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舍得点评诗作(三)



今天继续做各群选送诗作的点评。时间宝贵,我们直接看诗。

 
题  目:竹林幽咏

作者/快乐铁匠

清晖照翠横,万箭向天生。静趣文同写,虚怀郑夑成。
凭窗千个字,临水一箫声。古寺梵香渺,悠然踏叶行。

这个五律,是写竹的,很喜欢。以竹入诗,立意自然就高了三分,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竹”乃岁寒三友之一,它本身所寓意的象征性,已经远远超出它的自然属性,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津津乐道。作者这篇五律中提到了两个人名,文同和郑燮,都是以写竹画竹著名的,我们就借郑燮的一首咏竹诗来开始今天的赏析吧---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首先欣赏一点的是,写“竹”而文中不带一个“竹”字,说明作者深谙咏物诗的要旨,不犯题字。我常对初学诗词的朋友说,如果想写什么内容,就尽量不要在诗中写出这内容的直观意象描述。比如写“相思”,我们就不要在诗里写出“相思”二字,写“忧伤”,就尽量不要写出“忧”啊“愁”啊这类的字。我们在修辞上常见的说法是“赋、比、兴”。“赋”是直言其意,“比”是比喻比拟,就是引譬设喻。言他物而达己意。“兴”呢?简单点说就是触景生情,借物而起兴,先言他物,再引到自己的所咏之辞上来。学习古典诗词,尤其是近体诗,更多的是借用“比”和“兴”来表达的。概因近体诗的美学表现是以“含蓄”为主的,所以“比”和“兴”是更常用的手段。

在这里说这么多,是借鉴了这篇五律作者的写作特点,让我们的作品尽可能的富有含蓄典雅之美。

先看首联“清晖照翠横,万箭向天生”,起联写貌,引出竹林之意象。这里作者有使用对偶的意思,我觉得还不如直接将起句改成仄收,完全使用对仗句。五言诗的起句,以不押韵的居多,起句仄收,那么就形成正规的对仗句也是很自然的。这一点,是五言(五律、五绝)区别于七言诗的特点之一。

“清晖”一般是指月光而言,所以,起句的“清晖”与“翠”字有些冲突。“翠”乃指竹的碧绿之色,根据常识我们知道,月光再强,夜里的竹之碧绿之色也很难显现,所以“翠”字不贴切。如果不舍得这个“翠”字,那么就一定要把“清晖”换掉了,换成“晨晖、朝晖”等等都可以啊,哪怕只是一缕晨光都可以托的起这个“翠”字,只是“清晖”不可以哦。物象描写一定要协调好,尤其在起句,景物的选取对后面全篇都要有影响的。

下句“万箭向天生”其实也不很贴切,竹林,其实不仅有竹杆,还有竹叶的,竹林的面貌其实不是都冲天而指的。如果形容一片竹笋,可以形容成“万箭向天生”,因为竹笋是无叶的,但是竹林不是那种貌。所以,作者在这里有点脱离生活实际而想当然了。我们还借用郑夑的一句诗“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看到了吧?竹林之竹,不是钻天杨,也不是挺拔的青松的意象。竹之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有节”。这一点是我的个见,仅做参考。

再看颔联“静趣文同写,虚怀郑夑成”,我的感觉有点脱题了。作者写的“静趣”“虚怀”都是写竹之形态和意趣,这可以理解,作者引用的两个人“文同”(宋诗人、画家,以善画竹著称)和“郑夑”(郑板桥)也都是以写竹画竹而出名的,这都关联到“竹”哦,但是我为什么还要说脱题了呢?作者这篇五律的题目是《竹林幽咏》,其实咏的更多的是“竹林”,而不是单纯的广义的“竹”本身。竹本身具有的意象和竹林所寓意的意象其实是不等同的。作者引用的两个人名,可以算做引典的范畴吧,这二位贴近的是竹而不是竹林。说到竹林我们会联想到什么?“竹林七贤”“避世逍遥”“笙歌诗酒”这一类的意象。“竹”和“竹林”很接近,但是味道就大不相同了。入竹林而感,感的当是这成林成片所带来的氛围,若只面对几株竹,我们则会更注意这竹子本身的“坚硬、有节,虚怀,耐寒”等特点和品质。这就是区别。如果引典,我个人看法,更倾向于借用“竹林七贤”一类的典故以抒怀更贴切一些。

颈联“凭窗千个字,临水一箫声”。我们都可以理解,这里的“凭窗”不是真的倚靠在窗上,“临水”不是真的立在水边,这是诗人想象的发挥。但是,这“窗”和“水”毕竟来的有些突兀了。诗文的每句都应该浑然为一体的,所以,互相间意象的协调一定要合理。在竹林中,我们想象不出如何“凭窗”,如何“临水”的。如果我们只是隔窗而望院中的几根小竹,那是可以的,但是,家院里的几支竹是不能成林的。

说到这,我强调的,还是谋篇的问题。谋篇取决于意象的合理组合,这里说的“意象组合”包括景色的安排和意念感想的协调。前面的分析,着重强调的就是这种合理性。诗之结构是否工稳,也取决于此。最后结联,也牵扯到这个问题。竹林之幽静,与“古寺梵香”是否和谐的起来?“古寺”的意象可否在前面需要铺垫伏笔?“凭窗”“临水”与结句的“踏叶行”是否能达到一种统一背景下的协调,这都是需要作者再考虑的。每一句写的都没什么大的差错,但是,整体看来,是否互相间搭配得当?作者可以再斟酌,我们作为赏析者,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题  目:绿叶(七绝)
作  者:轻寒

花开花谢总寻常,何苦沉吟去岁香。
借得东君一枝绿,谁言青冢女还殇。

这是首七绝,题目《绿叶》,有题,我们就要贴题去理解。有题,就基本上有了主体思想。七绝字少,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诗之写作要求一样也不能少。所以,对近体诗而言,字越少,越难写。甚至最少的五绝,我本人现在都没多大的把握,呵呵。

看这个绝句,感觉双问句的写法不很好。第二句的“何苦”其实是个“设问”,第四句的“谁言”也是一个问。这样的两“问”使得诗句缺少了变化。并且对诗的完整性有伤的。“花开花谢总寻常,何苦沉吟去岁香”,有看淡的意思,有劝慰的意思,也有感叹的意思。可以看做是一“论”的论点,按正常思维习惯,下面,可以就这一“论”而铺展开的。看三四句“借得东君一枝绿,谁言青冢女还殇”说的却是另外一“意”了。一二句和三四句,意隔了,结构就散了,诗意也就涣散了。如果说起承二句说的还比较通顺的话,那么,转结二句就有点跑的远了。有几点可商榷:1,结句的“谁言”疑问的不必要,和前面“何苦”犯复,在句式上显得累赘。2,“青冢女还殇”有点莫名其妙了。“青冢”一般是指王昭君的墓,这里的“女”难道写的是她?没来由没铺垫来的太突然,和主题《绿叶》也不合。如果不是特指王昭君,那么“青冢”又是指什么?和主题《绿叶》又有何关联?3,第三句的“借得”之后,第四句就来个“谁言”,在语序上是完全不搭而在意上是无逻辑性的。不管作者怎么构想的,至少表现出来的效果是凌乱的。

这类的写法,是“想当然”的写法,想一句凑一句,没有顾及到整体的效果,也就是所谓的“谋篇”。起承转合是个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也是近体诗写作的基本思维模式,至少,表达一个完整的“过程”。这篇绝句的意象选取及炼字,也都需要再雕琢的。



题  目:七绝·马嵬坡
作  者:纤夫
不战沙场刃谏皇,三寻白练挽危唐。
江山本是男儿事,孤冢无言耻恨长。

马嵬(wéi)坡,是杨贵妃缢死的地方。本诗是言史诗,借史抒怀了。看一首唐时郑畋的诗,也是关于此话题的“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我们还熟悉白居易的《长恨歌》,其中有“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还有那句著名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也是来自《长恨歌》。重读这些前人的句子,可以知道,白居易是从情感角度去写的,郑畋是从大些的视角来写的,他诗里的“景阳宫井又何人”说的是陈后主偕宠妃张丽华、孔贵嫔所躲的井中。而我们再写“马嵬坡”该以什么视角去写呢?

本作品起句“不战沙场刃谏皇”是指马嵬坡兵变之事,“三寻白练挽危唐”则是说杨贵妃顾全大局舍身取义了。转结二句“江山本是男儿事,孤冢无言耻恨长”,大意是借杨贵妃的口气说“这江山社稷大事,你们男人当不了家,还要我来牺牲成全你们,真为你们(你这样的)男人感到羞耻!”字里行间,明显在为杨贵妃鸣不平,呵呵。构思角度也算比较另类了。做诗首重的是立意,如前所述,白居易是从情感角度出发,至少写了人性之爱的一面。郑畋是从史观出发,写了历史的纵向观察,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至少,都是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来写的。而本绝句,则是从一个妇人怨叹的角度出发,并没有客观地尊重历史。杨贵妃是舍身取义吗?如果唐玄宗不宠溺杨贵妃,不让杨国忠等人恣意妄为,会发生兵变吗?起句“不战沙场刃谏皇”是对那些备受委屈的士兵的讥讽,“三寻白练挽危唐”是对杨玉环的刻意拔高,她成救国英雄了?我说这么说,是侧重于诗之立意而言的。虽然,本绝句从诗法上写的比较熟练,但是,这种立意取向并不可取。诗言志,这篇绝句的“志”过于个性化以及视角过于偏狭,至少没有尊重历史的客观性。言史诗,首先要在尊重历史客观的基础上来写,我前面举几个例子,为的也是说明这个意思。诗法是为诗意服务的,孰重孰轻?心里应该有个尺度。


题  目:七绝·李清照 
作  者:晓轩
七连叠字启先河,坎坷一生凄苦多。
吟瘦黄花悲玉枕,历经岁月不蹉跎。

写易安,就以易安的词句来咏她,纪念她,这七绝的作者也是别有新意。起句说的七连叠,是指易安的那首《声声慢》,她开篇便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颇为经典而大胆的叠字使用,至今无人超越。转句写的“吟瘦黄花”,其实也是借用易安的那首《醉花阴》中的句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

借用易安的句,化的还不错,但是这篇七绝写的还是比较平淡了。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这个绝句写的不够精炼,重复意象比较多,浪费了大量的篇幅,七绝仅仅28个字哦,字字都该如金的,比如第二句的“坎坷一生”和第四句的“历经岁月”其实没什么大的区别,这样重复的写,能不使得诗意平淡吗?起句的“启先河”写的有点笨了,这有点大白话了。还有“凄苦多”“不蹉跎”这类的句子都比较空虚,仅仅转句“吟瘦黄花悲玉枕”比较言之有物,第二句和结句,都属于凭空虚叹,而且叹的又比较雷同,不实在。这样虚写,自然会使人读来平淡了许多。建议从“小处”写起,哪怕写出一发梢一眉眼的真实,都会使得自己的作品丰满而翔实起来,诗意饱满了,自然就有了诗味。




题  目:七律·母爱无言
作  者:冬馨

母爱无言耿耿灯,稀星庭影伴窗明。
穿针俯首怜双鬓,引线抬眸误几更。
倦旅浮萍飘渺客,穷途残梦婉柔声。
心同深解凭鸿去,每盼扶篱向晚迎。

本七律写母爱,写母亲的艰辛和慈爱。立意很好,诗意的大体结构值得商榷,在遣词造句及炼字上有所弱,下面着重从这个二角度来分析一下。

起联---母爱无言耿耿灯,稀星庭影伴窗明。

先注意到这里的“耿耿灯”。“耿”字是个形容词,其字连用也是形容词。“耿耿”可以形容心绪或忠心,“耿耿”可以形容为一种光明。其实,在做景物描写时,“耿耿”一词更多的是形容一种心绪气氛,比如我们看如下一些例子: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长恨歌
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二郎神/柳永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曹雪芹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上阳白发人/白居易

本律作者的起句这里,“耿耿灯”没什么问题,但是“母爱无言”的开篇,与“耿耿灯”搭配的稍感生硬了些。从前两联看,基本都是做景色铺垫,写景物写动作,起的是为诗意的铺垫渲染的作用。但是起句的“母爱无言”本身的“意”的范畴,在景色描写的句中就觉得突兀了些。也就是“意”提的早了,也孤了。因为铺垫就是铺垫,铺垫是为起意服务的,不铺垫而直接写意写主题属于“明起”或“兴叹起”,但是这情况需要下面句子的衔接配合上。看起句写了“母爱无言”与“耿耿灯”就配合的比较生硬,“母爱无言”和下句的“稀星庭影伴窗明”也搭配的不好。如果这里不写上“爱”字,而只是写做客观意象描写,也许更自然一些。

还有,我们在前面点评时说过这样一个观点“如果想写什么内容,就尽量不要在诗中写出这内容的直观意象描述。或不写直接表达这意思的字”。这篇七律写的中心思想就是表达“母爱”,那么,我们最好就把这母爱用其他的词或动作写出来,用一种艺术的表现力来表现它,而不是直接写上“母爱”二字。下句“稀星庭影伴窗明”写的有些罗嗦了,这里要注意“稀星”“庭影”和“窗明”的关系搭配的是否协调而无痕。

承联---穿针俯首怜双鬓,引线抬眸误几更

这联里,就要讲究一下炼字了。“穿针”和“引线”是一个连贯的动作,不妨把他们放在一起写,“俯首”和“抬眸”也是一个同类的动作,也不必生生把他们拆开来对仗。试看“穿针引线”和“俯首抬眸”不是也可以对应的很工整吗?读起来也更自然一些。还有这个“怜”字,值得好好炼一下。炼的思路是要考虑“穿针俯首”是什么意象?“双鬓”是什么意象?这二个意象之间如何关联起来?如果这二者实在关联不大,或者相隔太远,即使联系起来也很勉强,那么就换掉一个。写诗造句,通顺是第一位的,不可生搬强凑的。下句同样是的,对应上句的“怜”字,下句的“误”是否可以再炼,通篇再看一下,先要理顺,然后再丰富含义。

转联---倦旅浮萍飘渺客,穷途残梦婉柔声。

这是颈联,我们也把它叫做“转联”,因为在正规的七律结构中,这里是要起到“转”的作用的。作者在这联中转了吗?转了。转的好吗?不好。近体诗的“转”是诗意的一个变化,一个转折,一个提升,但是“转”要转的有序有度,不可离题太远,要与前面所做的描写互相照应为好。这一联也叫“颈联”,“颈”者,脖子也,是连接脑袋和身体的关键所在。如果脑袋是一处,身子是一处,二者如果没有什么关联,那会是什么结果?很可怕吧?脖子对一个人非常重要,被掐住了是要致命的。对于诗而言,它同样重要。

我门再看这篇七律的“脖子”之处---颈联,和前面两联关系大吗?前面两联所做的景色铺垫和动作描写,在这里都不见了痕迹。前面写“耿耿灯”“伴窗明”写母亲在穿针引线苦劳作。这里呢,写一个飘荡的游子,写作的背景基调完全变了样。这里写了“倦旅浮萍”写了“穷途残梦”,说的是“飘渺客”。如果把这篇七律拦腰砍断,那么,就成了二个可以独立成篇的绝句,这两者几乎没什么必然的联系。我们不妨分开下看看:

(一)
母爱无言耿耿灯,稀星庭影伴窗明。
穿针俯首怜双鬓,引线抬眸误几更。
(二)
倦旅浮萍飘渺客,穷途残梦婉柔声。
心同深解凭鸿去,每盼扶篱向晚迎。

看到了吧?这里的颈联实际上是重新又一个“起句”,构成了双起。诗脉在此为之一断,于诗的整体性是不好的。作者可能是想前半部分写家乡写母亲,后半部分写自己的现状。写对家乡对母亲的眷恋。但是,转联转的过于突兀了,也就是衔接度不够,造成了诗意上的一“隔”,这也容易形成视角位差的歧义。

从起联到尾联,在炼字上,弱点是“动”词太多了。因为“动”的太多,读后感觉全篇很“忙”,缺少一种动静结合中的静的协调。我每每都要不嫌罗嗦地强调一个观点,一句之中,最好不要出现三个及三个以上的动词,“多动症”,也是诗病。比如这最后一联“心同深解凭鸿去,每盼扶篱向晚迎”,单看这最后一句“每盼扶篱向晚迎”,细细品位一下,是不是这句子过于复杂了?“每(盼)(扶)篱(向)晚(迎)”这里用了四个动词,使得本该简练的句子变得复杂了。如果减少些动作,试着改一下“每盼篱边慰晚情”,是不是简练得多了?

时间关系,今天的诗作点评到此结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写作基础训练
关于律诗基本写法和注意事项
第三十二讲 诗词写作基础训练(一上)
垂柳退色山空濛,红叶知秋石榴红,后面怎么续写好呢?
天空老师诗词讲座
点评七绝诗作(二)【舍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