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5后夫妻摆摊日赚9000内幕曝光,我顿悟了这世上最隐蔽的赚钱真相


你敢相信吗?

95后夫妻夜市摆摊,一天收入9000元。

据媒体报道:

“95后”夫妻范丹丹和赵庆书,在浙江义乌的夜市经营小吃摊。

夫妻俩,边摆摊边直播。

因生意火爆,每天500斤土豆和250斤豆腐,甚至都不够卖。

凌晨收工后,夫妻俩盘算了下一天的销售额:

“大概9000块左右,一天就赚到了,好有成就感。”

新闻刷屏后,引发网友热议。

有人点赞、羡慕,有人受到鼓舞,也有人表示质疑:

如果按日营业额9000元计算,每份豆腐、土豆的单价是9元,那么一晚上就得出餐1000份左右。

夫妇俩每日工作9小时,累计540分钟,平均一分钟就要出两份餐。

既要烹制又要兼顾收费、打包等具体事情,一分钟出两份餐,明显是不现实的。

面对网络上种种质疑声,当事人赵庆书在记者的采访中,一一作出回应。

“摊位上的生意,并不是我们夫妇俩单独完成的,还有其他员工的参与。”

平日他们的日营业额大概在6、7千,那天刚好电视台来摊位录节目,吸引了很多顾客。

再加上是周末,导致那天生意异常火爆,比平时多卖了2000元左右。

“我们是一次性出餐,不是分开出餐,一个铁板一次性出餐5-6份,2分钟左右就搞定了。”

刨去食材成本、员工工资以及摊位费等,那天的纯利润,大概是5000元。

乍一听,5000元也很高啊。

“可地摊生意是要看天吃饭的,这几天一直下雨,日营业额明显下降了……”

看多了网上的新闻,我们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

人均学历985,个个年薪过百万,30前轻轻松松日入过万。

好像整个世界,只有自己资质平平、收入平平,拖了大家的后腿。

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未必。

就拿上面“日薪9000元”的95后夫妻来说,这只是多个偶然性因素促成的。

摆地摊的人那么多,更常见的往往是:

起早贪黑累得要死,到手的却没几个;

刚开始热情满满,结果没几个月就仓促收摊了。

骨子里的慕强基因,让我们从小就习惯于比较和被比较:

“你看xxx的孩子,学习又好又孝顺,看不见咋努力就能上清华。”

“你看xxx的老公,赚得多又顾家,几个月没注意又换车了。”

好像这些才是常态。

可事实并不是这样。

我们不能,把偶然当做常态;

更不能,用特例来代表大多数人。

什么是特例?

是典型,是少数,是学习的对象,是励志的模范。

而真实的大多数人,可能辛辛苦苦一整年,也赚不了很多钱。

普通人的生活,没有运气加持,没有主角光环,没有太多的偶然性因素。

有的只是,日复一日地坚持,以及对生活的认真、踏实和一点点乐观。

这几年,绝对的炫富逐渐销声匿迹;

可是,不自觉的凡尔赛却越来越常见:

刷豆瓣,看到网友在分享“毕业两年半,存到100万了。”

刷微博,某私募基金经理说“在上海,一个1000万资产的家庭,其实是一个穷人家庭。”

刷小红书,一博主的经验帖“95年女生,互联网搬砖人,通过勤勤恳恳的攒钱,已存69万。”

刷知乎,某网友在提问“98年,月入5万,为什么还是毫无成就感?大家谁来帮帮我?”

……

我真的是心里边爆粗口,边陷入无尽的自我否定和怀疑当中。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焦虑,那么,我们可能都陷入到了“幸存者偏差”的怪圈中。

它指的是,人们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

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从本质上来说:

幸存者偏差,就是一个由于获取信息不全导致的认知错误。

像上面这些林林总总的信息,总是让我们误以为:

“有钱人很多”“同龄人都很优秀”“大城市都是高薪人士”……

但其实,这些信息是被筛选的。

掌握社交媒体话语权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幸存者”。

而大部分的普通人,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绝大多数是不会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讲述自己的故事。

那么,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知乎答主@怒吃鸡胸肉,在“上海的真实收入是怎样的?”中,给出了回答:

星巴克全职,税后4000上下;

工地烧电焊,一天300,并非天天开工;

上海地铁调度,一年税后14万上下;

某园区物业公司后勤部门副经理,一年税后10万+;

健身房清洁大爷和阿姨,收入2800,负责擦器械,打扫厕所、浴室,客串水管工、电工、搬运工等;

幼儿园老师,有编制,12万上下……

看到了吗?

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收入,真没想象中的那么高。

生活,也没有那么多的光鲜亮丽、轻松写意。

当我们把目光从手机中移开,去看一看身边的普通人。

看看他们为了工作和家庭,焦灼的身影,匆匆的步伐,甚至是崩溃的内心。

或许焦虑、否定的情绪内耗,会被缓解很多。

因为:

他们的生活,才是最真实的世界。

他们的人生,才代表了这世界中的大多数。

“本来还挺难受的,一看这钱,眼睛瞪得比鸡蛋还圆。”

前段时间,天津一代驾大姐的视频,戳中了无数人的心。

2月28日晚上,本打算休息的她,正在床上躺着。

突然看到代驾平台上,有一个400多元的单子。

她想都没想,直接就给接了。

接完才发现,这个单子是到津南咸水沽的,而她住在天津武清区,相隔整整62公里。

这也就意味着:

她回来时,要骑着电动车横跨整个天津市。

全程下来,可能需要2、3个小时,甚至更久。

刚接单的那一刻,她其实有点后悔。

但又看了一眼400元的报酬,咬咬牙决定:

出发。

视频拍摄于返程的路上。

她骑着小电车,在深夜空无一人的马路上。

“我也感到有些害怕,那就唱着歌为自己壮胆吧'走出个通天大道,宽又阔’。”

她也不知道小电车能坚持多久,但她还是一直咧着嘴在笑。

“道儿上没有人,路灯为我点亮,一路光明大道,往前骑吧!”

视频底下,不少网友纷纷留言:

“跟我一样,只要能挣钱,不怕累;”

“一天一单都行!400多块钱,有多少人工作一天能挣这么多呢?”

“看着屏幕,不自觉地跟着她笑了,忽然,眼睛又湿润了。她是谁的妈妈,又是谁的女儿呢?”

“好喜欢她的生活态度,为了生活努力着,祝平安快乐。”

当然,之所以讲这个故事,不是为了讴歌苦难,也不是为了单纯煽情催泪。

而是想说:

这才是大部分普通人挣钱的真相。

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人,吃着火锅喝着酒就能站到风口上。

月薪过万、年薪百万、轻松躺平、提前财务自由。

绝大多数人,其实都像这位代驾大姐一样:

为了生活,努力着,挣扎着,精打细算着。

在光怪陆离的人间,为了碎银几两,为了家人安康,风尘仆仆地奔波着。

作家海明威有一个著名的“冰山理论”:

“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网上的“职场精英”“人生赢家”“年薪百万”的故事,固然看着美好,让人羡慕不已。

但他们,只是少有的“幸存者”。

冰面下面的大多数,才是最真实的普通人。

是你,是我,是我们。

如果此时此刻的你,也被网上的信息差影响着,常常陷入焦虑、内耗之中。

或者,也想参考某个“幸存者”的例子,过上更好的生活。

不妨参考这3点建议:

A、反向学习法。

向那些“输家”学习。

就像前面说的,我们之所以会产生“幸存者偏差”,是因为我们忽略了大多数失败的人。

去了解“输家”的共性,了解他们失败的原因,了解他们真实的生活状况。

然后避开“失败者”踩过的坑,重新评估自己的优劣势,可以让你更客观地判断:

自己能否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这个过程需要多久。

B、建立“概率论思维”。

不要被自己大脑里面感性的认知带偏,不要轻信“小概率”事件,不要忽视运气的加成。

我们要做的是,理性思考,不盲目跟风,不贸然做出行动。

合理地估算一件事成败的概率。

C、提高认知水平。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凡事多思考,多查阅相关资料。

拓宽阅读面,打破“信息茧房”。

同时,多和不同类型的人沟通交流,以提高认知层次。

这样,在面对很多表象的时候,可以理性摘取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信息。

很多时候,所谓的“高薪”“赚大钱”,只是“幸存者偏差”营造出来的一个错觉。

我们可以羡慕,可以向往,但不要因为这些,而打乱了自己的节奏。

在自己的时区里,活出自己别样的美。

普通也好,平凡也罢,只要在认真地活着。

你就是生活的强者。

给自己一个拥抱和鼓励吧。

文末点亮【在看】,致敬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


作者 | 嘉莉妹妹,一生不舍爱与自由。

编辑 | 张敬,两眼带刀混账到老。

主播 | 夏萌,用我的声音温暖你的睡前时光。

▼最近微信改版

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推送星标“十点读书”

及时接收每晚新鲜出炉的推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幸存者偏差:成功者永远不会告诉你的真相!
后悔药
这就是那些所谓一夜暴富的“造富神话”绝不会告诉你的一个残酷真相!
掌握这50个认知偏差,超过99%的普通人(上)
#幸存者偏差
每日科技名词|认知偏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