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见的容易混淆的诗歌表现手法辨析

  学习和鉴赏古典诗歌,不但要读懂诗歌,还要掌握诗歌的各种表现手法。

一、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托,寄托,借助;物,客观事物;言,表达;志,志向,志愿,思想,感情,哲理,等等。简单地说,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体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征,此物可以是景物,也可以是动物或其它事物,常含有象征意义。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是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往往是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杜甫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既是写景,也是抒情。“无边落木萧萧下”,让人联想到一年将尽,韶华易逝,平添乡愁。“不尽长江滚滚来”,让人联想到不尽的愁绪,飞逝的时光,历朝历代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杜甫此处明为写景,实为抒发人生的感慨。此诗借写瀑布,表达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应志存高远,不畏艰辛,努力实现人生目标。注意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的区别:

情景交融和借景抒情:所谓情景交融,是指诗人在诗歌中没有把自己的感情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蕴含诗人的感情。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的末两句有三个意象:“孤帆远影”“碧空”“长江”。这些意象组合成这样的意境:诗人站在长江边,遥望那载着朋友远去的帆船,直到它在碧蓝的天空中消失。而诗人面前的长江水正滚滚滔滔地向东流去。从这些景象中,我们可以领悟出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所谓借景抒情,是指诗人先描写景物,后抒发感情。唐朝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先写景物:床前洒满一地月光,就像是一片白霜。这月光引发诗人“低头思故乡”,抒发了诗人怀念故乡的强烈感情。

二、虚和实

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景物为实,情感为虚;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使诗歌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诗歌容量增大。

正面为实,侧面为虚:侧面描写能化实为虚,以虚写实,从而造成含蓄蕴藉的效果,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如“踏花归去马蹄香。”/“间关莺语花底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景物为实,情感为虚:诗人的情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将这种虚表现出来,就得化情思为景物,即化虚为实。而读者则必须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在古代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苦情”,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爱国情”等等。

有限为实,无限为虚:无限之境是在有限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宋代诗人梅尧臣说:“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乃是作诗功夫之至。“不尽之意”则为无限。宋代画家郭熙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琐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这就是诗画中的空白艺术。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少胜多,以有限之红杏表现无限之春意。“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通过想象,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复杂难言的情感。更多诗歌常识请关注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http://www.xigutang.com/)的相关文章。

总之,实境乃是一种真境、事境、物境;虚境乃是给读者创造的一种想象的空间、诗意的空间。从前文的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虚可生实,实可生虚,想象则是其桥梁。正是读者想象的介入,才使诗歌更饱满,充满灵气,充满诗情画意。

三、用典

古代诗歌用典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采用明用、暗用、正用和反用四种方式。

明用典故:古代诗歌在使用典故时,如果能使读者从字面一看便知使用了某个典故的就是明用典故。这种现象在古代诗歌中是常见的,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是明用《史记·冯唐列传》中的故事,东坡居士在这里明用这个典故,意在以魏尚自况,希望有一个象冯唐那样识才敢谏之人,为自己在宋神宗面前保荐,派人将自己召回,委以重任。这是古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的反映。在皖南事变后,周恩来奋笔疾书“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里明显化用了曹植《七步诗》里的句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暗用典故:古代诗歌在使用典故时,有时表面上看用典处似乎与上下文句融合为一,不细察则不知为用典,这就是暗用典故。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末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面看来好象是写“出猎”,描写猎人弯弓射狼的情况,其实这是暗用了《楚辞·东君》“举长矢兮射天狼”的典故。天狼是星名,古代用以代表贪残掠夺,作者在此代指辽和西夏统治者。“射天狼”则表明自己御敌保国的决心。

正用典故: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作者以典代人,既用来赞李云,也用以自赞。“蓬莱”为海中神山名,传说仙府中难得的典籍,均藏于此。《后汉书·窦章传》言:“是时学者称东观(后汉政府的藏书机构)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这首诗中的“蓬莱”,是借指校书郎李云。“建安骨”为建安风骨之简称。东汉末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诗歌,风格清新刚健,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小谢”,指谢眺,区别于“大谢”(谢灵运)。李白非常推崇谢眺,这里有自比的意思。这两句中,上句称赞李云文章得建安风骨,清新刚健;下句谓自己的诗歌应像谢眺那样清新隽永。

反用典故:反用典故是指在诗歌中反用原典的意义,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两句诗出自《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本诗反其意而用之,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过隐居生活的愿望。李清照《一剪梅》中的“云中谁寄锦书来”,语出《晋书》,窦滔妻苏氏织锦为回文诗,寄给丈夫,后来就用“锦书”指代妻子给在外丈夫的信,本诗反其意而用之,指在外的丈夫给妻子的信。

四、直陈和含蓄

所谓直陈,就是直抒胸臆,或者叫直接抒情。它往往不借助任何事物的帮助,直白地把思想感情说出来。元人张可久《中吕·卖花声》:“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灵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这首元曲前三句叙述了前朝兴亡的事迹,为下文作铺垫,最后两句采用直抒胸臆的写法,表达了诗人感叹朝代的兴亡更替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

所谓含蓄,指的是在抒发思想感情时,要借助于景物或者其它事物。有些事情或意愿,诗人不宜正面直说,往往假借那一件事,来说这一件事,通过委婉含蓄的手法来表现,则显得文雅大方,别有风致。唐朝诗人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人要表达的正面意思是:在临考前,诗人怕自己的作品不合主考官的要求,因而小心翼翼地作诗讯问。这种意愿不便直说,就换一副笔墨:写洞房天明,新娘梳妆打扮后,含羞征求丈夫对自己打扮的意见来作比,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五、正面和侧面。

所谓正面描写,就是直接对要表现的对象进行描写,所谓侧面描写,即间接地描写要表现的对象,也就是本来要表现甲,却不描写甲,而是描写乙,通过对乙的描写来表现甲。如:乐府诗《陌上桑》:“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诗歌要表现的主要人物是罗敷。诗人先对她进行正面描写,写她穿的衣服和装饰品的华贵,以显示其美。但诗人仍意犹未尽,又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写了“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等人见到罗敷后的忘情反应,以突出罗敷的形象之美。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弥补了正面描写的不足。

六、比和兴。

朱熹在《诗经集传》中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他说的“兴”通常是指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先用景物描写进行渲染烘托,然后再顺理成章地写出主体事物。他所说的“比”,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比喻。如:①小白菜,心里黄,三岁两岁没了娘。跟着爹爹还好过,就怕爹爹娶后娘。②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例①是一首民歌,用“小白菜,心里黄”作为兴体,进行烘托,突出孤儿失去亲娘后的哀怨凄婉的心情。例②用“一个篱笆”需要“三个桩”才能构成,比喻好汉也需要有帮手才能把事情做好。二者怎样区别呢?

看能否改成明喻:“比”是把“彼物”比作此物,“彼物”与“此物”之间有相似点。因此,能用比喻词“像”“好像”“好比”等比喻词把“彼物”和“此物”直接联系起来,从而换成明喻句。例②可以说成“一个好汉三个帮”就好像“一个篱笆三个桩”一样。而“兴”主要是借物起情,由“彼物”引出“此物”,“彼物”与“此物”之间可能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系,但二者之间没有相似点,不能改换成明喻句。例①不能说成“三岁两岁没了娘”就像“小白菜,心里黄”一样。因为二者没有相似点,失去构成比喻的必要条件。

两体所处的位置有别:兴的两体通常是兴体在前,主体在后,如影随形,不能颠倒。而比既有喻体在前本体在后的,也有本体在前喻体在后的。当然,还有本体不出现的。如:③青皮皮西瓜碎刀刀裂,全村村相中了情哥哥。(《河北民歌》)④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贺敬之《回延安》)⑤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例③采用的是兴的手法。兴体“青皮皮西瓜碎刀刀裂”在前,主体“全村村相中了情哥哥”在后。例④是比,喻体在前,而本体在后。例⑤则是本体在前,喻体在后。

最后要说明一点,有时诗歌常常是比兴兼用。如《百鸟衣》:“青草长在风雨里,乖乖的古卡生在穷人家里。红花开在阳光里,英俊的古卡生在好人家里。”这首诗的首句“青草长在风雨里”既是借景物起兴,又是比喻古卡生从小受苦,充满了青春活力。“红花开在阳光里”,既是借景物抒情,又是比喻古卡生英俊貌美。比和兴结合得非常完美。

七、衬托和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衬托是利用事物相反或相对的条件,把两种事物放在一起,用客体衬托主体。二者极易混淆,那么怎样区别它们呢?

对比的两个事物是同类事物:不是同类事物不能相比,因为对比的目的就是要让同一类别的两个性质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使其善恶美丑自我显露,让人们信服。如果非同类事物放在一起,便达不到这个目的,对比也就失去了意义。衬托却不是这样,它有同类事物相衬,如正反人物在一起写,用反面人物反衬正面人物,但大多数是不同类事物相衬,如:①“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蚕妇》)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咏梅词》)例①是同类相比,“罗绮者”和“养蚕人”都是“人”,属于同类相比,从而说明当时社会的贫富不均。例②的“百丈冰”和“花枝俏”,前者是自然现象,后者是生命现象,句中用前者反衬后者的坚强性格。

但要说明一种情况,有的对比乍一看不是同类事物,但如果一分析,仍应看作是同类事物。如鲁迅的一句名言:③“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终究是苍蝇。”这句话乍一看是把“战士”和“苍蝇”对比的,而“战士”和“苍蝇”不是同类事物,但只要分析一下,句中的“苍蝇”并不是指一种害虫,而是指像苍蝇一样肮脏的人。同样是“人”,应是同类相比。

二者突出的重点不同:对比的两个方面是互相突出,使美的更美,丑的更丑,善的更善,恶的更恶。而衬托却有主次之分,用次要的方面衬托主要的方面。如:④“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⑤“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却待雪化时。”例④是对比,既鞭挞了卖国求荣的奸臣秦桧,又歌颂了民族英雄岳飞,对比强烈,褒贬分明,不分主次。例⑤写了大雪和青松两个形象,用大雪来反衬青松傲霜斗雪的高大形象,采用的是反衬手法。

八、正衬与反衬

这是指诗歌中所写的景物与表现的喜怒哀乐感情的关系。古代诗歌讲究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古代诗歌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理解好这个特征,对阅读和鉴赏古代诗歌的意义非常重大。诗中的景物,都是为烘托气氛、抒发感情服务的。

正衬:这是指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构成的衬托。它包括两个方面:

①以“乐”衬“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中抒发对钱塘湖春行所见美景的喜悦欣赏之情,这由尾联可以看出。中间两联写春天鸟和花草的情趣和生机,是为抒发后文“最爱”之情所作的铺垫。这里,美好景物和喜悦情感是和谐统一的。

②以“哀”衬“哀”。凄凉之景也可以用来烘托凄凉的气氛,而且更为常见。如李白的《沙丘城下寄杜甫》:“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全诗集中表达的是对朋友杜甫的思念之苦,为此,第二句的“高卧”是孤独的诗人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的不得已之举,第四句的“秋声”更是明显地渲染了诗人凄苦的心情。

反衬:这是指利用事物相反的条件构成的衬托。这种衬托包括四个方面:

①以“乐”衬“哀”。杜甫的一首《绝句》:“碧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前两句是美好的春景,可后两句是伤感的怀乡之情。而全诗的中心恰恰是这后两句而不是前两句。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前面的美景就是为反衬后面的伤感之情服务的。

②以“哀”衬“乐”。景是为情服务的,若全诗是“乐”情,前面的“哀”景完全有可能是为反衬“乐”情服务的。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且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的,就全然不是悲哀之景了。

③以动写静。即用动态景物来表现寂静。如王维的《萍池》:“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诗中巧借绿萍的开合之动来反衬萍池的幽静。

④以响衬静(以声衬寂)。如王维的《秋夜独坐》:“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诗人在空堂独坐,夜深之时,听到了秋雨中山果从树上坠落的声响,昏暗不明的灯影下草虫的哀鸣。用果落、虫鸣之声来写静,更显得寂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全//58页)
诗歌表达技巧
董腾老师干货|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的解题技巧,一篇教会你!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基础知识表解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