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修行

 

 



论修行

南北

 

说到修行,人们大多就会认为,这是一件十分诡秘的事情。又或者,是认为只有宗教徒才要去过“修行的生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我们能认真的在这“修行”一词的字里字外琢磨一番,就知道完全的不是那么一回事。所谓修行,既不神秘,也不是世界上仅仅一些特殊的个体或群体所独有。

我对“修行”的定义,就是过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或者说,当你在追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时,你就在修行了。当然,我这里所谓“与众不同的生活”,在普世道德的层面上,是增上缘,是向善的,而非相反。

从字词的既有含义来看,修行就是修正自我的行为或修养自己的德行,是一个锻炼重塑自己,从而令身心改变达到自我崭新、纯净和圆满的过程。这个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修行者的终极目标。如果将修行定位在获得某种神通上,那要么是不足称道的修行副产品,要么就一定是神怪故事看多了,进入幻觉。

由此可知,修行是人人能做的事情。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去进行完全是你个人的自我修行。修什么怎么修?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也完全由你自己来决定。你为自己设置的目标足够大时,你的道路也就会足够远,同时也定会有足够的艰难和曲折在等着你。比如,你要想让自己成为佛陀那样的大觉悟者,你就不可能仅靠了一声“阿弥陀佛”去实现。

或者,如果这种修行不是你自己的本来追求,不是你内心的真需要,而是被逼迫,或是为一种切近的利益而勉强,那么,你其实已经偏离了修行的真实本意,你已经不是在修行。

我非宗教徒。但我喜欢宁静、简单的生活。我认为,对于这种宁静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实践,就是我的修行。比如,我也曾经与身边的大多数人一样,是一个不避荤腥什么都敢吃的人。但后来我知道那样不对,我应该食素。于是,我就去做了。之后,十多年来我一直食素,让自己的身心清净起来,尽量拒绝来自四面八方、饭桌上下的各种毒害,尽量将各种诱惑挡在外面。

今春开始,我又开始实行“过午不食”。就是一天之中,只在中午吃一次正餐。早上随便吃点东西,中午饱餐一顿,晚上就基本不食,直到次日。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这两件事——食素和过午不食,已经完全成了一种自然的生活内容,毫无困难。但在实行之初,却很不易。为什么呢?因为要打破一种世人都在实行的生活定律,要改变自己许多年也都一直认为天经地义的生活规律和习气,无论是从心理还是生理方面,都是困难的,都要有强大意志力的投入。

或许,会有人产生疑惑,这样做,或者说这样修行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我想,我也许可以用一个禅者的语言来作答,那就是“明心”和“见性”。

顺便说一声,我一直认为所谓的禅,不是宗教,而只是一种思想。或者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如果一个人的实际生活内容足够简单,所需之物就会少之又少。那么,他就抛掉了很多世人俱有的贪婪欲念,也就减去了很多为这贪婪欲念而必须进行的种种劳作、钻营和困顿,少了许多挣扎,也就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深入了解自然并观察反省自己的内心,去明了生命本来的真相和所需。

我不是一个宗教徒,但我却乐于承认自己是一个禅者。当然,也可以说我是一个佛禅基本思想的实践者。佛禅境界,在我看来也不是什么神秘之物,它就是一幅美丽的思想画卷。

禅者这样的称谓,只能是自己给自己加冕,而不可能是“我”之外的其他任何人公开或私秘相授。犹如当初佛陀说自己是佛时,并不需要别人的加冕和认证。我认为这只是对自己的一个勉励,是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生命中恒久的大目标。你为自己的生命境界勾画出了一幅蓝图,你就要为这蓝图的变现去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真实的完美起来,这就是修行。

明心,就是让心灵净洁明亮起来,像一座自己发光的灯塔,不被世间的尘垢阴霾所遮蔽。

见性,就是见到自己真实的内心,了解自己,发现自己,完成自己。

所谓修行,其实也就如此简单,就是成为你自己,过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而不是沉陷在世俗的泥沼中吞食无尽的烦恼。

这与众不同的生活,应是令你身心无比自在、愉悦的。

感到欣慰的是,我这些或许会被认为偏颇的思想,并不孤立。当我两年前在昆明的一家书店看到韩国的法顶禅师所著《山中花开》一书时,我就知道,我遇到了一个真正可以对话的人。当然,这样的对话,是隔着遥远的时空,是心灵的一种倾谈。他是一位比丘,但他避开了世俗的人群,甚至避开喧闹的寺院,一个人躲到罕有人迹的山林之中,进行独自的思考和写作。他最契合我所追求的,就是尽量简单的生活内容和形式,将清贫作为一种人生追求的美德来赞扬。这样公开写在书中的思想,对于追求奢侈消费的当今世界,对于追求浮华生活的人群,不但是警告,简直就是一份挑战。他一个人敢于面对整个世界的堕落,是一个真正的勇者,更是一位真正的修行者。

身为比丘,而不故弄玄虚,不装模作样的去搞怪蒙人,而只是平平淡淡像邻家老人那样面向世界发言,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和点滴感悟,这是我所遇到的佛教人物中仅有的。

尽我所能,我通过网上书店搜寻购买了他所有的著作。他是我的一个导师,也是一个同路的旅友。

去年,他结束了自己山中的独自修行,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并且遗言,死后不准再版他的著作。他要让那些自己书写的文字,随着自己的肉身一起消失。对此,我有所不解。但我想,他这样做一定有自己的道理。文字,对于他不是目的。

犹如花朵,我相信。开放过了,就永远在世间留下了自己的芳香,不会因花落花谢而失去价值和意义。

与法顶禅师的相遇,对我是一个奇迹。他是一面镜子,照见世间种种,一切都无神秘可言。只要遵循自己内心的追求,一点点去实行,菩提花开,就在当下。2011-6-1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正的素与简--真空妙有
一个人的信仰应该是什么?
快乐与不快乐
【视频】《大乘百法明门论学记》第八集
佛歌《佛在你心里》,洗涤你的内心,令你身心愉悦
一曲佛歌《佛在你心里》,洗涤你的内心,令你身心愉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