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古“雨水”(现“惊蛰”)

古雨水

Gu  yu  shui

春雨有五色,洒来花旋成。

欲留池上景,别染草中英。

画出看还欠,蓪为插未轻。

王孙多好事,携酒寄吟倾。

——唐代·李咸用《红薇》

古雨水的时与度

 

图3-1古雨水的黄经度数

古雨水度数信:以二月节为周期律中的空间之度和时间之数,以木德能量之气依时而至为信

阳历时间:每年3月5日~7日

黄道位置:太阳到达黄经345度

节气序列: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实为第6个

前后节气:启蛰,古雨水,春分

       古“雨水”(现“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启蛰龙腾,兴云施雨,启蛰后必然就是雨水节气。

       《梦梁录·卷六》:“十月孟冬,正小春之时,盖因天气融和,百花间有开一二朵者,似乎初春之意思,故曰‘小春’。月中雨,谓之‘液雨’,百虫饮此水而藏蛰;至来春惊蛰(古雨水),雷始发声之时,百虫方出蛰。”每年十月份的时候,月中有雨,此时之雨称之为“液雨”。十月的“液雨”非常珍贵,百虫饮此水后就蛰藏进入冬眠。至来春启蛰后的古雨水,雷始发声的时候,百虫方出蛰。此时,过冬的虫卵也会开始接受地炁和天德温阳之炁,而进入卵化新生阶段。

       《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化:化生和养育。春风化雨,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也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春风化雨,滋养草木生长;雨润心田,也正是运用传统文化修身养生治事的佳期。


古雨水天气气候

       古雨水时,气温上升,土地解冻,春雷始鸣,蛰伏过冬的动物纷纷醒来活动。《孝经纬》曰:“周天七衡六间曰立春。后十五日,斗指寅为雨水(启蛰)。后十五日,斗指甲为惊蛰(古雨水)。《礼记正义·卷十五·月令第六》疏曰:汉初,惊蛰(启蛰)为正月中,雨水为二月节。”各地雨水渐多,很多地区已进入春耕阶段。


       古雨水节气时的雷鸣最引人注意,“未过惊蛰(古雨水)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如果在启蛰区间及时打雷,春雨会绵绵不歇地连下49天,如果在古雨水时节及时打雷,春雨的降水就会正常而有间歇性。此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冷惊蛰(古雨水),暖春分”,前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来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古雨水节的风,也可以作为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如谚语中说:“惊蛰(古雨水)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古雨水)吹南风,秧苗迟下种”。

       现代气象科学在物相范畴的研究表明,雨水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来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雨水始雷”的说法,现代学者认为仅与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相吻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四方取中,中驭四方,五行为用,以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时令物候为基数分析全国总态势,这是古代分析全国物候信息的准则之一,所以,我们今天在研究和应用古代文化时,不能简单地以局部否定其“用中”而取得的信息数据。

        “春雷响,万物长”,启蛰后的古雨水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江南江北一派融融春光。对这些情况,我们既要看到全面的,也要看到局部的,分析判断的标准仍然是居中而驾驭四方。

古雨水三候

春雨贵如油。我国古代将启蛰后的雨水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

一候桃始华:大壮卦,初九。《周易·大壮卦》:“壮于趾,征凶,有孚。《象》:壮于趾,其孚穷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乾为木果,故曰桃。初爻动,乾变为巽,巽伏震,震为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桃始华。桃,果名,花色红,是月始开。”


二候仓庚鸣:大壮卦,九二。《周易·大壮卦》:“贞吉。《象》:“九二贞吉,以中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二爻动,乾变为离。仓庚,黄离,即黄鹂也。变卦丰,互巽伏震,震为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庚亦作鶊,黄鹂也。《诗》所谓有鸣仓庚是也。《章龟经》曰仓清也,庚新也,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故名。其名最多。


《诗》曰黄鸟,齐人谓之搏黍,又谓之黄袍僧,家谓之金衣公子。其色鵹黑而黄,又名鵹黄。谚曰:黄栗畱黄莺莺儿。皆一种也。”

 

黄鹂为著名食虫益鸟,羽色艳丽,鸣声悦耳动听。生活在阔叶林中,大多数为留鸟,少数种类有迁徙行为,迁徙时不集群。食昆虫、浆果等,胆小,很少到地面活动。飞行姿态呈直线型。关于黄鹂的最著名诗句,当属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中,黄鹂的鸣叫使整首诗声色并茂,动静相间,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三候鹰化为鸠:大壮卦,九三。《周易·大壮卦》:“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象》:小人用壮,君子罔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三爻动,乾变兑,兑伏艮为鹰为鸠。”《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鹰,鸷鸟也,鹞鸇之属;鸠即今之布谷。章龟经曰,仲春之时,林木茂盛,口啄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故名曰鳲鸠。《王制》曰,鸠化为鹰,秋时也,此言鹰化为鸠春时也。以生育肃杀气盛,故鸷鸟感之而变耳。孔氏曰:化者反归旧形之谓,故鹰化为鸠,鸠复化为鹰。如田鼠化为鴽,则鴽又化为田鼠。若腐草为萤鴙,为蜃爵,为蛤,皆不言化,是不再复本形者也。”


雨水之日桃始华,有的记载中是“桃李华”,总之是桃李开花了。又五日,黄莺鸟开始啼叫;再过五日,“鹰化为鸠”,在这之前,老鹰在天上不时发出鸣叫声,到这时候鹰就不叫了,相反布谷鸟的啼叫声开始响了起来。


口识养生

古雨水宜食

春季的饮食总原则,是宜于清淡,适中取甘。油腻煎炸类的食物,最好少吃或完全不吃,具有明显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也应当少吃。若能素食和寒食,在春季仲春时适当把握则会更佳。

 古雨水的饮食养生,要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臟和平。饮食的调配,应当掌握少酸而适当用甘味调补脾胃。食用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菠菜、油菜、莲子(干)、银耳(干)等蔬菜最为相宜。地下的根块类,大多数不属于禁忌之列。而人工越冬的非时令季节的菜蔬瓜果,则要慎重选择。病从口入,常表现在瞎吃乱饮,不顺时令而动,反季节蔬菜瓜果大行其道,却不知能招致内臟违和受损。有些市场在古雨水时节还有西瓜在销售,人们在这时候吃西瓜,往往是受了暗伤而不知。

 外感风寒而咳嗽,是常见的疾患之一,应时令而调治,加强肺部的生理功能,效果会明显提升。饮食中,适当食用莲子、枇杷、罗汉果等食物,有利于肺部的养生保健和康复治疗。


适合春季养生具有润肺健脾功效的食物,还有枇杷、百合、银耳、山药、大枣等,药物有沙参、麦冬、玉竹、黄精等,在自身体质合适的情况下,春季常食用上述药食物,对健康会大有好处。


养生食谱

古雨水时节,可以制作黑米粥、红枣粥、菠菜粥、萝卜粥、菊花粥等粥品养生。


黑米党参粥:

食材:党参、白茯苓各15克,生姜块5克,黑米100克,冰糖60克。

做法:将所有食材加水适量,共煮成粥。

功效: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目的作用,适合气虚体弱、脾胃虚弱、全身倦怠无力、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等患者食用。


桃花粥:

食材:桃花瓣1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所有食材加水适量,共煮成粥。

功效:对便秘有一定食疗效果。

古雨水食梨

古雨水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瓜果中的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因此民间有此时吃梨的习俗。但梨性质寒凉,不宜一次食用过多,否则反会伤害脾胃。


梨除了可以生吃,还可以进行烟火加工的蒸、煮水、烤食,尤其是用冰糖蒸梨,对咳嗽具有很好的疗效,应时节而用,对春季易发生的咳嗽咽痛有及时效果,对老慢支类的咳嗽易发,也具有康复其本的功效,可以适时适量而用之。


食梨方法:

 榨汁食用:取生梨3-5颗,去核去皮后榨汁,每500毫升加入冰糖15克、胖大海1枚,煮后服用,有润肺生津、利咽开音的功效;将生梨、莲藕一同榨汁后兑蜂蜜饮用,有健脾、清心、润肺的功效。

蒸熟后食用:生梨1个,川贝母粉4克,冰糖12克。梨去核后,将川贝母粉和冰糖一起放入梨中,放在蒸锅内蒸45分钟后取出食用,润肺止咳化痰之力更强。


煮水食用:切片后与冰糖、川贝母、银耳同煮,有健脾润肺止咳的功效。


直接食用:对于津液缺乏、大肠干枯的人,有润燥通便的效果。但是,属于寒性便秘者,不宜食用,否则,开始食用时虽有一定效果,但是越吃便秘反倒会越严重。

古雨水的民俗文化


祭白虎化解是非:


图3-24白虎


很多中国的民间传说,都是从古代的文化现象中,继承了人体内和天地间白虎的存在性,只是丢失了其中深层次的内涵,全面转成了外求法。民俗中的白虎,存在着天地间非物象属性的白虎,认为白虎是统管人间口舌、是非的物灵神,每年都会在雨水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如果不慎犯之,则在这一年内常会遭遇邪恶小人兴风作浪,阻挠前程顺利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对它心怀敬畏,为了自保,便在启蛰后的古雨水那天祭祀白虎,以求避免无妄之灾的发生。

 

中国民俗中的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或者用竹片扎一个纸老虎,然后画上花纹。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用猪血作为祭品饲喂,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无妄之灾,其实都有内在的关系。人体内本身就存在着白虎,而且龙虎还要斗一场,然后完成龙吞虎。正是因为体内的白虎不调训,才会招引外白虎的同类。片面地祭白虎,已经丢失了内求法的根本。就像现在的很多男性,没有节制地去接触很多女性,而这些女性都是怎么来的?其实都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内白虎没有制约好,才迎来了外白虎。这些外白虎一旦与他们体内的白虎相结合,也就只有丢官、损财、败命、破家的下场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天人合一修身内求为前提的文化。人们在修身求真的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以及它们显形聚合与结合归一的变化过程;并且,与自然天地相结合进行拓展思维,还能够发现启蛰后的雨水期,是体内白虎开始活跃起来的时间节点,具有“木龙动后金虎醒,肝仁木炁盛时肺义金则应”的客观规律。


 

因而,修身求真实践具有一定基础的人,应当重视和顺应白虎内动的时间节点,同时了解“龙吟之后必虎啸”的现象,整体地把握住龙和虎,将“龙行雨(肾水),虎从风(肺息)”解析透彻,能够顺应四时而用,才是一个真正的龙的传人。


 

“打小人”驱赶霉运:


启蛰后的古雨水,象征着二月份的开始,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也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在古时启蛰后的雨水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这一民俗在流传中,由于意识哲学文化的取代,渐渐功利意识化,人们不仅要驱赶霉气,而且也要驱赶霉运。霉运缠身者,不是倡导“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而是通过扎纸人拍打对头人,渲泄怨气、仇恨,甚至想当然地以为是谁整了自己,然后就叫着这个人的名字,把鞋子脱下来猛敲。

 

拍打对头人驱赶霉运的习俗,也就是民间“打小人”的风俗。在广东,每年启蛰后的古雨水那天,便会出现一个有趣的场景:很多女性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念打小人咒语,以此法驱赶身边的小人瘟神,以求摆脱一年的霉运。这种流行的民俗文化,也是缺失正善治方法的体现。从这些民俗文化中,也可以看出传统道德文化失落与变迁的痕迹。


二、古雨水农谚


 

与天象气候有关的: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下桃花雪。

二月打雷麦成堆。春雨贵如油。

惊蛰(古雨水)前后一场风,倒冷就在三月中。

惊蛰(古雨水)当日天气晴,保证样样都能行。

惊蛰(古雨水)晴,树木芽发两层。


与人事物候有关的: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过了惊蛰(古雨水)节,耕地不能歇。

雷打惊蛰(古雨水)前,农民好种田。

雷打惊蛰(古雨水)后,低田好种豆。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惊蛰(古雨水)春分两相连,耕田浸种莫迟延。

惊蛰(古雨水)闻雷米似泥,春分下雨病人稀。

惊蛰(古雨水)节栽生姜,夏至栽老秧。

粪大水勤,不用问人。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三)
明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了,关于惊蛰谁知道都有哪些常识?
惊蛰分为哪三个物候
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开—嗨走,爱旅行的都在这!
惊蛰,只待新雷第一声
方云 | 惊蛰:雷动风行,天开地辟转鸿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