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话day351:谎言是如何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的?
第二辑
今来说的这个话题,是关于战国时期秦楚之间的事,更进一步是说秦惠文王至秦昭王当政时期与楚怀王执政期间的事。
我们熟悉的那句咒语般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是楚人发自内心地对秦的一种愤恨。为什么会这样?简单来讲,楚国被秦国耍得太惨了。
秦惠文王时期,虽然有楚地之女(即后来的芈八子,宣太后)嫁为秦妇,但秦对楚的方针政策依然是想利用时就拉拢,不想利用时就敲打。张仪在秦为相国的时候,为了拉拢楚国,让楚国与齐国断交,不惜以六百里土地为诱饵进行诓骗。当张仪施展这个策略的时候,楚并不是没有有识之士,楚是有能人的,但楚怀王还是选择相信了秦相张仪的话术。后来张仪一回秦国,假装从马车上摔伤,几个月不见楚使,他许诺的六百里商於之地终究没有兑现。其实张仪也没打算兑现这个,他只是以这个理由先哄住楚国罢了。
从常理来说,楚怀王但凡理智一点,正常一点不会被骗,但偏偏楚怀王对商於之地念念不忘,而太过于急于求成,想好事,于是就中了秦国的计策。
关于楚怀王上当还没完,在这个事件之后,还有呢。不过秦国再实行诓骗的主人不是昔日的秦惠文王了,而是秦惠文王的儿子嬴稷,也就是秦昭襄王。这个时候的秦昭襄王为了再一次拉拢楚国,不让楚国与齐国结好,于是亲自写下书信给楚怀王。
这封信的内容咋一看确实真情流露,但细想之下嬴稷的诚意可见一斑。因为啥?会盟的地点选在了易守难攻的武关。要知道,这个武关素来是秦军向南攻击楚国的桥头堡,选这个地方,明显就诚意不够。我把秦昭王的这封书信附在下面,各位看看:

楚怀王看到这样一封信后,心中表示了动摇,既想去又害怕被骗,他的令尹(相国)劝他不要去,但他的好儿子公子兰(这位就是屈原笔下的那位)却认为楚不应该不领秦王的好意。于是,一番思量后,楚怀王真就浩浩荡荡踏上了会盟武关的道路。
从后面发生的事来看,楚怀王这次仍旧是被骗了,而且这次离楚之后再也没能回去。于是后来楚人更加怀念楚怀王的同时,对秦人的恨更深了。
战国之时,大争连绵,诚信已经微弱得不值一提了,各国之间也好,门客士大夫也罢,心中的算计皆是为了利益二字。国君可以为一件事或一个人发兵攻击另一个国家,游说之客也可以为了彰显自己的游说技能,肆意夸大,挑起事端。
所以,在那样一个大争之世,礼崩乐坏,即便如谎言这般的计策也会被用于外交之上,也即便如谎言这般,也还是会有国君会相信。在这其中,我们也不能说选择相信的人愚笨,只能他们对于谎言本身所暗含的诱惑把握不住,总想从中取利,结果只能事与愿违。因此,这不叫愚笨,应该是贪心。就如今天各类电信诈骗一样,那些骗子把他们的谎言精心包装之后,有些人就耐不住诱惑,于是中套,对此我们也不能说谁就蠢或笨,只能说他贪心。
我们如果想不被人骗,说难也难,毕竟骗子的手法也在更新,但说易也易,只要我们守住己心,坚定理性,不做天上掉馅饼的美梦,那些骗术是骗不到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先秦最大谎言之一——张仪欺楚
张仪做了哪些事?楚怀王为什么要囚禁张仪呢?
我跳河走了——自杀者自语之屈原
历史上的郑袖真的不排斥楚王身上的气味吗?
三十六计07
一个有关端午节来历的故事,顺便普及一下,屈原本姓芈,屈氏字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