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雷电灾害预防有哪些
雷击有极大的破坏力,其破坏作用是综合的,包括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的破坏。根据雷电产生和危害特点的不同,雷电可分为以下四种:
1.直击雷
补充回答: 直击雷是云层与地面凸出物之间放电形成的。直击雷可在瞬间击伤击毙人畜。巨大的雷电流流入地下,令在雷击点及其连接的金属部分产生极高的对地电压,可能直接导致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的触电事故。
2.球形雷:
球形雷是一种球形,发红光或极亮白光的火球。球形雷能从门、窗、烟囱等通道侵入室内,极其危险。
3.雷电感应
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种。
静电感应是由于雷云接近地面,在地面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所致。在雷云与其他部位放电后,凸出物顶部的电荷失去束缚,以雷电波形式,沿突出物极快地传播。
电磁感应是由于雷击后,巨大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大磁场所致。这种磁场能在附近的金属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压,造成对人体的二次放电,从而损坏电气设备。
4.雷电侵入波
雷电冲击波是由于雷击而在架空线路上或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线或管道迅速传播的雷电波。雷电侵入波可毁坏电气设备的绝缘,使高压窜人低压,造成严重的触电事故。
建筑物防雷措施:
1.防直击雷:
防直击雷的主要措施是在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在高压输电线路上方安装避雷线。一套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接闪器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地位,把雷电引向自身,然后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把雷电流泄入大地,以此保护被保护物免遭雷击。
防雷接地装置与一般接地装置的要求大体相同,在用建筑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电阻不得大于10~30賫。
2.防雷电感应:
为了防止静电感应产生的高压,应将建筑物的裸露金属设备、金属管道、结构钢筋等予以可靠接地。
3.防雷电侵入波:
为了防止雷电侵入波沿低电压线路进入室内,低压线路最好采用地下电缆供电,并将电缆的金属外皮接地。
人身如何防雷击:
雷击虽然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但采取与不采取措施以及措施的科学与否,其后果大不相同。如某地农民正在田间收花生,突然雷雨交加,几个男同志跑到附近岩洞中躲雨安然元恙,而7个妇女利用塑料薄膜搭起帐蓬避雨。结果全被雷击中,其中6人当场死亡。
预防雷击的措施如下:
补充回答: 1. 室内预防雷击:
(1) 电视机等有室外无线天线的,在雷雨天时要与电视机等脱离,且与接地线相连接。
(2)雷雨天气应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
(3)雷暴时,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侵入波的线路和设备1.5 m以上。也就是说,尽量暂时不用电器,最好拔掉电源插头;不要打电话;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自来水管、下水管;要尽量离开电源线、电话线、广播线,以防止这些线路和设备对人体的二次放电。另外,不要穿潮湿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
补充回答: 2.室外如何避免雷击:
(1)为了防止雷电反击事故和跨步电压伤人,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
(2)要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旗杆、大树等,如有条件应进入有宽大金属构架、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和船只,但帆布蓬车、拖拉机、摩托车等在雷电发生时是比较危险的,应尽快离开。
(3〕应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水旁,切勿处理并远离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等,更不宜在水面或水陆交界处作业;
装置的检查:
(1)对于重要场所或消防重点保卫单位,应在每年雷雨季节以前作定期检查,对于一般性场所或单位,应每2~3年在雷雨季节以前作定期检查,如有特殊情况,还要进行临时性的检查。特别是对避雷针、避雷器要进行定期校验。
(2)当防雷装置各部分导体出现因腐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折断、锈蚀达30%以上时,必须进行更换。
(3)检查是否由于维修建筑物或建筑物本身形状有变动,使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出现缺口。
(4)检查接闪器有无在雷击后而发生熔化和折断,避雷器瓷套有无裂纹、碰伤等情况,并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
(5)检查明装引下线有无在验收后又装设了交叉或平行电气线路;检查接地装置周围的土壤有无沉陷现象等。
(6)测量全部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安全要求。若发现接地电阻值有很大变化时,应对接地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必要时可补打电极。
(7)检查有无因挖土、敷设其他管道或种植树木而挖断接地装置等。
(8)独立的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不得设在行人经常通过或堆放易燃物的地方。对装有避雷针或避雷带的构架,不准装设低压线或通讯线等。避雷针、避雷带与引下线应采用焊接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三节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雷电灾害的预防与自救手册_雷击的预防与自救
雷电灾害及防御
【IBE】电气工程识图(四):防雷与接地工程
垂直接地体的施工方法
避雷针是谁发明的,避雷针的工作原理 - 今日头条(TouTiao.com)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