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德诗墙

常德诗墙——湖南行6


共工


从柳叶湖出来,我们马不停蹄奔赴常德诗墙。常德诗墙也是一个开放的景点,名叫“常德诗墙公园”。



 


  你没有说错吧,诗歌也能成为公园吗?


  没错!这是个很特殊的公园。


常德诗墙的修建源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1991年,市政协委员伍顺生提出利用整治护城防洪大堤的机会,把大堤建成既能防洪,又有文化品位的艺术墙,常德市很快采纳了这个提议,以城区沅江防洪大堤为载体,历时10年修建了这座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大型文化工程。


  远处的沅江大桥。 




  近处一条狗在江水中浮游并去衔咬水瓶子。

 




2000年,常德市实施“诗墙、外滩、沅水梯次开发”的方案,搬迁诗墙外滩砂卵石场,拆除原所有建筑物,精心打造诗墙公园。近些年来,共投资一亿多元,形成了绵延不绝的风光带。园内植银杏、香樟、杨柳、榕树等树木共130多种,植耐水草皮6万多平方米,各种景点和五陵奇观点缀其间。


既是江堤、防洪工程,又是文化载体。一物二用,可谓一举多得。



 


现在的常德诗墙,以沅江防洪大堤为载体,全长4公里,分《百代沧桑》、《名贤题咏》、《武陵佳致》 、《兰芷风华》、《华夏新声》、《五洲撷英》、《时代风采》、《千古绝唱》八大篇章,选刻自先秦以来有关常德的诗作和中外名诗1530首。诗词用书法形式表现,由1213名书法家书写,真、行、隶、篆、草集于一墙。其间刻嵌43篇精美的中外石壁画。各大篇章墙名和篇名,分别由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赵朴初、沈鹏、启功、颜家龙、孙其峰、王学仲和萧娴、张仃、臧克家、方毅、陈天然等题写,曹禺、舒同、吴作人生前也分别作了“武陵风流”、“风景这边独好”等题签。



 


诗墙被称为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和精美的艺术形式吸引着八方来客。当代诗、书、画界誉它为“三绝诗书画”、“亘古展开的艺术长卷”、“名邦首创”、“中华一绝”;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称它为“诗国长城”、“半部文学史”。2000年3月和4月,中华诗词学会和中国诗人(新诗)都赞誉“诗墙堪称‘环球第一墙’!是中国当代文化建设极具创造性的伟大工程,开创了当代文化建设特别是碑林文化建设的先河”。





2000年9月5日,上海吉尼斯总部正式对其命名“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使它载入了世界文化工程的史册,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它“全国诗教先进单位”称号。



 


徜徉在诗墙旁,荆楚文化和湘湖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这里的诗文太多了,我们只能选几幅与常德有关的,特别是我们要去或想去的风景区作品介绍给大家。





43幅中外石刻画,格高艺精。中央美术学院著名画家周令钊和夫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老教授陈若菊历时三年创作的《沅江春暖》、《澧水花繁》两幅大画,各长30米高2米,被当代美坛誉为有很高观赏价值和存史价值。


《沅江春暖》。





  《澧水花繁》。




  石门县壶瓶山。壶瓶山是湖南省海拔最高的地方,主峰壶瓶山顶海拔2098.7米,为三湘四水所有高峰之最,号称“湖南屋脊”。主峰之巅的造型其南北崖头高翘,形如壶嘴与壶把,中间圆拱稍低极像壶盖。待攀峰顶高踞崖台再看,主峰的巅顶原来周高中低是一形状宛如瓶颈的盆地,“壶瓶”二字由此得来。这个景点很有价值,但是实在抽不出时间去。




  夹山。这个景点我们行程中有安排,后面还要专门介绍,这里就不多说了。王金星作画。




  桃花源。这是常德一带的最重要的景区,也是我们到常德的重点,明天我们就去。下面就多介绍一些有关桃花源的书法刻石作品。




  “既是桃花源,何须问秦晋”。 赖少其书。

       1939年10月,在皖南参加新四军,1941年“皖南事变”中被关押在上饶集中营。10月,从上饶集中营越狱。曾任中国美协常务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   




“弥漫难见水穷处,桃花浪渥武陵春”。唐杜甫诗句,江苏费新我书。


费新我1959年56岁时,突患结核腕关节炎,致使右手病残不能继续作书画。其没有终止艺术生涯而改左手执笔以书法。凡三十余年孜孜不倦。七十年代初郭沫若排以中国书法家第二座次。毛泽东说:费新我身残志坚,以左手练书法,达到炉火纯青地步,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协会理事、书协江苏分会顾问、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以及苏州市武术协会名誉主席、湖州书画院名誉院长等。


 


 


  王维(701年-761年),祖籍山西祁县,盛唐诗人的代表,创造了水墨出水画派,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擅书画,亦通音律,多才多艺。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王摩洁文集》等行世。


  书法:湖北林大学


《桃源行》 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诗人、官至宰相。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少时天资聪颖,才华横溢。早年参加科举考试,因诗赋文佳,金榜题名,位列进士榜首。他一生写了很多诗,代表作品有《临淮集》、《春兴》、《赠道者》等。


书法:湖北周德聪,1957年4月生,湖北当阳人。受业于欧阳中石。曾任三峡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创作委员会委员,湖北书协理事兼创作评审委,宜昌市文联主席,宜昌市书协主席等。


武元衡《桃花源送友》


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家傍流水多桃花。


  桃花两边种来久,流水一通何时有。


  垂条落蕊暗春风,夹岸芳菲至山口。


  岁岁年年能寂寥,林下青苔日为厚。


  时有仙鸟来衔花,曾无世人此携手。


  可怜不知若为名,君往从之多所更。


  古驿荒桥平路尽,崩湍怪石小溪行。


  相见维舟登览处,红堤绿岸宛然成。


  多君此去从仙隐,令人晚节悔营营。


  


 


  梅尧臣的《桃花源诗并序》(因文字太多请大家自看吧)。梅尧臣(1002年-1060年),安徽宣城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少年时乡试不第,后为洛阳主簿。50岁后,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后任授国子监直讲,迁尚书屯田都官员外郎,故人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梅尧臣的诗与苏舜钦齐名,世人美称“苏梅”,同被誉为宋诗“开山祖师”。与欧阳修为挚友,同为宋诗革新推动者。


  湖南鲍明红书,鲍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九三学社社员。


 


顾随,河北清河县人。中国韵文、散文领域的大作家,理论批评家,美学鉴赏家,讲授艺术家,禅学家,书法家,文化学术研著专家。顾随在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等校授课,很多弟子都是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叶嘉莹、周汝昌、史树青、邓云乡、郭预衡、颜一烟、黄宗江、吴小如等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湖北金伯兴书。


《踏莎行》 顾随


当日桃源,那般生活,算来毕竟从头错。 乐园如不在人间,尘寰何处寻天国?



平地楼台,万灯照耀,人生正自奔流着。市声如水泛春潮,茫茫淹没天边月。



 


  汤准,清代河南睢州人,字稚平,号介亭。汤斌子。继承家学,务实践,不立讲学名。雍正元年,举贤良方正,不就。

湖北陈新亚书。 


《桃源》汤准


柴桑便是羲皇世,慧业相忘息众喧。能使此心无魏晋,寰中处处是桃源。



 


       王守仁即王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人。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朱熹后的另一位大儒,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湖北钟鸣天书。钟鸣天,1928年8月生,江西省定南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湖北省博物馆研究员。


  《桃源洞》,明王守仁



  桃源在何许,云深不知处。不用问渔郎,沿溪踏花去。


 

       萧立之(1203年~?),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1250年)进士,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南宋危急时期,参与保卫本朝的战争;南宋亡後,对元代的统治极端憎恶,遂而归隐。

  湖北杨坤炳书。师承著名金石书画家曹立庵先生。杨坤秉自幼学习、研究诗、书、画、印艺术,书法各体皆擅,得高古纯朴之韵;篆刻有雅逸自然之妙;山水花鸟画浑厚华滋与雄秀恣肆兼得。其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一系列重大展览,并被聘为全国第五届书展评委,以及历届全国重阳书画展评委。

       萧立之《送人之常德》

       秋风原头桐叶飞,幽篁翠冷山鬼啼。

  海图拆补儿女衣,轻衫笑指秦人溪。

  秦人得知晋以前,降唐臣宋谁为言。

  忽逢桃花照溪源,请君停篙莫回船。

  编蓬便结溪上宅,采桃为薪食桃实。

  山林黄尘三百尺,不用归来说消息。

 

 刘禹锡(772-842),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后因王叔文事贬为朗州(今属湖南常德)司马。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书法:湖南高晓岚,常德市书法家协会顾问 。 


  《桃源行》唐刘禹锡


  渔舟何招招,浮在武陵水。


  拖纶掷饵信流去,误入桃源行数里。


  清源寻尽花绵绵,踏花觅径至洞前。


  洞门苍黑烟雾生,暗行数步逢虚明。


  俗人毛骨惊仙子,争来致词何至此。


  须臾皆破冰雪颜,笑言委曲问人间。


  因嗟隐身来种玉,不知人世如风烛。


  筵羞石髓劝客餐,灯爇松脂留客宿。


  鸡声犬声遥相闻,晓色葱笼开五云。


  渔人振衣起出户,满庭无路花纷纷。


  翻然恐失乡县处,一息不肯桃源住。


  桃花满溪水似镜,尘心如垢洗不去。


  仙家一出寻无踪,至今流水山重重。



 

  卢纶(739年-799年),出生于蒲(今山西永济),唐朝中期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避乱于江西九江一带。任监察御史。贞元年间入河中节度使浑瑊幕僚,任检校户部郎中,后世遂以卢户部称之。卢诗工于写景,形象鲜明,语言简练,边塞诗气势不凡,尚有盛唐气象,其中尤以《塞下曲》数首最为有名。

  书法:湖北郝钟沛,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下面一首也是卢纶的,不再解说。

  《同吉中孚梦桃源》卢纶


  春雨夜不散,梦中山亦阴。

  云中碧潭水,路暗红花林。

  花水自深浅,无人知古今。

  夜静春梦长,梦逐仙山客。

  园林满芝朮,鸡犬傍篱栅。

  几处花下人,看予笑头白。


 

       羊牧之(1901—1999),江苏省常州市人。早年工作于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武汉联络处。羊牧之比瞿秋白小3岁,早年追随瞿秋白数载。他把瞿秋白的遗物珍藏到解放,奉还给杨之华。解放后,羊牧之任常州市人大代表、政协常委,市政协专职副秘书长。曾负责筹建秋白故居。80年代初,他与文化局长钱小山发起筹建了全国较早的诗词社团——舣舟诗社。牧之为首任社长,同时还兼任江苏诗词协会名誉会长、江南诗词学会副会长等职。

  书法:上海刘长根。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青浪滩》羊牧之
  乱山塞楚西,水窄蛇行隘。
  锐石满中流,郁浪雪飞湿。
  百日罩寒光,暮天惨风急。
  猿鸟欲渡难,客愁中夜泣。
  伟哉马伏波,征南曾所及。
  受尽倮苗拜,门前看潮立。
  
 
  不再多介绍,我们徜徉在诗山书海之中,几乎忘了返回。可惜时间太短,无法穷尽其所有……




整个诗墙绵长4公里,诗墙上还建有武陵阁、春申阁、排云阁、渔夫阁四大楼阁,它既是防洪闸口,又是诗墙上的几处“高峰”。


  “春申阁”,是诗墙第二大阁,为纪念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而修。


 


这是“春申阁”临江的一面。 



 


“排云阁”。 以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倒碧霄”而命名。



 

  “排云阁”可以上去,我们先后登上排云阁。这是我在下面拍摄到几位在上面欢呼呢! 


 


另外两阁——“武陵阁”和“渔夫阁”因为时间所限,我们没有去(你想想4公里啊!)。
       “武陵阁”为四阁中最大一阁,内设诗墙博物馆。阁名为中国书协副主席李铎题写,馆名为著名文物专家杨仁恺题写。“渔父阁”是
为纪念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家宋教仁(常德桃源人,号桃源渔父)而修建的。


这是我们在诗墙的排云阁上往下拍,他们几位在楼下呢。





  诗墙以诗出名,这么有名的地方岂能没有组织?我们在排云阁上看到了“常德市武陵诗社”的牌子。

武陵诗社成立于1985年2月,常德市诗词学会成立于2005年12月31日,现两个班子一套人马。下属社团10个,个人会员总数有一万余人。常德市成功举办了两届常德诗人节,并荣获全国第一个诗词之市的光荣称号。


有文化的地方就是不一般啊!





  站在排云阁上,见夕阳西下,拍摄沅江落日。金色阳光洒在江面上,用长焦拍摄。




  一个浮标溶入金色中。


 
  在排云阁上拍摄因距离过远不过瘾,赶紧下楼到江边拍摄。 

 



  用长焦拉近江对岸,远处有一仿古建筑,再远处的大桥是桃花源大桥。




  第二天才知道,我们去桃花源时要从这座大桥上经过。大桥整个沐浴在夕阳的金色下……


  忽见上游漂来一艘小船, 清晰可见是用传统划桨的方式……



“睹波涛之浩荡,逐风帆而上下”。




  这真是坐看沅江夕阳,遥听渔舟唱晚,多么富有诗意……


 

  未完待续。




扩展阅读

常德诗墙序
 武陵故郡,常德新市,集山川之形胜,乃人文之渊薮。语形胜则澧水映千峰以流翠,沅江挟万壑而争流。城头开稻田培植之先河,壶瓶乃武陵山脉之绝巘,控巴蜀而带洞庭,连荆襄而接滇黔,此诚三楚之唇齿而两川之咽喉也。晓曦乍吐,新月初辉,市声不闻,游屐渐远,闲曳一杖,行吟两忘;睹波涛之浩荡,逐风帆而上下,有如身在众香国里,神游七里滩前。心凝形释,目营耳谋,乐且无涯矣。言人文则善卷轻天下以逃名,春申以养士而饮誉,三闾经枉渚而怀故都,五柳记桃源而嗟苛政。朗州远谪,刘禹锡新翻竹枝;安乡食贫,范仲淹犹传佳话。李群玉鹰扬于澧浦,诗重唐季;江盈科鸢飞于桃源,派衍公安。斯皆典籍具存,不待言而后知也。洎乎当代,英杰并起,文运未衰。宋教仁为唤醒国魂,而血沃劲草;林伯渠为推翻旧制,而亲历长征。丁玲之文名,压倒须眉;翦氏之史学,声闻遐迩。此又世之所公认而非人之所私誉也。 
 

 武陵之人,席丰履厚,有自来矣。来抚是邦者又皆戮力建设:一桥飞架,四轨并驱;千艘横系,百舸争流。沉沉一线,铁龙载石长之方物;渺渺九重,银翼挟京广之云烟。华厦摩天,霓灯碍月,市列珠玑,人乐丰稔,斯诚鼓腹讴歌之盛世也。又思物质建设虽已贻厥孙谋,而精神文明亦应快着祖鞭,否则武陵之积厚流光,非后人所得而宝也。乃谘诸耆宿,共倡嘉猷,佥主以防洪五里之大堤,建垂教千秋之诗墙,与民同游观之乐,为市树文化之基。其上选刻名贤之题咏,绘制沅澧之风光。铁画银钩,秦篆魏碑,皆极一时之选,汇当代之英。高手作画,无一笔而不灵;名贤敲诗,无一韵而不响。或抒爱国之豪情,或颂山川之壮丽。无异爱我中华,铭悬座右;美哉上郡,书诸绅间。流风余韵,已沾溉于后人;踵武继踪,愿承传乎前哲。则惠及武陵者,岂止召伯之甘棠垂爱,白公之湖水见贻哉!



 


 每当风日清美,花木繁阴,愿倾武陵之佳酿,以醉四海之高朋;更修兰亭之禊事,以招五湖之骚客。凭栏远眺,临流赋诗,濯沅江之清流,揖德山之白日,绿映朱栏,丹流翠壑,四时佳兴,万象森罗,悦耳目而快心志,涤俗虑而远尘氛,虽衡岳之云,洞庭之波,无以加矣。矧与桃花源之雅韵,夹山寺之幽深,珠联一气,势若三分,瑰丽奇伟之观,亦足以擅三湘之胜,并八桂之奇矣。则此虽无雕墙之美,彩椽之饰,而远市井之扰扰,接桑麻之离离,较之夏鼎周彝、秦砖汉瓦,不犹愈欤?而况文王之囿,与民同乐;醉翁之亭,与众偕游。即山如砺而河如带,此洋溢传统文化之诗墙,亦将岿然屹立于沅水之滨也。是为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白、刘禹锡都曾被贬常德,却又留下流传千古的诗词,这样的武陵古郡,究竟有什么魅力?
桃源桃花观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卷一二六二
桃花源归谁,四川酉阳为何争不过常德
电视风光片《潇湘神韵》------桃花源
常德行之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