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7天消灭90万敌人,大西南战役,为何没能成功入选三大战役?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了长江朝着全国进军。
历史提及解放战争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到了解放战争之中的“三大战役”,因为在很多人看来正是这三次大的战役才奠定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可是事实上,三大战役之后,我们只是定鼎了北方的半壁江山,在当时我国大西南、大西北一带还有150万的封建反动势力。
而由此也开启了渡江战役之后的追击战,一野进军大西北,二野解放大西南,三野决战宁沪杭,四野攻克海南岛。
在渡江战役之后的战役之中,论歼敌数量这一块上二野居然超越了三野和四野两大野战军,在57天的时间之内二野以45万人消灭了西南残余反动势力近90万人。
可以说二野的战绩是非常出众的,那么如此辉煌的战绩为何没有入选“第四大战役的”?
三大战役定鼎中国,而西南决战胜负已定
三大战役之所以称之为“三大战役”,就是因为其无论那一场都对全国解放有着重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这么说这三次战役之中只要有一次失败了,对于全国大局就是难以预估的后果,因为这三次战役对全国影响实在太大了。
首先是辽沈战役,这次战役是三大战役之中最为关键的一战,为何会这么说呢?
因为当时东北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我们只有迅速稳定了东北才能保障我军之后的枪支弹药,也只有让东北顺利解放才能够让我军在经济上立足全中国。
而东北的解放军有100万,只有消灭了盘踞在东北的残留蒋匪军,东北野战军才能够支援全国各个战场。
而三大战役之后的淮海战役则又是推动了历史的进程,因为此次战役彻底破碎了老蒋称霸中国的美梦。
长久以来,老蒋为什么能够在这片土地之上实行白色恐怖呢?就是因为其在军事上的高压,他靠着他那所谓的中央军一直排除异己消灭地方军阀,同时也对我军进行长时间的围剿。
而淮海战役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狠狠打击了老蒋嚣张的资本,我两大野战军在极端弱势的兵力下以少胜多吃掉了老蒋集团80万大军,要知道这80万大军是老蒋集团精锐之中的精锐,也就是说经过淮海战役之后老蒋再也没有翻盘可能。
平津战役则是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决定了将来这片土地上是实行红色的社会主义还是老蒋的白色恐怖。
而西南战役对于全局来说并未有太大影响,此时国府残余势力的败局已定,大西南的残余反动派无论是兵员素质以及装备都已经大大逊色于我军。
诸如四川的川系军阀,此时他们还更是用着汉阳造中正式,而我军则在三大战役之后的一些部队已经装备上了美械装备。
从全局上来说,根本没有较大影响。
军心涣散,士气一触即溃
我军解放大西南战役说实话并未经过较大的困难,此时的大西南老蒋的中央军仅仅只剩下了胡宗南和宋希濂部,他们两人是蒋家王朝的死忠分子,所以面对我英勇的解放军将士还在前方卖死力。
其余的军阀之中,除了西北马家军还在负隅顽抗之外,别的军阀早就已经军心涣散了。
云南的卢汉因为龙云事件早就对老蒋心怀不满,60军的起义也是助推,而在大西南决战之时更是派出了张群监视他,这彻底让卢汉对于老蒋心灰意冷,最终决定起义。
而除了卢汉之外,当时大西南的军阀几乎都是这种光景,四川的邓锡侯、刘文辉以及杨森等人都先后抛出橄榄枝。
除了杨森有大笔血债之外,我军也顺势接过了邓锡侯和刘文辉的橄榄枝。
所以这就是当时大西南的情况,论惊险程度已经不能同三大战役时期相比了,此时的大西南军阀在面对解放军的时候根本已经无心抵抗了。
虽然当时的大西南有超过150万的军队,但是并没有像北方战场那样积极对抗,甚至作战略显消极。
因为连战连败,士气已经非常消极,外加上国府内部的军阀习气以及拉壮丁等行为已然让普通士兵对于老蒋政府失望透顶。
所以二野仅仅历史57天就解放了大西南,可是这其中并未有很多激烈的战斗,甚至有很多是主动投降的。
因此这解放大西南根本谈不上是战略决战,更像是一次对残余势力的大追击。
不论是作战难度还是全局影响都无法和三大战役并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大决战在即,老蒋为何不能选择首战淮海?也说解放战争的六大阶段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那气势真是如排山倒海一般;
三大战役中,哪一场战役,参战的国军名将数量最多
战争年代的四大野战军,哪一支部队,可以称得上是我军第一雄师
新中国的两大战神,军界双子星林帅和粟裕,军事上谁更厉害?
十大元帅,有五位在解放时期是野战军司令员,剩余的五位担任何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