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球创新指数的背后

  美国学者波特等人在1999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对美国竞争力的挑战已经发生了明确的转移。从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中期,美国通过整顿金融机构秩序,开发全球市场,改善产品质量、削减成本以及缩短面市时间而提高产业生产率。在应付了这些挑战之后,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挑战——国家创新能力。”

  显而易见,创新能力已成为提升生产力、增强国家竞争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和源泉,创新能力的强弱也成为能否保持长期经济增长和持续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因此,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如何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就成为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标准主要是通过创新指数报告完成的,而“创新指数”是指创新能力评价中得到的分数,它是创新能力的一种定量表达。当今在国际上得到认可度最高的创新指数报告是“全球创新指数”,因为这一报告中所使用的所有数据均来自各国政府或国际组织的统计或出版物,具有国际可比性。

  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将创新描述为“导致产生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发明和创造的融合”。这一报告旨在评估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针对创新挑战作出的反应,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能存在的缺失与改进方向提出建议,为政府决策和提升国家或地区竞争力提供参考。

  全球创新指数是在2007年由欧洲工商管理学院首次开始研究的,随后每年发表一期全球创新指数报告。2013年7月份该学院联合康奈尔大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发布了201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该报告考查了全世界142个经济体的创新状况。

  全球创新指数创立了一个综合性并可量化的指标体系,这一体系可用来全面评估全球创新活动和各经济体的创新能力,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一指数报告所评估的项目不仅包括GDP中研发投入比重、专利和商标数量等重要传统指标,还逐年涵盖了如基础设施、商业环境、人力资源等多元化指标,这不但扩展了研究范围还深化了研究内容,为研究世界各国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另外,这一指数报告不但采用了客观定量的硬指标和综合性指标,同时还采用了主观定性的软指标等多种研究手段,加强了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全球创新指数由5个“创新投入指数”和2个“创新产出指数”,共计7大类指标构成,它们分别是:制度(政治环境、管理环境和商业环境)、人力资本和研究(教育和研发)、基础设施(信息/通信技术、能源和一般性基础设备)、市场成熟度(信贷、投资和贸易竞争)、企业成熟度(知识型工人、创新链和知识吸收)、知识和技术输出(知识创新、知识影响和知识扩散)、创新输出(无形资产创造力、创新产品和服务以及在线创新)。其中包括7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和84个三级指标。这些指标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综合反映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创新方面的优劣势、能力和绩效。全球创新指数由创新投入指数和创新产出指数的平均值计算而成,而二者的比值为“创新效率指数”。

  全球创新指数模型每年都会有所调整,比如,从2012年开始,在数据源赋值方面调整的有商业成熟度、知识和技术产出(包括专利、科学出版物、技术转让使用、高技术出口等)两个方面。另外还新增加了1个“在线创新”二级指标,其中包括每千人通用顶级域名拥有量、国家代码顶级域名拥有量和每月维基百科编辑次数等3个三级指标。

  中国在201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排名第35位,比2012年下降一位,在中等收入国家中排名第三,在东南亚及大洋洲16个经济体中排名第8位。同时,中国在“创新投入指数”中排在第46位,在“创新产出指数”中排在第25位,因此其“创新效率指数”位居第 14位,总体创新效率比较健康。

  中国在所有创新指标中表现比较强劲(排名前10位之内)的13个指标依次是: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阅读、数学和科学成绩(第1位);三所领先大学的顶尖大学排名(QS)平均得分(第9位);资产形成总额在 GDP 的比重(第 1位);股票交易总额占GDP的比重(第7位);提供正式培训的公司总数占比(第1位);企业提供的研发资金(第 4位);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GMAT)平均成绩(第 7位);高科技产品进口比重(第5位);本国居民国内专利申请量(第1位);本国居民国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第 1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第3位);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第3位);创新产品出口(第1位)。

  中国表现相对较弱的指标是:“在线创新”指标(第136位),其中包括上传到YouTube的视频率(第142位)和每月维基百科编辑次数(第123名);还有创业便利程度(第 118位),教育公共开支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环境绩效(第 111名),非农产品市场准入(第128名),货通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口(第105名)。

  全球创新指数报告通过将创新指数总得分与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比,划分出三类处于不同创新群体的国家或地区:创新领导者、创新学习者和创新欠佳者。这样的比较反映出世界各国在创新能力上存在着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存在的创新差距最为突出,高收入国家在所有创新表现指标方面均远超出人均收入较低的国家;其二,地区之间也存在较大创新差距,高收入国家与非洲、亚洲与拉丁美洲大部分国家相比较尤为如此。

  从整体上看,国家之间,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实力、生活水平等方面,也体现在能够说明一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科技创新能力上。由此可得出结论,创新指数排名的高低与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的关系,因为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推动的作用。

  那么一个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与这个国家的文化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关系?换句话说,生活在某个特定国家里的人们所具有的创新能力是否会受到该国文化的影响?不同国家的文化是否会导致其创新能力的提高或降低?

  目前国内学术界尚没有相关方面的研究,国外则有少数学者对此做了一些研究。比如,美国学者Scott Shane等人在上世纪90年代发表了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他们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把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最能代表创新能力的“专利数量”和“商标数量”与跨文化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研究工具——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进行对比,发现创新能力与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个人主义价值观和避免模糊性维度与创新能力呈正相关的关系,而权力差距维度与创新能力则呈负相关的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进入全球创新指数前20!中国创新正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飞跃
2016年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国家:中德两国均上榜
我国创新能力稳步上升
解读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
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25强
单项指标亮眼!——从《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看中国创新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