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对诗歌的一些个人观点
我对诗歌的一些个人观点
类别:诗评  作者:沧海无言  发表日期:2011-5-5 6:40:45 阅读次数:326
编者按:“未必齐备,但必居其一”、“不要为写诗而写诗”、“可以让人有许多种理解,但不能让人没有理解”这几句话说得切中要点。而诗歌的确也关乎灵魂。或者说,所以真心表达的文字都是关乎灵魂的。灵魂的博大补益和确信了文字的分量。但文字的内涵和阅历有关系是对的,但和年龄并非必然相关。因为获得阅历的方式有很多种,阅历需要积累,但并不一定时间长就积累得多,也并不一定只有亲身的体验才算是经历。理解世间,靠的是体悟。所以影响人的文字内涵的最重要的因素,应当是悟性。没有足够的悟性,就算经历再多,也都是片片浮云,而不产生实质的影响。最后关于风气的论调,我是很赞同的。世间有太多虚伪,敢讲真话的人必然是有担当也有实力的。所以或许我们可以想象,那些互相吹捧的人,恰是因为经不起考验才需要互相恭维以获得肯定。其实就像作者说的,如果你真有实力,真有见地,指出别人的缺点,促使别人的进步,那人反倒应该来感谢你,而不是苛责。我认为这对于每个热情地希望进步的人来说,都是这样的。
 一位朋友对我说:“我觉得写诗的人都是精神有问题的。”我不解,问何故。他说:“我也算是个爱好文学的人了,古诗、古文都能读得懂,但是最近读了一些现代诗歌,居然读不懂,里面语句不通顺,词语胡乱用,连汉语的基本语法都没有,读过之后根本不明白它想要表达什么,感觉就像是精神病人在胡言乱语。”我无言以对。
    一位朋友对我说:“我觉得写诗的人都是精神有问题的。”我不解,问何故。他说:“我也算是个爱好文学的人了,古诗、古文都能读得懂,但是最近读了一些现代诗歌,居然读不懂,里面语句不通顺,词语胡乱用,连汉语的基本语法都没有,读过之后根本不明白它想要表达什么,感觉就像是精神病人在胡言乱语。”我无言以对,只能笑笑。但内心多少也有同样的感触,现代诗歌,似乎真的走入了一种误区,读不懂,无美感,很怪异,成了一种扭曲的文体。
  我不是诗人,也不是专业研究者,无意从什么新月派、或者什么羊羔体的专业角度去论述,只是想说一说一个普通人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希望抛砖引玉,引发对新诗发展的一种反思和思考。
  首先,我认为诗歌应该有美感。意境之美、韵律之美、情感之美,哲理之美,或者文采之美。未必都齐备,但是至少应有其一,能带给人美的体验。意境之美如戴望舒的《雨巷》,韵律之美如徐志摩的《我不知道风往哪个方向吹》,情感之美如海子的《面朝大海》,哲理之美如舒婷的《致橡树》以及顾城的《黑色眼睛》。但现在一些诗歌,言语恶俗,格调低下,甚至用一些脏话来“标新立异”,真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让原本高雅的诗歌情以何堪?
  其次,诗歌一定要有真情实感,拒绝无病呻吟。记着,一定要有感而发再作诗,不要为了一点稿费、网上的几个虚无的赞美,就要凭空要挤出来那么几句。如果为了作诗而去作诗,就失去了诗歌存在的本义,我很不喜欢唐时贾岛那样没有诗情也要硬挤的人,绞尽脑汁,穷其所能,也就干巴巴几句。如今诗歌泛滥,但却多是情感苍白、内涵空洞的文字残渣,或者就是一些情呀爱呀的“小情小爱”,缺乏深度,缺乏感染力,无法引发读者的共鸣。
  第三,诗歌一定要能读的懂。或者说,诗歌一定要有立意,想表达什么意思、表达什么情感?写作之前自己一定要清楚。过于写实的不是诗歌,但过于抽象的更不是,一些人把诗歌搞得很玄乎,遣词用句刻意追求怪异,但你至少应该遵守基本的汉语语法吧?现在一些诗歌,天上一句,地上一句,词语胡乱堆砌,说的话比醉话还混乱,也难怪人家说现代诗歌像精神病人的胡言乱语。李商隐的《锦瑟》未必每个人都能读懂,但是每个人读过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一首新诗,你也可以给人多种理解,但你不能让人没有理解!如果你写的东西只有你自己才能懂,那就不要拿出来了,因为拿出来别人也是一头雾水,怎么可能去传诵、去记忆?
  除了以上三点,我始终认为:一个思想浅薄的人,是写不出好诗的。思想是诗歌的灵魂,没有灵魂的诗,辞藻再华丽,也是有形而无神,味同嚼蜡。真正有大家风范的诗人,往往都是思想有深度,情操高尚的人。所以,要做好诗,先要从思想深度和境界上有所追求。当前一些所谓的诗人,沽名钓誉,固步自封,甚至人格堕落,失去了诗人应有的平和心态,必然导致其江郎才尽,甚至腐臭变质,再也写不出好的作品。最近博客上看了一些诗歌及诗人的自我介绍,这种感觉尤其明显。写得啥也不是的东西,别人没夸呢,自己先自封为著名诗人,沾沾自喜,或者装腔作势,这样的人怎么能写出好作品呢?
  此外,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阅历有关系。过于年轻,生活阅历过于简单的人,不管文采如何华丽,作品总显空洞,因此我读文学作品,首先看它的作者是谁,看作者的年龄,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最好,七十年代的还可以,八零后写得东西基本不看,因为他们缺少阅历,很多作品都是足不出户,闭门造车臆想的结果。所以,好的作家,好的诗人,应该去有意识的观察社会、体验生活,世事洞明皆学问,不了解生活,就不必再写诗了。
  最后要说的一点是,诗人之间要有纯正的学术之风,要避免虚伪的相互恭维,这对诗歌的发展很重要。我看了一些诗评,明明作品存在很大瑕疵,甚至没有任何艺术价值,但是就是被评论者捧为佳作,甚至夸张成千古绝唱一般,就是没有一个人能中肯的提出批评意见。我知道相互鼓励是必须的,但虚伪的恭维不可取,那对作者其实是一种伤害,会让他受到误导,甚至自负,固步自封。对整个诗歌的发展也是不利的。所以,诗评时中肯一些,有学术精神,不要浮夸,不要虚伪互捧,真正的诗友,不会介意你的批评,反而会发自内心感谢你的!
  最后再次声明,我是个对诗歌一知半解的人,只是一个普通的业余爱好者,但是很不合时宜的“代表”一次,我想:我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关注诗歌的普通人的观点。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样的人,算诗人吗?
读诗如得珍宝
​余秀华:海子的诗有基本语法问题,却来不及完善,我比他写得好
唯一无法容忍的,是虚伪
李白其实是学者型诗人
我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乾隆一生作诗4万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