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0家公司狂揽2000亿人民币!上半年,这个光伏行业疯了
userphoto

2023.07.16 湖南

关注

黄琨2023-07-14 16:59

1个行业,

60家公司,

半年时间,

狂揽2000亿人民币!

在这个全世界节衣缩食的时期,什么行业能够出现这样的盛况?

这背后,是一场即将到来的产业扩张狂潮。

1、暗潮涌动

据《证券日报》报道,2023年上半年光伏行业60家企业发起近2000亿元融资。

其中,45家上市公司通过增发融资1157.69亿元,11家公司发布可转债融资530.68亿元,3只新股上市融资46.59亿元,行业龙头隆基绿能拟发行GDR募资不超199.96亿元。

半年2000亿融资是什么水平?

以相近口径计算,根据国家统计局、证监会发布的数据,2022全年A股上市融资+再融资+可转债融资的总规模为1.7万亿左右。

也就是说,光伏单个行业今年上半年的融资,已经超过了中国去年整个社会同类融资的10%,风头强盛,一时无两。

要知道,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外部冲击下,大家更愿意高筑墙,广积粮,为即将到来的复苏积蓄弹药。

从央行数据来看,在企业最主要的融资阵地——债券市场上,5月数据净减少2175亿元,同比少2541亿元。

虽然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略有增加753亿元,但杯水车薪。

而且即便是这点增量,也不是常态,前5个月有3个月是下滑的。

反映到新股上,去年上半年A股IPO企业募资额3119.20亿元,今年缩水了整整3成,只剩下募资金额2096.77亿元。

去年上半年IPO市场上,有3家公司融资超过百亿,募资金额合计超过500亿元,但在今年,只有科创板企业中芯集成募资到了110.72亿元,成为百亿“独苗”。

就连今年爆火的AI大模型,也没能振奋起投资人多少信心。AI在舆论上的热度和在资本市场的冷清,形成了诡异的对立。

回过头看光伏,不仅在上半年全市场冷清的情况下融资2000亿,下半年还可能出现更热闹的景象。

据能源一号统计,今年上半年,爱科赛博、鹿山新材、儒兴科技、华翔翔能、华润电力等45家光伏领域企业发起了IPO议程,计划募资总额超过1300亿元,其中有4家完成了上市,募资94亿元。

剩下的企业中,新特能源、华电新能源、润阳新能源、高景太阳能、正泰安能、美科股份、中润光能等电池、组件硅料、硅片、电站环节的企业,不仅营收超百亿元,而且在利润方面也有良好的表现,许多企业甚至实现了翻倍增长,是资本市场虎视眈眈的香饽饽。

其中,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中国华电集团旗下华电新能源已经过会。

这家光伏“航母”定下了A股新能源板块史无前例的300亿元募资目标,或许会是今年IPO市场的一颗重磅炸弹,有望冲击年内第1。

当然,光伏企业冲击A股最大IPO是有先例的。

2021年6月,三峡能源在上交所上市,首发募资227.13亿元,为当时年内A股最大IPO。

只不过,当时的市场环境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语。当下资金更谨慎,华电新能源的融资目标反倒更高,展示了对市场的充分信心。

而从全产业来看,这个长时间处于上游成本暴涨、下游“产能过剩”状况中的产业,为什么反倒获得了资本的青睐?

2、关键红利期

市场对光伏产业的看好,来源于两大判断:于外,光伏市场正在进入扩张的关键窗口期;于内,光伏产业内部积累的庞大势能正迎来集中释放的关键时期。

虽然光伏产业已经有数十年历史,中国光伏产业登顶也已经有十几年时间,但是实际上直到2018年,以首个平价上网的青海格尔木光伏电站并网发电为标志,光伏产业才真正有了和传统发电方式竞争的资格。

2021年是第2个重要节点。伴随“双碳”目标的提出,国家能源局做了2件大事,一是在全国城市范围,以县级区划为单位,正式开始了整县(市、区)分布式光伏试点工作;二是在西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全面启动了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光伏产业告别零星摸索,拥抱全国大建设。

2022年中,在第1批项目开工9成后,国家紧锣密鼓地规划了西部第2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总规模从第1批的97.05GW直接提高了1个数量级至450GW,等同于20个三峡大坝。

业内预计,第2批项目直接投入的资金将超过1.6万亿元,可带动相关产业投资3万亿元以上。

从结果来看,2022年,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量已经占到总装机量的15.2%,达到3.9亿千瓦。

根据国家能源局设立的目标,2023年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4.9亿千瓦,为行业提供超过25%的增量市场。

与此同时,2022年传统的俄-欧能源格局崩溃后,制造了一个广阔的海外光伏市场,欧洲一边手忙脚乱地重启煤电、核电,一边加速了新能源建设。

根据SolarPower Europe发布的《2022~2026年欧盟光伏市场展望报告》,预计2022年欧洲光伏装机量创纪录增长47%,从2021年的28.1GW增长到41.4GW。

然而,经历了长期补贴和“双反”锤炼的中国光伏产业,成为压在欧洲光伏产业头上的大山。

全球光伏产业80%的产能集中在中国,欧洲本土只能每年供应装机量8GW的光伏组件,剩下的市场空间,几乎全肥了中国光伏厂商。

市场信息公司Infolink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光伏企业共计出口154.8GW的光伏组件,较2021年增长74%,赚回了412亿美元外汇。

其中,超过一半(86.6GW)的光伏组件去往了欧洲,同比2021年增加了112%。

每年一季度本应是欧洲光伏贸易的淡季。然而,即便有着去年的高基数,欧洲今年一季度从中国进口的光伏组件依然同比增长77%,环比增长56%。29.5GW的进口量让欧洲政治家看着心痛,中国厂商数着心安。

当然,外因只是提供了变化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中国光伏产业能够抓住当前的市场机会,源于产业自身在过去几年完成的几场蜕变。

首先是以硅料价格下跌为标志的行业新秩序成型。

自2021年光伏产业爆发,仅仅1年多时间,多晶硅价格从一开始的6万元/吨,狂飙至30万元/吨以上,涨幅400%,一时间引发行业大乱。

下游行业巨亏,光伏组件大厂停产抵制,以至于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三部门联合约谈了多家硅料企业。

不过对于一个处于爆发阶段的新兴产业来说,每一次新状况和旧格局的剧烈冲突,都是推动上下游资源整合,迎接下一轮增长的机遇。

2023年,硅料价格进入回调通道,意味着光伏市场竞争进入新阶段。随着降价潮迅速向产业链中游的电池片和组件环节传导,产业链集体降价,终端需求爆发,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扩张。

其次,光伏产业刚刚经历了一场技术革命,终结P型时代,正大跨步迈进N型时代。

P型电池工艺简单,技术门槛低,是行业野蛮扩张阶段的主要产品。但是到2021年,P型电池逼近24.5%的转换效率天花板,行业集体转向理论极限转换效率28.7%的N型电池。

2022年,组件端一体化龙头企业陆续对N型电池的主流方案TOPCon启动大规模的投产和扩产行动,N型电池进入“量产元年”。

技术革命带来了惊人的市场变化空间。2022年,TOPCon电池出货量接近20GW,而在今年,仅头部14家电池组件企业规划的年内新增N型电池产能就超过400GW,1年至少翻20倍。

今年上半年光伏行业抛出的增发计划中,除了补充流动基金,最多的用途就是扩张电池片产能,共计有309亿元投入电池片环节。

第三,行业正式进入标准化时代。

7月7日,晶科能源、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阿特斯、通威股份、正泰新能、东方日升、一道新能9家组件企业代表签署《关于矩形硅片组件尺寸标准化的倡议》。

倡议规定,新一代矩形硅片中版型238Xmm1134mm组件标准化尺寸为2382mm1134mm,组件长边纵向孔位距分为400mm/790mm/1400mm。

光伏产业的“尺寸之争”成为过去式。

不同尺寸的硅片组件,本身对于产品并没有实质性影响,但却要求上下游企业大量添置不同规格的生产线和生产材料,无谓增加了行业负担,是一种无效内卷。

新一代硅片组件尺寸的标准化,让行业从纯粹的“派系之争”,进入拼技术、拼质量的时代,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业链成本,还将促进规模化发展,充分释放产业价值。

毫无疑问,光伏产业正处于新一轮变革的关键时期,掌握先进产能的企业将进一步通过技术优势向市场投放更优质产品,同时通过对产业链进行规模化改造降低成本。

而这个过程中隐现的巨大市场增量,是当前全球经济寒冬中,让所有资本眼热的存在。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光伏产业投资机会与投融资策略建议分析报告》显示,到2028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容量乐观估计可以达到4078GW,是当前的4倍。

而以中国光伏产业的全球地位,这短短几年增长近400%的市场空间,应当是国内几家巨头的囊中之物。

可以预见,未来数十年时间,全球光伏应用市场仍将保持较高需求。中国光伏企业不仅要扩张产能,还应该积极参与光伏行业国际标准制定;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知识产权战略意识;建立光伏产品绿色低碳认证标准体系,推动海内外绿色低碳贸易规则、机制对接等。

前瞻经济学人APP 产业观察组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

[1]《2023-2028年中国光伏产业投资机会与投融资策略建议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参考资料:

[1]《上半年60家企业发起近2000亿元融资 光伏行业上演资本争夺战》,证券日报

[2]《光伏N型电池大会战》,和讯网

[3]《“尺寸之争”熄火 减少内耗助力光伏产业向好发展》,证券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1-2026年光伏产业链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光伏行业发展现状如何?一文读懂光伏行业发展社会背景、经济环境及技术环境
为什么是光伏发电?一个拥抱太阳和未来的产业
十大金股之一:隆基股份601012
2021年中国光伏行业产业链分析:光伏行业奋勇直追,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均走在世界前列[图]
用终局思维分析,隆基股份会是光伏的最终王者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