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乐山乐水
   凌云寺创建于唐初,开元初年(约713年)开凿佛像,寺宇又有扩建。据《方舆胜览》记载:“会昌前,峰各有寺”。但到会昌四、五年间,由于唐武宗李炎下令灭佛,凌云山庙宇只有凌云寺得以保存。参《登嘉州凌云寺》一诗曾这样描写凌云寺:“寺出飞鸟外,青峰载朱楼。”不过,今天所看到的凌云寺,早已不是唐代原貌。唐建凌云寺毁于元顺帝时战乱,明代进行了两次较大修复,明末又经兵祸,大部被毁。现存凌云寺是清康熙六年重新修建的。

凌云寺三字,为清末著名书法家赵熙先生所题

明代建筑大雄宝殿




释迦牟尼三身像(今身、 应身、报身)应该是明代的
   离开凌云寺,径直走到一旁的大佛好好欣赏。
   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的岩壁上,为弥勒佛坐像,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据韦皋《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碑记载,开元元年(713年),凌云寺的海通和尚见三江汇流处水流湍急,常令船只倾覆,便欲借佛力以减水势,于是募款兴建大佛。工程开工后不久就有官吏索要财物,海通为维护善款,甚至自挖一眼以明志。而由于工程浩大,仅开凿了大佛头部及胸部,未及佛像落成,海通便已圆寂,工程也因此而停工。其后代理剑南西川节度使兼西川采访制置使章仇兼琼主持开凿了大佛胸部至膝部的工程,甚至获得唐朝中央朝廷批准抽取地方盐麻税款作为开凿大佛的资金。章仇兼琼迁任户部尚书,工程再次停工。直到四十年后的贞元初年,唐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出巨资重新组织,第三度恢复开凿,开凿了大佛膝部以下的工程并修建了覆盖大佛的大像阁,终于在贞元十九年(803年)建成,前后共历时九十载。
   小时候,看着别人和大佛合影,很是羡慕;当年《风云》又是在此地拍摄,更加向往。现虽然来了,就有好多无法感受,比如不能站在大佛的脚丫子上了。
   欣赏片刻准备走走大名鼎鼎的九曲栈道。栈道外曲曲折折很长的排队的通道,还有此处等待1小时等字样,想着肯定是黄金期才会用上,准备游玩一番后再重走一次,可是当我转玩一圈,这边已大有世博会的趋势,排队怎么也要半小时,算了,果断放弃,庆幸自己来得早,
   九曲栈道还是算比较险的,不用排队走起就是爽。崖边上有许多石刻可惜都风化严重,走到谷底,终于看到了佛祖的全像,还是比较激动的,那么大,要是天好点就更好了。
仔细欣赏大佛

木质双耳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维修工人从中掏出许多破碎物,细看乃腐朽了的木泥。这证实了南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的记载“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由此可知,内则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不过,这是唐代贞元十九年竣工时就是如此,还是后人维修时用这种工艺修补,已不可考证。

栈道上风化了的佛龛

仰望大佛

巨大的脚丫子,脚上可围坐百余人


   1962年维修时发现大佛胸部有一封闭的藏脏洞。开洞一看,里面装的是废铁、破旧铅皮、砖头等,而封门石竟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唐代大佛竣工后,曾建有木阁覆盖保护,以免日晒雨淋。从大佛膝、腿臂胸和脚背上残存的许多柱础和桩洞,证明确曾有过大佛阁。宋代重建之,称为“天宁阁”,后毁。但不知何年,因何原因,这天宁阁的纪事残碑唐竟然嵌在了大佛的胸部。维修者将此残碑移到海通洞里保存,可惜1966年文革被毁。
   由于自然风化加上人为原因,现在人们看到的乐山大佛的形象和模样,与盛唐的风貌相差甚远。
   1925年,乐山军阀陈洪范对乐山大佛做过一次修复,彻底破坏了大佛头部的原始面貌陈洪范取乐山本地的一种红砂石开成石条,然后围着大佛的头,做成一个面套贴上去。但是,五官不好贴补,尤其是鼻子,用石条做不出来,只能画一个鼻子。然后用红丹粉把大佛整张脸都涂成红颜色,最后大佛就好像是一个红脸关羽,还是一个没有鼻子的红脸关羽。
  1930年,对大佛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维修,才把陈洪范做的面套敲掉,想恢复大佛的原貌。但是鼻子部分没办法恢复,只好用木材做成了一个三角架,然后外面再涂上传统的一些材料,充当鼻子。
   都和如今的大佛相差甚远,看看大佛周边的雕刻都已风化,所以古大佛已不再。
1925年2月6日的乐山大佛约瑟夫
1936年的大佛

1962年的大佛

现在的大佛

对面排队的人

超险的九曲栈道

石块发鬈
   大佛顶上共有螺髻1051个,这是1962年维修时,以粉笔编号数清的。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单块螺髻根部裸露处,有明显的拼嵌裂隙,无沙浆粘接。螺髻表面抹灰两层,内层为石灰,厚度各为5-15毫米。1991年维修时,在佛像右腿凹部中拾得遗存螺髻石3块,其中两块较完整,长78厘米,顶部31.5×31.5厘米,根部24×24厘米。
    大佛还有些奇特的故事:
  一、乐山大佛闭眼流泪事件回顾:分别是1962年、1963年、1976年
  1962年三年连年自然灾害,人间死人无数,岷江饿殍泛滥,大佛不忍目睹人间惨剧,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1963年我国三年灾害的时候,大佛流泪的照片,几年过后动用了4千万对大佛进行清洗,也没能抹去大佛眼角的泪痕!
  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伤数十万,大佛怨天不公,面露怒色。
大佛闭眼流泪
   二、乐山大佛显灵时间回顾:2000年 、2002年
   2000年,中国加入世贸、申奥成功,双喜临门,大佛头闪佛光,吉相丛生。
   2002年5月7日上午9时43分,乐山大佛再现难得一见的“神秘光环”———佛光。
佛光
   其实吧就一听,有美好信仰。
海通和尚
据说海通居住这里,其实就是汉代崖墓,里面很闷,他确实住这里吗

眺望离堆




  东坡楼原为明末奸臣魏忠贤的祀祠,后人为纪念宋代文学家苏轼(号东坡居士)而改今名。门额横匾“东坡楼”三字是黄庭坚手书而成,楼堂正中的东坡坐像,神态高洁潇洒,形神俱佳。楼两侧壁上,有清代以来石刻碑记10余通,其中尤以道光年间所刻东坡画梅菊四副及东坡笠屐图画像最为精美。楼前为洗墨池,池中游鱼背脊乌黑,相传为苏东坡在此洗砚墨水所染。

东坡楼

碑亭,在汉崖墓内





前往灵宝塔的路
   灵宝塔始建于唐,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培修。塔为正方形十三级密檐式砖塔,通高29.29米。须弥座以上的一级塔身,高5.1米,宽7.7米,四周均有券龛,每层皆有通光小窗,以供登临眺望。塔四面设有券门,西券门通内室,有石阶可盘旋达顶。
   宝塔的结构和风格与西安小雁塔相似相传海通法师的骨灰就安入在灵宝塔中。

国保碑

灵宝塔



门券



三龟九顶城炮台遗址,三龟九顶城也是蜀中抗元的防卫系统凌云城

凌云山后山门

渔村,模仿犍为罗城古镇所建




    要是天气好的话,更能好好欣赏大佛啊。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凌云寺摩岩佛像)
1956年8月16日 四川省第一批历史及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2月24 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宝塔
1980年7月7日 第一批重新确定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 归入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乐山大佛

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单车两万里(14)乐山大佛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曾被称为“世界最大”
神秘的乐山大佛(四川游记10)
每日名胜|四川·乐山大佛景区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