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毓黻《静晤室日记》与沈阳

金毓黻《静晤室日记》与沈阳

2013年10月25日10: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0月25日第515期作者:本报记者 曾江

  【核心提示】金毓黻是一个优秀的学者,还是一个东北地区学术事业的组织者,他主持编纂了《辽东文献征略》、《辽海丛书》等,为东北文化作出了卓绝贡献。他在《致王岷源先生书》中这样说,“愚不自揆,妄思蒐集乡邦文献,布之当世,使知辽东非无名贤,文教不后于中原它省。后来之士,复知振踔自厉,以收绳蛰不坠之效,庶几延斯文于一线乎?” 

 

  在此次撰写盛京文化的报道过程中,记者开始阅读东北史学大家金毓黻先生(1887—1962)的《静晤室日记》(以下简称“日记”),他作为史家的才学识德,令人钦佩,他笔端洋溢的对东北乡邦的深沉情感,让人感动。

  日记跨度长达40年,共500余万字,直接取法李慈铭《越缦堂日记》,是其学术札记的集成,受到学界重视。

  作为一位重要的史学家,金毓黻的一生与沈阳有着密切关系,他的出生地灯塔市后八家子村就在辽海地区两大文化重镇辽阳(清东京)和沈阳(清盛京)之间,从少年时代求学“奉天中学堂”开始,他生长于斯、治学于斯、服务于斯。日记中涉及盛京的内容很多,现存第一篇日记就开始于沈阳,金毓黻自注当时在沈阳担任“奉天省议会秘书长兼文学专门教员”。

  根据日记编写的《金毓黻学术年谱》将其学术生涯分为三个阶段:一、东北时期,求学和初始治学;二、四川时期,学术成熟期;三、晚年时期。金毓黻在每个时期对盛京文化都有重要贡献,荦荦大者如担任《奉天通志》总纂、铅印盛京文溯阁“四库全书原本提要”、筹建沈阳故宫博物院(沈阳博物馆)等。

  抗战胜利返回沈阳后,年过六旬的金毓黻担任沈阳博物馆筹备委员会主任。他尽心竭力视察故宫、修葺建筑、点查满文老档、请学者协助建馆等。

  1960年4月17日,金毓黻在北京回忆起在中学的业师王蔚文(王后知)先生,于是在日记中抄录王氏《匏园吟草》中与自己有关的全部诗歌,这是金毓黻最后几篇日记之一,也是《静晤室日记》中与沈阳有关的最后文本。其后两周,日记即告停止。

  金毓黻是一个优秀的学者,还是一个东北地区学术事业的组织者,他主持编纂了《辽东文献征略》、《辽海丛书》等,为东北文化作出了卓绝贡献。他在《致王岷源先生书》中这样说,“愚不自揆,妄思蒐集乡邦文献,布之当世,使知辽东非无名贤,文教不后于中原它省。后来之士,复知振踔自厉,以收绳蛰不坠之效,庶几延斯文于一线乎?”(载《静晤室日记》1927年3月8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辽东都司
2021.1丨梁启政:《金毓黻的好太王碑研究与调查——兼考金毓黻好太王碑释文来源》
#沈阳头条# 为什么辽宁不进行多推广燕文化和辽文化,当宣传奉天文化和满清文化大家不是很满意,应该向全...
熊廷弼
奉天(老沈阳)介绍
“辽宁”省名的来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