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高血压分期分级问题

关于高血压分期分级问题。高血压病多年患者,长期吃药,入院血压不超过140/90mmhg,分级如何分?分期又如何分?

  郭艺芳教授解答:在此情况下,书写诊断的正确形式应为“原发性高血压(已用降压药物治疗)”。

  首先,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未建议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期,而是采用分级的描述方法。对于血压水平可按照以下方法分类:

  (1)正常血压,收缩压<120 mmHg且舒张压<80mmHg;

  (2)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 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

  (3)1级高血压(轻度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

  (4)2级高血压(中度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

  (5)3级高血压(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 mmHg;

  (6)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且舒张压<90mmHg。

  门诊就诊的患者,其血压水平以患者就诊时门诊医生测量的血压值为准;住院患者的血压水平以患者入院时接诊医生所测量的血压值为准。若患者新发现血压升高,如血压在140-179/90-109mmHg之间,则预约患者重复测量(一般间隔2周),如非同日三次血压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则诊断为高血压。若初诊时患者血压≥180/110mmHg,应立即予以降压治疗,将血压控制在相对安全的水平之下后再进行进一步评估。很多患者既往已经明确诊断高血压并接受药物治疗,在此情况下所测得的血压数值不能反映其真实血压水平,因此不宜据此对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分级,只需在高血压的诊断之后注明“已服用降压药物治疗”或“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即可。

  目前很多医生常会在门诊病历或住院病历的高血压诊断之后注明危险分层,这种做法似有不妥。危险分层主要用于判断患者预后或为治疗决策提供参考,而患者常难以理解危险分层的正确含义。例如,若危险分层属于低危,可能会降低患者对于该病的重视程度进而影响治疗依从性;若危险分层属于高危或很高危,患者可能会误以为“病危”,从而导致不必要恐慌。因此,一般不主张将危险分层(如高危)写在门诊病历的高血压诊断中。住院病历的诊断中是否书写危险分层尚无明确规定,多数专家不建议书写,但应在病例分析中对危险分层予以叙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确定高血压诊断的分级和分期?
高血压
高血压的分类、危险分层与治疗原则
高血压分级分层,看看您在哪个层次
降血压的标准并不是唯一的
更年期高血压关键看舒张压-中华网健康频道-健康7120-女人-男人-老人-育儿-两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