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题作文大揭密

话题作文大揭密 

一、解题:

   

所谓“话题”作文,就是提供一段导引材料,以启发考生思考、激发考生想象,同时用一个“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一种作文题型。最早出现在高考作文中,近几年逐渐渗透在中考作文中,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二、特点:

(一、)自身特点:

1、自主立意 2、自拟题目 3、自选文体

(二、)写作特点:

1 思维的发散性:

写话题作文要运用发散性思维。考生只要以限定的“话题”为思考的中心点,思维可以向四面八方辐射。就考生全体而言,所写出的作文会呈现出一种立体化、散射状的态势;对特定的考生而言,所写作文就会呈现出以散射状为主或以射线状为主的态势。在思维时,考生可纵可横,可聚可分,可逆可顺,充分联想和想象。

例如:“风,有自然界的,也有人类社会的;有可亲可爱的,也有可憎可恶的。请以‘风’为话题,进行多角度立意。”我们可以进行如下思考:

1、)想到社会上的腐败风气。

2、)想到一位歌手唱的《风筝》,它象征着自由奔放,无拘无束。

3、)想到春风,想到朱自清先生在〈〈春〉〉一文中的一句话:“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摩着你。”这让我想到了最伟大最深沉的母爱,独处异乡的我一想起它,心里就涌上一阵阵的温暖。

   

4、)想到风气,社会上助人为乐之风,歌颂文明新风尚。

   

5、)想到树与暴风雨的抗争,我们应当坚强地面对社会上的风风雨雨。

   

6、)想到风是大自然的礼物,赞美大自然的伟大。

   

7、)想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风调雨顺和狂风暴雨。

   

8、)想到流行风(崇拜偶像之风、追星之风、交笔友之风等等);想到见风使舵的人。

   

9、)想到风带来的诗意,风的飘逸;想到。。。。。。

   

“横看成岭则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显然发散思维是使话题作文的立意达到多样化的途径之一。

   

2 作文的宽泛性:

   

考生只要按照命题指令,在作文内容和指令相符的前提下,可以自行立意,自选相关材料;在指令允许的范围内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并运用考生自己所擅长的能与自定文体一致的各种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相对于命题作文和一般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给考生减少了束缚,显示了宽泛性。

   

三、类型:

   

关于话题作文的类型,由于分类的标准不一,说法也不一样。但依据目前所见到的话题作文命题,我个人认为依据话题作文命题中的主要指令——有无明确的“话题”文字,有无文体限制,有无题目限制,可以把话题作文分成两大类,每大类中包含三个小类,具体如下:

   

1、)不限式 1、)不限式

   

1 话题明示: 2、)宽限式 2、话题暗含:(2、)宽限式

   

3、)严限式 3、)严限式

   

“话题明示”是指明确提出写话题作文的要求——有明确的“话题”二字。

   

例如:A、请以“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B、请以“和”为话题,选择你最擅长的一种问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话题暗含”是指找不到“话题”二字,但综合审视其命题,却又是话题作文。这样的例子最典型的是1999年全国高考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命题。在中考中,这样的命题形式也不少,例如2003年南京市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万物靠泥土孕育,人类在泥土上繁衍。泥土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泥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无论是乡村、城市、农田、矿山,还是山脉、河流、森林、草原。。。。。。无不与泥土息息相关。泥土平凡而朴实,博大而厚重,默默奉献而不期回报,功高盖世而决不张扬。。。。。。然而,这弥足珍贵的泥土,常常被我们忽视,冷落。面对泥土,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索呢?请你写一篇文章。

   

要求:a、可以叙述事情,发表议论,说明事物,抒发感情。

   

b、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

   

c、自拟题目(标题中必须要有“泥土”二字,如:“泥土的故事”、“想起哪个泥土球场”、“家乡的泥土”、“泥土在呻吟”。。。。。。)。

   

在表述中,没有“话题”二字,但综观命题意图,材料属提示性,是引发考生思考的能媒。无论考生怎样考虑,都必须围绕“泥土”这一引发点去做文章,至于材料中的其他文字,用也可,不用也行。因此可视其为话题隐含式。

   

这两大类型中个包含三个名称相同的小类。即“不限式”、“宽限式”、“严限式”。

   

“不限式”是指不限制文体和题目这一类型,写任何文体的文章均可,拟什么题目均可。例如2003年武汉中考作文题:请以“以人为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宽限式”是指除限定的极个别的文体不能用外,其余不限,题目也可自行拟定。如许多中考作文题,在要求中明确提出“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并且“题目自拟”。

   

“严限式”是指或限定写一种文体的文章,其余文体不能用;或限定了写作题目。如:2002年北京西城区中考作文第二题:“请以‘我和体育’或‘我和艺术’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这个作文题虽有明确的“话题”二字,但也明确的限定了只许写记叙文一种文体;2002年北京平谷区的中考话题作文也限定只许写记叙文;2002年北京怀柔区的中考话题作文,在要求以材料所涉及的一个方面为话题后又要求以“战胜自己,坚强起来”为题写一篇文章——限定了文章题目。以上三例与以往的话题作文不大相同,可谓是话题作文的新演变,应引起我们大家的注意。

   

四、审题:

   

话题作文的写作空间很大,作文不容易跑题,有些同学就认为话题作文的审题不重要,不需重视了。其实不然,那么话题作文又如何审题呢?我觉得要审好题得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审话题:

   

话题又分为话题内涵和话题限制两种。

   

1 审内涵:

   

有许多话题包含了很丰富的内涵,深刻理解话题内涵,对于我们写作话题作文,打开思路有很大的帮助。一般来讲,内涵包括本义和引申义两层。

   

以话题“珍宝”为例,珍宝的本义是指珠玉等宝物,如果单从这一点来立意,可写的东西很少;但我们若考虑到“珍宝”的引申义,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对一个国家或一个组织来说,制度就是珍宝;对一个单位来说,人才就是珍宝;对个人来说,珍宝的含义更是丰富多彩,有人把金钱视为珍宝;有人把时间视为珍宝;有人把感情视为珍宝。。。。。。显而易见,从“珍宝”的引申义来立意,不仅容易写,而且文章还能有深度、有新意。

   

2 审限制:

   

知道哪些是话题范围以内的,哪些是话题范围以外的,这样我们在写作时才能紧扣话题,避免跑题、偏题。

   

1、)准确理解话题,才能把写作范围搞清楚。例如话题“诚信”,其含义是诚实守信,我们就不能只写诚实,如果写狼来了这种故事,或写同学犯错误后大胆承认显然就偏离了题意。

   

2、)抓住话题中的关键词语,有助于理解话题。例如话题“战胜自己”,其关键词是“自己”,我们就不能写战胜困难。

   

(二、)审材料或提示语:

   

认真审读话题前的材料或提示语,有助于我们理解话题和打开思路。

   

例如中考话题作文“考试”,话题前有这样一段提示语:

   

作为一个学生,考试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在学习过程中、在日常生活中、在人生道路上,我们经常会碰到形形色色的考试。

   

这段提示语不仅告诉我们“考试”的本义,即学习过程的测验;还告诉我们“考试”的引申义,日常生活中、人生道路上的种种考验也是考试,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写这篇作文的思路就非常开阔了。

   

(三、)审写作要求:

   

看清话题后的写作要求,弄清在内容、文体、字数等方面有哪些具体的限制再下笔作文。

   

五、文体:

   

文体不限是话题作文的一个重要特点,但不限文体决不意味着同学们用不着谙熟各种文体。不同文体各有特点,多掌握几种文体,就可以从容选择最适宜的文体来表情达意,可以选择新鲜的文体更有创意地表达内容。

   

(一)常规文体的选择:

   

1 文体概念要清晰,不能写成四不像。

   

记叙文,应以记叙、描写为主,要形象具体,少发议论。

   

议论文,应以说理为主,做到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说明文,应以说明为主,做到层次清楚、有条不紊。

   

以话题“理解”为例,思路是家长应对孩子读课外书、参加课外活动予以理解。若写记叙文,就应通过具体的一两件事来体现,比如:A、妈妈支持我打乒乓球;B、妈妈支持演讲比赛。若写议论文,就应有充足的道理,可以有以下分论点:A、仅仅死学课本的人往往缺乏创造力;B、创造力的获得需要主动地研究自己喜欢的问题;C、创造力的获得还需要接触实际生活;D、学好功课让父母放心。

   

2 根据自身特点、特长选择文体。

   

形象思维较好的同学可以写记叙文;擅长讲道理、逻辑思维好的同学可以写议论文;脑子灵活善于讲故事的同学可以写童话寓言、故事新编、小小说等。

   

3 结合具体话题和思路选择文体。

   

对某一话题有生动事实和独特感受的同学最好写记叙文,有鲜明观点的同学最好写议论文。

   

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是同学们最常用到的文体,一定要加以重视,平常加强对基础文体的写作训练。

   

(二)特殊文体的选择:

   

特殊文体是指诗歌、戏剧等我们不常用的文体,由于他们在我们中学写作中不常用,这里就不累述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1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1)
高考作文:五法取悦评卷人
中考作文的“点题”技巧
应试作文军规十六条
高考作文复习全程训练 高二作文全程训练集锦
点知考场 | 作文须“取悦”阅卷老师,不服不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