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咬定青山不放松

     ——例谈考场作文如何点题

 

江苏省丰县创新外国语学校  羿鸿雁

 

内容提要】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题意,揭示文章的主旨,我们称之为点题之笔。点题的含义不同,具体点题时,位置的安排和方式也不同。如:标题点题、题记点题、篇首点题。行文点题、结尾点题等

关键词】 考场作文   点题 

 

这里的“青山”指文章的主旨,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主旨一旦确定,便应视之如青山,岿然屹立,不可动摇。在整个行文过程中,考生应不时抬头看看那座“青山”,做到眼里有,心中有,笔下有。不枝不蔓,紧扣题意,这个问题应与整个作文过程始终相伴,须臾不可忘。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掌握一点如何点题的艺术。

一、为何要点题

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题意,揭示文章的主旨,暗示全文的脉络层次。这种用于点题的语句,我们称之为点题之笔,在文章中又称之为“文眼”,是全文的精神“团聚处”。在适当的地方“点题”,可以使文章之船始终行驶在题旨的航道里;忽略“点题”,文章之船则有可能偏离航向。

纵观全国各地的中考评分标准,一类卷、二类卷大都有“结构严谨,思路清晰,中心突出”的要求。考场作文阅卷,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阅卷老师采用的是快速浏览式阅读。所以,考场作文必须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考生在文章的首尾,在文章内容流转交汇之处,不失时机地点题、扣题,点明题旨,回扣题意,就能大大加深阅卷老师对作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中心突出”的印象。“考场作文的立意不仅要准确,而且还应该在行文时将其显豁地展现出来,在作文中要不断提到话题,点明你的行文和话题的关系,引领读者随你的思维而去。”(曾经多次参与高考作文阅卷的马新民老师如是说)。“有时候一个关键词、一句关键性的话,就会救活一篇中考作文!这是未曾阅卷的朋友想象不到的!”

二、如何点题

点题一般有这样几层意思:一是仅用相关的词语与题目、话题或材料中的词语照应,二是把文章的主题用一句话显现出来,三是综合上述两个内容,既点题目或话题,又揭示文章的主题。大部分学生把“点题”仅仅理解为“点题目”,其实“点题”既包括“点题目”、也包括“点主题”、“点话题”。点题的含义不同,具体点题时,位置的安排和方式也不同。

1.标题点题—— 一枝红杏出墙来

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就是在拟题时巧妙嵌入与主题、材料或话题有关的词语,让自己所拟的题目照亮阅卷老师的眼睛,醒目而别致,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给人“一枝红杏出墙来”之感,告诉他我的作文没有跑题。例如:请以“力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09南宁中考试题)。我们可以把话题“力量”这个词语嵌入到作文题目中去,拟题为“微笑的力量”、“力量来自你的目光”。这里的点题,就是点“话题”。

2.题记点题——未成曲调先有情

用题记点题的方式,就是让表示主题的句子(可以用诗词、歌词、名句或名人名言)独立于文章之前,醒目而形式新颖,巧妙又富有文采,让阅卷老师对文章的主题先入为主,给人“未成曲调先有情”之感。例如:江苏一考生在作文《难忘初三生活》中的题记:看不完的,是书;听不完的,是唠叨;怕不完的,是成绩单;做不完的,是各科作业。这个题记从内容上看,直接扣题,说明初三作业之多,负担之重,不仅仅有肉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从形式上看,更是别出心裁,这种排列成金字塔形,似一座大山,压得莘莘学子们喘不过气来;歌词的改装,生动活泼,富有时代感。

3.篇首点题——犹抱琵琶半遮面

无论哪种形式的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无论那种体材的作文(记叙文、议论文或说明文),好的开头,都应该落笔入题,既要紧扣标题,又要引人入胜,使阅卷老师一下就抓住意脉“一见钟情”。虽然阅卷老师还没看你后面的内容,却能勾起他的猜想,这样的开头能给人“犹抱琵琶”的效果。例如:如朱自清的《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如莫怀戚的《散步》:“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中考满分作文《生活需要笑声》开篇写到:“笑一笑,十年少,生活需要欢乐,生活需要笑声……”。再如《挖荠菜》一文开头:“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既总领全文,又点出题目,还提供了贯穿全文的线索:这是一种怎样的特殊感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特殊感情?因此,产生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

4.行文点题——乱花渐欲迷人眼 

行文点题,就是在整个行文过程,在一些段落的开头、中间或结尾,用重复的语句或小标题反复点题,从而达到贯穿全文、突出中心的目的,给阅卷老师“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这样一来就可以使文章中心从思维深处闪亮于视觉表面,给评卷者带来“赏心悦目”的美感震撼,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在行文过程中,可以围绕题目拟出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章之中。例如:09天津中考,一考生作文拟题为《回味那些花开的日子》,中间分别以“小时候,妈妈是一朵丰腴的棉花”、“后来啊,妈妈是一朵灿烂的葵花”和“而现在妈妈是节节开花的芝麻花”为小标题,

把点题的句子放在醒目的位置,在行文中多次点题目,这种内容与题目反复照应的写法,既能强调主题思想,又能突出中心线索。再如:09吉林市中考作文题目是《假如初三不再补课》,有一考生在文章的中间三段均以“假如初三不再补课”开头,来抒写自己的感受,层次分明,结构整齐。这样反复点题,避免了离题之嫌。

行文点题须灵活自然,水到渠成,就像朱自清的《背影》那样:开头设疑——点出背影;中间叙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将分散的材料贯以一线,文章才能成为有机的整体,显贯通之美。

5.结尾点题——回头一笑百媚生

结尾点题,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是画龙点“睛”的那一笔。结尾是文章的帷幕,当帷幕拉上的瞬间,要给阅卷教师留下紧密扣题的美好印象,要做到或呼应题目,或照应开头,或点明题旨,或干净利落,戛然而止;或耐人寻味,余音绕梁。让阅卷老师读到最后面带微笑的作文,方能得高分。

结尾点题是最常见的点题方式,水到渠成,画龙点睛。结尾点题有多种不同的形式:由己及人,由人及己,长生出一些感想;由点到面,由叙写的某个具体的人物或事件,提炼出这类人物或事件的本质;由近及远,由眼前的事联想到未来的事,产生出一些感慨;由事及理,由文中描述的某个客观事物或某种自然现象揭示出其中蕴含的道理或思想感情等。总的说来结尾点题有三大类:

一是照应开头、首尾圆合。

例如:《紫藤萝瀑布》开头是“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是“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不仅首尾照应,结构严谨,而且含蓄的表明:我从紫藤萝的命运中得到了启迪,汲取了力量。再如:张晓风的《行道树》开头是“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结尾是“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首尾相承,耐人寻味。

二是水到渠成,卒章显志。

例如:冰心的《荷叶母亲》的结尾:“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蕴涵丰富,意在言外,引人联想。再如:冯骥才的《珍珠鸟》的结尾:“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在充分叙述的基础上,水到渠成,一语破的,既能让读者充分地、准确地把握中心思想,同时在结构上收束全文。

三是由此及彼,升华主题。

例如:《蜡烛》的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不灭的是跨越国界的母爱,不朽的是誓死如归的精神。再如:鲁迅先生的《故乡》的结尾:“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是作者回故乡时,看到故乡的破败、经济萧条、精神麻木时的思索和愿望,抒发了作者创造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点题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须在平时的阅读和写作实践中不断积累磨练,其实点题还须和文章的内容相得益彰,否则就是貌合神离,弄巧成拙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考场作文通关秘籍,结尾彩蛋不得不看!
浅谈中考话题作文高分技巧
写朋友的作文题目:写朋友的作文开头结尾
怎么写好作文结尾?
用古诗词入文 丰富作文内涵 为作文增色
2016-1-5 高考议论文如何扣题点题不离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