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钢结构工程安装工艺标准
    6-7 钢结构工程安装工艺标准
(SEJ/BZ-0607-2002)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工程中的拼装、安装施工工艺。
2 施工准备
2.1 设备和主要机具
2.1.1 设备:安装设备一般采用门式起重机和汽车吊、履带吊。根据构件的重量、现场环境选择合适的设备。
2.1.2 主要机具:吊装索具、电焊机、垫木、垫铁、扳手、撬棍、扭矩扳手、千斤顶、直尺、卷尺等。
2.2 材料、半成品
2.2.1 钢构件:钢构件型号、制作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2.2 连接材料:焊条、螺栓等连接材料应有质量证明书,并符合设计及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2.3 作业条件
2.3.1 按构件的明细表,核对进场构件的数量,查验出厂合格证及有关技术资料。
2.3.2 检查构件在装卸、运输及堆放中有无损伤或变形。损伤和变形的构件应予以矫正或重新加工。被碰坏的防腐层应补涂,并再次检查办理验收手续。
2.3.3 检查已拼装好的钢构件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2.3.4 安装场地地基应坚硬,有足够的设备和人员的施工作业面。
2.3.5 安装前检查上道工序是否办理相关的验收、移交、检测手续。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 → 构件安装 → 连接固定 → 检查验收
3.2 钢屋架(钢天窗架)拼装
3.2.1 钢屋架的形式见中国钢结构协会编著的《建筑钢结构施工手册》P900页图9-46所示。(以下简称手册)
3.2.2 将两半榀屋架放在拼装平台上,每榀至少有4个点或6个点进行找平,拉通线尺寸无误,进行点焊,按焊接顺序焊好。
3.2.3 对侧向刚性较小的屋架,焊完一面要进行加固,构件翻身后继续找平,复合尺寸焊接见《手册》P900页图9-47、图9-48所示。
3.2.4屋架拼装后扭曲或折线弯曲调整。屋架上下弦杆扭曲或折线变形,主要是焊接或运输堆放压弯。矫正时可用机械、火焰矫正等几种方法。
3.2.5 屋架起拱与跨度。起拱与跨度有矛盾时,要以起拱数值为准。
3.2.6 屋架拼装节点处,构件制作角度及总尺寸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修理。
3.2.7屋架拼装有立拼和卧拼,尤其是立拼,如果支架搭得不牢,由于屋架自重引起支架易下沉,起拱数值不易保证。《手册》P902页图9-49、图9-50图9-51所示。
3.3 钢柱拼装
3.3.1 钢柱拼装一般用于多节柱一起安装上。在地面将2节或3节钢柱拼接在一起,一次吊装就位。但是,必须考虑起重机的能力。
3.3.2 根据钢柱断面不同,采取相应的钢平台及胎具。
3.3.3 每节钢柱都弹好中线,在断面处成互相垂直,多节柱拼装时,三面都要拉通线,注意拉通线时,防止线的垂度。
3.3.4每个节点最容易出现问题是翼缘板错口。如发现翼缘板制作构件时发生变形,采用方便的机械矫正或火焰矫正,达到允许误差继续拼接。拼接一般采用倒链,在两接口处焊耳板,进行校正对接。
3.3.5 节点必须采用连接板做拘束度,当焊接冷却后再拆除。
3.3.6 焊接冷却将柱翻身,焊另一面前进行找平,继续量测通线 → 找标高点焊 → 焊好→ 拘束板 → 焊接 → 冷却 → 割掉拘束板及耳板→ 复核尺寸
3.4 钢梁拼装
3.4.1 门式(实腹式)钢梁拼装。将要拼装的每单元分段钢梁采取卧拼或立拼的方式,拼装顺序为:
构件 → 拼装台 → 找平 → 拉通线 → 安装普通螺栓定位 → 安装高强度螺栓 → 初拧 → 终拧 → 复核尺寸
1 轻钢结构的梁最大弱点是侧向刚度很小,因此,在将拼装好的钢梁移动时,应视刚度情况采取多点吊方法。
3.5 立体拱形桁架拼装。
3.5.1 拼装工艺流程:桁架整体胎架制作 → 桁架整体拼装定位 → 校正、检 验 → 对接焊缝焊接 → UT检验 → 焊后校正 →涂装 → 检验合格
3.5.2 选用合适的起重设备,建立总装平台,并保证平台水平。
3.5.3 在拼装平台上立胎架,胎架尺寸须经检验人员验收通过后,进行桁架拼装。
3.5.4 拼装时应考虑焊后变形,需对节点通过胎具加固约束。
3.5.5 钢管对接采取内加衬管坡口对接,坡口对接间隙采用预紧器,调整其尺寸。
3.5.6 梯形钢管拱形的上下弦杆定位,根据节点标高,可用水管连通原理定其标高。
3.6 钢柱安装
3.6.1 钢柱的种类:单层、多层钢柱;有长、短钢柱;断面形式分有:口、工、O、Ⅱ、Ⅲ形。
3.6.2 吊点选择 吊点的位置应根据钢柱形状、端面、长度、起重性能等情况确定。
1一般钢柱弹性和刚性都很好,吊点采用一点正吊,吊耳放在柱顶处,柱身垂直、易于对线校正。通过柱重心位置,受起重机臂杆长度限制,吊点也可放在柱长1/3处,吊点斜吊,由于钢柱倾斜,对线校正较难。
2 对细长钢柱,为防止钢柱变形,可采用二点或三点
3如果不采用焊接吊耳,直接在钢柱本身用钢丝绳绑扎时要注意两点。其一:钢柱(口、工型)四角做包角(用半圆钢管内夹角钢∟)以防止钢丝绳刻断;其二:在绑扎点处,为防止工字型钢柱,局部受挤压破坏,可加一加强肋板,吊装格构柱,绑扎点处加支撑杆。
3.6.3 起吊方法 对重型工业厂房大型钢柱又重又长,根据起重机配备和现场条件确定,可单机、二机、三机吊装。
1 旋转法:钢柱运到现场,起重机边起钩边回转使柱子绕柱脚旋转而将钢柱吊起,见《手册》P909页图9-60所示。
2滑行法:单机或双机抬吊钢柱起重机只起钩,使钢柱脚滑行而将钢柱吊起的方法,为减少钢柱脚与地面的摩阻力,需在柱脚下铺设滑行道。见《手册》P909页图9-61所示。
3递送法:双机或三机抬吊,为减少钢柱脚与地面的摩阻力,其中一台为副机吊点选在钢柱下面,起吊柱时配合主机起钩,随着主机的起吊,副机要行走或回转,在递送过程中,副机承担了一部分荷重,将钢柱脚递送到基础上面,副机摘钩,卸去荷载,此刻主机满载,将柱就位见《手册》P909页图9-62所示。
4 双机或多机抬吊注意事项:
1) 尽量选用同类型起重机。
2) 根据起重机能力,对起吊点进行荷载分配。
3) 各起重机的荷载不易超过其相应起重能力的80%。
4)多机抬吊,在操作过程中,要互相配合,动作协调,采用铁扁担起吊,尽量使铁扁担保持平衡,倾斜角度小,以防一台起重机失重而使另一台起重机超载,造成安全事故。
5) 信号指挥,分指挥必须听从总指挥。
3.6.4 轻钢结构钢柱安装
1轻钢结构一般指门式刚架柱居多,由于这种柱都是变截面的,柱根小,柱顶大,头重脚轻,重心是偏心的,安装固定后,为防止倾倒必要时加临时支撑。
2柱脚的锚栓应采用可靠方法定位,如见《手册》P933页图9-89所示。除测量直角边长外,还应测量对角线长度,在混凝土灌注前和灌注后钢结构安装前,均应对锚栓位置,确保基础的平面尺寸和标高符合设计尺寸要求。
3 标高调整,纵横十字线、垂直度及安装方法,参照一般钢柱安装工艺。
4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的安装允许偏差,可按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有关规定执行。
3.6.5 钢柱校正 包括柱基标高调整,对准纵横十字线,柱身垂偏。
1 单层结构钢柱校正
1)柱基标高调整。根据钢柱实际长度,柱底平整度,钢牛腿顶部距柱底部距离,重点要保证钢牛腿顶部标高值,来决定基础标高的调整系数。
具体做法有:首层柱安装时,可在柱子底板下的地脚螺栓上加一个调整螺母,螺母上表面的标高调整到与柱底板标高齐平,放上柱子后,利用底版下的螺母控制柱子的标高,精度可达±1mm以内。柱子底版下预留的空隙,可以用无收缩砂浆以捻浆法填实。使用这种方法时,对地脚螺栓的强度和刚度应进行计算。
2)纵横十字线:钢柱底部制作时,在柱底板侧面,用钢冲打出互相垂直的四个面,每个面一个点,用三个点与基础面十字线对准即可,争取达到点线重合,如有偏差可借线。
  对线方法;起重机不脱钩的情况下,将三面线对准缓慢降落至标高位置。为防止预埋螺栓与柱底版螺孔有偏差,设计时考虑偏差数值,适当将螺孔加大,上压盖板焊接解决。
3)柱身垂偏校正:采用缆绳校正方法,用两台呈90o的经纬仪找垂直,在校正过程中不断调整柱底版下螺母,直至校正完毕,将柱底版上面的2个螺母拧上,缆绳松开不受力,柱身呈自由状态,再用经纬仪复核,如有偏差,调整下螺母,无误,将上螺母拧紧。地脚螺栓的紧固力一般有设计规定,地脚螺栓紧固力见表1。地脚螺栓螺母一般可用双螺母,也可在螺母拧紧后,将螺母与螺杆焊实。

表1 地脚螺栓紧固力   
地脚螺栓直径(mm) 紧固轴力(KN)
30 60
36 90
42 150
48 160
56 240
64 300

2 高层及超高层钢结构钢柱校正:主要是控制钢柱的水平标高,十字轴线位置和垂直度。测量是安装的关键工序。
1)柱基标高的调整,首层柱垂偏校正,与单层钢结构钢柱校正方法相同。不同点是高层及超高层钢结构,地下室部分钢都是劲性钢柱,钢柱的周围都布满了钢筋,调整标高,对线找垂直,都要适当地将钢筋梳理开,才能进行工作。
2) 顶标高调整和其他节框架钢柱标高控制可以用两种方法:一是按相对标高安装,另一种按设计标高安装,通常按相对标高安装。钢柱吊装就位后,用大六角高强度螺栓固定连接,即上下耳板,不加紧,通过起重机起吊,撬棍微调柱间间隙。量取上下柱顶预先标定标高值,符合要求后打入钢锲、点焊限制钢柱下落,考虑到焊缝收缩及压缩变形,标高偏差调整至5mm以内。柱子安装后在柱顶安置水平仪,测相对标高,取得合理值为零点,以零点为标准进行换算各柱顶线,安装中以线控制,将标高测量结果与下节柱顶预检长度对比进行综合处理。超过5mm对柱顶标高作调整,调整方法是采用填塞一定厚度的低碳钢钢板。
3)第二节柱纵横十字线校正。为上下柱不出现错口,尽量做到上下柱十字线重合,如有偏差,在柱柱的连接耳板的不同侧面夹入垫板(垫板厚度0.5-1.0mm)拧紧大六角螺栓,钢柱的十字线偏差每次调整3mm以内,若偏差过大分2~3次调整。
注意:每一节柱子的定位轴线决不允许使用下一节柱子的定位轴线,应从地面控制轴线引到高空,以保证每节柱子安装正确无误,避免产生过大的积累偏差。
4)第二节钢柱垂偏校正:钢柱校正重点对钢柱有关尺寸预检,影响垂直因素的预先控制。可采取预留偏差值等方法。标准柱的垂直校正可采用三台经纬仪对钢柱及钢梁安装跟踪观测。钢柱垂直度校正可分两步。
A第一步,采用无缆风校正,在钢柱偏斜方向的一侧打入钢锲或顶升千斤顶,见《手册》P912页图9-64所示。在保证单节柱垂直度不超过的前提下,将柱顶轴线偏移控制到零,最后拧紧临时连接耳板的大六角高强度螺栓至额定扭距值。
注意:将临时连接耳板的螺栓孔应比螺栓直径大4.0mm,利用螺栓孔扩大足够的余量调节钢柱制造误差-1~+5mm。
B第二步将标准框架体的梁安装上,先安上层梁,再安中、下层梁,安梁过程会对柱垂直度有影响,可采用钢丝绳缆索(只适宜向跨内柱)、千斤顶、钢锲和手拉葫芦进行,如见《手册》P913页图9-65所示。其他框架柱依标准框架体向四周发展,其做法与上同。焊缝的横向收缩值可参见《手册》P913页表9-59所示。 
3 单层、多层钢柱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可参见《手册》P313页表4-179表4-180所示。
3.7 钢屋架的安装
3.7.1 钢屋架的侧向刚度较差,安装前需要加固。单机吊(一点或2~3~4点加铁扁担办法)常加固下弦。双机抬吊应加固上弦。
3.7.2 屋架的绑扎点,必须绑扎在屋架节点上,以防构件在吊点处产生弯曲变形。
3.7.3第一榀屋架起吊就位后,应在屋架两侧设缆风固定。如果端部有挡风柱校正后可与挡风柱固定。第二榀屋架起吊就位后,每坡用一个屋架调整器,进行屋架垂直度校正,固定两端支座处,螺栓固定或焊接 → 安装垂直支撑 →水平支撑 → 检查无误,成为样板间,以次类推。
3.7.4为减少高空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可在地面上将天窗架预先拼装在屋架上,并将吊索两面绑扎,把天窗架夹在中间,以保证整体安装的稳定,见《手册》P914页图9-66、9-67所示。
3.7.5钢屋架垂直度校正方法:在屋架下弦一侧拉一根通长钢丝,同时在屋架上弦中心线反出一个同等距离的标尺,用线锤校正,也可用一台经纬仪,放在柱顶一侧,与轴线平移a距离,在对面柱子上同样有一距离为a的点,从屋架中线处用标尺挑出a距离,三点在一条线上,即可使屋架垂直,见《手册》P914页图9-67所示。将线锤和通长钢丝换成经纬仪即可。
3.8 钢梁安装
3.8.1 钢吊车梁安装
1 起吊方法:根据吊车梁重量,起重机能力,现场施工条件,工期要求,因地制宜,选用最佳方案。
1)屋盖吊装之前:可采用单机吊、双机抬吊,利用柱子做拔杆设滑轮组(柱子经计算设缆风),另一端用起重机抬吊,土法一端为防止吊车梁碰牛腿,要用溜绳拉出一段距离,才能顺利起吊。
2) 屋盖吊装之后,最佳方案是利用屋架端头或柱顶栓滑轮组来抬吊吊车梁,这种方法都要对屋架绑扎位置或柱顶通过验算而定。
3) 吊点:利用工具式吊耳进行起吊、安全、可靠、方便。
2 校正:包括标高调整,纵横轴线(包括直线度和轨距)和垂直度。
1)标高调整:当一跨即两排吊车梁全部吊装完毕后,用一台水准仪(精度为±3mm/km)架在梁上或专门搭设的平台上,进行每梁两端的高程测量,将所有数据进行加权平均,算出一个标准值(此表准的标高符合允许偏差值)。计算各点所需垫板厚度,在吊车梁端部设置千斤顶顶空,在梁两端垫好楔铁块。
注意:吊车梁标高调整可在屋盖吊装之前之后均可。
2)纵横轴线校正:柱子安完,及时将柱间支撑安好形成排架。首先要用经纬仪,在柱子纵列端部,从柱基正确轴线,引到牛腿顶部水平位置,定出正确轴线距吊车梁中心线距离,在吊车梁顶面中心线拉一根通长钢丝(或用经纬仪均可),逐根梁端部调整到位,为方便调整位移,吊车梁下翼缘一端为正圆孔,另一端为椭圆孔,用千斤顶和手拉葫芦进行轴线位移,将铁楔再次调整、垫实。
3)吊车梁垂直度校正:从吊车梁的上翼缘挂锤球下去,测量线绳至腹板上下两处的水平距离。根据梁的倾斜程度(a≠a/),楔铁块再次调整,使a=a/,即可垂直。纵横轴线和垂直度可同时进行。
4)横轴线及跨距校正时间:对中小型吊车梁,因吊车梁较轻,校正工作可在屋盖吊前吊后均可。对重型吊车梁校正时间宜在屋盖吊装后进行,避免屋盖重量使屋架下弦伸长,屋架跨度增大,轨距将随着屋架跨度的增大而增大。
3 钢吊车梁安装的允许偏差见《手册》P915页表9-60所示。
4 钢桁架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可参《手册》P316页表4-182所示。
3.8.2 轻型钢结构斜梁安装
1起吊方法:门式刚架斜梁其特点是跨度大(即构件长)侧向刚度很小,为确保质量、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强度,根据现场和起重设备能力,最大限度地将扩大拼装工作,在地面组装好的斜梁吊起就位,并与柱连接。
2 可选用单机两点或三、四点起吊或用铁扁担以减少索具所产生的对斜梁压力,或者双机抬吊,防止斜梁侧向失稳。
3吊点的选择:大跨度斜梁吊点须经过计算确定。对于侧向刚度小,腹板宽度比大的构件,防止构件扭曲和损坏,主要从吊点多少及双机抬吊同步,动作协调,考虑必要时两机大钩之间拉一根钢丝绳,在起钩时两机距离固定,防止互曳。
4顶与钢架连接点,端板竖放,横放、斜放见《手册》P934页图9-90所示。其连接都是高强度螺栓连接,所以安装精度要求较高。
5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的安装允许偏差,可按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有关规定执行。
3.8.3 高层及超高层钢结构钢梁安装
1 主梁采用专用卡具,为防止高空因风或碰撞物体落下主要做法,将卡具放在钢梁端部500mm的两侧。
2一节柱有2层、3层、4层梁,原则上竖向构件由下向上逐件安装,由于上部和周边都处于自由状态,易于安装测量,保证质量。习惯上同一列柱的钢梁从中间跨开始对称地向两端扩展,同一跨钢梁,先安上层梁再安中下层梁。
3在安装和校正柱与柱之间的主梁时,再把柱子撑开,测量必须跟踪校正,预留偏差值,留出接头焊接收缩量,这时柱子产生的内力,焊接完毕焊缝收缩后也就消失。 
4柱有柱接头和梁与柱接头的焊接,以互相协调为好,一般可以先焊一节柱的顶层梁,再从下向上焊各层梁与柱的接头,柱与柱的接头可以先焊,也可以最后焊。
5 次梁可以三层串吊。
6同一根两端的水平度,允许偏差(L/1000)+3;最大不超过10,如果钢梁水平度超标,主要原因是连接板位置或螺孔位置有误差,可采取换连接板或塞焊孔重新制孔处理。
3.8.4 门式刚架安装顺序
1 安装单根钢柱 → 柱高调整 → 纵横十字轴线位移 → 垂偏校正初校 → 固定 → 超差调整 → 固定
2 斜梁在地面超平的垫木上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组装好。
3 先从靠近山墙的有柱间支撑的两榀刚架开始 → 安装本间檩条 → 支撑 → 隅撑等全部安装好。
4 除最初安装的两榀刚架外,所有其余刚架间的檩条,
墙梁和檐檩的螺栓均应在校准后再拧紧。
5 各种支撑的拧紧程度,以不将构件拉弯为原则。
6 檩条和墙梁安装时,应设置拉条并拉紧,但不应将檩条和墙梁拉弯。
7如果跨间较长,也可以从中间开始安装两榀刚架 → 柱,柱间梁 → 屋面斜梁 → 支撑 → 檩条顺序安装,使两榀刚架与中隔墙连成整体,形成稳定的空间体系,再向两端延伸。
8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结构空间稳定情况,为防止巨风力对刚架倾覆,必要时可拉缆风措施。
4 质量标准
4.1 主控项目
4.1.1 安装施工中所用的计量器具,必须经过计量部门检验复核,合格的方能使用。
4.1.2 钢结构制作、安装、验收及土建施工用的量具,必须用同一标准进行鉴定,应具有相同的精度等级。
4.1.3 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基础轴线和标高、地脚螺栓的规格及其紧固应符合设计要求。
4.1.4基础顶面直接作为柱的支承面和基础顶面预埋钢板或支座作为柱的支承面时,其支承面、地脚螺栓(锚栓)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支承面、地脚螺栓(锚栓)位置的允许偏差(mm)
项    目 允许偏差
支承面 标高 ±3.0
水平度 L/1000
地脚螺栓(锚栓) 螺栓中心偏移 5.0
预留孔中心偏移 10.0

4.1.5 采用座浆垫板时,座浆垫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4.1.6 采用杯口基础时,杯口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4.1.7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安装工程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基础上柱的定位轴线和标高、地脚螺栓(锚栓)的规格和位置、地脚螺栓(锚栓)紧固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中的P.41页表11.2.1的规定。(以下简称规范)

表3 座浆垫板的允许偏差(mm)  
项  目 允许偏差
顶面标高 0. 0
–3.0
水平度 L/1000
位置 20.0

表4 杯口尺寸的允许偏差(mm)
项   目 允许偏差
底面标高 0. 0
-5.0
杯口深度H ±5.0
杯口垂直度 H/100,且不应大于10.0
位置 10.0

4.1.8 钢结构运输、堆放和吊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在运输、堆放和吊装等造成的变形及涂层脱落,应进行矫正和修补。
4.1.9 设计要求顶紧的节点,接触面不应少于70%紧贴,且边缘最大间隙不应大于0.8mm。
4.1.10 钢屋(托)架、桁架、梁及受压杆件的垂直度和侧向弯曲矢高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P36页表10.3.3的规定。
4.1.11 单层钢结构主体结构的整体垂直度和整体平面弯曲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P37页表10.3.4的规定。
4.1.12 多层柱子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P43页表11.3.2的规定。
4.1.13 多层及高层钢结构主体结构的整体垂直度和整体平面弯曲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P44页表11.3.5的规定。
4.1.14 拼装施工中所用的计量器具,必须经过计量部门检验复核,合格的方能使用。
4.1.15 钢结构制作、安装、验收及土建施工用的量具,必须用同一标准进行鉴定,应具有相同的精度等级。
4.1.16 高强度螺栓和普通螺栓连接的多层板叠,应采用试孔器进行检查,并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采用比孔公称直径小1.0mm的试孔器检查时,每组孔的通过率不应小于85%;
2 当采用比螺栓公称直径大0.3mm的试孔器检查时,通过率应为100%;
4.2 一般项目
4.2.1 预拼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附录D表D的规定。
4.2.2 地脚螺栓(锚栓)尺寸的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地脚螺栓(锚栓)尺寸的允许偏差(mm) 
项   目 允许偏差
螺栓(锚栓)露出长度 +30.0
0.0
螺纹长度 +30.0
0.0

4.2.3 钢柱等主要构件的中心线及标高基准点等标记应齐全。
4.2.4当钢桁架(或梁)安装在混凝土柱上时,其支座中心对定位轴线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当采用大型混凝土屋面板时,钢桁架(或梁)间距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
4.2.5 钢柱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P84页表E.0.1的规定。
4.2.6 钢吊车梁或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类似构件,其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P85页表E.0.2的规定。
4.2.7 檩条、墙架等次要构件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檩条、墙架等次要构件安装的允许偏差(mm)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柱 中心线对定位轴线的偏移 10.0 用钢尺检查
垂直度 H/1000,且不应大于10.0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钢尺检查
弯曲矢高 H/1000,且不应大于15.0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钢尺检查
抗风桁架的垂直度 h/250,且不应大于15.0 用吊线和钢尺检查
檩条、墙梁的间距 ±5.0 用钢尺检查
檩条的弯曲矢高 L/750,且不应大于12.0 用拉线和钢尺检查
墙梁的弯曲矢高 L/750,且不应大于10.0 用拉线和钢尺检查
注:1.H为墙架立柱的高度;
2.h为抗风桁架的高度;
3.L为檩条或墙梁的长度;

4.2.8钢平台、钢梯、栏杆安装应符合先行国家标准《固定式钢直梯》GB4053.1、《固定式钢斜梯》GB4053.2、《固定式防护栏杆》GB4053.3、和《固定式钢平台》GB4053.4的规定。见表7。
4.2.9 现场焊缝组对间隙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的规定。
4.2.10 钢结构表面应干净,结构主要表面不应有疤痕、泥沙等污垢。

表7 钢平台、钢梯和防护栏杆安装的允许偏差(mm)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平台高度 ±15.0 用水准仪检查
平台梁水平度 L/1000,且不应大于20.0 用水准仪检查
平台支柱垂直度 H/1000,且不应大于15.0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钢尺检查
承重平台梁侧向弯曲 L/1000,且不应大于10.0 用拉线和钢尺检查
承重平台梁垂直度 h/250,且不应大于15.0 用吊线和钢尺检查
直梯垂直度 L/1000,且不应大于15.0 用吊线和钢尺检查
栏杆高度 ±15.0 用钢尺检查
栏杆立柱间距 ±15.0 用钢尺检查

表8 现场焊缝组对间隙的允许偏差(mm)  
项      目 允许偏差
无垫板间隙 +3.0
0.0
有垫板间隙 +3.0
-2.0

4.2.11 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P88页表E.0.5的规定。
4.2.12 多层及高层主体钢结构总高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P89页表E.0.6的规定。
5 成品保护
5.1 钢结构在现场堆放时,堆放场地地基要坚实;排水要良好;钢结构产品不能直接置于地上,要垫高200mm。
5.2 钢结构在运输、装车、卸车和吊装时,应设置加固、保护措施,确保钢结构在过程中不变形。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一般单层钢结构安装应先吊装竖向构件,后吊装平面构
件,这样施工的目的是减少建筑物的纵向长度安装累积误差,保证工程质量。
6.2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结构空间稳定情况,为防止巨风力
对刚架倾覆,必要时可拉缆风措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钢结构安装,教科书式教学
深度剖析钢结构安装施工工艺
钢结构厂房安装质量三大通病的预防措施
钢结构安装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上篇)
钢结构(单层结构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钢屋架安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