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1年南京市中考作文写作点拨与示例
2011年南京市中考作文写作点拨与示例
李传鹏 刘 丽


【真题回放】

请以“也是一堂语文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章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写作点拨】

201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作文是一篇命题作文。也是一道倡导关注生活之念,树立“大语文学习”之意,激发热爱语文之情的好题。写好这道题,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抓住题眼,审题求准。“也是一堂语文课”明白晓畅,回顾自己的语文学习历程,搜寻生活记忆,捕捉生活感悟,对考生来说,可谓人人不陌生,个个有话写。但如疏于对文题的理解,就有可能跑题。题目借助“也”“语文课”这两个词作开放与限制的暗示。“语文课”限制考生不能写其他课,要写出语文的特点。“语文课”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文课就是指学校每天安排的40分钟的课堂学习。这里所说的“语文课”应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指的是在生活的大课堂里学语文、用语文。如果考生信笔写前者,一般就属于跑题作文。题目中的“也”正强调了这一点,表示这不是一堂普通的语文课,其开放度大,人、事、物、景、理均可入文,一段经历、一组镜头、一本好书、一番思考等,只要具有一定的语文学习价值,皆可入文。

第二,精心选材,立意求深。就这道题来说,能写的材料是信手拈来,但要使文章出彩,就必须选择独特新颖的材料。可以从正面选材立意:“也是一堂语文课。”拒绝平庸,树立“大语文学习”的意识,感悟并体会多元化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热爱语文的情感。譬如师生“同行万里路”,走上街头找广告,踏遍石城思语言;师生同读万卷书,读孔孟老庄,与诸子百家一起争鸣;师生同建QQ语文群,聊的是语文,聊的是师生情等。也可从反面选材立意:“也是一堂语文课?”讥刺时弊,含而不露地批判“也是一堂语文课”的浮华作秀之风。譬如课堂上音乐悦耳动听,画面精彩纷呈,学生能歌善舞,然而“字词句章、语修逻文”不见了;学生买教参,抄答案,密密麻麻,然而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的能力不见了等。总之,创新,使语文鲜活在生活里;创新,使师生融化在课堂中。

第三,巧妙布局,形式求新。把写作重点放在“也”上,写清楚“也是一堂语文课”是怎样的一堂语文课。从结构布局安排来看,可以采用倒叙的手法:先写“也是一堂语文课”给我的震撼,让我终生难忘,它激发了我学习语文的兴趣,改变了我对语文课的认识;然后再写“也是一堂语文课”的特点,并抓住有特色的地方精雕细刻。也可以采用并举分承的结构方式:先总说“也是一堂语文课”的特点,然后分说其特点,最后总结,谈真正领略语文学习的精彩与多彩,体会学习语文的快乐感受。从表达方式上来看,可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从文体形式上来看,可根据个人情况,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最擅长且有把握写好的文体来写。如果你擅长叙事,那就可以娓娓地讲述“也是一堂语文课”的经过;如果你擅长散文,那就用优美的文笔畅谈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可以学语文的体会;如果你擅长议论,那就可以讥刺时弊,反思“也是一堂语文课”的索然寡味,重塑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如果你想象力丰富,那就大胆勾画你理想中“也是一堂语文课”的框架;如果你写作功底较扎实,也可以用分镜头式、列小标题、日记体或书信体来构思此文。

【佳作示范】

也是一堂语文课

南京一考生

放学前,语文老师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个蒜头,要同学们回家栽到盆子里,每周观察一次蒜头的变化,一个月后分别给大家汇报蒜头的成长情况。

同学们都奇怪语文老师怎么不务正业,干起生物老师的行当了?但要我们动手实验,谁不愿意呢?于是全班同学各自回家悄悄地忙开了。

一个月后,同学们把栽蒜头的盆子搬到了班里。小张同学的实验失败了,因为他把蒜头放在瓶子里,瓶子里只有水,没有泥土,蒜头就在瓶子里烂掉了。我的实验成功了,而且我栽的蒜头长得最好,叶子嫩嫩的,绿绿的,直直的,自豪地从泥土中钻出来。失败的,心情沮丧;成功的,心情喜悦。但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同学们每周的观察记录写得都很具体、生动、精彩。

老师问我们:“为什么今天大家写的文章都很成功?”

我们各抒己见,贪玩的小王说:“我们没有交作文的压力。”

好动的小明回答:“这是我们喜欢做的事。”

老师又紧跟着追问:“那么,我们过去经历过许多事,为什么写作文时却写得不生动呢?

语文科代表感慨地说:“许多事我们虽然经历了,但没有留心,没有积累,所以我们写作时就没有素材。”

老师笑了:“对,这就是语文,它从我们身边悄无声息地走过,我们要学会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真切记录,才能学好它。”此时,我才恍然大悟,老师让我们栽蒜头,原来也是一堂语文课啊!

【佳作点评】

这篇考场作文构思新颖,立意高远。文章记叙了一次难忘的语文实践活动“观察蒜头的成长情况”,以小见大,感悟了“语文即生活”的道理。全文没有华丽词句的堆砌,没有虚伪造作的矫情,考生用朴素的文字,淡淡地叙写着自己对语文的独特感受,却让我们的心深深地被打动。

(作者单位:山东平邑县兴蒙学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考场作文如何开好头(凤头)
记叙文写作专训:活用人称表达3招 片段升格 “老师”话题作文2篇
中考语文半命题作文写作思路示例与范文,考...
经过语文老师一点拨,这篇44分的作文瞬间升格为50分
如何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课题研究总结
【内附精美示例】文章结尾的写作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