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歌用词必推敲,作品
我受父辈影响,从小熟背唐诗宋词。长大后,更是读诗不倦。如今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诗歌的传播也与时俱进。为此,有幸能读到很多网络诗人的佳作,欣喜不已。然在这品读网络诗歌的过程中,也深感这个时代浓烈的浮躁气。我反思良久,借此机会倒一倒心中的苦水。
我国的诗歌文化源远流长,历代名家辈出。这些大家为写诗所付出的汗水是远超常人的,其中的对用词推敲的故事也有很多。我给大家讲两个比较出名的。
一、推敲的来历:
    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觉得第二句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应换成“敲”。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不知是“敲”还是“推”好。嘴里就边推敲边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摘自百度百科)
二、王安石的绿: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喜爱改诗是王安石的一大特点。他为同时的人改诗,也为古人改诗,《彦周诗话》评论他改谢贞的《春日闲居诗》,将“风定花犹舞”中的“舞”字改作“落”字:“其语顿工”。至於自己的诗,那就更用得“干锤百炼”四个字了。这首《泊船瓜洲》就是一个例证。据洪迈《容齐斋笔》卷八记载:吴中士人藏有这首诗的原稿,初写时是“又到江南岸”,自己圈去“到”字,注曰“不好”;继而改为“过”,又圈去;再改为“入”、“满”……这样一共改了十几个字,最后才定为“绿”字。(摘自百度百科)
我私下认为,中国历代诗歌大家都有着不呕心血,不成诗的精神。杜甫也在《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中言道:“语不惊人死不休”。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我们虽不求超越,在诗歌创作中也应反复读改个几遍,推敲下用词,方不愧对先贤。
其实,诗歌的上乘下品有时就是取决于对词语的把握上,我再为大家说两个小故事:
一、苏小妹给诗加“腰”
传说有一天,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三人在一起讨论诗句。苏小妹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间各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五言联句。”
苏东坡略加思索,随即说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小妹说:“还算好不过这个‘摇’还不够美。”黄山谷接着吟道:“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说:“是个佳句,但是仍然没用上理想的字。”这时苏东坡忍不住了,问:“那么,妹妹你加的是什么字呢?”苏小妹说:“兄长的‘摇’‘映’二字,确实写出了柳的动态和月的皎洁,但山谷公的‘舞’‘隐’,要略胜一筹。因为‘舞’是模仿人的动作,把柳的姿态反映得更加形象;‘隐’是夸张写法,使月的皎洁更加突出。而我要说的是:‘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听了,一起鼓掌称赞,说:“妙极!”
苏小妹的“扶”字和“失”字,好在“扶”的拟人化更准确,既写出了风的轻微、柳的纤弱,又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和互相依偎的神态,所以比黄山谷的“舞”更生动得体。“失”字,也比“隐”字更传神,它准确地写出了月、梅融为一体的情景。(摘自百度百科)
二、柳絮才的来历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俄而雪骤,公(谢安)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拟?’兄子胡儿(侄子谢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侄女谢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摘自百度百科)
我给大家讲了四个故事,无非是想借先贤的事迹告诉大家,诗歌用词推敲的重要性。这既是一种作诗的态度,也是写好诗的必要前提。
有的读者可能要问,我讲的故事都只是对古体诗的要求,现代诗歌可能没那么讲究吧?胡适曾言:“诗国革命何自始,要需作诗如作文”,现代诗诚然是诗体的一种革命,它的形式相对自由。然自由一定要建立在规矩之上,据我所知无论作诗行文,用词推敲都是规矩中不变的一条。为此,奉劝各位朋友,要想写好诗,用词必推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诗词中炼字炼句的例子
咬文嚼字》备课札记
轻风___细柳,淡月___梅花 ? 填上算你厉害~
5个推敲炼字的诗词佳话,一字不苟,精神可嘉,令人称叹
“轻风细柳,淡月梅花”,在这两句诗中各加一个字作腰,加哪两个字最好?
古代诗歌的“炼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