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了7次才考中秀才的曾国藩朝中9年连升10级,靠的是什么?
曾国藩的一生争议太多,骂名也太多。有人说他是“蟒蛇转世”!“曾剃头”!“卖国贼”!“汉奸”!
然而,没有哪一句骂名,可以否定他的功绩。
毛泽东说:“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
蒋介石的案上,也放着一本《曾文正公全集》,他也独爱曾国藩,并且视他为精神领袖。
曾国藩成了人们喜欢的“香饽饽”。
他有很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他的远见卓识,改变了他的一生命运。
1811年,曾国藩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
从宋朝末年到清朝,五六百年里,他的祖上就没有出过一个秀才。
到了祖父曾玉屏那,突然意识到,有钱不如有功名。父亲曾麟书考到四十三岁,才中了秀才,于是,曾国藩成了曾家最大的期望。
而曾国藩也经历了六次科考,但都失败了。他很笨,而且是天生的那种。
在湖南乡下流传着一个笑话。曾国藩小时候,学习非常刻苦,如果不背下一篇文章,就不睡觉。
结果,一天黄昏,他在背《岳阳楼记》时,来了一个小偷,躲在房梁上,想等他睡了再动手。结果没想到,曾国藩这篇课文怎么也背不下来,小偷在房梁上睡了两觉了,醒来一看,曾国藩还在那儿背。
小偷实在忍无可忍,从房梁上跳下来,指着曾国藩的鼻子,破口大骂:“就你这个笨样,还读什么书?你听我给你背一遍!”
说着,小偷把一篇《岳阳楼记》从头背到了尾。然后,愤然甩门,扬长而去,留下曾国藩在屋里目瞪口呆。
曾国藩也有自知之明,上天并没有给他一颗聪明的大脑。但是,他和祖父一样,都有种天生的“倔劲”。他没有破罐子破摔。
他曾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笨拙看起来慢,但是地基打的牢,房子盖的就比别人高。
难得的是,他笨而不迂,懂得反思自己,并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
他发现,以前的文章缺少灵性,缺少了大局的贯通和整体的气势。
于是,他就有针对性地在文章大局和气势上下功夫,这一改变,让他的科考之路一顺百顺。
读其文而知其人,文章的改变,对他的人生格局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刚到北京的曾国藩,没读过什么书。
他都中进士了,为什么还这么说呢?
其实曾国藩以前读的,基本都是应试教材,家中并无藏书。也正因为如此,初到京城的曾国藩,从气质到观念,都特别的庸俗。
1939年,曾国藩考中进士,衣锦还乡时,到湖南乡下一个读书人家拜访,看到了很多没读过的书。于是曾国藩在日记中感叹道:“大雨住蒋家。蒋颇有藏书。是日阅余所未见书,有《坚瓠集》《归震川古文》、仲伯严选《汉魏丛书》及诸种杂书。”
其中《归震川古文》在当时是一本很普遍的书,就连秀才也都看过,但曾国藩却没有看过,这件事对他的触动很大。
曾国藩常常在日记中自省,他决定改变自己,静下心来好好读书。
他读王阳明才知道,原来天下最重要的不是读书做官,而是做圣贤。
他读范仲淹、韩琦、司马迁、韩愈,发现做圣人并非高不可及,只要他能切实努力,一步步踏实用功,也能达到圣人的高度。
所以,在三十岁那一年,他决定脱胎换骨,立志学做“圣人”
何为圣人,就是通过勤学苦修体悟天理,掌握天下万物运行的规律。这样,他的一举一动,无不合宜,就可以经邦治国,造福于民。这也就是曾国藩史上有名的“立功立德立言”。
说到做到,他很快付诸行动。他制定了每天的学习计划,其中写日记就是最重要的一项。
通过写日记,他保持着时刻的清醒,以及日积月累的进步。
有人说,成功的路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并不多,曾国藩就是那少数坚持下来的人。
在很多人做着升官发财梦的时候,他制定的却是人生的蓝图。
也正是这一远大的理想,在他一生中如明灯一般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曾国藩是一个情商低,但理想高的人。
所以他这种性格,在官场,注定艰难。虽然位列卿贰,却如王蒙所说:当了部长,才知道官小。
他对朝廷贪污腐败之风非常厌恶,所以,多次都想辞官回家。可是,他太穷了,负债累累,连回家的路费都凑不齐。
因为清朝官员的低薪制,当官如果不贪,就是个赔钱的工作,京城开销大,收入低,不贪就只能借钱。
曾国藩为官清廉,后人在相关资料中,没有发现他任何一笔营求私利的记载。
后来,道光去世,咸丰登基,曾国藩以为自己看到了希望。
他呕心沥血写了一封《应诏陈言疏》,直言当朝官场的弊病。又上疏《议汰兵疏》,指出了军队问题,他认为社会动荡,四处用兵,军队问题应该是国家的重中之重。而当朝的军队臃肿软散,战斗力不行。
后来,他又上疏《备陈民间疾苦疏》。提出了百姓的“三大疾苦”。他强调,这关乎大清王朝的统治基础,如果不能全力以赴的一一解决,那么天下不久就会大乱。
这些奏折上指出的问题,无不体现他对时局认识的深度和精度。
早在道光1844年,曾国藩就预测过天下会大乱,可惜道光和咸丰都不高明,他们都没把曾国藩的奏折当回事。
但曾国藩的预言,很快就得到了验证,在咸丰继位不久,太平军起义就爆发了。
那时,曾国藩正在去江西做主考官的路上。
本来再过几天,他就能回家了。可这时却传来母亲去世的噩耗。
曾国藩接到消息,悲痛欲绝,几度晕厥。他已经离开家十四年了,中间从未回家探亲,没想到,天意弄人,再次相见已是阴阳永隔。
这一次,曾国藩彻底的累了,他对官场失望了,他决定息影山林,一心研究学问。
可正巧,太平军挥军北上,咸丰皇帝命各地在籍官员兴办“团练”,曾国藩作为在籍官员,也收到了命令。本来曾国藩是不打算出山的。
可是,他的好友郭嵩焘点醒了他:你不是要做圣人吗?这不就是机会吗?
所以,曾国藩出山,不仅为国家,更是为了学做圣人,为了整个中华文明不毁于一旦。
其实,很多人可能不清楚,太平军并非什么仁义之师,他们所到之处,定将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籍,扫地荡尽。曾国藩深知这一点,他在《讨粤匪缴》中说:“此岂独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苦于九原。”
所以,太平军如果胜利,就是中华文明的灭顶之灾。连清军都溃不成军,“团练”又怎么可能抵御住太平军呢?
所以,曾国藩和清政府打起了马虎眼,他借着“团练”的名义,建了一支崭新的队伍,他给湘军注入了良心和灵魂,为的就是成为清军失败后的最后一道屏障。
果然,清政府的军队溃不成军,而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这是一支有远见的队伍,湘军的出现,改变了曾国藩的人生,也改变了整个中国的走向。
一个人只有看得远,他才会与时俱进,才能看清迷局,也能使人突破人性的弱点,做到未雨绸缪。
曾国藩的笃定,选择,坚持,和改变,与他超乎常人的远见有关。
太平天国平定以后,曾国藩还在为中国做更长远的打算。
他办洋务,造船厂,他主张以“诚”外交,也提出“师夷长技以致夷”的思想。在现代人看来,是非常先进的。
其中他还做了一件特别匪夷所思的事情。就是由清政府出资,送留学生到美国学习,当怀揣梦想和期望的留学生们,登上轮船的场面,恐怕连现在的人都觉得壮观吧。
这也许正是曾国藩对未来的希望,他想通过人才的成长,换取国家的进步,可惜,大厦将倾,历史的洪流终于还是太强大了。
曾国藩成了清朝最后一个领航人。
清朝虽然灭亡了,可曾国藩的精神却历久弥新,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这难道不是他的另一种远见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39年,曾国藩考中进士,衣锦还乡时,到湖南乡下一个读书人家拜访,看到了很多没读过的书。于是曾国藩在日记中感叹道:“大雨住蒋家。蒋颇有藏书。是日阅余所未见书,有《坚瓠集》《归震川古文》、仲伯严选《汉
曾国藩建一万平米的豪宅,从哪来的钱?日记中的17个字让人深思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807、曾国藩是怎样剿灭太平天国的
李鸿章年近40还没混出名堂,错在哪里?解决一根本问题他才成大事
曾国藩五次受辱:从“愤青”历练成“老奸巨猾”
曾国藩乡试考7次都没考中,文章被主考官当反面教材,在湖南公示,结果,梁启超大赞他是“半个圣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