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订增广贤文(下)

周希陶重订 周道云考辑

 

【原文】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求财恨不多,财多终累己。有福伤财,无福伤己。病加于小愈,孝衰于妻子。居视其所亲,达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注释】⑴自卑:从低处开始。卑:低下。语出《礼记·中庸》。⑵自迩(音尔):从近处开始。迩:近。语出《礼记·中庸》。⑶小愈:病初好转。⑷居:居家,指没有显达时。所亲:所亲近的人。⑸达:显达、显贵。所举:所举荐的人。

【原文】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人放利,不顾天理。悖入亦悖出,害人终害己。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

【注释】⑴悖(音背):违背道义。语出《礼记·大学》。

【原文】身欲出樊笼外,心要在腔子里。勿偏信而为奸所欺,勿自任而为气所使。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已。为富兼为仁,怨生莫怨死。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

【注释】⑴樊(音烦)笼:牢笼,喻人世间。此句谓人应超脱于世外。⑵腔子:指人的躯壳。此句谓要存心端正。⑶自任:自以为是。⑷使口:动嘴、动口。⑸嗔(音称):生气。

【原文】贼是小人,智过君子。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壁有缝,墙有耳。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之子不称服,奉身好华侈,虽得市童怜,还为识者鄙。

【注释】⑴“君子”二句:语出《论语·卫灵公》。谓君子能安守贫困,而小人贫穷就不能自我约束而要为非作歹了。固:安于。斯:就。滥:不能自守。⑵之子:这个人。不称服:古人服饰规矩,衣服与身份相称为称服,不相称为不称服。⑶奉身:奉养自身。侈(音耻):奢侈。⑷市童:市俗小人。怜:喜爱。

【原文】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不痴不聋,不作阿姑阿翁;得亲顺亲,方可为人为子。处骨肉之变,宜从容不宜激烈;当家庭之衰,宜惕厉不宜委靡

【注释】⑴姑:婆。⑵得亲顺亲二句:语出《孟子·离娄》。得亲:得到父母的欢心。顺亲:顺从父母的意旨。⑶骨肉:指家中人。⑷惕厉:心怀戒慎。委靡:即“萎靡”,精神不振。

【原文】是日一过,命亦随减。务下学而上达,毋舍近而趋远。量入为出,凑少成多;溪壑易填,人心难满。用人与教人,二者却相反,用人取其长,教人责其短。打人莫伤脸,骂人莫揭短。仕宦芳规清、慎、勤,饮食要诀缓、暖、软。水暖水寒鱼自知,花开花谢春不管。蜗牛角上校雌雄,石火光中争长短。

【注释】⑴下学而上达:语出《论语·宪问》。谓由浅人深地学习。⑵壑(音贺):大沟,大坑。⑶芳规:好的法规。⑷校:即“较”,较量。雌雄:强弱。

【原文】留心学到古人难,立脚怕随流俗转。凡是自是,便少-是;有短护短,更添一短。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天下无难处之事,只消两个如之何;天下无难处之人,只要三个必自反

【注释】⑴自是:自以为是。⑵除:台阶。⑶如之何:怎么样,为什么。两个如之何:语出《论语·为政》:“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又《论语·八佾》:“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如之何:怎么样。此指孔子的答案。⑷三个必自反:语出《孟子·离娄》的“自反而仁矣”、“自反而礼矣”、“自反而忠矣”。自反:反躬自问,自我反省。

【原文】凡事要好,须问三老。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勿营华屋,勿作淫巧。若争小可,便失大道。但能依本分,终须无烦恼。

【注释】⑴三老:古时掌教化的官叫三老。此泛指有德行的老人。⑵裕:宽裕。⑶自用:凭自己主观意志行事,不虚心向人求教。固执。⑷营:营造。⑸淫巧:过于奇巧而无益的事物。⑹小可:指寻常小事。

【原文】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吃得亏,坐一堆;要得好,大做小。志宜高而心宜下,胆欲大而心欲小。

【注释】⑴汝:你。⑵“有言”二句:意谓别人说出不合己意的言语,首先要看他是否说得符合道义。诸:之于。⑶逊:谦恭,顺从。⑷求诸非道:探求别人的言论是否违背道义。⑸坐一堆:指与周围人友好相处。

【原文】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唇亡齿必寒,教弛富难保。书中结良友,千载奇逢;门内产贤郎,一家活宝。

【注释】⑴弛(音池):废弛,松懈。教弛:放松教育。

【原文】一场闲富贵,很很挣来,虽得还是失;百年好光阴,忙忙过去,纵寿亦为夭。事事有功,须防一事不终;人人道好,须防一人著恼

【注释】⑴很很:通“狠狠”,谓费力、辛劳。⑵寿:长寿。夭:短命。⑶著恼:有烦恼。

【原文】宁添一斗,莫添一口。但求放心,休夸利口。要学好人,须寻好友。引酵若酸,那得好酒。

【注释】⑴口:人口。⑵引酵:酿酒发酵用的浆液。

【原文】宁遭父母手,莫遭父母口。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

【注释】⑴手:打。⑵口:骂。

【原文】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进步便思退步,著手先图放手。不嫌刻鹄类骛,只怕画虎成狗。贵善勿过高,当思其可从;攻恶勿太严,要使其可受。享现在之福如点灯,随点则随灭;培将来之福如添油,愈添则愈久。恩里由来生害,得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拂心处莫便放手

【注释】 ⑴“不嫌”二句:典出《诫兄子严、敦书》。汉马援有两个朋友,龙伯高敦厚谨慎,杜季良豪侠好义。马援以为“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刻鹄类鹜:雕刻天鹅不成,还能像家鸭,比喻仿效不成功,但还近似;画虎成狗:比喻弄巧成拙。鹄(音胡):天鹅。骛(音务):鸭子。类:像。⑵责善:要求别人学好。⑶拂:违背。

 

 

【原文】多交费财,少交省用。千里送毫毛,礼轻仁义重。骨肉相残,煮豆燃萁;兄弟相爱,灼艾分痛。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厚积不如薄取,滥求不如减用。一字入公门,九牛拖不出;理字不多大,千人抬不动。两人自是,不反目稽唇不止,只温语称他人一句好,便有无限欢欣;两人相非,不破家亡身不止,只回头认自己一句错,便有无边受用。

【注释】⑴交:结交。⑵煮豆然箕:史传曹丕欲害其弟曹植,令作《七步诗》,植曰:“煮豆然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受到触动,释放了曹植。然:同燃。箕:豆秆。⑶灼艾分痛:宋大祖赵匡胤友爱其弟匡义,匡义病,用艾灼治,很痛,太祖于是用艾自灼,以分其痛。灼艾:中医疗法的一种,以艾柱点燃后,在身体的某些穴位熏灼。⑷讼:争辩。⑸自是:自以为是。⑹稽唇:计较口舌,指争讼、争吵。稽(音鸡):计较。⑺相非:相互指责。

【原文】和气致祥,乖气致戾。玩人丧德,玩物丧志。福至心灵,祸至心晦。受宠若惊,闻过则喜。创业固难,守成不易。

【注释】⑴乖气:不和之气。戾(音利):不和、不顺。⑵玩人丧德:戏弄他人则失去做人的道德。⑶玩物丧志:沉迷于所喜爱的事物,以致失去进取的志向。二句语出《尚书·旅獒》。⑷灵:聪明、开窍。⑸晦:昏暗。

【原文】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门内有小人,门外小人至。东海曾闻无定波,北邙未肯留闲地。趋炎虽暖,暖后更觉寒增;食蔗能甘,甘余便生苦趣。争名利,要审自己分量,休眼热别个,辄生嫉妒之心;撑门户,要算自己来路,莫步趋他人,妄起挪扯之计

【注释】⑴北邙:山名。在河南洛阳北,指坟地。⑵甘:露。⑶辄(音折):就。⑷来路:收入。⑸挪扯:挪借、移用,此指借债。

【原文】家庭和睦,疏食尽有余欢;骨肉乖违,珍馐亦减至味。观过知仁,投鼠忌器。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喜;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注释】⑴疏食:粗粝的饭食。⑵观过知仁:语出《论语·里仁》。观察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和类别,就可知其仁或不仁。过:过失。⑶投:用东西去掷;忌:怕,有所顾虑。投鼠忌器: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⑷憎:恨。

【原文】晴空看鸟飞,流水观鱼跃,识宇宙活泼之机;霜天闻鹤唳,雪夜听鸡鸣,得乾坤清纯之气。先学耐烦,切莫使气,性躁心粗,一生不济

【注释】⑴唳(音利):鸣叫。⑵济:遂,成功。

【原文】举世好承奉,承奉非佳意,不知承奉者,以尔为玩戏。得时莫夸能,不遇休妒世。物盛则必衰,有隆还有替。路径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嗜

【注释】⑴承奉:奉承。⑵尔:你。⑶替:更换,衰落。⑷嗜(音世):喜好。

【原文】为人要学大莫学小,志气一卑污了,品格难乎其高;持家要学小莫学大,门面一弄阔了,后来难乎其继。争斗场中,出几句清冷言语,便扫除无限杀机;寒微路上,用一片赤热心肠,遂培植许多生意。

【注释】⑴大:指大度、大器。小:指小器。⑵卑:不高。污:不洁。

【原文】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忍一言,息一怒;饶一著,退一步。三十不立,四十见恶,五十相将寻死路。爱儿不得爱儿怜,聪明反被聪明误。

【注释】⑴饶:让。⑵“三十”二句:孔子说:“三十而立”,即三十岁而能自立于社会。二句谓三十岁不能自立于社会,到四十岁时丑恶的品行将暴露。相将:将要。

【原文】心去终须去,再三留不住。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横逆加来,可以情恕。贫穷患难,亲戚相顾;婚姻死丧,邻保相助。亲者毋失其为亲,故者毋失其为故。得意不宜再往,凡事当留余步。宁使人讶其不来,勿令人厌其不去。

【注释】⑴“非意”二句:语出《晋书》。非意相干:恶意冒犯。干:犯。遣:遣走,去。⑵邻保:邻人。保:古时户籍十户为一保。⑶讶:惊讶。

【原文】有生必有死,孽钱归孽路。不怕无来处,只怕多去处。务要见景生情,切莫守株待兔。丧家亡身,多言占了八分;世微道替,百直曾无一遇

【注释】⑴孽(音聂):邪恶。⑵微:衰。替:废。⒆世微道替:世道衰败。微、替:都是衰败之意。直:通值,机会。遇:知遇,被人赏识。

【原文】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变大。事以密成,语以泄败。相论逞英雄,家计渐渐退。贤妇令夫贵,恶妇令夫败。一人有庆,兆民永赖。富贵家宜宽厚,而反忌克,如何能享;聪明人宜敛藏,而反炫耀,如何不败。

【注释】⑴“一人”二句:语出《尚书·吕刑》。一人:指帝王。庆:善。兆民:指百姓。赖:依靠,信赖。⑵而反忌克:却反而嫉妒刻薄。忌克:忌恨。⑶敛藏:储蓄。

【原文】见怪不怪,怪乃自败。一正压百邪,少见必多怪。君子之交淡以成,小人之交甘以坏。视寝兴之早晚,知人家之兴败。寂寞衡茅观燕寝,引起一段冷趣幽思;芳菲园圃看蝶忙,觑破几般尘情世态

【注释】⑴“君子”二句:语出《礼记·表记》。谓君子们的交情像水一样淡,所以能成功;小人们的交情像甜酒一样甘甜,所以要败坏。以:而。⑵寝:睡时。兴:起时。⑶衡茅:简陋的茅屋。衡:门上的横木。燕寝:休息安寝。燕,通晏。迟,晚⑷觑(音区):伺视,仔细看。

【原文】言忠信,行笃敬。君子安贫,达人知命。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爱人者,人恒爱;敬人者,人恒敬。好讼之子,多致终凶;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损友敬而远,益友亲而近。善与人交,久而能敬,过则相规,言而有信。

【注释】⑴“言忠信”二句:语出《论语·卫灵公》。言忠信:言语忠诚信实。信:确实,实在。行笃(睹)敬:行为真诚戒慎。笃:诚。⑵安贫:安贫乐道,谓虽处于贫困,仍以守道为乐。⑶达人:通达明理的人。知命:懂得天命。⑷“惟圣”二句:语出《尚书·多方》。谓圣人不时时想着行善,就会成为狂人;而狂人时时想着行善,就会成为圣人。罔(音往):无。克:能。⑸“爱人者”四句:《语出孟子·离娄》。恒:常。⑹讼(音送):争辩是非。⑺损友:对自己有害的朋友。敬而远:表面上尊敬,实际上不与之亲近,远远离开。⑻“善与”二句:语出《论语·公冶长》。⑼规:规劝、规戒。

【原文】贫士养亲,菽水承欢;严父教子,义方是训。不为昭昭信节,不为冥冥堕行。勤,懿行也,君子敏于德义,世人则借勤以济其贪;俭,美德也,君子节于货财,世人则假俭以饰其吝

【注释】⑴亲:父母。⑵菽水承欢:谓孝子供养父母,使父母快乐。语出《礼记·檀弓》。菽水:豆和水,指普通饮食。⑶不为昭昭信节:不因为人人都看得到而表现自己的节操。昭昭:明显。信:同伸,展示。节:气节。⑷不为冥冥堕行:不因为别人看不见而堕毁自己的德行。冥冥:幽暗。堕:毁坏。⑸懿(音意)行:美好的品行。⑹敏于德义:急于修养品德和道义。敏:疾、急。⑺济:帮助、达到。⑻假:借。吝:吝啬。

【原文】欲临死而无挂碍,先在生时事事看得轻;欲遇变而无匆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识得破,忍不过;说得硬,守不定。笑前辙,忘后跌;轻千乘,豆羹竞

【注释】⑴前辙:前面的车翻了的教训。辙(音折):车轮的痕迹。⑵轻千乘二句:语出《孟子·尽心下》:谓好名的人可以把千乘之国让给别人,但若不是受让的对象,就是要他让一碗饭、一碗汤,他都会表现出不高兴的脸色来。千乘:大国。豆:一种木制的食具。羹:肉汤。竞:争。

【原文】子有过,父当隐;父有过,子当诤。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家丑不可外传,流言切莫轻信。下情难于达上,君子不耻下问。

【注释】⑴诤(音政):直言规谏。⑵“木受绳”二句:语出《尚书·说命》。木受绳则直:树木经匠人的墨线量度就能取直。绳:匠人用来取直的墨线。谏:规劝。⑶“良药”二句:语出《史记·留侯世家》。

【原文】芙蓉白面,不过带肉骷髅;美艳红妆,尽是杀入利刃。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修德而留意于名誉事功,必无实证。一人非之便立不定,只见得有是非,何曾知有道理;一人不知便就不平,只见得有得失,何曾知有义命

【注释】⑴芙蓉白面:指美人。⑵寄兴:寄托意趣。⑶实证:实际效验。⑷义命:道义和天命。

【原文】智生识,识生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人各有心,心各有见。

【注释】⑴断:决断。

【原文】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难合亦难分,易亲亦易散。口说不如身行,耳闻不如目见。只见锦上添花,未闻雪里送炭。

【注释】⑴枉:委屈。⑵畔:田界。

【原文】传家二字耕与读,防家二字盗与奸,倾家二字淫与赌,守家二字勤与俭。作种种之阴功,行时时之方便。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素位而行,不尤不怨。先达之人可尊也,不可比媚;权势之人可远也,不可侮慢

【注释】⑴阴功:暗行功德。⑵“不汲汲”二句:语出《汉书·扬雄传》。汲(音及)汲:急切追求。戚戚:忧愁失意的样子。⑶素位:安于平常所处的地位。⑷比:勾结。媚:馅媚。⑸侮慢:不恭敬。

【原文】祖宗富贵,自诗书中来,子孙享富贵而贱诗书;祖宗家业,自勤俭中来,子孙得家业而忘勤俭。以孝律身,即出将入相,都做得妥妥亭亭;以忍御气,虽横祸飞灾,也免脱千千万万。

【注释】⑴贱:鄙贱。⑵律:检束,约束。⑶妥妥亭亭:妥贴、亭当。亭:合宜。⑷御:抵挡,制服。气:意气。

【原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有不报,日子未到。水不紧,鱼不跳。年年防饥,夜夜防盗。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好义固为人所钦,贪利乃为鬼所笑。贤者不炫己之长,君子不夺人所好。

【注释】⑴紧:猛、激。⑵“祸福”二句: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三年》。⑶钦:钦羡,钦佩。

【原文】受享过分,必生灾害之端;举动异常,每为不祥之兆。救既败之事,如驭临岩之马,休轻加一鞭;图垂成之功,如挽上滩之舟,莫稍停一棹。窗前一片浮青映白,悟入处尽是禅机;阶下几点飞翠落红,收拾来无非诗料。

【注释】⑴驭(音玉):驾驭。⑵垂成:将成。⑶棹(音兆):船桨。⑷悟入:佛教语,指参悟入道。禅机:佛教语,指悟入禅定的关键。

【原文】种麻得麻,种豆得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见官莫向前,做客莫在后。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大事不糊涂,小事不渗漏。内藏精明,外示浑厚。

【注释】⑴“天网”二句:语出《老子》。恢恢:宽广貌。⑵会:拜会、会见。数:多、频繁。⑶渗:失落。

【原文】佳人傅粉,谁识白刃当前;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所以福来不必喜,要看会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所以祸来不必忧,要看会救。

【注释】⑴傅:涂。傅粉:擦粉。⑵儆:警告示戒。

 

 

【原文】算甚么命,问甚么卜。欺人是祸,饶人是福。鹪鹩巢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大俭之后,必有大奢;大兵之后,必有大疫。天眼恢恢,报应甚速。人欺不是辱,人怕不是福。人亲财不亲,人熟礼不熟。百病从口入,百祸从口出。片言九鼎,一公百服。点石化为金,人心犹未足。不肯种福田,舍财如割肉。临时空手去,徒向阎君哭

【注释】⑴“鹪鹩”二句: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音焦辽):一种体形较小的鸟。巢林:在树林中筑巢。⑵“鼹鼠”二句:语出《庄子·逍遥游》。鼹(音宴)鼠:一种田里的小动物。⑶兵:指战争。疫:瘟疫。⑷恢恢:形容非常大。⑸片言九鼎:片言只语分量很重。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是权力和国家的象征。⑹福田:佛家认为积善可得福报,犹如种田,可得收获。⑺阎君:阎王。

【原文】积产遗子孙,子孙未必守;积书遗子孙,子孙未必读。莫把真心空计较,惟有大德享百福。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贵异物贱用物。谁人不爱子孙贤,谁人不爱千钟粟,奈五行不是这般题目

【注释】⑴计校:算计、谋划。⑵异物:奇异、珍奇之物。用物:日常所用之物。⑶钟:古代容量单位。千钟:谓多。⑷奈:奈何。五行:即五常,仁、义、礼、智、信。

【原文】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则盛德日新;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则孝行自笃

【注释】⑴笃(音睹):诚实,忠实厚道。

【原文】学须静,才须学。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行义要强,受谏要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闲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而不学。

【注释】⑴谏(音见):规劝。弱:不护短。⑵“生于”二句:语出《孟子·告子》。谓处于忧患之中反能生存,在安乐的环境中却导致衰亡。

【原文】咬得菜羹香,寻出孔颜乐。富贵如刀兵戈矛,稍放纵便销膏靡骨而不知;贫贱如针砭药石,一忧勤即砥节砺行而不觉

【注释】⑴孔颜乐:孔:孔子。颜:孔子的弟子颜回。孔子曾赞扬颜回能安于贫困而以追求道义和学问为乐。⑵销膏靡骨:销毁人的肌肤,靡烂人的骨肉。膏:脂肪。靡:烂。⑶针砭(音边):针和砭都是古时的医疗工具。砭:砭石,石针。⑷砥节砺行:磨炼节操和品行。砥:细磨刀石。砺:粗的磨刀石。引申为磨炼。

【原文】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亲戚不悦,无务外交;事不终始,无务多业。临难毋苟免,临财毋苟得。气死莫告状,饿死莫做贼。醉后思仇人,君子避酒客。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千年田地八百主,田是主人人是客。良田不由心田置,产业变为冤业折

【注释】⑴“不矜”二句:语出《尚书·旅獒》。矜:留心。细行:生活小节。⑵无务外交:不必再去追求外头的交际。⑶不终始:有始无终。⑷“临难”二句:语出《礼记·曲礼》。难:危险、灾难。苟:苟且、随便,指不正当的手段。⑸“良田”二句:谓若以不正当的方法谋得田地,终要受到报应而亏损财产。心田:心。冤业:造下的罪孽。折:毁败,消抵。

【原文】真士无心邀福,天即就无心处牖其衷;佥人著意避祸,天即就著意处夺其魄。权贵龙骧,英雄虎战,以冷眼观之,如蝇竞血,如蚁聚膻;是非蜂起,得失猬兴,以冷情当之,如冶化金,如汤消雪

【注释】⑴邀:求。⑵牖(音有)窗:这里指打开。衷:内心。⑶佥(音千)人:邪恶之人。⑷龙骧(xiāng):飞黄腾达。龙:古称骏马为龙。骧:奔腾。⑸虎战:像猛虎一样争斗。⑹竞:争。血:指血腥,污秽之物。⑺膻(音山):羊臊气,指腥食。⑻猬兴:像刺猬毛一样纷纷竖起。比喻多。⑼冶:熔炉。⑽汤:沸水。

【原文】客不离货,财不露白。谗言不可听,听之祸殃结,君听臣遭诛,父听子遭灭,夫妇听之离,兄弟听之别,朋友听之疏,亲戚听之绝。鬼神可敬不可谄,冤家宜解不宜结。人生何处不相逢,莫因小怨动声色。

【注释】⑴露白:露出财物。⑵诛:杀。⑶谄:谄谀,谄媚。

【原文】心思如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才华如玉韫珠含,不可使人易测。性天澄澈,即饥餐渴饮,无非康济身肠;心地沉迷、纵演偈谈玄,总是播弄精魄。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其道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注释】⑴玉韫珠含:把美玉、珠子蕴藏起来,喻不外露。韫(音运)、含:均为藏意。⑵“性天”三句:谓只要天性纯净,即使是平常的饮食,也都能益于健康。性天:天性。康济:调理、康复。康:安康,济:有益。⑶演偈:佛教语。讲说佛教经典。偈:佛经中的唱颂词。谈玄:谈元,推演道家的要义。⑷播弄:翻动。精魄:精神。谓白费精力。⑸“芝兰”四句:语出《孔子家语·在厄》。

【原文】满招损,谦受益。百年光阴,如驹过隙。世事明如镜,前程暗似漆。有麝自然香,何必当风立。良田万顷,日食三餐;大厦千间,夜眠八尺。救生不救死,寄物不寄失。人生孰不需财,匹夫不可怀壁。廉官可酌贪泉水,志士不受嗟来食。适志在花柳灿烂,笙歌沸腾处,那都是一场幻境界;得趣于木落草枯,声稀味淡中,才觅得一些真消息⒇。

【注释】⑴如驹过隙:像骏马在缝隙前飞快越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驹(音居):少壮之马。隙(音系):缝隙。⑵孰:谁。⑶匹夫不可怀壁:典出《左传·桓公十年》:虞叔有玉,虞公求之不得。后虞叔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壁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之。此句谓珍宝能给无罪的人带来灾祸。匹夫:普通人。⑷贪泉水:传说广州石门有贪泉,饮之则生贪心。晋吴隐之为广州刺史,酌泉水而饮,并写诗说:“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此句谓廉洁贤良的官吏即使饮了贪泉水也不会产生贪欲之心。⑸嗟来食:嗟来之食。典出《礼记·檀弓下》: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黔敖准备了食物等候饥民来食。一饥民至,黔敖喊道:“嗟!来食!”那人说:“我正因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样。”坚持不吃,最后饿死。后用嗟来之食表示带侮辱性的施舍。⑹幻:变幻,梦幻。⑺觅:寻。消息:道理、真谛。

【原文】圣贤言语,雅俗并集,人能体此,万无一失

【注释】 ⑴失:差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增广贤文 重新修订版 附译文
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原文及译文:
《大学》导读(四)
《礼记》原文 译文(十二)
国学经典《大学》【原文、注释、译文、读解】史上最全
围炉夜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