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干什么?
userphoto

2024.03.16 北京

关注
2023-06-25 06:33·东方既白世说新语

东方既白 著

上一节咱们解析了“人法论”和“道生论”的直接关联关系,这一节咱们就接着讲讲“道生万物后,万物干什么?”的问题。在具体讲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看看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的宇宙生成论。

理学鼻祖,周敦颐

首先,他利用《老子》的"无极"概念与《易传》的"太极"概念,描绘了一幅宇宙生成图式,肯定宇宙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演化过程。这一演化过程是从“无极”开始的,“无极”这个动静未分,阴阳未判的混沌体产生出“太极”,这叫做“自无极而为太极”,或者叫“太极本无极”。(《太极图说》)。

周敦颐与《太极图》

而关于“太极”,《易传》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周敦颐肯定“无极”产生“太极”,但“太”不等于“无”,“太极”也不是“无极”,而是“有极”。这种规定使“太极”成了最原初的存在物,它是具有物质性的实体,与“无极”有别。“无极”是“太极”的本源,“无极”产生“太极”,这便是周敦颐认定的宇宙演化第一步。

“太极”由其自身的“动”与“静”产生阴阳,这是周敦颐理解的宇宙演化第二步;

用阴阳规定“太极”,这就把含混的“太极”观念明确化了,周敦颐又顺着“太极”生阴阳的思路前进,进一步认为阴阳交互作用,即“阴变阳合”,产生了水火木金土五行,论述了他理解的宇宙演化第三步。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五行”有别于“阴阳”,用水火木金土规定“气”的多样性,使“太极”的内涵更加丰富了。然后“阴阳”、“五行”相互作用,化生万物,形成一个无限多样的世界,这是宇宙演化的第四步。

周敦颐的《太极图》及其《太极图说》

周敦颐还认为,生成万物的过程中,“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唯人也得其秀而为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人的形体形成,而后才有刚柔善恶中五性之别,才有千差万别的精神道德活动。

他从宇宙本体及原始物质实体讲起,一直讲到了天地、四时、万物直至人类的生成演化及伦理道德观念的形成,并把这看作是一个前后联系、循序渐进的统一过程。这就从宇宙模式演化出了人类社会模式。其实这就是周敦颐的宇宙生成论,也是其解读《道德经》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具体演进过程。

比如其关于“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的说法,与老子“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的说法相一致,也与《尚书·周书·泰书》中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的精神相吻合。因此关于“道生万物后,万物干什么?”的问题,就不言自明了。

人为万物之灵,人统万物以法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万物皆循道而生,循道而行,并最终回归到自然之道的原点,继而再进行新一轮迭代的“道生一,……,三生万物”的过程,以至于循环往复,迭代精进,生生不息,形成一个整体统一的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道人合一”闭环体系,整体流程合起来看,就是《道德经》关于“一二三,三二一”的闭环体系和整体演变逻辑。

以人的生老病死过程为例,首先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中降生,接着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过程中成长学习,老子有“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的教诲,《易经-序卦传》有“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的说法,《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金句名言,既使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三字经》中也有“人不学,不知义”的殷切期盼。

再接着,就是在新一轮迭代的“道生一,……,三生万物”的过程中,精心抚育,耐心教导新生后备力量,迭代精进,生生不息,所以“五行生克”体系中才有“父母克子孙”的说法。

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进而整体形成一个统一的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宇宙大循环体系”。纵观世界万物,莫不是按照这个体系和流程进行迭代精进,生生不息的。

以豺狼虎豹为例,它们也都是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中“应运而生”,

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过程中学习生存和思考的技能;

在新一轮迭代的“道生一,……,三生万物”的过程中,精心抚育,耐心教导新生后备力量;

进而整体族群上实现迭代精进,生生不息。

因此关于“道生万物后,万物干什么?”的问题答案就是像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一样:

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中“应运而生”;

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过程中学习生存和思考的技能;

在新一轮迭代的“道生一,……,三生万物”的过程中,精心抚育,耐心教导新生后备力量;

最后实现整体族群的迭代精进,生生不息,在宇宙层面“一二三、三二一”的整体过程和步骤上,莫不是如此,所不同的只是具体物种和执行细节的差异而已。

本文节选自《浅论“无我”与“实事求是”的综合辩证关系》专题,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敬请赏析与雅正。

上一篇: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宇宙的尽头和周敦颐的《太极图》两端,转身得道
《太极图说》与太极拳
“理学鼻祖”周敦颐的《太极图》,及其宇宙演化论
周敦颐《太极图》及《太极图说》
周敦颐《太极图说》:区区249字,道破宇宙之真谛!
太极图:世界哲学的起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