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融企业会计调整——会计差错及其更正
会计差错及其更正

    一、会计差错的原因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出现的错误。会计差错的产生有诸多原因,以下是常见的会计差错产生的原因:

    ㈠采用法律或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行政法规、规章所不允许的会计政策。例如,按照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产生的借款费用,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发生的,应予资本化,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如果金融企业固定资产已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费用,也计入该项固定资产的价值,予以资本化,则属于采用法律或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行政法规、规章所不允许的会计政策。

    ㈡账户分类以及计算错误。例如,金融企业购入的五年期国债,意图长期持有,但在记账时记入了短期投资,导致账户分类上的错误,并导致在资产负债表上流动资产和长期投资的分类也有误。

    ㈢会计估计错误。例如,金融企业在估计某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时,多估计或少估计了预计使用年限,而造成会计估计错误。

    ㈣在期末应计项目与递延项目未予调整。例如,金融企业应在本期摊销的费用在期末时未予摊销。

    ㈤漏记已完成的交易。例如,金融企业已经为客户提供了服务,收入确认条件均已满足,但金融企业在期末时未将已实现收入入账。

    ㈥对事实的忽视和误用。例如,从事保险业务的金融企业对人寿险保费收入,一般应于收到保费时确认,但该金融企业却按确认财产险保费收入的原则,于签章时确认。

    ㈦提前确认尚未实现的收入或不确认已实现的收入。例如,银行代管某公司债券,应于代保管服务完成时确认收入,如银行于一次性收取保费时即确认收入,而此时代保管服务尚未完成,则为提前确认尚未实现的收入。

    ㈧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划分差错,等等。

    重大会计差错是指金融企业发现的使公布的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重大会计差错一般是指金融比较大,通常某项交易或事项的金融占该类交易或事项的金额10%及以上,则认为金额比较大,如某金融企业提前确认未实现的营业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10%及以上,则认为是重大会计差错。金融企业发现的重大会计差错,如不加以调整,会使公布的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不可靠,并有可能误导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或判断。因此,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二、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

    为了保证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金融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稽核制度,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但是,在日常会计核算中也可能各种原因造成会计差错,如抄写差错、可能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以及对会计政策的误用。金融企业发现会计差错时,应当根据差错的性质及时纠正。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有关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包括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及报告年度前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关于这部分会计差错的处理应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处理原则进行处理。

    会计差错的更正应按以下方法处理:

    ㈠本期发现的,属于本期的会计差错,应调整本期相关项目。例如,某金融企业本期漏提一项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则应补提该项折旧,调增累计折旧的账面余额和本期营业费用的数额。

    ㈡本期发现的,属于以前年度的会计差错,按以下规定处理:

    1.非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不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金融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作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对于本期发现的,属于与前期相关的大旱重大会计差错,不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但应调整发现当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属于影响损益的,应直接计入本期与上期相同的净损益项目;属于不影响损益的,应调整本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例如,某金融企业1999年发现1998年管理用电脑的折旧费用少提1000元,对于这一非重大会计差错,金融企业应将少提的1000元折旧费用计入1999年的营业费用,同时,调整累计折旧的账面余额。

    2.重大会计差错,对于发现的重大会计差错,如果影响损益,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在编制比较会计报表时,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各该期间的净损益和其他相关项目,视同该差错在产生的当期已经更正;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以前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比较会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也应一并调整。例如,在上述例子中,该金融企业在提供比较会计报表时,对于比较会计报表中的利润表,应调整利润表上的上年数各相关项目,即利息支出项目减少400000元,利润总额增加400000元,净利润增加268000元;对于资产负债表应调整相关项目的年初数,其他会计报表也按此规定进行调整。如果上述例子中2001年发现的,属于1998年发生的会计差错,则提供比较会计报表时,在利润表的上半数栏中除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外,不需要作任何调整;资产负债表调整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三、会计差错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内容

    会计报表附注中应披露如下与会计差错有关的事项:

    ㈠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包括重大会计差错的事项陈述和原因以及更正方法。

    ㈡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金额,包括重大会计差错对净损益的影响金额以及对其他项目的影响金额。

    四、关于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是指金融企业在具体运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所允许选用的会计政策,以及金融企业在具体运用会计估计时,未按照规定正确运用或随意变更,从而不能恰当地反映金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情形。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㈠对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应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未按合理的方法估计各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或可变现净值),从而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例如,按照会计制度规定,从1999年起,股份有限公司必须执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的计提损失准备的原则和方法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存货和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等“计提四项准备”的要求,并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在实际执行时,有些公司滥用会计制度给予的会计政策,不按规定的方法估计资产可能产生的损失,在1999年度大量计提各项资产损失准备,有的企业甚至不针对债务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应收款项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公司这样做的意图在于,待2000年度再转回资产减值准备,由此可以增加2000年度的利润。这是金融企业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设置秘密准备,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㈡金融企业随意变更其所选择的会计政策。金融企业对其所选择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卖出证券成本的确定方法等,未按照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随意变更会计政策。例如,有些金融企业因当年利润未达到预定目标,或者有的上市金融企业当年度预计将发生亏损,为了达到预定的利润目标或不发生亏损,而变更折旧政策,将原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改为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从而减少当期的折旧费用,增加利润。

    ㈢金融企业随意调整费用等的摊销期限。例如,有些金融企业随意调整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无形资产通常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期限摊销,而有些金融企业却视经营状况而定,如果当期利润完成得较好,则多摊;如果当期利润未完成或亏损,则不摊或少摊。

    ㈣属于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其他情形。例如,随意调增或调减折旧年限、摊销年限等。

    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结果,是导致金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实,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缺乏可靠性。为此,《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予以更正。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如果本期发现的与本期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本期相关项目。例如,对于1999年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计提四项准备”,并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的规定,如果在实际执行时,有些公司滥用会计制度给予的会计政策不按规定的方法估计资产可能产生的损失,在1999年度大量计提各项资产损失准备,形成秘密准备,并预计在2000年度作为会计估计变更转回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的,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进行处理,对于多计提的损失准备,应当原渠道冲回。即1999年按照“计提四项准备”的要求,对于计提的、追溯调整至前期的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额,在2000年度转回时,仍然应当调整原各个追溯期间的数字,而不能作为增加2000年度的利润处理。
                           
    金融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恰当地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而不应当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作为操纵利润的手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实施缺憾
会计差错更正与利润操纵(关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会计报表造假主要手段及审计方法(二)
哪里有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区别
财务会计制度备案,我们该如何选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