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0年中考作文命题的回眸与思考
当北京考生打开2010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作文题“凝聚”倏然跳入眼帘。在北京考生“凝聚”思考的同时,笔者的目光也由此处的“凝聚”而移向全国100个作文题,发现2010年中考作文命题园圃七色彩练舞空,铺地乱花迷眼,命题者的创新理念、人文意识和匠心智慧所培育的“题花”,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在此,我想借用江苏南通的作文题“让我轻轻地告诉你”,引出下文,与你交流。

  一、回眸与发现

  (一)选题作文形式继续看好。据统计,选题作文约占命题总数的29%,与去年大体持平。全命题、半命题、话题和材料作文这4种题型间的10种不同组合全都出现,这说明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降低审题门槛,为考生开辟施展身手的广阔天地,已成为各地中考作文命题者的共识,这无疑也是今后命题发展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选题作文的命题制作日见精致,“让不同类型的考生都有话说”的命题思想体现得更加充分。例如湖北黄冈题,题一为半命题作文“我多想”,提示语为:“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唱、妈妈、看世博、飞上月球等”,并规定“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这是一道情感性和想象性较强的作文题,对生活的覆盖面较广,读着这样的题目,情感比较细腻、想象力比较丰富的考生会顺利地下笔;题二是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为散文诗《木偶》:“或走,或跑;或立,或卧。一只木偶,活灵活现地表演。/或哭,或笑;或喊,或叫。这只木偶,演得逼真极了。/许多人在看,不住地鼓掌。人们都说:演得像,演得好!/木偶在大庭广众面前出尽了风头。/别看木偶在台上摇头晃脑得意忘形,你到后台看看,有几根绳在牵着它呢。/是走,是跑,是立,是卧,是哭,是笑,是喊,是叫,都由提线的人说了算。”这一题目规定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考生从形象思维转入逻辑思维,善于从材料中提炼出诸如“远离奴性,倡导自立”“美在自由”“我的命运我做主”“亮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等观点,这就为善于思辨、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考生提供了发挥才气的舞台。

  (二)标题作文命题(含全命题和半命题)“坐稳江山”。今年的标题作文凭借它“限制适当”“便于操作评分”的优势继续“强势扩张”。江苏省13个省级市作文题,清一色的标题作文,且除淮安市考为半命题作文(“善待______”)外,其余都考全命题作文。笔者统计了江苏省外的87个作文题,标题作文占了总数的78%(其中全命题占46%,半命题占32%),话题作文占12%,材料作文占10%。即使在选题作文中,标题作文的匹配率也在强势扩张,话题作文在这一块的传统优势也在丢失,例如江苏常州市、徐州市的两选题都是全命题(常州为“我班的个性”“家乡的个性”;徐州为“因你而快乐”“为你而担忧”)。这些都传达着一个强烈的信号——中考作文已经进入后话题命题时代即标题命题时代。

  (三)话题作文命题渐行渐远,但仍有坚持探索和创新者。笔者认为,中考作文命题的园圃应该百花争艳,不应该一花独放。我们欣喜地看到,有的地方没有对话题作文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执著地进行探索创新,让命题形式经受实践的考验。例如山东聊城这样命题:“当你带着羡慕欣赏别人时,当你怀着责备批评别人时……朋友,你意识到没有,我们常常忽略的是对自我的欣赏与批评。其实,对行走在人生路上的你我而言,他视与自视都不可或缺。请你以‘自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命题者着眼于中学生常见的行为偏差,站到人生哲学层面亮出“自视”这一话题,引导考生摆正“他视”与“自视”的关系,这一话题的思维含量较大,由此引发的构思空间很广,便于考生写出新意;贵州毕节题以“过程之美”为话题,引导考生演绎审美视角中的自身成长过程,也有特色;山东滨州市前年考话题作文(话题为“接力”),有200字左右的提示语,热点色彩相当强烈;去年考选题作文,其一仍为话题作文(话题为“关爱”),仍设计了富有诗意的提示语,为考生设置易于联想的发挥空间;今年还是考选题作文,其一仍为话题作文(话题为“心声”),未有提示语,便于考生自主地唱响一支心灵之歌。笔者认为,在标题作文“坐稳江山”的背景下,滨州等地不是“一窝蜂”地跟风,而是对话题作文的命题理念和形式继续进行新的探索,这种精神值得肯定。

  (四)“裸题”渐多,题型更趋简洁。设计提示语本是一把双刃剑,精心设计提示语既有可能开阔考生思路,起提醒、例示和引导的作用,又可能花去考生较多的阅读时间,造成审题的游移不定。所以近几年不设提示语的所谓“裸题”渐渐增多,今年更是。江苏13个省级市15个标题作文命题(含“两选”题),9道为“裸题”,有提示语的命题也都趋向简明。例如盐城题:“书香使我充实,书香让我陶醉,书香伴我成长……请以‘书香为伴’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语只有三句话,从知识、审美和成长三个层面略作提示,点到即止。这种简洁型命题的领军者应是上海市。上海市从2001年开始一直坚持简洁命题的探索,将审题要求寓于作文题目本身,即使在话题作文“繁花似锦”的时候也不动摇。2001年上海市考《我想唱首歌》,后几年的考题分别为《喝彩》《我的视线》《我们是初升的太阳》《充满活力的岁月》《我们的名字是______》《记住这一天》《我眼中的色彩》《在学海中游泳》,今年则考《黑板上的记忆》。这些“裸题”返璞归真,从导向性、教育性和可写性方面看,都可圈可点,受到考生欢迎。

  二、关注和思考

  (一)关注主流题型:标题作文命题亮点耀眼,引人注目。

  首先,用语百花齐放,凸现个性。从语句类型看,有独词命题的,例如金华题《灯》,南充题《等待》,扬州题《在乎》,娄底题《回报》;有用较长的单句的,例如《这是值得我们去______》(补入“尊重的人群”等),荆门题《这一次,我真的被感动了》,广东题《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更有用复句的,例如绍兴题《越长大,越______》;有用感叹句的,例如滨州题《那一次,我真的很棒》(两选一),也有用否定句的,例如义乌题《我不只是一个角色》。

  二是放开有度,限制适当。这本是标题命题的长处,今年各地更是充分利用这一长处将题目制作得更精致。例如十堰题《这也是一种爱》中的副词“也”就是一个巧妙的限制,你如果写父母亲、老师对自己生活上、学习上常态的爱意就偏题了,适合“这”的爱应该是非常态的,如“及时的批评”“有意给你挫折磨炼”等等。南通题《让我轻轻地告诉你》开放度也较大,但题中的“轻轻”一词成为考生审题时容易忽略的陷阱。“轻轻”用来修饰动词“告诉”,是副词,但它并非可有可无。它同最近几年中考命题中出现的“最”“也”“更”“又”“再”“其实”等副词一样,具有虚词不“虚”的特点。“告诉“时不是高嗓门大音量,而是“轻轻”,为什么?这一点你必须在文章中有所触及,它或源于一种情景,或出于一种心境,对此你当然不一定大段地写,但须点到。有的考生说自己在寂静的考场上用笔向你“告诉”,只能是“轻轻地”……如此点出“轻轻”,不失为一种简明机智的选择。又如上海题《黑板上的记忆》也是开放与限制相结合的好题。“黑板上”与“记忆”构成空间概念与时间概念交叉的广阔范围,你不一定把目光锁定校园的黑板,社区的黑板、商场的黑板、家里的黑板……都可纳入其中,社会热点、国事世事都可由此引出,因此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但内容必须是“记忆”——所写对象不在身边,印象却鲜明深刻,“黑板”与自己的成长紧密相关,这些隐性信息又是“限制”。让我们再比较一下淄博题《幸亏有你》与长沙题《你的______,让我记住了你》:两题都写“你”,但限制不尽相同,淄博题中的“幸亏”一词规定了所写内容必须对“我”的成长起重要作用,“我”应有“由衷感激”的情意,这就限制了范围;长沙题则以“记住”一词从另一角度作出限制——所补形容词必须具有“出色”的特质,给“我”很深印象,值得“我”记住,如“机敏”“淡定”“坦诚”等。

  三是文学色彩闪亮,用语富有诗意。舟山题《少年不识愁滋味》出自辛弃疾《采桑子》,以古诗名句引发考生审美联想,引导考生树立忧患意识,调控喜忧愁乐的心理变化;黄石题《那一缕春风》、厦门题《打开一扇窗》都以喻为题,富有诗意,能激起考生写作激情;自贡题《洒进______的雨》、长沙题《送他人一朵花》用语都含双关,富有浪漫气息,应和青春心理;温州题《做一个“行者”》运用文言词语,传递生活哲理,引发辩证思维。标题命题的提示语也设计得精彩纷呈,有的就是一首耐读的散文诗。例如苏州题《总有属于我的季节》的提示语:“有人憧憬雪花飞扬的冬,有人心仪草长莺飞的春,有人喜欢阳光灿烂的夏,有人钟情天高云淡的秋。岁月更迭,四季交替,总有一个季节让人期盼,总有一片天空让人翱翔,总有一段往事让人回味,总有一份精彩属于自己。”考生听着如此美妙温馨的《四季调》,心中那“属于自己的季节”自然会从心底涌出,再演唱一支《春之歌》,或是《秋之歌》……该是一件多么顺心惬意的事情!

  (二)关注命题内容:指向渐渐集中,形成“五大热点”。

  热点之一:指向自我成长发展。浏览各地命题,可以发现“我”“自己”等字眼频繁出现,要求考生从特定的角度审视自我,回眸成长轨迹,形成生活感悟。例如广州题《奖励自己》、咸宁题《亮出自己》、滨州题《那一次,我真的很棒》都引导考生歌唱一支自身优点或是自我成功的赞美曲;南京题《我做主》和《属于自己的天空》都要求考生围绕“自信”“自主”“自立”等关键词进行演绎。

  材料作文也把指向自我成长发展作为命题的重要依据。例如武汉题提供的材料是一则寓言,记录了小橡树否定苹果树、玫瑰花的“劝告”,终于成长为一棵“给鸟儿栖息,给游人遮阴”的大橡树的过程。材料这样启发考生:“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些什么呢?小橡树的经历应该能引发你一些思考。”这实际上是一则定向型材料作文,材料指向比较集中——成长不能左顾右盼,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热点之二:指向交流倾诉。学会合作、交流、倾诉,是新课标的要求。指向交流倾诉,是中考作文命题的重要理念。“你”“他”等代词作为交流、倾吐和关注的对象,大量出现在今年的命题中,以致有些题目连用语都很相似。例如南通题《让我轻轻地告诉你》、芜湖题《心中有话对你说》、湖州题《总想告诉你》、烟台题《总想为你唱支歌》等,都为考生“说真话,抒真情”提供了舞台。徐州考两选一,两个题目《因你而快乐》《为你而担忧》都着眼于“我”和“你”的情感交流,唱响的是由衷的忧乐与共之歌!

  热点之三:指向走进生活。观察、熟悉并感悟生活是初中生写作的源头活水,考量考生感悟生活的水平是中考作文命题的重要依据。例如,有的命题泛指生活,例如眉山题《日子》;有的命题指向学校生活,例如济宁题《我的初中生活》、常州题《我班的个性》(两选一);有的命题指向家乡生活,例如常州题《家乡的个性》;有的则指向精神生活,例如盐城题《书香为伴》、江西题《我读______》(限定补书名)、兰州题《______,让我陶醉》等。

  热点之四:指向真实心态。这指的是以阳光心态为主流、其他真实心理也能一吐为快的命题指向。必须承认,当代初中生心理具有多维性,反映这样的多维心理才能是真实的,有个性的。例如荆州题《曾经错过的______》贴近学子真实心态,引导考生专题反思“错过”,这在以前并不多见。为文贵“真”,初中生存在或大或小的心理阴影是客观事实,命题者对此不回避,而是引导考生走出阴影,告别昨天,拥抱阳光。这样正视现实的命题需要勇气和见识。构建和谐心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种与时俱进的命题形式正是命题理念趋向成熟的表现。例如曲靖题《阳光灿烂的日子》,为考生设定了抒写积极乐观心态的美好环境;重庆题《因为有了期盼》,旨在引导叙写在目标激励下的奋发有为;台州题《把______甩在身后》让考生摆脱阴影,走进灿烂;广东题《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更是让考生抛弃烦恼,走进快乐世界,歌唱七彩阳光……由此来看,是否可以这样说,阳光心态的主旋律和关注当今初中生真实生存状况和心理素质的次色调并存的命题格局,符合科学发展观对当今教育提出的要求,将成为今后中考作文命题的新亮点。

  热点之五:指向品德修养。孝感题《比金子还贵重的是______》指向内在的美;宜昌题《美丽的智慧》指向心智的优化构建;娄底题《回报》指向知恩图报;铜仁题《让世界充满爱》倡导大爱无疆,连云港题《留住那份纯真》指向优化善良心地,都体现了加强中学生品德修养这一命题思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考语文例题解析:材料作文(1)
作文拟题技巧:如何让阅卷者心动神怡
写作高手应具备的条件-----议论文写作(一)
独家!全国2018年中考作文命题分析(附2019年中考备考策略)
万紫千红别样春 风景这边独好——2016年全国中考作文命题全景扫描
作文辅导讲座:审题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