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话day273:聊聊歧视现象吧

早晨醒来的时候,拿起《经济学通识》课来翻看,随手翻到了“为'歧视’正名”的章节。在这里,作者对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歧视进行了一番剥开式解读。从这个词的产生,发展,到变化,讲了很多。看完后,我挺感触的是,“歧视”这种现象原本是我们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一种,这里简单聊聊。

当然,在现实生活里,我们谁也不希望被哪个人所歧视,但是呢,在走向社会以后,来自方方面面的规则却偏偏显露出了一系列的“歧视”规则,比如找工作的特定年龄限制、性别限制、户籍限制等等。纵然招聘方自有他们一套的解释体系,但他们的那套规则确确实实表现出了“歧视”作用。

我们今天说的“歧视”这个词本是音译过来,在英文中有一个单词可以来对应,即discrimination,它可以表示区别对待。但我们翻译过来以后,还是和“歧视”有所不同。“歧”的原意是岔道,引申为歧异,不相同,“视”即“看待”,“歧视”即白话文的“区别看待”。可惜“歧”字的字义后来偏重若干条岔道中错误的那条,因此,“歧视”一词也因此偏向贬义。这就是说,来自英文的单词,虽有区别对待,但表达的贬义的意味要小,而汉语的“歧视”则是一个十足贬义的词语了。

在我们人类社会,因为资源的稀缺性,便有了竞争,因为竞争,歧视也就随之产生了。竞争与歧视,某种意义上像亲兄弟一样形影不离。谁都可以买奔驰汽车,但买家必须付钱,这就是“根据财富的歧视”;所有未婚香港人,都可以参加“香港小姐”竞选,但参赛者必须是女性,这是“根据性别的歧视”;谁都可以上清华北大读书,但你的成绩必须符合要求,这是“根据知识的歧视”;谁都可以把自己灌录的唱片摆在货架上,但只有喜欢听的人才会为你掏腰包,这是“根据歌艺的歧视”。

举的这些例子,恰不恰当先不说,但有一点,歧视的影响是双向的。一个人可以按照他的喜好买喜欢的东西,这其中他不仅要为他的喜好付了钱,还放弃了购买其他东西带来的乐趣。再假如一个公司,只招女员工,这就是性别歧视,但这家公司的老板也要为此付出代价,即他不仅要为所招的女员工付薪水,还放弃了其他男员工能够提供的贡献。另外,也由于这家公司搞性别歧视,这也让他的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歧视这种现象避免不了,根本之处在于人性中的“势利”,有些人喜欢给别人随意贴标签。但是呢,某人一旦对谁有了贴标签意识,那他的潜意识里就会产生势利眼。这势利眼歧视就是一种歧视,虽然这样的标签有时确实能提高了解对方的效率,但还是不足取。

这里引用下书中的一段文字,我很喜欢的一段:

歧视现象在世界各个角落都是根深蒂固的,它要么源自广泛竞争的压力,要么源自个人偏好的驱动,要么源自每个人对陌生人群的无知,要么源自对陈规陋习的惰性。“歧视”这一行为本身是不可能消除的,但“歧视的标准”则可以发生变化。可以预言的是,增进商业交流,有助于改善人们“歧视的标准”。

随聊就到这了,朋友们晚安,愿我们生活中少一些歧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言的性别歧视与政治正确
揭开行业黑幕:潜规则的真相
给你们谈一谈职场的黑暗面
汉语中性别词语的不对称现象及浑沌学解释
ICTIY文件9.反歧视政策
常见职场性别歧视现象与应对指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