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老了有三怕,我最怕第三种,你呢?


《乔家的儿女》中有这样一段台词:

“这人啊,都有老的时候。”

我们的父母,我们的朋友,甚至我们自己,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这些老人中的一员。

人生不过百,常怀千岁忧。

行至暮年,身体逐渐衰弱,能力逐渐不济,人们也难免会被各种各样的糟心事所困扰。

其中最让人感到害怕的,就是这3件事了。

“故事FM”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现年60多岁的何阿姨,年轻时因为转正的指标不够,没有交养老金。

从原来的单位离开后,何阿姨曾尝试打零工赚钱。

没想到,丈夫和公公都嫌弃她干的活低贱,不乐意她抛头露面。

没办法,何阿姨只能呆在家里,照顾有脑血栓后遗症的公公,和尚未成年的女儿。

日子一晃过了十年,这期间,何阿姨没有任何经济收入,日常花销的钱,全靠老公挣。

后来何阿姨的公公去世,家里欠下一大笔债,万般窘迫下,何阿姨只能继续出去谋生。

她找了份家政的工作,每天省吃俭用,还要给老公交养老保险。

因为早出晚归,生活压力大,何阿姨的身体渐渐垮了下来。

她的腿走多了就疼,疼得不行的时候,她就用手揉一揉、砸一砸,再买点便宜的膏药贴上。

有时候感冒,何阿姨也不敢去医院,因为她没交医保,没办法报销医药费。

好不容易忙活到了60多岁,何阿姨帮丈夫把保险交完,才发现对方婚内出轨,把钱都拿到别人身上花了。

何阿姨又气又委屈,可她又离不了婚,因为她大半生的积蓄都给老公交养老了,离婚后她拿不到对方的钱,日子更不好过。

接受采访时,何阿姨无奈地感慨:

我现在就想告诉你们这些年轻人,跟任何人结婚,都要把钱财抓到手,只有钱能治住人。

现在是「金钱社会」,你没钱就不行,我就过着这种没钱的日子,连家人都欺负我……

有次,我和同龄人聊天,人家现在一边领着养老保险,一边挣着外快,还办了北京的五险一金,坐公交车不花钱。

我一对比,发现自己每天努力工作,还没什么钱,眼泪刷地一下就下来了。

让人唏嘘不已。

对于老人来说,吃穿用度、买药治病,都需要钱作为底气。

没有钱,意味着没有抗风险的能力,只能被生活不息的车轮追赶,滚滚向前。

人生最心酸的事,莫过于在该颐养天年的年纪,还要疲于奔命;在疾病缠身的时候,还要损心耗力。

既如此,不妨在尚未衰老的年纪,提前做好打算。

存一点积蓄,以防不时之需;

留一些心眼,别把钱都交给别人打理。

人世间,意外难测,人心更难测,所以无论何时,都要先照顾好自己。

当你攒下一定的积蓄,才能有足够的底气,保住晚年的体面与尊严。

有研究表明,人类已知的疾病中,超过80%是由情绪引发的,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情绪,就是生气。

正所谓,情绪越坏,身体越差。

老人经常生气,还可能导致心脏病、高血压,甚至还会出现脑出血的情况。

知乎有一位网友说:

“我爸爸67岁了,这几年脾气越来越大,一点小事,都能让他大动肝火。

有一次,我妈参加同学聚会,花了一百多块钱,他就和我妈冷战,到处摔东西。

还有一次,我妈做饭没听到他问话,他就气得把手机关了,骂骂咧咧个不停。

因为气性大,外加有些事弄不明白,我爸吃过一些亏,还得过脑出血。

我们都劝他少生气,但他就是改不掉。

再这样下去,好怕他又犯病啊!”

常听人说:百病皆生于气。

上了年纪,还一身坏脾气,不仅自己糟心,家人也跟着累心。

看过一个说法:

按平均寿命78年来算,退休后,扣掉花在睡觉、家务、吃喝玩乐等事情上的时间,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只有9年。

若是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生气,只会让心更乱,人更累,余生被情绪黑洞所吞噬,几乎与幸福无缘。

想起那位最近上热搜的103岁山东老人,分享长寿秘诀时说的:

“心眼好,心态好,从不生气。”

是啊,这世上没有什么事,值得你用一生的时间去内耗;

也没有什么人,值得你反复用坏情绪折磨自己。

做个情绪稳定的老人,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也是对家庭的最大贡献。

其实,人生是否幸福,往往不在于物质是否丰富,而在于我们看待生活的态度。

上了年纪后,学会调整心态,不再为一点小事耿耿于怀,幸福和好运,自然会纷至沓来。

常言道:“树老怕枯,人老怕孤。”

年老多病的年纪里,没有什么,比孤零零地生活,更让人感到凄凉的了。

想起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在短视频平台上的自诉:

“我呀,现在一个人,太孤独了。

我的女儿在美国,儿子在广州,我的孙子有8个,他们都不在我身边。

他们为了生计,为了他们的家庭,不可能为了我,就不干活了。

可是,我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过下去了。

我现在一个人,一天三餐饭,都懒得做了。

过去啊,人家都说我做饭最好吃,现在我连自己吃,都觉得不好吃了。”

让人听着难过不已。

孤独对于年轻人来说,或许是一种潇洒的姿态,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却是无尽的空虚。

独居在家的老人,害怕生病了无人照顾,害怕摔跤了无人扶起,也害怕想聊天时,无人在旁。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老年人不培养一份兴趣爱好,总把情感寄托在晚辈身上呢?

道理听起来没错,可做到这些,对于一个眼花了耳聋了、甚至连路都走不利索的老人来说,是何其苛刻。

就像作家甘北说的:

年轻人又要怀着怎样的自私,才会理直气壮地要求老人,像百里冲刺一样,不断跟上子孙的步伐呀?

他们体力不济了,他们真的跟不上了啊。

晚年自由自在,游山玩水,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状态,因为它同时满足了三个条件:有钱、有自由、身体健康。

可总有一天,连山水都看不动了啊。

人缩成一个剪影,坐在角落里,做在阳光下,一切近在眼前,一切远如天边。

心酸又真实。

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一天,每个人都会有感到无助的时候。

没有人会希望到那时,自己成为世界的“局外人”,被身边人遗忘和孤立。

别以为有钱有势就可以高枕无忧,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家人可亲的温暖;

也别以为清闲无事就可以潇洒生活,再多的潇洒,也比不过有人知冷暖,有人懂悲欢。

人都是感情的动物,我们只有和别人建立联系,才能感觉到,自己真实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所以,在来得及的时候,多给家里的老人一些温暖和陪伴吧。

别让他们在苍老的阴影下,反复咀嚼孤独的痛苦,迷茫又无助地,等待死亡的降临。

常言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每个人,都将不可避免地,从起点走向终点,从少年走向晚年。

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要在健康的时候,为未来做准备。

多攒一些积蓄,以防未知的风险;

学会控制脾气,养好身体和心情;

多多关怀老人,弘扬尊老敬老的风气。

正如毕淑敏所写: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

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

尽自己的能力,让身边的老人都能老有所依,是与人为善的修行,也是给自己积攒福报。

老了以后,手里有钱、心头无事、身边有伴,才是一生中最大的圆满。

点亮“在看”吧,希望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拥有美好快乐的晚年,平安度春秋,幸福活到老!

作者 | 竹西,爱读书,爱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积蓄全给女儿,老了女婿会给自己养老吗?现实有点残酷
当你老了,有存款和没存款的日子有什么不同,听听他们的亲身经历
到了晚年,要把存款告诉子女吗?一位70岁老人的回答很现实
蓝春燕|永远的遗憾
65岁阿姨的人间清醒:老伴走了,做好这2点,晚年就顺了
75岁老人坦言:人到晚年,真正悲凉的不是没有子女,而是没有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