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欧也妮·葛朗台》:初读以为是爱情,再读才看清了人性

《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出版二百多年来多次被拍成电影,最近的一次拍摄上映是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足见这部小说经久不衰的影响力。

小说里,无论是吝啬贪婪的葛朗台,精明算计的查理,还是散财童女欧也妮,金钱都是永恒的话题。

有网友评论说:“看书时,最羡慕的是葛朗台,赚钱高手,妥妥的富一代;最想成为的人是欧也妮,人生赢家,继承着父亲留下的巨额财产,一辈子用不完。”

长大后的我们也越发觉得日子需要金钱支撑,有多少次,因为没有足够的钱,受到生活的刁难,就有多少次怀疑:生活不尽人意,是否因为没钱?

如果你看过《欧也妮·葛朗台》,就会明白:

人生的好坏与金钱无关,与对待金钱的态度有关。

巴尔扎克用一个个小小的金币,画出了一张张精彩的人物脸谱。

每一张脸谱,我们都能从中找到现实的身影。

吝啬贪婪,终将一无所有

小说中,葛朗台是索漠城出了名的吝啬鬼。

他从一个箍桶匠起家,又继承几方财产,经营多种产业,每年收入丰厚,家里有仓库专门存放金币。

但这财富除了葛朗台自己,再无人知晓。

他的金钱,连妻子和女儿欧也妮也未能享用到。

老房子年久失修,楼梯坏到能绊倒人,他就让人绕着走。

房间里幽冷阴暗,也要到十一月中旬欧也妮生日当晚才能生火,作为庆生的隆重仪式。

食物锁在柜子里,葛朗台每天亲自为家里几个人切割面包,按两计算重量。

如果哪天家里唯一的佣人拿侬去商店里买了黄油和蜡烛,都能轰动全城。

葛朗台对金钱吝啬到极致,就连女儿欧也妮,也是从13岁开始,才能在每年生日当天得到1枚金币,还被要求攒起来当嫁妆。

有句话说,“吝啬不是舍不得花自己的钱,而是舍得花别人的钱。”

这句话用在葛朗台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他向佃农索要肉食和蛋类,这样就不必花自己的钱去买;向收购商索要金币给妻子当小费,花销时再向妻子索要。

如果是自己赚来的钱,堂堂正正叫做血汗钱。

巧取他人的金钱,怎么看都像是多出来的横财。

贪心的葛朗台却巴不得每天都有横财,就连至亲也躲不过他的蚕食鲸吞。

他欺骗葡萄酒大户们把酒储存到明年可以赚大钱,自己却连夜偷偷进城卖掉葡萄酒,狠赚一笔。

当远在巴黎的亲哥哥捎来信件,陈述自己破产打算自杀,要葛朗台收留儿子查理时,葛朗台也在算计如何用最少的钱买到哥哥的公债。

还把送查理去印尼做生意的请求抛诸脑后,连旅费都不肯出。

又在得知欧也妮倾尽多年的积蓄送查理出发后,葛朗台怒不可遏,诅咒谩骂,将女儿关了小黑屋,妻子也因此一病不起。

葛朗台先是关心妻子的病情,怕她死掉。

因为妻子死后,欧也妮会继承母亲一部分财产。

当妻子的病情无力回天时,葛朗台游说女儿放弃继承权,最终把金钱都攥在了自己手里。

三毛说:“金钱是美德,在赚取和支配它的时候彰显。金钱是魔鬼,也在赚取和支配它的时候现形。”

金钱本是服务于人的工具,最终却成了驾驭葛朗台的利器。

甚至弥留之际,葛朗台看见牧师手里做法事的镀金十字架也伸手去抢,最终为钱送了命。

一生为钱,即使得到了巨额财富,也是个只剩金钱的穷人。

金钱如水,只有流动起来才有意义,终其一生,吝啬贪婪,最终只会被金钱吞噬。

工于算计,人生也成一场交易

金钱之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

葛朗台不动声色地占有了哥哥的财产,蒙在鼓里的查理还在做着巴黎贵公子。

没见过世面的欧也妮,觉得查理完美到无懈可击,家里的一切配不上查理,却控制不住自己芳心暗许又无法隐藏。

纨绔子弟查理见惯大城市的光怪陆离,只觉得欧也妮土里土气,木讷无趣。

不过,苦难方生平等,当查理的家庭变故被揭开,一切就变得不同了。

“欧也妮天真清朗的眼睛里闪烁着年轻的爱情,只有愿望而没有肉欲的成分”,这一点,足够查理利用。

于是,查理写的两封信,就被欧也妮完完整整的看到:

一封拜托友人代卖财产,还清债务,称自己计划去印尼做生意,却苦于没有资金。

另一封是查理与情人诀别,却在提到欧也妮时停了笔。

不过,这已经足够让单纯善良的姑娘奋不顾身。

巴尔扎克说:“葛朗台是拿着黄金去卖,欧也妮是把黄金扔进了爱情的大海。”

欧也妮的积蓄毫无保留地给了查理,甚至害怕查理不肯收而跪下来恳求。

查理呢,把母亲留给自己的纯金梳妆匣交给了欧也妮,说只有交给欧也妮保管才放心。

欧也妮以此当做定情信物,却未曾察觉,这更是查理的抵押,抵押欧也妮的钱财和感情。

查理走后的第七年,欧也妮才听说查理回到了巴黎,一封来自巴黎的信就到了欧也妮手里。

查理在信里感谢欧也妮曾经的帮助,却也细数欧也妮的小家子气,称自己会找一个有门第的巴黎贵族女子为妻,每年有十几万法郎的收入。

信里附着一张8000法郎的支票,还欧也妮的本金及利息,并索要寄存在欧也妮这里的梳妆匣。

欧也妮拼尽全力守护的爱情,原来是查理的一场交易。

选择与放弃,都是查理算计后的结果。

当查理因为不想偿还父亲留下的300万债务,与贵族联姻受阻时,欧也妮却拿出支票,让公证人克罗旭立刻去巴黎相助。

至此,查理才知道欧也妮近两千万的身家,每年上百万的收入。

而查理已经为了十几万的年收入,搭上了自己整个人生,换取了一场贵族婚姻。

欧也妮也用300万法郎,买断了查理回头的路。

人生就像一盘棋,查理算好了一套走法,却发现整盘棋不在自己的掌控中。

他算错了一步又一步,错过了欧也妮纯真的爱,也错过了垂涎的巨额财富。

算计太过,被算计的终将是自己。

乐善好施,人生福厚而心安

失去爱情的欧也妮,继承着父亲的财富,却摒弃了父亲的吝啬贪婪,内心只有仁爱和慈悲。

佣人拿侬要结婚时,欧也妮给了拿侬1200法郎终身年金。

要知道葛朗台时期,拿侬这个唯一的仆人,服务40余年,也不过攒了600法郎。

而欧也妮给拿侬的新婚贺礼,还有三打家具,并把伙食房的钥匙交给拿侬。

拿侬夫妇因欧也妮的慷慨和信任,更加忠心不二,一心护主。

富兰克林曾说:“钱财并不属于拥有它的人,而只属于享用它的人。”

把钱给予他人,让人体会到金钱的用处和善意,生活才能稳固而太平。

不过这份安稳和平静总有人妄图打破,他们以银行家格拉桑和公证人克罗旭两家为首。

这两个家族曾经追随葛朗台,现在依然服务于欧也妮,觊觎欧也妮的财产太久,妄想娶到欧也妮而一劳永逸。

葛朗台在世时,两家未能得逞,如今没有了葛朗台,终于可以下手。

克罗旭家族找来神甫做说客,以宗教名义,要求欧也妮必须结婚,这是欧也妮世俗的责任。

婚后克罗旭与欧也妮各自独居,并签署协议约定,若无子女,身后财产全部互赠对方。

克罗旭的算盘打得响,却在一路高升到索漠城议员几天后就死了,三十三岁的欧也妮成了富有的孤孀。

她依然继续着葛朗台在世时的生活习惯,节俭而清贫,但绝不吝啬。

她把所得钱财谨慎地积攒起来,在自己身上不舍,对他人却慷慨解囊,屡行善举。

书中说:“上帝把黄金丢给被黄金束缚的女子,而她根本不把黄金放在心上,只在向往天国,过着虔诚慈爱的生活,只有一些圣洁的思想,不断地暗中援助受难的人。”

她将查理曾经留下的黄金饰品和8000法郎熔掉,做成黄金圣体匣捐赠给教堂;

她捐建一所养老院,几所教会学校,一所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善举不断,不求一丝回报。

中国首善曹德旺曾说:“有钱容易,有思想有境界不容易。”

欧也妮未经学校教育,更未走出去看世界开眼界,全凭自己对人们的一颗真心。

她一生无爱,却将大爱给予大众,人们都敬重地称她为太太。

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欧也妮一个年轻女子能拥有如此地位,恰恰源于她对金钱慷慨的态度。

乐善好施能服于众,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凭着一颗真心,欧也妮做到了。

亚里士多德说:“关于金钱的取与舍的适度是乐施,过度与不及是挥霍与吝啬。”

葛朗台一生为钱奔忙,锱铢必较,吝啬贪婪,最终也不过是金钱的奴隶。

查理机关算尽,总想占便宜,错把人生当赌资却满盘皆输,悔恨终生。

欧也妮谨慎节约,乐善好施,力所能及为他人着想,一生福厚而心安。

不得不说,每个人对待金钱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人生高度。

愿我们都能从中得到启发,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你只管善良,老天自有安排。

作者 | 晓爽,一个忙里偷闲的惬意人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学园地 文学名著 欧也妮练习(钟夸旺整理)
《欧也妮.葛朗台》练习集锦
荐读经典:《欧也妮·葛朗台》将“扣”发挥到极致
《欧也妮•葛朗台》⑥:最不在意金钱的人,却成为了最富有的人
《欧也妮.葛朗台》:遭遇男友背叛,33岁守寡,散尽钱财只为心安
高考名著阅读《欧也妮·葛朗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