三折。又作“鶻露蹄”,見《能改齋漫錄》。《魔合羅》第三折亦有“葫蘆提”;《盆兒鬼》第一折“葫蘆提拚醉殺④ “;《竇娥怨》第三折“念竇娥葫蘆提當罪愆”;《張生煮海》第三折“俺師父葫蘆提”。

        第二本第“遲和疾擦倒蒼蠅”J.-J. Gautier, La demoiselle du Pont-aux-Anes, ch. 13, p. 143: “cheveux noirs... magnifiques pour mouches.”

        第二本第“好煞人也無乾淨”,王注:“‘無乾淨’,無乾休意。《紅梨花》第二折‘佳期漏泄無乾淨’;《梅香》第一折‘恐怕老夫人知無乾淨’;《誠齋樂府黑旋風》‘管敎他抹着我的無乾淨’。”按《曲江池》第三折“這一場唱叫無乾淨”;《對玉梳》第一折“你若不出去,我和你不乾淨”;《李逵負荊》第一折“上山來決無乾罷”;《昊天塔》第四折“但觸著我這禿爺爺沒些乾淨”。

        第二本第“誰承望這即即世世老婆婆”,王注:“狀言詞之甜蜜。《誠齋樂府小桃紅》‘他把那即即世世的甜話’。”按非也,金聖嘆改作“真是積世老婆婆”。近見《謝金吾》第二折佘太君自稱曰:“撇下了即世的婆婆”;《兩世姻緣》第四折“這個即世婆婆”;《貨郎旦》第二折“都是些即世求食鬼狐猶”。

        第二本第“白茫茫溢起藍橋水,不登登點着祆廟火”,王注中引《蕭淑蘭》第二折“將韓王殿忽然火爁,藍橋驛平空水渰”。按《爭報恩》第一折“我一夜着他個火燒祆廟,水淹斷了藍橋。”

        第二本第“這席面兒暢好是烏合”,第三本第二折“暢好是奸”。按“暢好”常見元曲,《虎頭牌》中尤多:第一折“靈鵲兒坐在枝上穩暢好”;第二折“暢好是恓惶也波天”;第三折“暢好是一個個無廉恥”、“暢好是腕頭有氣力”;《風光好》第一折“暢好是冷丁丁”;《秋胡戲妻》第一折“暢好是短局促燕爾新婚”;第三折“暢好是胆大心粗”;《兒女團圓》第二折“暢好是命也時哉”;《黑旋風》第二折“那廝暢好是忒唓嗻”;《李逵負荊》第一折“暢好是忒搊搜”;《倩女離魂》第四折“騎一匹龍駒暢好口硬”;《馬陵道》第二折“你暢好是下的手”;《漁樵記》第二折“暢好是冷的來奇怪”,第三折“你暢好是狠”;《桃花女》第三折“你暢好是下的使這般狡倖心機”;《冤家債主》第三折“暢好是苦苦”,第四折“你暢好是下的波閻君”;《還牢末》第一折“暢好是腕頭著力”,第三折“暢好是歹、歹”;《連環計》第二折“暢好是厮蹅蹅”;《抱粧盒》第三折“暢好是不三思”。【程魚門每用之入詩,如《勉行堂詩集》卷二十《得假云歸漫成》第二首:“暢好漾波馳雨櫂,雅宜炙背近冬檐。”】

        當什麼嘍囉,王注引《藍采和》、《對玉梳》、《紫雲庭》三劇逞僂儸,《酷寒亭》靈便口嘍囉,《曲江池》使僂儸,《貨郎旦》顯僂儸等例而論曰:胡震亨《唐詩談叢》引鄭五《題中書堂》詩云:側坡蛆蜫蜦,蟻子競來拖,一朝白雨中,無鈍無僂儸。與鈍對舉,自係能幹伶俐之意。樓羅數義,《緗素雜記》卷八、《七修類稿》卷二十三、《義府》卷下皆有考,而以沈西雍《瑟榭叢談》卷下考之最備。詳見前論《王川子集》。《勘頭巾》第二折刀筆上雖則是個狠僂儸。

        第三本第二折“別人行甜言美語三冬暖,我根前惡語傷人六月寒”,王注:“當時成語。”按《楚昭公》第一折“抵多少惡語傷人六月寒”。

        同折“厭的早扢皺了黛眉,忽的波低垂了粉頸,氲的呵改變了朱顔。”王注引楊西菴《賞花時》曲“忽的渾身如火氣逼,厭的皺了雙眉”;喬夢符《新水令》套“忽地迎頭見咱,厭地回身攏鬢鴉”;《馮玉蘭》第一折“暈的呵眉黛顰,厭的呵神思昏”;《拜月亭》第一折“縕地紅了面皮”,第三折“熅熅地顋兒熱”。按湯若士極稱此三語形容發怒次第之妙:“皺眉,將欲決撒也;垂頸,又躊躇也;變朱顔,則決撒矣。”《楚昭公》第二折“淹的呵抛下了戈矛,氲的呵遮漫了宇宙”;《牆頭馬上》第三折“氲氲的臉上羞,撲撲的心頭怯”;《金線池》第三折“忽的見了愠的面赤”。

        第三本第二折張生盼日暮一節,情詞與《張天師》第二折陳世英事相類,“無端三足烏,團團光爍爍。安得后羿弓,射此一輪落”一詩全同(《張天師》作“閃爍”),《梅香》第三折白敏中亦有此詩。【cf. Horst S. und Ingrid G. Daemmrich, Themen und Motive in der Literatur, 1989, p. 290; Boiardo, Orlando Innamorato, Lib. I, Canto XXIX, §48 (Garzanti, I, p. 537)】【參觀 Orlando Furioso, XXXII.11; Spenser, Epithalamion

        第三本第三折“夜涼苔徑滑,露珠兒濕透了凌波韈。”按《牆頭馬上》第一折“休教這印蒼苔的凌波襪兒濕”;《梧桐雨》第一折“和月步閒庭,苔浸的凌波羅襪冷”。實甫、仁甫語,皆本太白“玉階生白露”詩化出。王注僅言“凌波”之出《洛神賦》,陋矣。仁甫《牆頭馬上》第二折與實甫此折情文相似,而遜色多矣。【鄭德輝《倩女離魂》第二折:“抵多少蒼苔露冷淩波襪。”。又《梅香》第一折:“踏蒼苔月明,浸凌波襪冷。”】

        第三折“赫赫赤赤,來……赫赫赤赤,那鳥來了。”按元曲中男女幽期,每以此為號。《爭報恩》第一折“我有個口號兒:赤赤赤”,“你跟的我稍房裡去來,赤赤赤”;《燕青博魚》第三折王臘梅與楊衙內幽會,亦有云“赤赤”。【與盧仝《寄男抱孫》云“莫引添丁郎,赫赤日裡走”意異。】【古樂府《地驅歌樂辭》:“側側力力,念君無極”;《折楊柳枝歌》:“敕敕何力力,女子臨窗織”;《晉書五行志中》:“明帝太寧初,童謠曰:惻惻力力,放馬山側”;李紳《聞里謠效古歌》:“惡聲主吏噪爾門,唧唧力力烹雞豚”。】

        第四本第一折“試着那司天台打算半年愁,端的是太平車約有十餘載。”按第三折收尾:“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裡。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

        元曲雖出關、馬手者,亦情文稚拙,不耐諷味。獨王實甫此記,語言之妙,令人應接不暇,情事亦能故作波瀾頓挫,顧名思義,宜稱而分矣。第三本第三折,毛西河評曰:李卓吾評《西廂》了無是處,而獨於此折云:若便成合,則張非才子,鶯非佳人,最為曉暢。《會真》之奇,亦祇奇此一阻耳云云,誠然。顧此尚本微之《會真記》原文(張生且喜且駭,謂必獲濟。及崔至,則端服嚴容,大數張。言畢,翻然而逝)衍出,未見文心。同本第二折,鶯鶯命紅娘將描筆兒過來寫回信,着他下次休是這般。紅娘信以為真而不知為待月西廂之約。及張生謂:小姐罵我都是假,紅恍然曰:你看我姐姐,在我行也使這般道兒。”“寄書的顛倒瞞着魚雁,小則小心腸兒轉關。此則實甫平空添出一段曲折,尤為妙想。與 Two Gentlemen of Verona, I. ii Julia Lucetta 極類。又《兒女團圓》第一折,張二嫂逼韓弘道寫休書曰逐春梅,弘道云無紙筆,張云:兀的不是剪鞋樣兒的紙,描花兒的筆?(《神奴兒》第一折李德義逼兄休嫂、《漁樵記》第二折玉天仙逼朱買臣寫休書、《後庭花》第二折王慶逼李順寫休書語同。)鶯鶯繡閨何至無文房四寶,亦落套矣。

        《西廂記》掉文最酸氣刺鼻。第二本楔子杜君實背誦《孫子》,猶可說也;第一本第二折紅娘引《孟子》、第四本第二折引《論語》,則可笑矣。他如惠明之誠,何以堪有勇無漸(第二本楔子);紅娘之在心為志有美玉於斯(第三本第一折);險被先生饌,豈不胡顏(第二折);仁者能仁威而不猛,言而有信,不敢慢於人(第五本第三折),皆堪絶倒。

        紅娘於張生稱謂最多,如第二本第二折特請先生小酌數杯“‘老兄無伴等“‘足下莫教推託,後二稱謂甚奇。第三本第三折則兩呼之為那鳥,又面呼之為禽獸,至第五本第三折呼鄭恆為村驢𡰯,則亦那鳥之類也。

        【又 E. Jones, Papers on Psycho-analysis, ed. 1918, p.153: Pericles, IV, vi: “She shall be ploughed” etc.

        《南西廂》傖惡不堪,然有一處勝實甫原作。第四本第一折:我將這紐扣兒鬆以至看手帕,皆在場上且做且唱。《南西廂》此齣,張崔携手下,紅娘弔場唱花心輕摘,事畢,亦無看春羅點紅一節,較為雅道。金聖歎亦刪去春羅瑩白等語,然紐扣兒鬆前添張生抱鶯鶯,鶯鶯不語科二語,以後復逐句注之,若唯恐子弟之不解者,何耶?(《讀西廂記法三》云:人說《西廂記》為淫書,只為中間有此一事耳。細思此事,何日無之,何地無之云云;《十》云:子弟至十四、五歲,如日在東,何書不見云云。又按《陽春白雪》後集卷五關漢卿《新水令》,與此折可發明,亦有遍身麻之語。)【白仁甫《東牆記》第三折馬彬唱《耍孩兒》,情詞與此類同,蓋元人套板也。】

        第四本第二折,鶯鶯見母,母曰:鶯鶯,我怎生抬舉你來,今日做這等的勾當,則是我的孽障,待怨誰的是云云,王註謂:金聖歎本科白,較此為勝。夫人云曰:我的孩兒,你今日被人欺負二語,尤切情境。按此平心之論。聖歎改本云:[夫人云]我的孩兒。[夫人哭科][鶯鶯哭科][紅娘哭科][夫人云]我的孩兒,你今日被人欺負,做下這等事,都是我的業障。《中華小說界》第二卷第七期載楊澹廬《讀西廂記偶筆》,所讀即聖歎本,論此節亦云:煞是妙語!此時故無話可說,少一句既不明白,多一句又著痕迹也云云。聖歎善改,楊氏可謂善評矣。楊氏此文,知者不多,中間殊有雋語,如曰:鬧齋時張生花了數千,遞簡時張生許紅娘金帛,老夫人云無白衣女婿,臨別時又說夫榮妻貴,總離不了錢字、官字。又曰:張生明明有琴童,而紅娘於前候則云無人服侍鶯鶯,於哭別則又云無人調護。賈寶玉常謂男子不是人,琴童蓋男子,故不得謂之人也?皆妙。

        第五本第四折謝當今盛明唐主敕賜為夫婦,永老無別離,萬古常完聚,願普天下有情的都成眷屬。按《牆頭馬上》第四折煞尾願普天下姻眷皆完聚,荷著萬萬歲當今聖明主,遜色多矣。《望江亭》第四折《清江引》:從此無別離,百事長如願。

        竊欲補二則:一、第三本第四折,張生對紅娘曰:小生有花銀十兩,有鋪蓋賃於小生一付。此語最入情理。蓋獨客,布衾草蓐,自慚穢弊,不足為溫柔鄉也。故第四本第一折,紅娘云:張生你接了衾枕者,小姐入來也。

        二、第五本第一折,琴童送書至後堂,[咳嗽科][紅娘問云]誰在外面,聖歎譏云:潭潭相府,無此禮!按第二本第二折,紅娘唱:隔窗兒咳嗽了一聲,[敲門科]張云:是誰來也?聖歎將敲門科三字省去,則不得不曲為之說曰:偶咳嗽,隱不及敲門也,殊堪一笑。第四本第三折,紅娘云:我在窗兒外,幾曾敢輕咳嗽,則紅娘咳嗽斷非偶然矣。《會真記》云崔氏多奴僕,《西廂記》前四本亦一若僅有紅娘者,潭潭相府,固如此乎!《紅樓夢》五十四回,賈太君論女先兒說書云:既說是仕宦大家,自然合多奶媽丫鬟,伏侍小姐的人不少,怎麼這些書上凡有這樣的事,就只小姐和緊跟的一個丫頭。蓋先我道破矣。

        胡元瑞《少室山房筆叢》卷四十一云:元詞曲手能詩文者,貫雲石、高則誠二人耳,餘皆樂府外不展一籌。汪司馬頗取《琵琶記》崑山有良璧詩,謂《西廂》無一詩成語者。然此詩字與姿,古韻絶不通。又宋弘二語,大似村學究。按第三本第二折待月西廂下一絶句,即本微之《會真記》,尚成語,餘則確如伯玉之論。第二本楔子、第三本第一折張生二書皆劣,不獨第五本第一折一書也,聖歎所謂醜極也。(參觀下第三十則。)聖歎腰斬唐詩,貽口實而成語讖。其評《水滸》,取七十一回而盡刪其餘之四十九回,謂是俗本續貂;評《西廂》刪其第五本,亦謂是俗本且有美人下半截之喻,是亦腰斬二書。肊必武斷,固可嗤笑,然其意乃以不了為了,藴味無窮,一破尋常科臼,較之作《紅樓圓夢》者,識見相隔霄壤矣。

        董閬石《三岡識略》卷九斥聖嘆《西廂》為其私見瑣碎割裂……且曰是聖歎文字,不是《西廂》文字。直欲竊為己有,可謂迂而愚矣云云。聖嘆刪改科白處最多,亦每勝原本。如刪杜君實上場詩,及誦《孫子》一段,改張生致杜書,是也。第四本第二折一節外,第二本“[紅云]小姐,燒香去來,好明月也呵![鶯云]事已無成,燒香何濟!月兒你團圓呵,咱却怎生?”口角鈍直。聖嘆改云:“紅娘,我有甚心情燒香?月兒呵,你出來做甚那?”則婉曲多矣。但魯莽處,亦偶有之。如第二本第刪去“小生客中無鏡”科白,則“來回顧影”云云,無著落矣。第三本第四折,刪去“花銀十兩”賃鋪蓋科白,則前云“身卧著一條布衾”,後云“鴛鴦枕,翡翠衾……如何肯賃?”皆無著落矣。第二本楔子“別的都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則會齋得飽也則去那僧房中胡渰。”聖嘆不知“渰”為痴騃懵懂之意,刪却“僧不僧、俗不俗二句,改下句云:大白晝把僧房門胡掩,而說之曰:相君之面,則女不女;相君之背,則男不男。白晝門掩,正作此事也。便說盡禿奴二六時中工課云云。將飽食痴眠說成淫褻,坐實《南西廂》法聰所謂開聰明竅矣。第三本第四折似這般乾相思的好撒㖔。聖嘆不知撒吞為愚蠢之意,改,改好撒㖔好教撒吞,而說之曰:撒而吞之,吳音言吃屁’”云云。不啻小女孩兒,口沒遮攔,人皆掩鼻矣。聖嘆所謂狂生題《半身美人》詩,乃唐六如作,見前論《六如全集》。黃九烟亦有《臨去秋波》八股六篇,見前論《九烟遺集》。聖嘆評將來的酒和食數語,諧涉香嚴今年貧之意,尤可與九烟此文小引參觀。《毛西河詩話》卷八論摩詰種松皆作老龍鱗句,因云:近改前人文,動云原本,此亦學古之不可不察者云云。當時聖嘆技倆盛行,此其所也(參觀前引李文石《筆記》論聖嘆改《水滸》)。

        【參觀下三十,又百二十四,又第六百三十一。】

 

 

----------------------

 

① 原文此處脫漏“年”字。

即英語 “to be head over heels in love with s.o.”

即下文“補[第十六則]”。“第十六則”原作“第十五則”,見《錢鍾書手稿集》第 10 頁。

“葫蘆提拚醉殺”原作“葫蘆醉殺”。

如火氣逼”原文作“如火逼”。

迎頭”原文作“回身”。

神思”原文作“神氣”。

⑧ 此則所補中文部分已刪(見《手稿集》14 頁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曲三百首】一半儿·题情 欣赏
黄振林:钱钟书解“戏”释“曲”
20港幣在九龍東吃全球首創糖水
【百家廊】懷念我的母親
王祥之隸書 元曲
自製咖喱粉 ~ 香而不辣的做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