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首咏芦花的唐诗,斜阳群鹭,红叶清秋,西风钓叟,月夜翠楼

秋天,到河湖池沼岸边去看芦苇花——芦花,会是一番怎样的体验呢?千百年前的古人,用一首首优美的诗词,早就给出了色彩缤纷的答案。

“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看,江岸沙滩上生长着一大片芦花,朵朵随风摇摆,使得江水也掀起小小的浪花。这大片的芦花映入眼帘,撼动了心弦。

“比似杨花吹不断,却被雁衔天半。”看,秋风吹拂,芦花像杨花一样不断飞舞,好像被那南飞雁衔到了中天。这到了中天的芦花让人浮想联翩。


如练如霜干复轻,西风处处拂江城。长垂钓叟看不足,暂泊王孙愁亦生。好傍翠楼装月色,枉随红叶舞秋声。最宜群鹭斜阳里,闲捕纤鳞傍尔行。——(唐)罗邺《芦花》

赏析:

练:轻软的熟绢。此处喻芦花的轻软。霜:此处喻芦花的洁白。纤鳞:代指小鱼。


秋天来临,江边的芦花变得轻软干燥,洁白如霜;秋风吹拂,芦花借助风力飞遍了江边的小城。

江水岸边,那终日垂钓的老翁,欣赏着洁白轻软的芦花,好像永远也看不够;那乘船经过此地的公子王孙,让船暂时停泊在了岸边,大概是满眼的芦花触动了他的离愁别情。

试想那随风飘拂到江边小城的芦花,可以在月色下依附装扮着华美的楼阁,而不是徒然伴随着红叶飞舞于秋声中。


夕阳西下,晚霞映照,成群的白鹭悠闲地在江水边捕食着小鱼儿,伴随着飞舞的芦花徐徐穿行。

诗的首联“如练如霜干复轻,西风处处拂江城”两句,前一句具体描绘了芦花轻软干燥洁白的形态,也正因为轻软干燥的特点,芦花才得以随西风“处处拂江城”。想想眼前一大片洁白的芦花,秋风拂过,花逐风舞,一幅多么美妙的画面。

这样美好的景象,自然吸引来了看花人,颔联的“长垂钓叟”和“暂泊王孙”就是那赏花人。


既能钓鱼,又能欣赏美妙的芦花以解除孤寂之感,怪不得那“钓叟看不足“了;而能吸引着公子王孙停下船来欣赏品味,也充分证明了秋日芦花确实有着迷人的魅力。而且相信,那看花人赏花之后,一定会在诗篇里写下芦花的影子。

颈联”好傍翠楼装月色,枉随红叶舞秋声“两句,是作者驰骋想象力的产物,并非对眼前所见的实际描写,读来有一种既朦胧静谧又色彩缤纷的感受。


秋日的芦花景象惹得看花人长时间观赏,不知不觉又迎来了晚霞夕阳。这时就看见”夕阳下,一群白鹭悠闲地穿行在飞舞的芦花里,正在那儿捕食“。

这是尾联”最宜群鹭斜阳里,闲捕纤鳞傍尔行“两句呈现出的一幅静谧悠然的景象。这样的景象,折射出作者此时的心境是安然的,正在静静地享受着大自然那美好的馈赠。

这首诗,为读者描绘出一幅美好悠然的秋日图画,读来印象深刻。


今天的人们,尤其是久处都市的人们,或许平时难有亲临现场观赏芦花的机会。

但还好,还有古人留下的那一篇篇吟咏芦花的诗词,可供诵读传唱,让人在会心的审美感受中,获得诗情的熏陶和滋养。

这,或许可以称之为虽非现场而胜似现场的”精神观赏“。


感谢您的关注支持。本文由潍水夜语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联系即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罗邺芦花诗歌,秋天蒹葭苍苍,芦苇如练如霜
宋词鉴赏:张炎名词赏析
萧雨涵:听雪山房诗词(戊戌卷)下
十二花田 ‖ 冷月清晖 ‖ 西风散尽花痕迹,吹破秋声一两行
描写秋天的古诗(五)
夕阳无限好,犹能灿长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