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对教育问题的粗略思考

我对教育问题的粗略思考

教学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使受教育者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培养素质,增加涵养。

有许多提法,或是特定时期社会、政治的需要,或是基于某一特定角度的思考。

因为目前中学人才的出口在考学,所以,学校就必须以升学率为主来进行教学。

 

◢学会了才有兴趣。——余文森教授。

学习的良性循环机制:学习——兴趣——愿学——学会。

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

 

◢广义的教育所覆盖的人群和涵盖的内容应是很大的。而学校作为一个特定的部门和所担负的任务,主要是学科知识教育,同时还有特定阶段的德育任务。

 

受教育者作为人这一特定属性的存在,决定学校教育不是单一的、学科知识的教育,同时也要担负起相应的素质层面的教育。当然,在此要分清主次、轻重。宽面的素质教育是受教育者的人生底色,也可以理解为是泛性教育,和核心的学科知识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些还要特别做好。

 

德育分为约束性德育和培育性德育。

 

由社会属性所决定,学校教育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家庭、社区乃至社会环境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所以,学校应利用和有意加强与各种教育资源的联系,对受教育者共同施加教育。特别是与家庭,要紧密配合。

 

◢一个好的教师不是能拿着教材上课堂就行了,而是要面对特定的教学任务有深刻的认识,和面对教育对象有特别的教育能力。当然,教育的有效实施和教学效果需要教育者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为什么要将所谓的传统的“授——受”式教学转变为新课改意义上的学生自主学习,出现诸如“先学后教”、“导学结合”等说法?

传统教学实际上并不能理解为就是僵化的“授——受”,学生似机器一般被动、死板地接受。因为人毕竟是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特别是在学习上是有主动需求的,是有主动性的。我们就姑且把这种基本教学形态归结为“授——受”式,那么教师的思想、品德、学识、能力水平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其教学活动而言,也不能说就完全没有“活力”。既然如此,传统教学的价值也就不容抹杀。当然,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作用或曰主导性就显得更加重要。

 

就早期教育活动看,比如私塾,应该说师生关系相对个性化,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而实行班级授课制以后,确实有批量化、统一化、标准化的问题,特别是学校出口——考试、升学要求都是一致的。这样一来,个性化的东西得到了极大的削弱,久而久之,学生内在灵动的东西受到很大遏制,问题就出来了,以至越发展越严重。不过,即便如此,对传统教学也不能彻底否定。

另外,随着当代,特别是西方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对学生学习的内在机理和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尤其是新课改背后建构主义理论这一重要支撑,揭示了学习过程是意义主动构建的过程,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特别突出出来,实际教学活动中的死板、被动的学习方式得到有力否定。加之,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自主创新成为最重要的能力要求和最显著的时代潮流,而由此对学生学习和素质要求也必然落到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上来,由此与传统“授——受”式教学所存在的弊端矛盾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尖锐,改革就成为一种必然和不可逆转的趋势。

 

问题是,课程改革有很多现实问题,也有些问题不属于改革本身,或不能完全由学校或教学改革来解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9年招教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考卷(共13套)
山东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试题
德育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精选》
中学<教育学考试大纲>纲要整理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