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对高血压这个词已经见怪不怪了,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总有几个人患有高血压病,似乎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吃降压药这件事。
那还有必要吃降压药吗?
在我看来,西医让患者吃降压药,无非是要控制异常的血压数值。从西医的角度理解,治疗高血压病,就是想办法把血压降到正常。至于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降压药是做不到的。他们只要能够让患者相信:血压降下来了,高血压没了,这就够了。
但仔细想一下,这种做法是不是本末倒置了呢?很多患者治疗思路就这么被带跑偏了,傻傻的吃了好多年的降压药,一旦停药,血压又升上去了。
中医对高血压有不同的看法。中医认为高血压是气血上冲,气血上冲的越厉害,血管的压力就越大,血压的数值就越高。如果能够把气血降下来,血压不需要治疗,自己就恢复到正常了。
明确了治疗方向,我们就来说说为什么会气血上冲?
中医认为“怒则气上”,意思是生气和愤怒会使气血向上走。很多高血压患者脾气不好,容易陷入情绪上的自我内耗,产生长时间的生气和抑郁。生气时肝火在体内熊熊燃烧,上扰清窍,就出现头晕、耳鸣、眼花等症状;抑郁的时候,肝气会滞留在原地,无法正常的运转,时间一长,郁而化火,肝火燃烧的猛烈而持久。
所以说,肝气上冲是标,肝火、肝郁是本,怎么能够标本兼治呢?有一个方子可以做到。
医圣张仲景对这种气血上冲之症进行研究后,发明了一个方子,并记录在医学典著《金匮要略》中,名字很有意思,叫做奔豚汤。“豚”在古代有“小猪”的意思,患者在疾病发作时,会感到体内有一股气,像是小猪在奔跑一样,因此这碗药汤就有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奔豚汤”。
干李根白皮、黄芩、生葛根、半夏、生姜、当归、芍药、川芎、甘草
这个组方和小柴胡汤有很高的相似度,不过这里把柴胡换成了干李根白皮,两者都能疏肝清热,但为什么不用小柴胡汤呢?这是因为柴胡能够升举阳气,让气往上走,我们刚才也说到,高血压正是因为气血上冲所致,而李根白皮是让气下行的,因此不能使用柴胡而是要用李根白皮。
方中黄芩和葛根搭配,能够加强李根白皮的药效。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除体内火邪;葛根生津止渴,能够补充体内丢失的津液,消除热邪带来的口渴症状。
当归、芍药、川芎
补血名方四物汤,在这个方子中就出现了三种药材——当归、芍药、川芎。虽然缺少了熟地,但补血功能依然强大,它着重于补充肝血,中医认为“肝藏血”,如果肝血亏虚,则肝风内动,有个词叫“煽风点火”,肝风越旺,肝火也灼烧的越厉害。这三味药材能够补血活血、平抑肝阳、行气止痛,肝血充足了,风邪也就被压制住了。
张仲景还有一个名方:《小半夏汤》里边的主要成分,就是半夏和生姜,这两味药材也在今天这个方子中。半夏能够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生姜能够解表散寒、温中止呕。两味药搭配,能够把气机往下顺,这样腹胀、反胃、呕吐等症状也都会消失了,也不会有小猪在体内从下往上跑的感觉了。
俗话说“无甘草不成方”,方中有些药材药性猛烈,这时加入甘草,能够调和药性,温补而不伤脾胃,保证了药物在服用后无毒副作用。
很多高血压的出现都与肝气郁结及肝火旺盛有关,使用奔豚汤后不仅能降气血,还能疏肝理气,清除体内热邪,同时养血活血,补充肝血,祛除肝风,最终让血压恢复到正常范围。
奔豚汤可以根据患者体质的差异,寻找专业的中医医生进行辨证调整后使用。同时它对于肝胃不和引起的恶心、呕吐,失眠及过度焦虑等症状都有改善和调理作用。
我总是习惯给我的患者一些运动建议,运动给高血压患者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运动能够让心情舒畅,促进气血运行,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减轻体重,保持血压的稳定。对于运动方式,可以选择跑步、快走、打太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