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绥阳历代诗歌注评(清代)二

  敖右贤  一首

  敖右贤,清道光进士。道光十六年和十九年两任绥阳县知县。

  游神仙洞

  黔山多险怪,陵履无留恋①。及过飞云路②,登眺神忽倦。乃知美中在,灵秀耻外炫③。前岁来洋川④,名胜访求遍。有洞号“神仙”,未至先生羡。今春结伴游,桃源开一线⑤。万象森罗列,耳聋目惊眩。峰峦排似笏⑥,竹笋密于箭。珠缀星宿海,花开芙蓉院。牛马下饮溪,虎豹上腾堑⑦。不雨起虬龙⑧,不风飞莺燕。目惊不睱接,蓦地奔雷电。幕府树日旌⑨,沙场挥霜剑⑩。十万天魔兵,终古苦酣战。到此心胆裂,瞥眼景又变。钟声上方来11,见出菩提面12。须眉各肖真,殿阁忽隐现。心迹顿清凉,斯名信堪擅13。此皆石浆结,神功穷烹炼。丹青千百编14,一一难加烂15。闻有二三洞16,其境当倍善。水深阻行迹,将其巨灵厌17。枕石作卧游18,挹泉和云咽19。拥火觅路出,一步一缱绻20。出洞别有天,回首更系念。大观尽於斯,览胜今遂愿。有寄来尽探,俗吏翻自怨21。寄语嗜游人22,外观殊浅见。

  【注释】  ①陵履:犹言攀登。陵,升也。2及过:等于经过。3耻外炫:耻于炫美外形。4洋川:绥阳县城所在地。5“桃源”句:东晋陶潜《桃花源记》写一渔人从一山口进入桃花源,此山口“初极狭,才通人”,此处“一线”即指洞口如桃源之入口一样。6笏:朝笏,古时大臣朝见时手所执的板,用玉、象牙或竹子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此处比喻石笋整齐排列如笏。7堑:壕沟。8虬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9“幕府”句:将军的府署升起了绘有太阳的旗帜。10霜剑:寒光闪闪的宝剑。11上方:上界。12见:同现。菩提:指菩萨。13“斯名”句:“神仙”之名确实只能为该洞所独占。信:确实。14丹青: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此泛指绘画艺术。编:古时用以穿连竹简的皮条或绳子,后因以称一部书或书的部份。15难加烂:难与它的绚烂媲美。16二三洞,与神仙洞相连的其他洞。17“将其”句:把神话中分开华山的巨灵河神也堵住了。厌:堵塞。18卧游:神仙洞内有“滑鱼山”,仰卧其上,可自动往下滑。19挹泉:舀起泉水。20缱绻:缠绵。21翻自怨:反而自己埋怨自己。22嗜游人:酷爱游览山水的人。

  【评介】  神仙洞是绥阳名胜,诗人大幅度地展开联想,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把洞中的溶岩景观写得活灵活现。溶洞是贵州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明崇桢年间,大旅行家徐霞客就作过考察,并在他的《游记》中留下记录;但用文学的语言把溶洞的绚烂景色加以描绘,此诗之前,尚不多见。

  杨树勋   一首

  杨树勋,举人。清道光十二年至十九年任绥阳训导。

  陪秋田敖明府游神仙洞1

  万峰壁立钻蚕丛②,连阴酿雪起寒风。城北七里之山半,云影迷茫古树笼。鸟道螺旋曲折上③,林开一窟现玲珑。洞口谽谺深似窍④,累累璎络缀横空⑤。两旁跌座婴白云⑥,像发可数貌伟雄,穿霄崖泉清且冽⑦,擎天石柱西复东。鼓钟狮像生成样,造化鬼斧何其工⑧。黄爬罗列大于斗⑨,扣之清越宛如铜。不知太始何年辟⑩,遣此巨灵凿鸿濛11。父老扶杖谈往事,都言此地胜天宫。洋川自昔隶西蜀12,碧鸡金马亦相同13。安期洪岩真隐者14,员峤方壶千里通15。异哉祖龙侈封禅16,胡为蛮荒道路穷17?我来登临探旧踪,凭空直欲御苍穹18。日晡徘徊不忍去19,前村又报雨濛濛。

  【注释】  ①秋田敖明府:即绥阳县令敖右贤。秋田:敖右贤的字。明府:汉代对郡守的尊称,唐朝以后则多专用以称县令。②蚕丛:传说中古蜀国的国王,这里借指绥阳,绥阳古隶西蜀。③鸟道:形容险峻狭窄的山路,谓只有飞鸟可度。④慾谺:山深之貌。窍:岩穴。⑤缨络:珠宝结成的装饰品。指洞口倒垂的钟乳石。⑥跌坐: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即双足交迭而坐。婴:指神仙洞口庙宇里跌坐的菩萨善财童子。白云:指善男信女们烧香的烟雾。⑦冽:寒冷。⑧鬼斧:形容技艺精巧,似非人力能及。⑨黄爬:黄色的青娃,指凝结的石浆团。10太始:天地形成之始。11巨灵:见前敖右贤诗注17。鸿濛:宇宙形成以前的混沌状态。12“洋川”句:洋川即绥阳,绥阳古时隶益州,益州属西蜀。13碧鸡金马:指云南昆明(古时亦为益州所辖)的西山(碧鸡山)和东山(金马山)。相传古时凤鸣于西山,见者不识,呼为碧鸡,故名。东山上有金马之神。两山相对,山上都有神祠。14安期洪岩:均为传说中的仙人。15员峤方壶:均为传说中的海上仙山。16祖龙:秦始皇。封禅:战国时,有些儒士认为五岳中泰山最高,帝王后到泰山祭祀。登泰山筑坛祭天叫“封”;在山南梁父山上辟基祭地叫“禅”。秦始皇曾举行过封禅大典。17胡为:为什么。蛮荒:边远落后的地方。18御苍穹:驾云车驰入天宫。19脯:申时,相当于现在的下午四时至六时。

  【评介】  此诗与前一首敖右贤的诗为同游之作。敖诗着重写洞内,杨诗主写洞外;敖诗精雕细琢,杨诗大处着墨。两诗合壁,可见神仙洞全貌。

  田  溥   一首

  田溥,字雪樵,绥阳县城人,清道光年间贡生,工山水画。《遵义府志》协采。

  有  感

  愤极几成病,哀多不忍言。高枝栖百舌①,险道泣孤猿②。屡见床头剑③,频倾座上尊④。炎凉从古事⑤,独坐黯销魂。

  【注释】  1高枝:树梢。喻显赫的地位;百舌:善唱歌的鸟。比喻善阿谀逢迎的人。2险道:险峻的山路。比喻低微的职位和逆境。3屡见句:曲示时刻不忘为国效劳的抱负。4频倾:不断地斟酒喝。尊:酒具。5炎凉:人情冷暖。

  【评介】  一开始便展示出“愤”与“哀”的情态,接着道出“愤”与“哀”的原委。表示对吹牛拍马者的深恶痛绝,后以“炎凉从古事”自解,益增“愤”“哀”之情,从而成功地刻划了抒情主人公孤独悲愤的形象。“高枝栖百舌,险道泣孤猿”一联,取辟含蓄,与西晋诗人左思“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有异曲同工之妙。

  荻   安    一首

  荻 安,清道光二十年任绥阳训导。

  偕吉子方往游螺水约明日同登西山

  西山清妙照城郭①,碧云翔空高不落。螺江水曲千玻璃②,照见横江两白鹤。吾侪兴发能来游,虽无地主亦足乐③。昨宵吉子忽思归④,万里江山愁雨脚⑤。我生行止不自主,处处途穷甘寂寞。不如觅取云水僧,指点烟螺度林壑⑥。君看云烟无世情,幻尽空中几楼阁。故国难归且莫归⑦,菰茆可博姑共博⑧。书生出世本糊涂,浑沌不须七日凿⑨。恶郡休嫌古播迁⑩,此邦信美停芒屩11。明朝杖策君莫惜,已有秋色照林薄12。

  【注释】  1西山:山名。在洋川镇境内。2螺江:即螺水。在绥阳县风华镇境内。3地主:当地接待宾客的主人。4吉子:吉子方。作者的朋友。5雨脚:接近地面的雨滴,杜甫诗有“雨脚如麻未断绝。”6烟螺:烟雨笼罩的螺江。螺,一般也指山峦,此沿题意指螺江。7故国:故乡。8菰:菰莱。茆:草屋。《诗·召南》:“召伯所茆。”菰茆:谓野莱茅屋。博:讨取。9“浑沌”句:不违背自然。《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10“恶郡”句:不要嫌来到古播州这个好的地方。11“此邦”句:这个地方确实是个美好的停脚处。芒屩,草鞋。12林薄:草木丛茂之处。指西山。

  【评介】  这首诗,是游螺水西山吟留别。全诗共分八段,写景、抒情、叙事、说理,自然成篇,层次井然。首四句以宽阔概括的手法写出西山螺水美,并以“双白鹤”为喻点出主人公栖息其间;五、六句写二人兴致相投,虽无人约宴亦乐同游;七、八两句进入诗人主旨提出吉子欲归,九句起笔峰急转直下,直到第十四句共用六句阐述自己的去留观点,表述自己一生也是行不自主、处处途穷,对此种际遇的态度,是寻僧访胜,求山水之乐,看嫩烟闲云,自在自得。也看到世事如同烟云,千奇万幻,都是空中楼阁。十五、十六两句,希望吉子理解人生应当这样对待,故乡难归就不归了,吃野菜住茅房的生活能得到就安心共同来过。十七、十八两句,提出一番道理,说从来书生都是糊涂的,应该懂得不能违背自然,不勉强行事。十九、二十两句,回过头来申述:不要嫌这播州地方僻远不好,实际还是个好地方。最后两句点出诗人深深的寓意:明天我们一道拄着手杖登西山去吧,秋天金色的阳光已照到西山的葱林茂草了。全诗情景事理交织,有如天衣无缝。平淡中见深挚。委婉中见卒直。纪游诗如此,诚不可多得。

  许鸿儒   二首

  许鸿儒,字伯纯,绥阳人,少有神童之称,道光二十二年肄业于贵山书院,道光二十四年解元。

  赠彭亭云重游泮水①

  玉尺新量播郡才②,老彭不老又重来。宫墙竟拜今夫子③,杖履奇逢古秀才④。知已于斯欣鲍叔⑤,得人自昔有谭台⑥。吾乡先辈何须讶⑦,更羡琼林寿域开⑧。

  【注释】  1彭亭云:作者的朋友。泮水:本为《诗经·鲁颂》中的篇名,诗序说是歌颂鲁僖公“能修泮宫”(西周诸侯所设的大学)。后因以称学宫为泮宫,称学宫前状如半月的水池为泮水。绥阳的泮水池是乾隆二年修建的,在文庙(学宫)之前,即今绥阳中学的月宫桥。2玉尺:玉制的尺,比喻选拔人才或评价诗文的标准。播郡才:播州郡的人才。指彭亭云。3宫墙:学宫的院墙,这里是借指学宫里所有的师生。4杖履:手杖和鞋子。古人席地而坐,老人出行,须持杖着履,故因以“杖履”为敬老之辞,亦用以指老人出游。这句说:彭亭云出游,彼此因而得到了相遇的机会。5鲍叔:即鲍叔牙,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6得人:国家得到杰出的人才。谭台:即谭纶,明朝嘉靖年间台州知府,故人称谭台。谭纶在台州时,练兵抗倭,连战皆捷。嘉靖四十二年升任福建巡抚,统戚继光等剿平入犯闽省之倭寇,后以功进兵部尚书。7讶:惊奇。8琼林:宋代名苑,在汴京(开封)城西。宋微宗政和二年以前,于此宴请新及第的进士,故后多用“琼林”指考中进士。寿域:人人得尽天年的境界。

  旺草石牛①

  怪石巍巍宛似牛,田中独卧几千秋?寒风飒飒疑毛动,细雨飘飘似汗流。浅草如茵哪堪牧,牵绳若链何许求②。天地为栏关得稳,任人鞭打不回头。

  【注释】  1石牛:绥阳旺草镇田坝中有一石耸立,其形如牛,人称“石牛”。2何许求:有什么期望和要求。

  【评介】  作者在《赠彭亭云重游泮水》的八句诗中,连续运用“播郡才”、“今夫子”、“古秀才”、“鲍叔”、“谭台”五个比喻来形容彭亭云。每个比喻都恰如其分,既体现了作者对朋友的倾慕和深厚的情谊,又形象地刻画了彭亭云的风貌。《旺草石牛》把没有生命的石牛写活了。毛随寒风在动,汗伴雨水在流。脚下的草快啃光了,它蹦紧牵绳,仿佛要到新的地方去放牧。这是条多么辛勤的老牛啊!结联更加突出了它的性格:无论天长地久,都要永远在田中为人类耕犁。这个形象揭示了劳动人民坚忍勤朴的美德,寄寓着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颂。

  丁世桢   一首

  丁世桢,字桂村,绥阳牛心山人,清道光二十四年举人。历任云南通海,昆山等县知县。著有《清华斋诗集》。

  偕节斋兄过辰山①

  天峰一山锁烟雾,青苍疑有神灵护。岿然宝刹与云齐,创自前明迹已故②。我来正值暮秋天,溪花野鸟助幽趣。未跻共腹且憩息③,遥望四山多红树④。杯尽忽然见花宫⑤,杰阁三重足展布⑥。古碑多记上人跡,翼钟犹是将军铸⑦。金刚努目佛低眉⑧,阿罗十八殊喜怒⑨。一僧兀坐傍西廊⑩,徐起迎客通情愫11。粉墙亦有博大题12,狼头鹰起双赤兔13。贵贱同归貉一丘14,好持尊酒乐吾素15。

  【注释】   1节斋:丁世桢之堂兄丁世培,道光年间举人,历任江西万定、吉水、南昌县知县。辰山:在绥阳风华镇境内,上有辰山寺。2前明:指明朝弘治甲寅年(一四九四)。3未跻共腹:未登(辰山)之前一起吃点食物。跻:登。4红树:经霜后树叶泛红的枫香等树。5花宫:花草簇拥的亭阁。6杰阁:特别美丽的殿阁。展布:展开。7翼钟:见前《辰山铜钟》注1。8金刚:金刚力士的省称,守护佛法的二天神,俗称哼哈二将。四天王像通常也称为“四大金刚”。努目:把眼睛张大,让眼珠凸出。9阿罗十八:即十八罗汉,小乘佛教的最高果位者,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殊喜怒:喜怒的神态各不相同。10兀坐:端坐。11情愫:真情实意。12博大题:游人记游的很大题字。13狼头句:比喻不同风格的书法艺术。14貉一丘:“一丘之貉”的省称和倒置。15持尊酒:举杯饮酒。尊:酒具。酒:用如动词,意为饮酒。素:平素的心意。

  【评介】  本诗通过对辰山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同贵贱,等苦乐的达观情怀。全诗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写景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层层深入。状物比喻新颖,富有形象性。

  郑  珍    一首

  郑珍,字子尹,晚号柴翁,遵义人。清道光十七年举人,曾任荔波县训导。治经学、小学,为晚清宋诗派重要作家。著有《巢经巢集》等多种诗文集,并纂道光《遵义府志》。

  步六十里至螺水①

  贼近无一里②,携家走壻乡③。风寒千丈发,江急九迴肠④。救死行偏健⑤,依亲老暗伤。不知归得末⑥?回首意茫茫。

  【注释】  1螺水:绥阳螺水坝。2贼:对农民起义军的蔑称。3壻乡:女婿的家乡。壻为“婿”的异体字。4九迴肠:螺江有“九曲螺江”之称。5偏健:使自己身体强健。偏:辅佐。6末:作“否”用,表询问。

  【评介】  清咸丰四年,杨俸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占据桐梓城后,举兵出娄山关,攻陷雷台山,进逼遵义。郑珍于是携家至绥阳螺水避乱。这首五律,就是这个时候写的。诗人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将自己伤时感乱的思想感情写得十分生动形象。颔联“风寒千丈发,江急九迴肠”,既是抽象和具象的对应,又是极度夸张的比喻,形象地道出了诗人风寒心冷,愁肠百结的情绪。颈联“救死行偏健,依亲老暗伤”,是反对式的对仗句,反映了亲人对自己越是殷情,自己越是暗中伤心的矛盾心理。诗歌如倾如诉,无雕无琢,离乱之苦,悲凉之情,让人一览无余。对农民起义军的蔑称,是作者的阶级本质所至。

  于钟岳   一首

  于钟岳,字伯英,咸丰九年任绥阳县令。善诗,著有《喜笑山房诗稿》数卷。

  輓江炳琳破蛮王洞歌①

  山可倾,海可平,古人力与造化争。君不见江公搥碎蛮王洞②,山开石破青天惊,比诸古人尤奇横。阳岩一战寇东走③,蛮王之洞石开口。祖龙鞭山山不奔④,江公搏兔气已吞。云积雾屯战士拥,雷掣电轰石不动⑤。朝凿石,声隆隆。暮凿石,音空空。移山之志如愚公,拔山之力如重瞳⑥。贲育气尽舞阳死⑦,仇池乃与天相通⑧。洞中杀气振屋瓦,将军真从天上下。烈炬万点如燃犀⑨,书剑金钲夜鼓鼙⑩。九天九地无此奇,一步一战群丑携。将军斩寇如斩草,宝刀切玉如切泥。万丈欃枪何足扫11,男子不奇王保保12。寇亦为之灭,山亦为之开。天假雄才不假寿13,祁连高塚生蓬莱。我歌蛮王洞,壮士皆悲哀。夜深月黑风怒吼,疑是英灵助战来。

  【注释】  1江炳琳:字介侯,咸丰七年任绥阳知县。咸丰九年在与“黄号”农民起义军的交战中,死于遵义县两路口。蛮王洞:在绥阳宽阔镇底水村,相传唐三抚相公困蛮王于此,故名。②搥:“锤”的异体字。③阳岩:地名,在茅垭乡与中坪乡交界处。④祖龙:指秦始皇。⑤掣:牵引;拽。⑥重瞳:眼中有两个瞳子,指“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史记·项羽本纪》:“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⑦贲育:战国时的壮士孟贲和夏育。泛称勇士。⑧仇池:山名,在甘肃成县;比喻蛮王洞。⑨燃犀:燃烧的犀角。《元和郡县图志》:“温峤至牛渚,燃犀照诸灵怪”。⑩书剑:书、剑为古代文人随身携带之物,因此指文人生涯。温庭筠《过陈琳墓》诗:“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此处意为:江炳琳既是知“书”的文官,也是一员挥“剑”的武将。于钟岳另一首《寄江介侯》诗云:“此老文官耳,偏多大将风”,可佐证此解。金钲:古代行军乐器。鼓鼙:敲击小鼓。“鼓”为名词的使动用法,即敲鼓。鼙:古代军中所击的小鼓。11欃枪:慧星的别称。比喻兵乱。12王保保:笨蛋、傻子的戏称。13假:借。

  【评介】  咸丰五年八月,绥阳爆发了赵帽顶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竖“三义团”黄旗,以芙蓉江之源的枧坝为根据地,活跃在绥阳、桐梓、正安三县交界的崇山峻岭中。他们多次重创前来征讨的官军,并在旺草击毙遵义府协镇祥福将军。义军坚持斗争三年多。后江炳琳统重兵进剿,赵帽顶几经转战,最后率残部退守蛮王洞。蛮王洞在山腰,上下皆悬崖,中间仅一鸟道可通洞门外。洞口内侧上方,建有楼层和瞭望台。敌至,则左右枪弩齐发,难以攻取。官军围攻数日,毫无进展。江炳琳于是招集石匠团丁,用绳索从山顶吊到洞门之上的石磴上,日以继夜地锄土凿石。洞门之上的崖壁凿通后,官军用青杠大炮从凿孔轰击洞内义军。惊天巨响中,洞内筛箩器具大都倾倒,鸡犬亦由洞门冲下岩去,官军乘机杀入洞内,义军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轰轰烈烈的赵帽顶农民起义,就这样失败了。这是咸丰八年八月的事,离赵帽顶赵义,刚好四年的时间。蛮王洞中,至今还堆积着四百多具起义者的白骨。于钟岳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用诗歌记叙了这一历史事件。于钟岳善诗,当时与郑珍等诗人常有唱和。这首诗,可见其诗格流畅而大气之一斑。

  王作孚  十九首

  王作孚,字春亭,绥阳人,,咸丰三年进士,咸丰六年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江西瑞州、曹州知府,两淮盐运使司,兵部员外郎,山东布政司等职。著有《金字山房诗稿》、《制艺》行世。

  忆家居二首

  大树将军宅①,吾家数代过。屋看金字枕②,门喜玉屏罗③。水绕双龙井④,场开石碓窝⑤。饭余闲眺处,归客醉颜酡⑥。

  屋绕新栽竹,门当旧种桑。春秧青万顷,夏木绿千嶂。茅盖山多秀⑦,莲池水亦香。果然金字坝,景致胜他乡。

  【注释】  ①大树:地名,即大树子,在绥阳县金承场附近,因有一棵古树而名。此树于一九五五年被雷电击倒。②金子枕:枕着金字山。③玉屏:形容秀丽的小山。罗:分布;排列。 ④双龙:井名。

  ⑤石碓窝:金承场的别名。因场镇前的桥用十个碓窝作桥墩而名。⑥酡:饮酒脸红。⑦茅盖:山名,因山顶似茅盖而名。山上有老君洞。

  【评介】  《忆家居二首》语言明白如话,笔调清新含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第一首用“过”、“枕”、“罗”、“绕”、“开”五个动词来修饰五个地名,以“归客醉颜酡”作小结,使家乡也生起了喜悦之情。第二首用“新”、“旧”、“青”、“绿”、“秀”、“香”六个形容词来描绘六个景物,以“景致胜他乡”作总结,写出了家乡的富饶美丽。这种表现手法,避免了在一首短诗中因堆砌地名,罗列景物而形成呆板枯燥的弊端。

  吟金字山1

  山生绳未结2,金字几时名?偶向峰头立,犹疑屋角行。披沙鸿有跡,衔荻雁无声3。遥想洪荒辟4,天然一笔成。

  【注释】  1金字山:山名,在绥阳城西十五里,山形如金字,故名。2绳未结:还不会用绳子打结以记事。比喻时间久远。结绳是文字产生前的一种帮助记忆的方法。3荻:生长水边的一种植物。4洪荒:远古的时代。

  【评介】  运用夸张手法,把秀美的金字山说成是造物主一笔写成的。想象奇特,比喻形象。

  甲寅携家避难遇宗人留宿①

  古木无人径,幽居倚翠峦。全家儿女累,笑语主宾欢。世乱知音少,时清会面难。  烽烟催就道②,樽酒暂盘桓3。

  【注释】  1甲寅:清咸丰四年(一八五四)。宗人:同一个宗族的人。2就道:上路;启程。3盘恒:逗留。

  【评介】  清咸丰四年八月,贵州省桐梓县爆发了杨俸领导的农民起义,旋即攻占桐梓县。九月,杨举兵出娄山关,进逼绥阳。此时,王作孚在京馆选后,正“乞假归里”,于是“携家避难”。这首诗,题为“避难”,描绘的却是一派和平安宁、族人欢宴的祥和气氛,毫无兵荒马乱之感。这首诗,从侧面说明了杨俸当年的“仁义师”,确实纪律严明,“不妄杀”。

  “世乱知音少,时清会面难”二句,形象生动,提炼精辟,是为名句。

  四旬初度答僚友赠诗①

  一

  鸿篇字字费吟安2,读罢文章学步难3。徒有姓名标翰苑4,愧无勋业壮文澜。乌台未进千秋鉴5,鹤俸虚糜四品官6。愿共此邦登寿域,春风普被不知寒7。

  二

  生平志道切安怀⑧,何幸乾坤寿宇开。愿把结鹑同挟纩⑨,敢因磨蝎遂心灰⑩。九重雨露三迁渥11,四十年华一瞬来。学校修明烦借箸12,几多桃李待培栽。

  【注释】  1僚友:同一官署的官吏。2鸿篇:篇帙浩繁的著作。对别人文章的敬辞。3学步难:犹言自己的文章幼稚不成熟。作者的谦辞。4翰苑:翰林院的别称。5乌台:官署名,即御史台,其长官为御史大夫。6鹤俸:旧时官吏的俸禄。虚糜:光吃饭未做事,谦词。7普被:全面覆盖。8切安怀:牢牢铭记心中。9愿把结鹑同挟纩:愿以简朴的生活为满足,愿以苦为乐。结鹑:破旧的衣服。鹑:即鹌鹑鸟。鹌鹑尾秃,象古时的敝衣短结,故以结鹑形容破旧的衣服。挟纩:穿上丝棉衣服。比喻受人抚慰,感到温暖。《左伟·宣公十二年》:“申公巫臣曰:'师人(军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10磨蝎:磨难;挫折。11九重雨露:皇帝的恩泽。三迁:三次升职。古时调升官职叫迁。渥:沾润。12修明:昌明;使其兴旺繁荣。借箸:代人策划。《汉书·张良传》:“郦生未行,良从外来谒汉王。汉王方食,曰:'客有为我计挠楚权者’。具以郦生计告良……良曰:'请借前箸以筹之’”。箸:筷子;筹:策划。后因以“借箸”比喻代人策划。

  【评介】  此篇是王作孚四十生辰感怀之作,诗中虽有对皇帝赞颂之词,但他不图虚名,唯求勋业的求实态度和不因磨难而心灰的进取精神,却表现得十分突出。一个年富力强、奋发向上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形象跃然纸上。全诗感情饱满,用典贴切,对仗公整,语言生动。

  四时回文1

  春

  花飞舞蝶戏残红,柳啭莺声送远风。斜日射光衔晚岫2,纱窗绿映碧桃丛。

  夏

  塘荷绿晕水漫漫,袖满薰风小扇团3。凉枕半推惊醒梦,堂中洒地扫香盘4。

  秋

  芦花雪处几迷霜5,客旋悲秋忆远乡。孤影雁惊寒夜月,舻依蓼岸水苍苍6。

  冬

  天寒漏静夜弹筝7,觱栗篱吹风冷檠8。鲜雪白烘梅色残9,娟娟水照碧池清。

  【注释】  1回文:可以颠来倒去读的诗。如《春》一首可以读作:“丛桃碧映绿窗纱,岫晚衔光射日斜。风远送声莺啭柳,红残戏蝶舞飞花。”《夏》、《秋》、《冬》三首也可以倒读。2岫:山。3薰风:和风。4香盘:此处指驱蚊的盘香灰烬。5雪:形容词;雪白。6舻:船头,亦代指船。蓼岸:长有蓼草的河岸。7漏:古人用以计时的漏壶。8觱栗:簧管乐器。檠:灯架;也指灯。9雪:名词;冬雪。

  【评介】  回文诗是一种文字游戏,少有思想价值,然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难以写好。王作孚的《四时回文》是一组四季风景图。诗人抓住最富有象征性的季节景物,写出了四季所特有的景色。同时,随着四季景物的变换,情调也有所不同。

  至卜老场访冉琎墓1

  名士空留土一堆,荒山大冢长蒿莱2。若非史书当年笔,谁知先生此夜台3。千古智愚同一梦,缅怀芳躅不须哀4。朴志场头寻往事5,钓鱼城畔忆贤才6。

  【注释】  1冉琎:宋代播州名士,绥阳平木台人,四川合州知州。宋淳佑年间,与其弟冉璞在合州谋划“钓鱼城之策”,筑城抗蒙,为延续宋祚,缓解由蒙古军队制造的亚欧战祸作出了杰出贡献。其墓在绥阳县卜老场(今高坊子乡境内)。2冢:坟墓。3夜台:墓穴。4芳躅:前贤的遗迹。5朴志场:绥阳古今均无此地名,可能是“卜老场”之笔误。另据四川合川县文物保管所一九八五年函告:钓鱼城下的东渡乡,疑为古“朴志场”。6钓鱼城:参见李铠《洋川竹枝词》6之注释。

  【评介】  诗人来到冉琎墓前,即景抒情,感慨万端。既有凭吊先贤而触发的智愚同梦、功名如土的无限哀叹,又有追寻往事而产生的面向未来的感奋之情。全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基调健朗。

  答章邑侯歌①

  昨宵苦热汗如水,侵晨鼾卧犹未起②。章君手持锦绣篇3,索我赓歌当投李4。感君意厚搜枯肠,忆昔识君甲寅始5。君宰洋川甫半年6,我适请疾归故里7。跻堂称觥介眉寿8,大开宫阁浮绿绮9。片言契合若旧交,面目乃是书生耳10。学校修明祭器成11,花封百里鸣琴礼12。狼心竟敢藐天弧13,顷刻欃枪肇桐梓14。民享承平二百年15,风声鹤唳惊迁徙16。我闻变作自省归,微生几落虎口里17。次日谒君战守谋18,君誓与民同生死。民感君诚听指挥,强弱虽殊苦相抵。自秋徂冬干戈寻19,士民齐心缚封豕20。尚有狡兔投杨幺21,居然黄堂庇奸宄22。我时负气大声呼,不诛此贼祸未已。走檄连番槛车回23,奸人衔恨入骨髓。屡将萋斐肆馋言24, 事属子虚亦徒尔25。君卸篆时我入都26,君以目疾竟遭褫27。功名富贵身外物,君视弃官如敝屣28。绥民至今思君贤,甘回犹食谏果似29。邑有生祠路有碑,官能如是足传矣。何必车马纷纷塞道路,位高金多然后称仕30。君好老庄精内养31,俗累不樱可延纪32。当日炙手薰天徒33,至今存者犹有几?君不见功成僻谷轻金紫34,从古圣贤贵知止。

  【注释】  1章邑侯:即章涤凡,清咸丰三年到六年任绥阳县令。2侵晨:渐渐进入。3锦绣篇:辞藻优美的文章;对对方诗文的敬词。4赓歌:继续作诗歌。投李:投赠对方。由“投桃报李”之意演化而来。5甲寅:指清咸丰甲寅年(一八五四年)。6宰:主宰;治理。洋川:绥阳县治所在地,代指绥阳县。甫:方;才。7请疾:告病假。8跻堂:登堂。称觥:举起酒杯。觥:酒器。介眉寿:求长寿。眉寿:人年老必有豪眉秀出,故古人以豪眉为长寿之相。9绿绮:古琴名,代指音乐。10耳:语气助词,同“矣”。11修明:昌明,兴盛。12鸣琴礼:知晓礼乐。13狼心:天狼星,又名犬星。比喻敌寇之心。天弧:弧矢星,又名天弓。在天狼星东南方,有星九颗,八星如弓形,外一星象矢。这里是比喻王朝的军威。14欃(chán)枪:慧星的别称。古人以为这种星是妖星,出现即有兵乱。比喻桐梓县的杨俸农民起义。15承平:社会秩序比较持久的安宁局面。16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17微生:微贱的生命。18谒:拜见。19徂:到;往。20封豕:大的猪。对农民起义军的蔑称。21狡兔:狡猾的兔子。比喻投奔杨幺的夏诚、周伦等人。杨幺:南宋初年洞庭湖地区农民起义的首领。后为岳飞所破,他投水未死,被俘牺牲。22黄堂:古时太守衙中的正堂。因以数失火,涂以雌黄,故名黄堂。后遂称太守为黄堂。这里是代指某些官吏。奸宄:犯法作乱的人。这里是指绥阳朗里武举张飞鹏。清咸丰四年,杨俸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占据桐梓县城后,随即派令狐桂龙分队出娄山关,攻打绥阳朗里(今卜场镇),朗里武举张飞鹏等反戈响应,积极为起义军筹集军粮,被杨俸封为“将军”。23走檄:为声讨“作乱者”而上下奔走。槛车,装载猛兽或囚禁罪犯的车子。这里是指押载张飞鹏入城“凌迟”(剐刑)处死的车子。24萋斐:花纹错杂。比喻谗言。25徒尔:枉然,无用。26卸篆:放下官印。比喻解除官职。都:京都。27褫:夺去官职。28敝屣:破鞋。比喻不足珍惜的东西。29甘回:回甜的味道。谏果:橄榄果的别称。其味苦涩,久之方回甘味。这句是形容人们“思君贤”的心理情态。30仕:依靠裙带关系而跃居高位厚禄的无能之辈。31老庄:老子和庄子的道家学说。内养:内心的修养。32俗累:世俗人事的牵累。不撄:不纠缠。延纪:延长年纪,犹长寿。33炙手:热得烫手。比喻权贵气焰之盛。薰天徒:盛气凌人之辈。34僻谷:偏僻幽静的山谷。比喻隐居。金紫:金印紫绶的简称。古时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列侯等皆金印紫绶。代指官衔爵位。

  【评介】  这是王作孚答赠友人的一首长诗。写于清咸丰六年。诗歌细腻地记述了他与章涤凡之间的交往和友谊。对于朋友的“丢官”,又以好言相安慰,表示了深切的同情。最后以爬上高位的无能之辈,反衬“僻谷轻金紫”的古今圣贤,希望朋友走出官场失意的低谷,不要受世俗人事的牵累,让自己延年益寿。此诗是歌行体。诗中有两处换韵。全篇叙事自然流畅,任笔所往,议论精辟生动,句句在理。全诗共五十句,长诗能如此,非一般造诣能所为。在对农民起义的描写上,作者采取了诋毁态度。这是阶级和历史的局限。

  读史杂感(十三首选六首)

  一

  开门揖盗太荒唐1,反诩奇功志气扬2。若使人人俱学样,何劳巩固筑金汤3。

  【注释】  1开门揖盗:《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建安)“五年,(孙)策薨(死),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是犹开门揖盗,未可以为仁也’”。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2反诩:夸耀。3金汤:金城汤池的省称,比喻设防的坚固。

  【评介】  王作孚所处的时代,正是清朝政府走向衰落的时代。他从两淮盐运使司调任兵部员外郎后,直接参予了国家的一些军事和外交活动。这个时期,王作孚写了十多首读史杂感。这些诗,注意从现实出发,精选史实,借史喻今,借史抒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了解中国近代史的读者,看了《读史杂感》第一首,便会自觉地联想到当时发生在中国的那场臭名昭著的“鸦片战争”:一八四0年,林则徐在广州虎门焚烧英国鸦片后,英军舰队开进天津海口,威逼清政府割地赔款。道光皇帝派直隶总督琦善为钦差大臣到广州和英军谈判。琦善到达广州,竭力主张妥协投降,撤除一切防御设施,解散林则徐招募的水勇,亲自去穿鼻洋,同英国侵略者订立屈辱的《穿鼻洋条约》,答应割让香港,开放广州和赔偿烟款六百万元等侵略要求。不久,道光帝又派出奕山到广州主持军事。五月间,英军进逼广州,奕山就在城墙上竖起白旗投降了。事后,奕山却谎报战事胜利,请奖于道光帝。王作孚在这首诗中,通过三国孙权的故事,影射投降派“开门揖盗”、“反诩奇功志气杨”的“荒唐”行为,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刻关注。

  二

  伯颜忠勇满朝知1,独木难将大厦支。强虏至今犹胆怯2,谁参一着败全棋3。

  【注释】  1伯颜:元朝大将。至元十一年(一二七四)任中书左丞相,领兵攻宋,后长期在北方边地与叛王海都作战。至元三十一年(一二九四),元世祖死,他奉成宗即位,是元朝著名的忠良。2虏:对敌方的蔑称。3棋:指整个局势。

  【评介】  歌颂前朝的伯颜,是在赞扬当朝的林则徐。同时,也隐含对清政府采纳投降派意见,对侵略者实行“抚夷”政策,导致丧权辱国后果的批评。

  三

  六宫粉黛竟从龙1,骨肉吞声送九重2。临别一齐都掩面,西风吹泪出居庸3。

  【注释】  1六宫:皇后妃嫔的住处。龙:皇帝。2九重:高天,借指皇帝。3居庸:即居庸关。长城要口之一,明洪武元年(一三六八)建,在北京市西北部。

  【评介】  咸丰十年八月,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天津。咸丰帝让他的弟弟恭亲王奕诉留守北京,担任议和全权代表,自己却逃往热河的避暑山庄。这首诗,描绘了当时君臣送别的凄凉场面。“西风吹泪”句,声情凄楚,荡气回肠。

  四

  自知和议懒军心,国是如何覆辙寻。痛苦力争惟尹士1,谁将啼血谅冤情2。

  【注释】  1尹:古代官名。商、西周时为辅弼之官,汉代称都城的行政长官为尹。这里是作者自己或与他一起参加谈判的代表的代称。2啼血:形容鸟类啼声凄苦。冤禽:神话中的精卫鸟。相传为炎帝女,名女娃,因游东海淹死,遂化为精卫,经常衔西山木石去填东海。

  【评介】  清朝廷认为王作孚“胆识兼优”,曾派他参与清政府和英法联军的谈判议和。这首诗表明了他对“议和”的看法和在谈判中的心态:在国家落后而挨打的弱势条件下力争主权,谈何容易,这啼血的痛苦之心,谁能体谅啊!

  五

  文臣入阁武封侯1,临事谁抒圣主忧2?太息名园成一炬3,批章赢得泪双流4。

  【注释】  1入阁:清朝以大臣授殿阁大学士或协办大学士为入阁。封侯:帝王把爵位赠给臣子。2抒:解除。3太息:深深地叹息。名园:即圆明园。清代名园之一,遗址在北京西部。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规模宏大,建筑华美。里面收藏大量珍贵文物。咸丰十年十月,被英法联军焚火烧毁。4批章:指与外国签订和约。

  【评介】  本诗感叹包括自己在内的文臣武侯们的无能和圆明园被侵略者焚毁的悲愤之情。王作孚目睹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给中国留下了耻辱,而朝廷又安排他作为一名代表与强敌谈判签订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弱国无处交。一个有良知、有爱国之心的士大夫,怎能不“批章赢得泪双流”呢?

  六

  覆餗谁将敌衅挑1,旁观袖手自逍遥。帷幄未克筹千里2,蛮触何能定一朝3。祸及阙廷和已晚4,忧贻君父恨难消5。英雄起着中宵舞,屡盼床头带血刀。

  【注释】  1覆餗:《易·鼎》:“鼎折足,覆公餗”。意思是说鼎足坏了,食物从鼎里倒出来。餗:食物。后因以“覆餗”比喻因为不胜任而败事。敌衅:与敌人的事端。2帷幄:军帐。筹:策划。3蛮触:庄子寓言中假想的两个小国之名。比喻外国侵略者。《庄子·则阳》:“有国于蝸之左角者,曰触氐;有国于蝸之右角者,曰蛮氐。时相与争地而战。”4阙廷:朝廷。5忧贻:忧虑。

  【评介】  王作孚在这首诗中,通过覆餗的故事和庄子寓言,对朝廷中那些败事的权臣进行了批判。同时预言侵略者决不能并吞中国。表达了驰骋沙场,抗御外辱,重振山河的爱国热情。本诗用典贴切,寓意深远,感情真挚。

  闻绥阳失守

  夫心不悔祸,时势竟如此。庭闱痛流离1,雁序愁迁徙2。道途苦奔波,谁复共甘旨3。掷钱卜决疑,卦吉疑不已。妻孥强我宽4,言好难入耳。我生遭蝎磨5,揽镜头白矣。恨无缩地方,顷刻还乡里。安得一纸书,聊慰远游子。

  【注释】  1庭闱:父母居住的地方,借以指父母。2雁序:飞雁的行列。3甘旨:美好的食品。4孥:儿女。宽:宽心。5蝎磨:极苦的磨难。

  【评介】  清同治二年春,湄潭把总吴元彪在绥湄两县交界的七星营倒戈反清,然后联合数万农民起义军,在同治四年二月二十七日攻占绥阳县城,建立了“总镇都督府”。当时,王作孚在山东任山东布政使。这首诗,是他在山东“闻绥阳失守”后的即兴之作。诗歌表达了作者忧时伤乱的思想。心理刻划细腻,感情真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离乱中的杜甫,把家书看得象金子般贵重。“安得一纸书,聊慰远游子。”战乱中的王作孚,也是心急如焚地企盼家书的到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绥阳丁氏溯源探究
绥阳县诗词楹联学会——2017年8月微刊 咏绥阳辣椒专辑
清代诗文集汇编目录(简体检索版)
余顺亮:绥阳行二则
二冉(冉琎,冉璞)
遵义府志卷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