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叙文阅读知识

 ●新课标要求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评价建议》要求:

·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略读、浏览的评价:重在考查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知识点归纳

★知识网络

1.记叙文的特点: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人、事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记叙文的分类。

(1)从写作的内容与方式看,记叙文可以分为简单记叙文和复杂记叙文。

(2)根据描述的内容,可以分为写人的、叙事的、写景的和状物的记叙文。

3.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及结果。

4.记叙文的顺序:顺叙、插叙和倒叙。

 (1)顺叙: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如《藤野先生》。②按事物或观察的空间方位顺序来记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作用: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2)倒叙: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如《背影》。

作用:埋下伏笔,突出重点,加强表现力,增强文章的生动性,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3)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

作用:对主要情节起补充作用和衬托作用,可以帮助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

5.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于全文的主线。它是作者展开文章内容,安排情节的思路的重要手段;

(1)人物线索:以人物的见闻、事迹为线索。如《故乡》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2)事件线索: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社戏》以看社戏为线索。

(3)时间线索: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如《最后一课》(去上学——上课前——上课时——散学)

(4)地点线索:以地点的转移为线索。如《鲁提辖奉打镇关西》(潘家酒楼——鲁家客店——郑屠肉铺)

(5)物品线索:以某一有意义的物品为线索。如《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为线索。

(6)感情线索:以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感情为线索。如《藤野先生》以“我”的爱国主义思想为线索。

6.记叙文的人称:第一人称(亲切、真实);第二人称(直接,拉近距离,面对面);第三人称(灵活自由,叙述空间大)

7.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但是除了以记叙为主外,还要运用描写、议论、说明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各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有不同的作用。

(1)记叙文的记叙是记叙文的基本写作方法,记叙出事件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并在这过程中刻画人物,把人物的经历表现出来。

(2)记叙文中的描写可分两大类:一是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以此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是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及景物等。社会环境描写:描写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的布局、陈设等。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交代背景,体现社会风情、面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等,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描写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描写有的结合各种修辞手法作生动、形象的描写,以突出强调描写的对象,有的则是运用白描,使文字朴实、简练、干脆。

(3)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的感情。

(4)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8.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照、衬托等)和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等),理解记叙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征。

★复习方法

1.指出记叙的要素、人称。“记叙的要素”,包括记叙的人物、事情、时间、地点等。阅读记叙文,弄清记叙的要素有助于掌握全篇内容,深入理解和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记叙文中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的是第一人称,采用第一人称来写,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以第三者的地位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是第三人称,它的优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明确记叙的人称,有助于体会作者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的态度,进而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2.弄清记叙文的结构。阅读记叙文,从结构形式入手比较容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说,把结构层次弄清了,也就比较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这一点来讲,弄清结构是记叙文阅读的基础。弄清记叙文的结构,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1)找出记叙文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线索是记叙文布局谋篇的重要因素,是它把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贯串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阅读记叙文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弄清段落层次结构。

(2)明确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倒叙方法先把事情的结局说了出来,便吸引读者急于了解起因和过程,对照就比较显著,给人的印象也较深刻。倒叙方法,适用于那些动人的、有特点的结局,必须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顺乎读和写的思路。插叙,指在记叙过程中往往需要插入有关的情节,再接叙原来的事情。

(3)把握记叙的详略。记叙文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时要有主有次,有详有略。阅读记叙文必须弄清文章详写什么,略写什么,并从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重点和中心。

3.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阅读文章,一定要归纳出中心思想。归纳中心思想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从分析结构层次入手。

二是从分析人物和事件入手。

三是综合分析文章的题目、开头或结尾,从而归纳中心思想。

四是从分析文章的议论、抒情成分入手。

4.理解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记叙性语言的准确、生动是记叙文语言的一大特点。在阅读中,注意对其加强理解,既有助于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也有助于我们的写作。对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的理解,要注意运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方法,因为只有采用这样的方法去理解,所得的答案才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题——记叙文阅读(一)
技巧
记叙文
七年级语文知识归纳(人教版七年级)
【暑假学习】记叙文阅读理解考查知识点,答题拿满分不再是问题
中考语文总复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