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懂毛姆,才读懂人生|阅读时光

来源:易家说说(百家号)

易家说:“读书就是回家。”

今天—起阅读英国作家赛琳娜·黑斯廷斯的作品《毛姆传》

有人说:纪念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成为他。某种程度上来说,黑斯廷斯做到了。

五十多万字《毛姆传》,拿在手里是沉甸甸的,读起来却丝毫不乏味,你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这到底是传记,还是小说呢?而且,传记中还掺杂进了文学评论。

但仔细一想,这似乎又是最“毛姆式”的写法,复杂而真实,敏锐而不做作。总之,相对冷静和客观,却也令人着迷。

书中对于某些敏感问题的呈现,贴合现实而非刻意渲染,比如毛姆的感情生活、毛姆的巨额财富等等。书里种种都让读者印象深刻。

毛姆到底在掩藏些什么?他反对别人动笔他的传记的态度为何如此坚决呢?

早年接受采访时,毛姆曾经表达过讨厌乏味的传记,因此之后也不会同意别人作传。但细究起来,自我保护才是关键,否则不会连信件都不允许亲近的人保留,责令烧掉。

实际上毛姆终其一生都在表现自己的正常特质,无论是掩盖口吃,还是藏起自己的性取向。

他从来不愿让世人了解他的隐秘往事,同时也在尽力融入并且表现出合群的一面。他渴望获得肯定和青睐,却不会因此就放弃自己的敏感和直接。

明明想要拉近距离,却因为某些描写戳痛了别人,反而得罪了人。

看起来毛姆似乎没有那么关注作品反响,实际上他很在意别人的肯定,特别是当得到的嘉奖并不符合预期时,他也会有所抱怨。

不过,更多的时候毛姆还是清醒的:知道自己擅长写对话,就参照戏剧的表现方式增强短篇的深意和信息量;

知道自己不能没有素材,就四处旅行、搜集故事;知道自己笔力不够,就笔耕不辍,刻意练习。

尽管久负盛名,在活着的时候就广受赞誉,他还是会摆正自己的位置,称自己为“二流作家”。

关于毛姆对自我的保护欲,一方面是出于本能,另一方面源于年轻时对王尔德案的见证。

这让他明白作家隐私的暴露是多么不光彩的事,因此毛姆在世时拼命隐匿,临死前也极力消除曝光隐私的可能性。

然而,世上的事就是这样,越努力挽回,越事与愿违。

英国皇家学会文学基金会和各大收藏毛姆文学资产的受托机构,后来还是把毛姆的一些资料贡献出来了——尽管不是直接公之于众,而是允许查阅。

但正因如此,作者黑斯廷斯才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私家档案,在扎实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自身扎实的笔力将毛姆丰富多面的“大写人生”借由这本书呈现在我们面前。

回顾毛姆的一生,孤独和不善言辞是主旋律,若说疗愈和长久避世的途径,主要还是仰赖阅读和写作

不足十岁失去双亲,由牧师叔叔抚养。虽然毛姆早年得到满满的母爱,但因为年幼丧母,反而形成更大的精神打击,并且伴随的毛姆一生。

毛姆性格孤僻,不爱交际,因为被嘲笑口吃,变得越发沉默,不善言辞。

也因为这样,他养成了留心观察,善于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培养了一双善于发现人性特质、特别是人性弱点的慧眼,为毛姆塑造人物、推进情节走向打下基础。

而且,他总是在头脑中慢慢酝酿构架,待成熟后往往一气呵成,并不刻意撰写提纲。这样的独特方式加上大量阅读的助攻,给人一种信手拈来、如有神助之感。

但你不知道的是,毛姆那个素材本早已积累了足够用好多年的存货,那些没发表的,到后来也能为他所用,以某种巧妙地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

毛姆用不断重复的输出将“水滴石穿”的道路明明白白告诉我们,他一早就知道自己不是天赋型作家,那就比勤奋吧!

高度自律、雷打不动的固定时间写作,让毛姆成为一位高产作家。

多部长篇小说,一百多个短篇小说,还有几十个剧本,《刀锋》《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等作品更是享誉世界。

毛姆用亲身经历印证:别说什么自己没天分,天分不够,这不是不努力的理由,用心试过再做打算才是王道。

我们有七情六欲,有爱恨情仇。毛姆也是。

他没有把自己神化,他只是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不正常,但其实,又有谁是绝对正常的呢?

假如生在这个时代,不知道毛姆会不会不那么紧张,毕竟他离开后没多久,社会对性取向、尤其是同性之爱显然更加包容了。

说回毛姆本人的经历,其最早发生关系或许是跟同性,短暂而少有人知。

但毛姆真正动心,一定是对那个叫苏的女子,毛姆甚至向她求婚,并且认为即使肉体背叛,心还在一起就能接受。

毛姆这份爱是发自内心的,也是纯粹的。即使多年后再见面时,心里的朱砂已不是曾经的模样,他会失落,却仍然会记得那最美的样子。

而毛姆与西莉的婚姻中,尽管有美好的部分,但更多的则是显而易见的矛盾。

他们两人的婚姻事出有因,毛姆并非完全不爱西莉,但平淡的生活与琐碎的细节往往容易导致两人之间隔阂与裂缝的产生。

至于他的两位男性爱人,从已有资料来看,显然相伴三十余年的杰拉德·哈克斯顿是真爱,而艾伦更多的角色是秘书加男伴。

之所以如此讲,不仅仅是因为毛姆与两位同性恋人在一起的时间长短,还因为毛姆在两端爱情里的心态不同。

尽管二人在与毛姆相伴时都充当了秘书的角色。但单就感情生活来看,占据上风者往往才有主动权,若不是杰拉德酗酒已经到了不可控的地步,毛姆怎么舍得他真的离开呢?

有一点必须承认,毛姆从来没有真正放下过哈克斯顿。

哈克斯顿困居病榻时毛姆表现出的忧心,以及杰拉德死后毛姆的崩溃、大哭,都让人感觉到,这个老人的一部分生命被带走了。若不是他还有工作,恐怕很难从悲痛中抽身了。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毛姆对创作的热情可以用“一头栽进去”形容。

家族里大部分人都从事着与法律有关的工作,而他自己,最初进入的是医学领域。

你可能会说,若不是看到了喜欢的书和喜剧引发的冲动,或许他还会是那个每日观察病人的小透明吧?

其实不然,早在那之前,他就在写作了,只是并未获得成功。医学院对他而言不过是段可有可无的经历,或早或晚都会离开。

毛姆的创作起点与各种经济收入有关,毛姆自己从未否定这一点,而他也的确为这段时间所作的一切感到遗憾。

但毛姆也不止一次表示,当他赚到够多的钱之后,就会为了本心写作,为了想写的内容而写。

事实也的确是这样的,通过戏剧不断扩大自己知名度的毛姆最终还是回归了小说。

并且探索出了适合自己撰写的方式:短篇,第一人称引入,对话中信息量要够大。在增强读者阅读快感的同时,也让自己的思想流畅地表达出来。

与此同时,毛姆也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针对自己作品创作历程的回顾《总结》、散文诗歌选《行者图书馆》、小说选集《讲故事的人》都是他对文学创作的持续思索,他甚至写了读书笔记为读者开列书单。

而毛姆的个人经验,无论是情感经历还是间谍生涯,都渗透进作品中供我们慢慢咀嚼。

至于他的交际圈,对他是加分项,却绝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这个时代的我们谈毛姆,除了谈他的作品,大概总绕不过他的传奇人生。但他本人更愿意看到的,一定是读者关于他作品的讨论,而非毛姆本人私生活的探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负盛名读者最多的英国作家——《毛姆传》精华分享
毛姆一枝笔开掘人生财富金矿 春读《毛姆传》 穿越时空与大师来一场心灵的约会!
知人论世,从这两本书能看到毛姆笔下诸多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
我与毛姆
并非人人都读懂了的毛姆
毛姆:小说世界,戏剧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