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头脑的分别与身体智慧的探讨--北京海明心理咨询中心

头脑的分别与身体智慧的探讨

作者:海明 | 来源:北京海明心理咨询中心 | 时间:2009-11-01 |

作为一个催眠师,你先和自己连接,再和个案连接,这样他好像可以透过你的身体呼吸。让你与个案的连接左右一切,引导一切。一定首先是身体的连接,意识或思维是不能连接的,意识和思维是孤独的片段,它会四处乱跑。
                                                                                        ——美国著名催眠治疗师斯蒂芬·吉里根

 

吉里根论三种智慧


  我们有三个智慧,小孩子这三部分是合一的,所以我们喜欢和他们玩。


  首先是身体的智慧。它一直在运作,最多只是和意识分离而已,健康和快乐都和身体有关。
  我们的生命之旅有三个阶段:一,活在花园中,和美好的环境幸福地融为一体,这是生命最初的2~3年;二,被放逐在沙漠里,体制的教育会发生在你身上,你被教育要用头脑思考,你的头脑和身体开始分离。甚至,你在妈妈的肚子里就离开花园了,因为妈妈说“我不想要你”,小小的灵性没有办法在花园里打开,这也许会发生在1岁,或者2岁,但每一个人的一生一定会经过被放逐,但这不完全是坏事,因为在放逐中会学到很多生存技巧,只是分别心逐渐压过了合一的美;三,越发感受到要回到花园的使命感,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一直在召唤你。
  在催眠中,我们带他们回到花园,第一个家在他们身体里,你的第一个家在你身体环绕的能量里。每当你真的想要回家,你的身体值得信任,你可以聆听,可以和它做朋友,这是第一个智慧的意思。


  第二是认知的智慧,也即自我。这种智慧中,我和其他事物是分开的、独立的,这是人类一切问题的来源。我们须找到第一个智慧和第二个智慧的连接,如果认知的智慧能和身体相通,就是和谐的,这一定是非常令人称羡的。如果切断了,认知的智慧就会左右我们,而身体的智慧就被忽略了,几乎所有人都发生过这种事情。


  第三是场域的智慧。这是在你之外的智慧,你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中所围绕着的智慧,不论你怎么想,永远有一个比你更伟大的存在。你的想象是无限的,但这个伟大的存在更无限。


  试着去接纳这三个智慧,达到三个智慧的统一。最初可以探讨的是,怎样和身体的智慧取得连接,如果没有和身体取得连接,身体会痛,而头脑则会一直在矛盾中思考。
  一个人进入催眠后,就不在意你说什么话。一个很棒的催眠是一个很温暖的环绕,一个很温暖的场域,让个案觉得安全、有趣、自在,一切事情可以很自然流动。
  当智慧与身体取得联系时,就会有这样的结果。相应的,做催眠时最大的障碍是,催眠师太注重技巧,而没有建立非语言的连接。


  催眠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个案此刻完全自由,意识没有受限,完全追随我的潜意识。催眠师要常说:“你可以完全追随你的潜意识。”同时,催眠师也在追随自己的潜意识,并把你自己的身体智慧和个案的身体智慧相连接,这就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场域。
  要和个案的心跳合拍,这就是催眠的节奏。
  需要注意的是,催眠师在开口讲话前,自己先静下来,先感受自己,与自己的身体取得连接,再感受个案的身体。
  就像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建立一个秋千,也像是一场风暴,游荡在两棵树之间,人、上百万的昆虫、天、地、水和火,乃至行走在天空中的星星、月亮,一切都可以在这个空间流动……

头脑是非常好的工具,但不要依赖它,其实身体是更直接且可靠的工具。吉里根说,我们有三种智慧:身体的智慧、认知的智慧和场域的智慧。在催眠中,如果能同时使用这三种智慧,那么一个好的催眠很容易发生,但太多人过于依赖认知的智慧,甚至认为这是唯一重要的,这时就会被限制住,既不能和自己的灵性取得连接,也不能和对方取得连接,好的催眠就不可能产生。


  太依赖认知的智慧,我们就会被割裂在一个个孤独的世界中,我们沉浸在自己头脑所想象的世界中,而且还希望将这个想象的世界强加给真实的世界,结果我们越是在乎一个关系,我们就越容易将自己的幻觉强加给对方,于是爱的渴望反而导致了伤害。


  一个很简单的答案是,先与自己的身体取得连接。即,先去发展自己的身体智慧,试着用身体去聆听别人发出的信息。认知的连接常是幻想中的连接,而身体的连接则是真实的连接。并且,非常幸运的是,身体的连接并不难,它一直存在着,我们只须给予它足够的注意,它就会逐渐发展起来。

 

吉里根解释说,抱怨是针对别人的,但我们之所以向别人发出负性的信息,其实是在逃避自己内在的痛苦,而内在的痛苦总是会先表现为身体上的不舒服,但假若我们觉知到了身体的这种不舒服,我们就是与自己的内在建立了一定程度连接,那时我们就不必再向外寻求连接了。

 


抱怨别人是为了逃避自己身体的感觉。觉察到身体的反应,就会多一份从容

 snowinter的案例:当在咨询中注意身体的感受时,作为一个咨询师,我在咨询中的敏感度提高了很多。


  以前,我可以通过分析发现来访者的问题,这可以非常准确,但这时并没有连接感产生,好像无论我怎么努力,我都与来访者有着相当的距离感。现在我明白,如果只使用头脑,人与人之间就有一个圣经上所说的巴别塔,在这个塔上,每个人说的语言都与别人不同,而真正的合作就不可能产生,这时不管我们多么渴望与别人亲近,我们最终只能陷入孤独。


  然而,当同时使用头脑和身体时,头脑会变得更敏锐,而原来那种距离感也减轻了很多,我和来访者也更加平等和更加亲近。本来,我从不希望自己有什么身份感,以什么专家自居,但当主要是使用头脑时,我发现,来访者很容易将我放在专家的地位上,而当我学会同时使用头脑和身体时,来访者自然就不太把我视为专家了。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我也开始尝试这种办法,当有些场合中,我感觉到有些不自在时,我就去觉察自己的身体,那时身体总有一个部位不舒服,然后带着对这个部位的不舒服的觉察去和这些场合中的人相处,立即便恢复了镇定。


  现在,我也试着和任何人相识时,先去注意身体的感觉,结果发现,每个人发出的能量都是不一样的,一个常见的维度是冷与热。有的人接近我时,我会感到一种热的能量,这种热有时很舒服,有时不舒服,有时会感觉到冷,而冷一般都是不舒服的。有一次,刚认识一个男子,和他相处时,一股绵绵不绝的阴风不断袭来,令我很不舒服,并立即想起了古龙小说中常写的“杀气”。后来,认识他的几个人说,他们和他相处时都感到很不舒服,忍不住想避而远之,现在回想起来,他们的感觉和我一样,也是觉得他阴风阵阵。


  不过,我的感觉是,如果没明确感觉到这股阴风,就会更加想离他远一点,但假若能觉察到这股阴风,并带着对这股阴风的觉察而与他相处,就自在多了,对他会多出一份宽容。


  最深刻的一次体验,发生在我和一个朋友聊天时。她说,最近的工作出了状况,她每天都像救火队员一样努力工作,但她的工作几乎每一层面都出现了严重的状况,她希望我能帮她分析并出一些主意。


  我的头脑是很厉害的,以前多次帮她把她的事情分析得一清二楚,也帮她找到了好的应对之道。所以,她对我的头脑很是信服。
  不过,这次我决定用一下身体。


  我和她一坐下来,我就感觉很疲惫,好像我一生中从来没有过这么疲惫,身体好像很重很重,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
  一开始,我还以为,这是因为我最近在咨询中使用身体太多,所以才这么疲惫。这倒也是真的。以前,如果主要是使用头脑,那么我一天做5个个案都不觉得怎么累,但现在同时使用头脑和身体,我一天做3个个案就会觉得累,而在见这位朋友前,我已做了几个个案,所以累是很正常的。


  只是,这种累实在太特殊了,我从来没有体会过这种累,这很不寻常,我决定使用一下这个信息,所以对她说:“很奇怪,我从来没有这么累过,你呢,有什么感觉?”
  她先是用很快的语言说:“你这么一说,我的内心深处似乎有一种很微弱的声音在说,我好累。”


  当使用很快的语速时,我们常是在逃避一些东西,所以我请她用慢一点的语速再次表达这个信息。她有些诧异,但还是这么做了,结果,什么都还没说,她的身体就一下子沉了下去,然后她用很疲惫的声音说:“我实在是太累了,我好想休息……”


  随即,她觉得很惊讶,她实在没有想到自己会这么累,但她越说,越觉得这就是自己内心的呼声。


为了休息,她的潜意识追求失败
  原来,她是一个很要强的女子,她的工作从去年就遇到了不少状况,对于这些状况,她的应对方式是,不能认输,必须使用积极的方法去应对,所以她一年多来一直像一个救火队员一样四处去灭火,甚至在今年整体经济形势不利的情形下反而扩大了她的生意规模。
  然而,她的内心深处的动力是想休息,但她不愿意接受这个动力,她觉得不可以懒散下来。于是,矛盾就产生了,她的潜意识深处的动力是渴望闲适一些,而她意识上排斥这种动力。所以,她的潜意识越渴望懒散,她表现得也就越忙,而她表现得越忙,她的潜意识就越渴望懒散……
  最终,一个奇特的局面产生了:她经常轻率地做一些决定,而这些决定最后证明都有问题,结果她的工作几乎每一方面都遇到了大麻烦。
  可以说,这些不断出现的大麻烦是潜意识所营造的结果,既然你不愿意主动休息,那么你总可以被动休息吧,当你的工作最后彻底一塌糊涂时,你想不休息能行吗?
  对于我这一分析,她表示深深的赞同。她说,有几次,当麻烦出现时,她脑海里闪出的第一个念头都是:“这么麻烦,干脆不做算了!”这样一想,她的身体会不由自主地松弛下来,但她接着会斥责自己,怎么可以这样想呢?于是又开始忙碌起来。
  我见她的时候,是她最忙的时候,这种忙碌的表象背后,是潜意识对休息的深深的渴望,当我用身体去觉察时,她的这种渴望立即映现在我的身体上,于是我感到了从所未有的疲惫。
  她必须尊重潜意识深处的动力,但这种尊重并不意味着彻底走向忙碌的对立面——彻底懒下来,而是找到一个平衡点,可以优雅地表达她对懒的渴望。其实她在创业的最初几年就是这样做的,差不多完全随性,同时又做得很好,所以她现在完全可以向最初几年的经验学习。
  和她聊完后,离开她,我闭目养神休息了一会儿,这种从所未有的疲惫逐渐从我身上消退,又恢复到了我熟悉的身体感觉中,这时我更加清晰地知道,这种疲惫不是我的感受,而是接受了她的感受。
  头脑是孤独的,如在人际关系中,试图通过头脑去了解对方,那么这种了解必然是非常有局限的,甚至可以不客气地说,是一种自恋幻觉。譬如我在咨询室中试图只用头脑去分析时,无形中就会建立起一种我是权威而来访者依赖于我的气氛来。也就是说,这个咨询室中,我占了主导地位,尽管我意识上特别想做到以来访者为中心,但结果很容易是,我做了主导。
  使用身体则会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或许,正是鉴于此,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旗手罗杰斯才提出了“机体评价过程”这个术语。他也旗帜鲜明地说,身体永远比头脑可靠。

 

直觉就好像身体打开了第三只眼睛
snowinter神奇的直觉源自平凡的练习


  在催眠班上,那些容易进入催眠或容易帮个案进入催眠的学员,都是很注意身体感觉的人。
  从9月开始参加家庭系统排列的工作坊到现在,我越来越意识到,身体的智慧一直都在发挥作用,问题只是我们认知的智慧能否与之共舞,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也会逐渐形成场域的智慧,并拥有不可思议的直觉能力。


  关于种种神奇的直觉能力,我现在已听了太多。一个做精神分析治疗的心理医生,他常常把他的朋友吓住,因为他偶尔会冒出一些奇怪的话,说出了他的朋友从未给他透露过的信息。


  例如,一次,他和一个女性朋友在一起聊天,聊着聊着,他突然冒出一句话说:“你的爸爸吹黑管。”这句话把她吓住了,因她的爸爸就是在交响乐团吹黑管的,以前,她告诉过他,她的爸爸是在交响乐团,但从来没有说爸爸具体是做什么的,所以,她很好奇地问,他是怎么得到这个信息的。他回答说,当和他聊天的时候,他眼前模模糊糊出现了一个男人吹黑管的形象。


  以前,这个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常想,怎样才能获得这种直觉呢?虽然我也有一些直觉,譬如靠直觉预测了希拉里、奥巴马和麦凯恩的竞选结果,但我这种直觉是模糊的,并没有形象出现。


  现在,这个故事已不再那么吸引我,因我看到更神奇的故事。在家庭系统排列的工作坊上,郑立峰老师能更具体地通过直觉而在一定程度上看到当事人的家庭情况,而在催眠课上,吉里根老师好像也看到了被他催眠的当事人在催眠状态中的奇幻的世界。
  不过,尽管这看起来是一条神奇的路,但通向它的方法并不高深,本文中的许多办法就是基础的练习。德国哲人埃克哈特·托利在其著作《当下的力量》中也提到了一些。

 

简单的办法:
  
1)当你的身体某个部位不舒服时,觉察它,只是觉察它,而不做任何分析和想象;
  2)每天早上起床前,花15分钟,细细觉察你的身体,从脚到头,再从头到脚,不用急,要试着去觉察每一个细微的部位,一开始,很多部位你只能想象而觉察不到,但这个练习做到最后,你就可以觉察身体每一个细微的部位。
  这些办法很简单,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也正如吉里根老师所说:


  
不要把催眠当成万灵丹,很多人在催眠时,好像就等着一句话,然后所有问题烟消云散,这是孩子式的幻想。不过,如果我们每天练习一点点,以很诚恳的态度,那么这些练习会让你快乐,这些和深层自我的连接会让你快乐,让你更健康。
  如果你学到让有意识的我和潜意识连接起来,你会睡得更好,更有精力,身体也比较轻松。
  但不要期待万灵丹,再伟大的老师也没有魔法棒,挥舞一下,以后你们就长命百岁。你们需要的不是我,而是一些练习,做得越多就越好,越少就越差。
  一个钢琴家说过,如果一天不练习,我会有感觉;两天不练习,评论家会知道;三天不练习,听众会知道。
  人类的神经系统,真是一块神器,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最先进的工具。拿着它,你可以做什么?你想怎样演奏,怎样练习,你有没有办法创造出音乐?我们不是学习控制程序,而只是练习演奏它,怎样调音,怎样拨出不同的音符,怎样碰触到那个伟大的存在,臣服于它。
  这是你的选择!

奥修的两项洞见:

 

身体是你外在的部份,它是存在所给你的非常有价值的工具,但是你从来没有为了你的身体去感谢存在,你甚至没有觉知到它一直在为你工作。那使我不禁想说,一般的观念认为说身体在七十岁就会死并不是一个事实,而是一个虚构的现象,由于那个现象变得非常普及,所以身体就遵循它.

   是身体在呼吸,是身体在使你保持活着,是身体在做出几乎是奇迹般的事。你知道如何将面包转变成血液,然后分出不同的成分,并将它们送住需要的地方吗?你的头脑需要多少氧气,你知道吗?在六分钟之内,如果你的头脑没有得到所需要的氧气,你将会陷入昏迷。长时间以来,身体继续在供给正确数量的氧气给你的头脑。


   你如何解释呼吸的过程?很明显地,并不是你在呼吸,而是身体继续在呼吸。如果是你在呼吸,你一定已经不在这里了。有很多让你烦恼的事,你可能会忘掉呼吸,尤其是在晚上,你很难在睡觉当中同时记得呼吸,而且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因为身体所吸进来的空气是由很多元素所组成的,有些元素可能对你构成危险,身体会选出那些能够滋润你的生命的东西,而将那些会对你构成危险的东西呼出去,尤其是二氧化碳.

   身体的智慧并没有被任何世界上的宗教所赏识,你们之中最聪明的人也没有比你们的身体来得更聪明,它的运作非常完美,它的了解完全不在你的控制之下,因为你的控制可能会具有破坏性。

 

   所以,你的生命和存在的第一个部份就是你的身体。身体是真实的、实实在在的,没有办法腐化它,虽然所有的宗教都一直试图要去腐化它。他们教你断食,那是违反自然,以及违反身体需要的,然而一个能够断食更长的人却变成一个伟大的圣人。我会称他为最大的傻瓜,因为他被群众的愚蠢所支配。很多宗教都教你要成为禁欲的人,在不了解身体的运作过程之下就这样建议你。你吃东西、你喝水、你吸进氧气,就好象血液在你体内被制造出来,你的性能量也被制造出来,那是超出你的控制的。全世界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禁欲者。我向所有那些假装他们的和尚是禁欲者的宗教挑战,我们可以请科学家来检查他们,他们将会发现他们跟其他任何人具有同样的腺体和同样的能量。

 

   禁欲是一种罪恶,它会产生性格倒错,就好象断食也是一种罪恶一样。吃太多是一种罪恶,吃得不够也是一种罪恶。如果你去听你的身体,然后跟着身体走,那么你就不需要佛陀来教你,或是马哈维亚或耶稣来教你说你要对身体怎么做。身体有一个内含的运作过程,那个内含的运作过程是你无法改变的,但是你却可以弄乱它…… 所以,首先我要教你对你的身体有一个很深的尊敬、爱和感激,那是诸佛心理学或是成道者的心理学的基础。


   身体之后的第二样东西就是你的头脑。头脑是一个虚构的东西,它一直在被各种寄生虫所使用,事实上,它被使用得太多了。这些人就是教你要反对身体来崇尚头脑的人。有一个运作机构叫作头脑,头脑是身体的一部份——但是头脑并没有内含的程式。大自然非常慈悲,它使你的头脑没有任何内含的程式意味着存在给你自由,不论你想要怎么样来塑造你的头脑,你都可以塑造,但是大自然的慈悲却被你们的教士、政客和所谓的伟人利用来剥削,他们发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用各种荒谬的东西来填塞头脑。

 

   头脑是一张白纸,任何你写在你头脑上面的东西就变成你的神学、你的宗教或是你的政治意识形态。每一个父母、每一个社会都很警觉,不要让你的头脑落入你自己的手中,他们立刻在你的头脑里写下可兰经、圣经或吉踏经,等到你长大成人,能够参加世界上的事物的时候,你已经不再是你自己.

   这是非常狡猾、非常罪恶的,我感到很惊讶,居然没有人将它指出来。没有一个父母有权利强迫小孩成为一个佛教徒、基督徒.小孩透过你生出来,但是他们不属于你,你不可以成为活人的占有者。你可以爱他们,如果你真的爱他们,你将会给他们自由,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本性来成长,没有任何说服,没有任何惩罚,也没有任何来自别人的努力。头脑的存在完全没有问题,它是大自然所赋予你的自由,它是一个可以成长的空间,但是在你可以使用那个空间来成长之前,社会就先用各种荒谬的东西来填塞它。

 

全世界的现代心理学都在做一些愚蠢的事:分析脑部,分析所有那些构成你的头脑的思想。在东方,我们洞察了人性最内在的部份,而我们的了解是:头脑是不需要分析的。那是在分析垃圾。头脑是你们唯一的问题!心理治疗师的工作就是清理你的头脑,但是你並沒有除去那个原因。头脑本身就是问题之所在,所以有可能你解決了一个问题,但是头脑又会创造出另外的问题。这就是病人老是说你们是在骗他们的根源。

你接受心理分析,不管是新的或旧的都没有关系,它们只不过是同一个主题的不同版本。在经过一次心理分析之后,你的头脑觉得新鲜一点,好一点,因为你卸下了你自己的重担,同时你会多了解一些头脑——它能够使你变得正常一点。

头脑的情况也是一样:你可以籍着了解它而除去一个问题——它是花费很大的——但是那个制造问题的头脑仍然存在,心理分析并没有超出头脑的界线。头脑会制造出新的问题——比你所解决的那个问题还更复杂的问题。

没有一种心理治疗具有静心的品质,因为没有一种心理治疗能够产生出一个觉知来。弗洛依德本身并没有觉知。海明现在就在做通过催眠通往静心的事业,在东方的心学大乘者也从来不会去管任何心理治疗,他们甚至不去管心理学或头脑本身,因为对他们来讲,那个问题并不是在于要去解决头脑的问题,对他们来讲,那个问题在于要如何脱离头脑,那是比较容易的,这样的话,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因为一旦你脱离了头脑,头脑就不再有能量可以继续制造问题,否则那个过程是没完没了的。

在东方,心理分析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对西方人而言,我喜欢他们去经历一些治疗团体来清理他们的头脑,然后带着那个干净的头脑来进入静心会比较容易。但是如果你不进入静心,而只是依靠清理头脑,那么你将会一生都在清理头脑,但是任何其它地方都到不了。由于有这种不同的导向,东方必须在大学里面找到位子来静心,而不是去做心理分析……

 

西方保持完全以头脑为中心。在西方,他们所想到的事情就只有物质和头脑。物质是真实的存在,而头脑只不过是一个副产物,超出头脑之外就没有什么了。在东方,物质是幻象的,而头脑则是所有你这些幻象的副产物、投射和梦。你真实的存在超越了物质和头脑两者,所以,在东方,我们将真实的存在分成三个部份:最外层的物质、最内在的灵魂、以及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头脑。物质具有一种相对的真实存在,它并非绝对真实,只是相对地真实。头脑是绝对的不真实,而灵魂则是绝对的真实。这是人性完全不同的分类。在西方,那个分类很简单:物质是真实的,而头脑只是一个副产物,超出头脑之外什么都没有。

它只需要被抹去。当头脑被抹去——那个方法就是静心——你被留下来的身体是非常美的,你被留下来的脑部是宁静的,没有噪音。当你的脑部免于思想,脑部的天真会觉知到一个新的空间,那个新的空间我们称之为灵魂。

 

   一旦你找到了你的灵魂,你就找到了你的家,你就找到了你的爱,你就找到了你那耗用不尽的狂喜,你就找到了准备为你唱歌、跳舞和欢欣的整个存在,你可以活得很尽致,而且死得很喜乐,这些事会自己发生.

聚焦疗法的身体(心)立场:

 

尤金*简德林(Gendling)早先是罗杰斯的以来访者中心疗法中的重要学者,他通过对于东方禅宗修行概念,结合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实践经验和研究,总结出“聚焦疗法”(Focusing)。尤金*简德林在七八十年代的著作中详细说明了这一疗法,它是通过发展了一种聚焦——集中注意来协助来访者,使其集中注意力,一步一步体验身心,直至产生可以觉察到的生理、内脏、心理的感觉变化,这是治疗过程的关键。当注意力集中于以往被否认的体验,用接纳的态度对它进行充分体验时,就会给治疗带来转机。这里身体和心灵的变化体验并非出于想象;Don(1977)提出,当一个人精神内守,用容忍和非批判的态度专心体察自身的感觉,就可以产生感觉上的变化。病人可以指出它在记录带上的位置,它是一种躯体可以感受到的释放,在这一时刻有独特的脑电波型,而在此之前脑电图上出现稳定的a节律,证实这种体验伴有生理上的改变。
罗杰斯晚年也很关心这一发展,在著作中多次提到这方面的研究和进展。
 
 
基本理论
(1)身体和心灵是相关的,身体也存在着情绪、想法等等心理因素。  
(2)人的身体和心灵中的未完成事件是可以发展的,在它种种明暗、隐显、整体或残缺等不同的图象、感觉、语言中模糊地摇摆时,它可以向种种不同的未知方向发展。
(3)当吻合隐含意义的语言(词汇、句子、图象等)涌现而在咨询体验中被表达出来时,它是一个小小的完成,带动体验向一个新的方向滑去。
(4)当问题出现转变时,身体和心灵的感觉会出现。
(5)打破原来惯有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脱离本来僵硬狭隘的语言思维,进入一个身心自由发展的空间,去感受体验中发展变化的可能性。
(6)领悟是由身体或心灵中自发的和直觉出现的,而绝对不是通过理性思考。一个真正的直觉或许有可能从你脚趾头上蹦出来。而在此之前需要放松和等待。身体和心灵是相关的,身体也存在着情绪、想法等等心理因素。
                                                                                                   
聚焦疗法的特点      
   
(1)心理咨询过程中的真正主体是来访者自己,通过来访者自我的体验和其中的发展、顿悟来实现咨询。
(2)心理咨询师担任此一咨询技术背景下的保证者、关注者、分享者,起作用更多是保护和发展来访者的主体性。
(3)和经典的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比较,来访者者并不只是一个倾述者,而咨询师也不是一个倾听者,而是构筑一种新的治疗关系,使来访者为中心的治疗原则在这一以来访者的问题、体验、领悟等过程中由于其主体性的成分调动而得到体现。
(4)除了从心理的方面引导对于问题的关注,还注意从身体作为咨询的入口,理解身体中所孕育的感情、问题、思考等等。例如,当一个人知道一个家人逝世的消息时,他可能感觉到胸口位置有下沉重感的感觉,这说明情绪等心理和身体的相关性。
(5)注意使来访者从身心感受的转变中解决存在的问题。因为尤金*简德林认为,问题转变必然伴随感觉的整体转变,如果有关问题的转变只是想法上的,这一转变可能并不发生作用。就如一个来访者虽然知道她的认识问题错误在哪里,但这未必引起问题的解决。又如一位来访者可以在想法的层面利用各种防御机制欺骗自己以获得自己理智上的错误认可。这说明只有想法的改变对于真正的改善问题和症状可能是不全面的。
(6)聚焦技术需要在比较放松的状态下来经历,因此在进入治疗前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放松等。
(7)在咨询过程中需要对于问题进行“聚焦”,然后对于该问题进行体验、发展、等待领悟。
(8)所有咨询过程中的东西最后被吸收到来访者今后的生活中去。
 
聚焦疗法的实务操作
 
1.聚焦疗法的常规实务:六步骤
 
聚焦疗法可以分解成六个步骤,但它只是指南,而非规定,每个人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灵活运用,内心世界从来没有特定的标准。除传统的六步骤之外,聚焦疗法由于治疗师的不同还有另外不同步骤的使用。很多人发现,只要不是只停留在阅读上,而是多实际的运用,充分体验自己内在的流动和开放,就可以很快掌握聚焦疗法。这六个步骤,我只是依初学者的需要,分解开来便于掌握,它们其实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请不要将其割裂开来看待。它们通常都很容易去做,但如果你在其中一步遇到困难,不需要强硬进行,你只要简单的转移到下一步继续下去就好了,任何合适的时候你都可以回到前一步。整个过程你可能需要多做几次,才能开始掌握其中的微妙之处。
 
(1)清理空间
我首先想要你做的就是静默,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去放松下来……
好了,现在,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你的身体内部,比如你的胃部或胸腔里……
然后注意当你问下面的话时,怎样的感觉会出现在你身体里面,“我现在的生活过得怎样?什么是我现在最关注的事情?”
让问题的答案从你身体的感觉中慢慢的浮现出来,并注意不要让自己陷入答案中
从那感觉退后一点,说:“是的,就在那儿,我感觉到你了,你就在那儿”
注意让自己和那答案之间保持一点距离
接下来再问自己其它的感受,并继续等待,然后再感觉,通常会有好几件事情
 
(2)感受感觉
从前面出现的几件事情中,选出一个自己的问题,开始聚焦在上面
注意不要陷入其中,离它稍微远一点
当然,一件事情里会有很多相关的部分,但你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去感受
集中注意力在你身体里通常去感受事情的部位,注意那里
现在你可能会对那个问题感觉起来怎样,有一个整体的感觉
允许你自己去充分的感受那个模糊的感觉
 
(3)标识感觉
注意那份模糊的感觉有怎样的特性?
允许从那份感觉中浮现一个词,或一个图像来描绘那份感觉,比如“紧紧的”、“有些粘”、“惊慌”、“阻塞”、“沉重”、“不安”,或者其它合适的词和图像
仔细的去感受你选择的特性一会儿,直到你确信它就是合适的特性
 
(4)体会共鸣
循环往复,体会那个词,或者画面,看看能否与当下的感觉有共鸣。仔细觉察身体,是否出现一些细微的信号让你了解它们确实是最合适的。要做到那样,你必须再去感受体内的那份感觉,然后再切换到对你所选特性的感觉。就这样做,直到你觉得那个特性确实准确的描绘了那份感觉。

(5)询问答案
现在问自己,在这个整个问题里,是什么令这个特性产生?
确信这个特性被重新生动的、鲜明的感觉到,而不仅仅是回忆前面的
对着这个特性的感觉,轻轻接触它,抚摸它,和它在一起
询问身体,“是什么使得这整个问题有这样的(特性)?”或者问,“这感觉里是什么?”
如果你很快得到一个答案,而那份感觉里并没有一点变化,那就把那个答案放下,将你的注意力重新放在身体里的那份感觉里,感受它,然后重新再问前面的问题。始终保持和那份感觉在一起,直到有了细微的变化出现,那可能是一个松动或释放。
 
(6)接纳变化
带着友善的心态,接纳随之而来的所有变化
停留在那变化里一会儿,即使那只是一个轻微的释放
无论什么出现,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变化,还有更多的会来
在你可以继续下去以前,多停留一会儿
 
 
 
聚焦疗法的水平面实务
 
这里要求来访者将发生在他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令其耿耿于怀的外在事件在脑海中再形象地过一遍,所“观”对象包含了整个事件之外貌和过程中的内在思想,情绪,身体感觉。此一方法是最全方位的观法。

实务操作:
(1)令来访者放松,回到发生的事件情景中进行内观。
(2)咨询师有重点地引导来访者去体验内心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及事件中他人的行为。
(3)三个问题循环地被问及:“你怎么想的?”“你感觉到什么?”“你做了什么?”
(4)内视过程结束后,在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再有一简单的讨论。
 
 
聚焦疗法垂直深度面实务
 
 咨询师选择有意义的关键点,建议来访者体验进行深度内视。此一技术关键在于内视之后,可要求客人以绘画方式进一步探索此体验。
实务操作有三种:
 
(1)将情感体验以具体的象征形象方式画出。此方法令来访者的体验获得一种表达形式。它是三种做法中观者和被观的情感体验之间距离最远的一种,因此对于那些过于强大的情感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方法。它让客人可以自由地进出情感体验,产生一种处于控制状态的感觉。
(2)来访者被鼓励用颜色表达情感。此方法开始有一些宣泄情感的作用。
(3)来访者被要求沉浸到情感中去,在用颜色表达情感时,肢体动作、语言表达都可以并用。此方法令来访者强烈地宣泄其情感。
在绘画结束后,来访者和咨询师就画面进行讨论,或继续体验新涌现出的内容,进一步讨论,如此循环往复。
 
意象练习
意象练习等方法,可以作为布置来访者的家庭作业。某些从体验中涌现的意象具有安慰和润育的作用。比如一个维尼熊,一朵花,一片白云,一位慈祥的母亲,一种舒适的身体体验或心灵体验等等,都可以被作为一个锁定的意象,要求来访者每天做一定时间的内观静坐。
 
 
三.聚焦疗法的简化引导语
 
我开始觉察我的身体内在
我正在感觉我里面那些需要我关注的部分
我正在等待内在讯息的出现
我正在身体里充分的感受它
我开始描述在这份感觉里是什么
我确信它此刻就在这里
我感觉到它多么的想要我和它在一起
我平静的专注在它上面
我带着兴趣和好奇陪伴着它
我愿意从它的观点去感受它的感觉
我让它了解我正在倾听它
我正在感觉是否有更多的讯息想要出现来让我了解
我正在仔细感受任何的改变
我让它了解我随时愿意回来和它一起
我感谢我的身体和刚才呈现的一切简化指令:
我开始觉察我的身体内在
我正在感觉我里面那些需要我关注的部分
我正在等待内在讯息的出现
我正在身体里充分的感受它
我开始描述在这份感觉里是什么
我确信它此刻就在这里
我感觉到它多么的想要我和它在一起
我平静的专注在它上面
我带着兴趣和好奇陪伴着它
我愿意从它的观点去感受它的感觉
我让它了解我正在倾听它
我正在感觉是否有更多的讯息想要出现来让我了解
我正在仔细感受任何的改变
我让它了解我随时愿意回来和它一起
我感谢我的身体和刚才呈现的一切
 
四.案例示范
 
来访者:我在想 ---我在来的路上想---好象我并不常考虑我自己。
咨询师:所以---你在问你自己---为什么你这么不看重自己。
来访者:嗯---(升调)
咨询师:或者,不完全是在问。<咨询师的调整>
来访者:我做了个梦---梦里我和这男的在一起,(沉默)---这梦实在美,
梦里我们的关系实在太好了,第二天,我想起这梦时,我就想,为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我就没有这种关系呢?我不相信他会看不起我的。
我还想,为什么我这么经常不去上课。每回到快交作业时,我交不出论文,
好象卡壳了,非常紧张,然后我就缩回来了。
咨询师:你是说这两件事有某种相似之处?
来访者:是啊。我总是能找到借口我为什么不能尽我最大的力量---
咨询师:到马上交作业时,某种东西让你缩回去了。<不理睬“自我批判声音”>
来访者:是啊。
咨询师:“紧张”是最适合的词描述这个“东西”。
来访者:是啊,是啊。哦,我缩回了。
咨询师:是“缩回”这词。
来访者:“紧张”比起“缩回”好象更表面一些。紧张是因为一部分的我说:“你要
明白,你一定要现在做完它。”
咨询师:所以,我们还是不知道什么让你缩回去,并不是“紧张”让你缩回去。
来访者:紧张只是结果。
咨询师:所以我们还不知道“缩回”是什么感觉,是什么让你缩回。
来访者:我想它是---嗯---我不想检验我自己。我担心,嗯,坏的结果会被证实。
咨询师:你能不能感觉一下当你往前走时那种突然产生的缩回的感觉?
<依旧紧扣感觉>
来访者:啊,我现在就能感觉到这种“缩回”---我知道了,缩回,就是吃很多东西,吃小吃,巧克立,那就是它要做的。
咨询师:缩回的状态就是吃很多东西。
来访者:对,但是如果没到了那份上,我就没必要缩回去。
咨询师:只要没到那份上—没有考试,没有考试来证明是好还是不好。你觉得你
可能是担心发现真实的结果。<回应来访者前此说过的>
来访者:对,对!
咨询师:我很感兴趣那种感觉到底是怎么样的。就是当你觉得要缩回去的时候,
那种感觉。
来访者:嗯,我可以感觉到它。
咨询师:好好,让我们来轻轻地,轻轻地感觉一下它,看一看里面有什么。(一
段沉默)
来访者:可怕---好象整个世界要来咬我(笑)。
咨询师:嗯,嗯。(又一段沉默)
来访者:非常奇怪。觉得这底下的情感,好象现在要说话了。
咨询师:直接感觉它,说它想说的。嗯,那是“可怕”。
来访者:很有意思。恐惧就在底下。我现在舒服地坐在上头,有种淡漠的感觉,直
到---直到我开始感到这种恐惧感,然后又退回这淡漠的感觉中。(笑)
咨询师:嗯。淡漠的感觉比较舒服,恐惧的感觉就在下头。你只要往下一点,就
能感觉到这恐惧。(沉默)。 让我们对这恐惧友好一点。对它说:好吧
    好吧,我们不打算对你怎么样,我们只是想听听你要说什么,到底什么
这么可怕。(沉默,3分钟)
来访者:那是我心中最美的一部分,它宁愿死在那,也不愿冒出来被践踏。
<深层感觉跃出>
咨询师:好!但因为它将被践踏,它还不如死掉,或者永远缩在那里。(沉默)
咨询师:现在,这个部分终于走出来了,向我们说话了,你能不能高兴地欢迎它?
来访者:就好象---你对一个人很好,一个在边上看的人对你说,你只不过要利用
人家。
咨询师:在你内心的是这么好的东西,可他们却要玷污它。
来访者:对。(沉默)。现在觉得真不一样啊!
 
五.小结
 
聚焦疗法显然和东方佛教中的上座部佛教内观禅修和中国禅宗息息相关,她的目标似乎是在追寻初心的状态,所谓初心的状态,就是每个人身心中在经历各种时不经过掩饰出现的如其所是的内容。这其实很类似荣格心理学派的自性概念,不过这里是更东方化的表达。在身心中展现的初心来自无意识没有造作的自在之状态,但属于社会特性的意识自我出于某些需要或者原因防御其状态,而导致初心被扭曲成二心、三心及等等。这里也就是防御,虽然并不是所有防御都是不好的,但有许多病态的防御真的会压抑了初心,而导致初心的能量不消逝,而以一个扭曲的状态顽强的表现它自己,这就是心理问题的形成,在这里,能够以全然接纳的状态去体验及接受那些被压抑的自性部分或者那些被扭曲的初心原状,则治疗在其中则可以获得更顺当的发展。这时候,初心成为自我意识自在表现的基础,而使用荣格心理学的观点可以说,自性和自我,无意识和意识获得统一。

海宁格大师:身体里的感觉随灵魂移动

 

海灵格冥想

“我会与你进行一些冥想. 你可以闭上你的眼睛. 先集中你自己. 当我们的灵魂受苦时, 在你身体的那一地方你感觉到? 我们让灵魂的受苦带领我们到身体同样的受苦. 然后, 一起地带着我们的灵魂, 去到这一点, 与它成为一, 如此说, 然后定向去感觉和探索它看来是指向那个方向. 可能是指向另一个人我们对他做错了些甚么. 或者是一个被排斥的人. 或者是一个我们生气的人. 然后, 在精神中, 我们以爱看着这个人 - 我们等待这个人或这个情况会给予的东西, 然后我们拿取这个东西进入我们的身体和进入我们的灵魂.好了, 还有一些关于精神的东西. 精神是轻的. 行走在灵魂中的人, 脚步是轻的. 他只负担大地些许. 而且他只负担客户些许. 而且他是快乐地在每样事物之前, 就它如是这样. 所以, 随着精神的移动使得所有事情容易. ”


 

“家庭系统排列”是心理治疗领域一种新的治疗理念。严格的说,它属于现象学范畴的一种心灵治疗方法,同时也是一门独具特色的心理治疗技术,由德国心理治疗大师伯特?海宁格(Bert Hellinger)首创。目前,已成为欧州临床心理学界盛行的心灵干预方式之一。
  
  
  海灵格认为,宇宙间隐藏的规律不但及于万物,也运做在人类的家族系统内,他喜欢用中文把它说成是“道”。与通常的治疗技术不同,家庭系统排列不仅是一门实用的治疗工具,而且具有自身完善的治疗理论,是一门集治疗理论、理念与方法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心灵干预体系。在海宁格看来,人作为社会性的生命,每个人都隶属于某些系统:他会是一个家庭的成员、某个社区的居民、某个组织的一员……,而且他本人就是一个系统,一个身、心各要素组合成的系统。从个体到家庭、家族、部落、民族,这些大大小小的系统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系统。每个人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系统中孕育、出生、成长起来的。也同时受这些系统中的成员和系统动力的“影响”与“牵连”。
  
  
  在个体所处的系统当中,家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系统。这与精神分析思想是一致的。海宁格发现,在家庭系统中,有一些隐藏着的、不易被人们意识或觉察到的符合自然的动力法则决定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爱的序位”决定着个体的命运。如果我们跟随“系统的动力法则”和家人相处,生命就很和谐,大家都能够快乐和健康的成长;如果我们忽略了它,违背了系统运行的基本法则,我们就会受困扰,这些困扰就是“牵连”。
  
  
  在心理治疗中,很多来访者的身心问题,其实都是这些“牵连”或“情结”造成的。在我看来,“牵连”可以说是“重复着一个过去的(前辈的)家族成员的创伤性命运”。而这些“创伤性命运”是违背家庭系统的一般动力法则的。很多“牵连”产生的原因,是儿童早期凭着对父母单纯幼稚的“爱”和“忠诚”,是儿童企图接过父母的问题所引起的,是试图代替父母的某一方承受原本应该由父母自己承受的痛苦造成的。这必然导致系统的紊乱,打乱系统的正常秩序与平衡,破坏爱的序位,造成心理疾病和各种情绪障碍。因此,如何有效地意识到察觉到“牵连”的存在,恢复“爱的序位”和“系统的秩序”成为心理治疗的一个关键所在。
  
  
  通常,这些隐藏的“牵连”影响或控制着我们情绪和行为,我们又难以觉察它的存在,但我们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伤害和痛苦。因此,我们可从这些痛苦中知晓它的存在。海宁格的“家庭系统排列”就是借由他所发展出来的方法,将“牵连”和产生牵连的原因呈现出来,并找到“化解牵连恢复秩序”的途径。
  
  
  在一个家庭系统当中,每一个人都肩负着前人的一些使命,由于系统本身的特征,其中的个别成员受到的牵连会比其他成员更多。譬如,一位多子女家庭中的长子,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因故去世,这个孩子就有可能肩负更多父亲的责任——代替父亲完成对母亲和姊妹的照顾。正因为如此,在他的潜意识里面,则相应承受了更多的与父亲的离开有关的怨愤、愧疚、无助和伤悲。由于儿子对父亲命运的“忠诚”,这个孩子也会倾向于过早的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他与父亲的“牵连”。这是一个符合精神分析思想的临床假设。家庭排列能够快速地找出和化解这些“牵连”。在排列中,通过与死去的“父亲”的对话,促使当事人完成自我觉察与自我解脱。
  
  
  系统排列作为一种致力于自我领悟的治疗技术,在心理治疗中完全可以与其他的治疗方法整合运用。我认为,系统排列是最具使用价值学问之一,能够帮助人去取得系统里隐藏的资料,因而对事情的处理有更清晰的理解。系统排列技术同样也可以运用在企业管理、人事纠纷、职业选择等难题上,可以运用于任何组织系统,这时我们就称为“组织系统排列”。
  
  
   (二)
  
  
  家庭系统排列透过朴素的“角色代表”及“情感互动”,帮助我们找出问题的根源与解决方法,并且以一种看得见、亲身体会得到的方式,揭示出隐藏在家庭系统中的动力,并因此找到“爱的序位”,重新调整我们的生活,以更好的方式学习到一种更宽广成熟、深刻有力的生活方式。
  
  
  家庭系统排的实际操作可以采用团体参与的方式进行,其参加人员的人数以15——30人不等。一般来说,由排列的导师(治疗师)询问当事人问题,当事人简要叙述其困扰,然后导师会决定所需要的角色,由当事人从现场参加的成员中找出家庭成员的“角色代表”,由当事人凭直觉将这些代表的位置一一排列出来。借助“代表们”的位置及心理感受,可以协助当事人了解问题背后的动力和秩序,以及呈现“牵连”的存在。在整个排列过程中,通过“代表”之间的位置移动及对话,呈现出具有治疗意义的心灵画面,让当事人获得内在的领悟,让受到阻碍的爱的能量有机会再次流动。
  
  
  对于充当代表的人,他们不需要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他们无须做任何事,只需要尽可能地放弃属于自己的想法进入角色,只需要放松和不去刻意地思考,让内心涌出感觉和景象不受意识的阻碍,并且向治疗师报告自己的感觉和心理体验。在旁观看的朋友,即使不是被排列的个案当事人,通过这样的工作场景,往往也会领悟到自己的家庭系统的一些事情,也会有良好的改变。因此,家庭系统排列虽然是以“个案”的方式逐一进行的,但对参与的全体成员,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家庭系统排列进行时,只要有成员在场就可以。与其他的心理治疗不同,它不钻研琐事,不进行解释,不进行干预,治疗师与当事人不在意识层面对话,而只关心实际发生的重要事件,经由排列直接切入核心。可以说它是一种生活的应用哲学,很简单、很直接,参与过的人大都感到肯定和震动。通过家庭系统排列,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好的家庭生活、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发展、两性关系、亲子教育、重大抉择、事业经营、组织整合、人际关系、身心健康、灵性成长等重大人生课题。
  
  
  家庭系统排列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人、事、物的关系(相距几千里,相隔几十年)可以在一个地方和一段有限的时间里真实展现出来。
  
  
  家庭系统排列的另外一个非同寻常、非常重要的特色是:它会呈现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真正状况。例如一个孩子在日常生活里,其语言和行为表现出非常不接受他的父亲或母亲,而在系统排列里我们则可能看到,原来他的心深处却存在一种相反的动力:他非常地爱他的父亲或母亲。特别令人们感到震撼的是,系统排列中出现的事实比当事人意识中所知道的更真实更准确。一些连当事人都不曾知悉的真相,能够在系统排列中显现出来。例如曾经有一位当事人在系统排列里呈现的事实是“自己不是父母所生”,后来果然从父母那里得到证实。我们也会发现,在一个家庭系统里,很多人许多年一直生活在痛苦里,原来就是当时一句说话没有被说出来。我们从中发现,经常提醒自已“把内心的感觉对应该听的人说出来”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话语包括“谢谢你”“我爱你”“对不起”“我很感激”等。
  
  
  一个完全不认识系统里的人物的陌生人,一旦作为这个人物的代表,就能够快速地感受到他(她)在排列时所代表的那个家庭成员的思想意念、行为意欲、情绪和身体里的感觉,是第一次参加系统排列的人最感奇妙和迷惑的事情。海灵格本人对此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解释。我们通过无数的案例可以看到事情就是这样发生的。这个现象背后的理论也许是:系统的一个部份拥有系统全部的资料;人类在集体无意识层面是完全相通的。
  
  
  在治疗师眼里,系统排列没有“标准程序”和“临床假设”,在排列中“会发生什么”以及“什么情况该怎样做”都是难以预先回答的问题。一个好的系统排列导师,不论他是否接受其它流派的心理治疗理论,无论他是否事先知道当事人的家庭系统情况,都不会用判断、假设或猜测去进行一次系统排列。在排列中,治疗师的角色是“理性的感受者”和“直觉的观察者”,他完全是运用他的感觉,去感觉系统动力的存在,接收系统的引领,让系统中出现的现象推动他进入下一步。海宁格先生称这个为“现象学方式”。就治疗理念而言,系统排列的效果不能被创造出来。我们只能把系统里本来就有的种种问题,包括成员之间的“牵连”的解决方式,呈现出来。如果在系统排列里没有解决,系统排列的导师无法“制造”一次人为意愿的效果出来。因为维持系统运作的法则,是超越人的思想和主观意愿的。
  
  
   (三)
  
  
  系统排列是运用“系统整合”的有效方法。在家庭治疗领域运用被称为“家庭整合”概念(Family Constellation)是过去十年欧洲的心理治疗界中最引人注目新思路。“系统整合”在修复系统创伤、调整成员的角色及关系模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惊人的效果。
  
  
  海林格家庭系统排列强调了心理治疗上对过去事情的“再经验”、“原谅”、“接纳”,并且主张与过去“修通”,完全符合精神分析思想,也符合“系统整合”原则。但是,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系统排列是一种绕开“阻抗”和“语言局限”的现象学方法,它客观上规避了“谈话疗法”中治疗师主观性和话语局限性,是一种更倾向于客观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系统排列在整个心理治疗领域,是对经典的“谈话疗法”的有益补充。系统排列既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治疗体系运用于心理治疗与个人生活,也可以作为精神分析治疗家的重要工具,达成当事人对自身家庭系统“牵连”的领悟和觉察。
  
   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家庭系统排列遵从的是一种“决定论”思想,否定了人的个人意志,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虽然系统排列强调一个家庭系统的“前人”、“前人所做的事件”、“死亡”和“牵连”,似乎体现了源于弗洛伊德的“过去决定现在”的思想,但是系统排列治疗意在消除过去的“系统牵连”对当事人成长的阻碍,这样的出发点和它所产生的实际疗效,恰恰证明了它不是一种决定论,而是一种着眼于当事人成长的方法,是一种合乎“自然法则”的方法,是一种让来访者告别过去走向未来的方法,是一种发挥“自性”和“自由意志”对生命的整合功能的方法。运用与参与系统排列过程,本身就是对决定论的反叛和超越。

海明直指——身念住内观

 

无知则为我,无常则为心,无相则为禅,无修则为密,无念则为净,无我则为佛,无为则为道,无住则为观——海明

 

南佛教大师阿姜念的内观方法。其特色是不断地观察整个身体,直到真正明了心为止。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时时保持如理作意,进而灭除痛苦。阿姜念(Achaan Naeb)她的一次经验改变了她的一生,有一次当她看某件东西时,突然体会到看的真相(实相),当下她体会到不是她在看,而是「无我」。这使她相信断除烦恼和灭苦的唯一方法就是保持在当下。佛陀说:“比丘们,对于凡夫只有一条路可以导致清净,克服忧愁哀伤,袪除苦楚悲痛,得到正当行为的准则,体证涅槃,这条路就是四念住。这条路是令凡夫导致清净,唯一的道路。”正确地修行内观是导致悟道唯一的道路。 

 

四念住修法就是以四个基本念住之一为所缘的身念住修法。这种修法要观照个人的身和心,而非观察个人身外之物。身和心必须被清楚地觉照-包括精进、正念和正知。虽然修行者最后要观照身心两者,但他必须从观身入手,保持观身直到观身够清楚了,心就会显现(这是因为身是粗显的-因此较易观照)。这点是根据佛音论师所著的《清净道论》的指示(第十八品): 
「当他对于色身次第澄清、去结,而极清净之时,则他障碍的烦恼沈落,如无浊泥之水,心得清净,对于以彼(色),为缘的非色法(心)亦自得明了。」 

 

修行者必须不断地观身直到真正明了心为止,而观照的智慧改变我见之前,他将无法进至其它阶智和达到涅槃。

必须视身心为实相-亦即将他们视为四念住之一(身、受、心、法),并以三心:精进、正念和正知来观照身心。

观身时必须观照整个色身-而非色身的一部分,如脚、小腹等。

这种修法只有念住(正念)是不够的。正念必须配合正知,正念和正知要一起运作。正知即知道坐的、站的是色身非「你」等等,听的、看的是心非「你」等等。太多念住(正念)而没有正知,事实上是不好的-导致偏定,而隐蔽了智慧。

这种修法用以防止生起喜欢(贪)或不喜欢(瞋)-而因此可以改变我见(痴)。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不能防止喜欢或不喜欢,就不是四念住的修法了。举例来说:以正思惟(如理作意)-观照改变旧姿势时不是出于贪欲-而是要对治身苦。「如理作意」也要用于知道吃饭、沐浴、工作等等不是为了享乐,而是要对治身苦。我们必须随时保持如理作意以防止生起喜欢或不喜欢。而且刻意走得很慢或以缓慢的动作做工作都是出自贪欲,因此不适用。所有的动作必须以自然的方式运作,而我们只要随时保持如理作意以防止喜欢或不喜欢生起即可。 

 

 

每个人都具足四法中的三法(心王-心所-色法)。或者可以将这四法摘要成心和身(名和色)。或者将他们细分的五个部分,称为五蕴:色、受、想、行、识。这三法(心王-心所-色法)将我们束缚于生死轮回-不断地生、老、病、死之中。这三法(心王-心所-色法)由因缘而生,而且彼此互为因缘(如:有身无心不能活动,有心无身不能作用)。而且身心在一生当中不断地迅速生灭,不管我们察觉与否,每一剎那,身心都不断地生灭变化,这是世间法,而这个体性的推动者并非上帝、梵天或其它神秘力量的介入。

五蕴或身心是苦(苦谛)(「sacca」是「真谛」之意。因此「dukkhasacca」是苦谛-第一圣谛)。五蕴是真正的苦谛,是苦因的果,苦因是渴爱,如第二圣谛,苦集圣谛所述。身心真正的创造者是烦恼,烦恼是渴爱,或者对修行而言,烦恼即是贪、瞋、痴。也唯有烦恼才能创造身心。身心(五蕴)即是我们一般认为的男、女,或此人、彼人,或这个国籍的人那个国籍的人。这个因(烦恼)和果(五蕴)都有三个特质-无常、苦、无我,这是自然的法则,没有任何一个有情是例外的。

 

如果修行成就(体证身心非「我」)会达到一种状态,此时短暂的道剎那将生起而断除烦恼,这种道剎那是以涅槃为所缘,而涅槃是佛法的实相之一。世界上每个有情都符合这个色心二法的定义(心王-心所-色法),这些实相(心王-心所-色法和涅槃)才是佛法-真正的佛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身体知道心灵的答案
孙俪:活得幸福的女人,都会和身体谈恋爱
【森田疗法07】我是谁?走出头脑,走进感觉
咨询四年,我所知道的心理咨询究竟在做什么
身体知道答案
聆听你内在的声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