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白28字庐山诗家喻户晓,1200余年后毛泽东大胆挑战,竟超越前者?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李白第一次游览庐山。

望着飞流直泻、雄伟奇丽的庐山瀑布,李白心潮澎湃,写下一首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别看这首诗只有短短28字,却算得上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许多读者的唐诗启蒙之作,是它。

一提到庐山,人们最先想到的诗歌,也是它。


一转眼,1200余年的时光过去了。

1959年庐山会议前夕,毛泽东也第一次登上了庐山。

他立足峰巅,极目远眺,但见庐山雄伟高耸,满目苍翠。

其雄、奇、险、秀,无限风光,一时尽入眼帘。

一首《七律·登庐山》,就此横空出世。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傅抱石《登庐山诗意图》 1965年作

诗前有一段小序: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九日登庐山,望鄱阳湖、扬子江,千峦竞秀、万壑争流、红日方升、成诗八句”。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诗句开头,便极富动态感。

庐山凌空挺拔屹立于长江边,我乘着汽车跃上百回千转的盘山公路。

飞峙,写庐山之突兀凌空般的雄姿;跃上,则写登上庐山这一行人,昂扬豪迈、一往无前的心胸。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有人联系当时国内外现实,把这两句理解为:

冷眼,指冷静冷淡地面对反华势力的叫嚣;热风,则喻指当时如火如荼的大跃进运动。

而在诗词君看来,更愿意不带政治意图地去理解这两句诗。

▲谢稚柳《热风吹雨洒江天》 1964年作

冷眼,冷静理智的眼光。

如“尝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再如“平生独知命,冷眼看人痴”。

它是冷漠冷淡,是冷静冷清,更是带了几分不屑与孤高的理智与审视。

毛泽东说:

我以冷静理智的眼光面向大洋展望世界,热风吹来了雨丝洒落江天。

脑海中仿佛浮现这样一幅动人画面:

庐山峰巅之上,一位老人腰背挺直,面向长江。

热风拂面,细雨敲肩。

老人的心神,却早已穿山越海,恢弘的世界在他面前如画卷般一一展开。

这是怎样一幅磅礴大气的画面,又是怎样一种壮志凌云的豪情。

诗句一冷一热,冷的是眼光,热的却是心胸。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九派”,指的是湘、鄂、赣三省的九条大河。“三吴,古称苏州为东吴,常州为中吴,湖州为西吴。

紧接着,诗人借着想象的翅膀,开始放怀驰骋于古今。

白云横亘在长江中游一带的上空,如黄鹤遨游天宇;东眺三吴,波翻浪涌,江上弥漫着袅袅烟雾。

昔年东晋诗人陶渊明弃官归隐,在家乡浔阳柴桑(隶属江西省九江市)躬耕田园,书写着自己的桃源梦。

而今千年时光悠悠过去,陶渊明不知去了何方天地?

那桃花源里寂寂寥寥,可还能够播种耕田?

水色山光,尽收眼底。古今中外,神驰目极。雄健笔力,昂扬意气。

不同于李白笔下庐山瀑布的潇洒奇丽,毛泽东笔下的庐山,可谓豪迈振奋已极。

值得一提的是,1961年,毛泽东再登庐山,写下了一首《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毛泽东说:

于苍茫的暮色中,你看那青松挺拔,任凭云雾翻腾,仍旧泰然从容。

仙人洞自然天成,它无限美好的风光,都在险峻的山峰之上。

人呐,要想看到最好的风光,就必要登上最险要的山峰。

要想成为刚劲的青松,就必要不屈不挠,经受住无数的磨难与考验。

时隔两年,庐山还是那样一个庐山,毛泽东诗里的豪迈昂扬,也仍旧一如从前。

庐山,匡庐奇秀甲天下。
作为著名的“人文圣山”,
数千年来,关于它的诗句佳篇,
可谓数不胜数。

那么问题来了:

李白与毛泽东笔下的庐山,
你更喜欢谁的?
或者,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庐山的诗词。
诗词君在留言区等着大家哦!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发布。作者:叶寒。诗词世界出品、魏无忌主创图书《满堂花醉三千客》《笑死了!刷了1400年的大唐诗人朋友圈》全网热销中,欢迎购买。转载本文详见本号菜单联系方式。文中图片来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写下两首七律《七律·到韶山》《七律·登庐山》,让胡乔木送郭沫若阅读:看有什么毛病没有?
读书笔记:“赠庐山常委诸同志”
三十三首最强诗词 (下)
《中国诗词大会》听康震点评涨知识之李白杜甫的大唐气象
李白-望庐山瀑布 | 陪孩子学诗词 NO.15
我欲因之梦寥廓——毛泽东与李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