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徜徉在唐宋诗词中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沾衣欲湿杏花雨,春面不寒杨柳风”,“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当我手捧书卷,朗朗上口地吟咏着这些千百年来流传不衰的诗句,徜徉在唐诗宋词这些优美的诗境中时,心绪摇曳陶醉。从它的字里行间我闻到了一股沁人心脾的芳香,这股淡淡的幽香,带我穿过悠长的岁月时空,回到了那个诗的国度:一空苍穹,一轮明月,一片孤云,一曲琴瑟,都似曾相识,在柠檬色的梦中,我以琴声送残阳,扣环云裳舞,临风娉婷;在东篱的断垣边,脱巾漉酒,千斛万盏,吟诗和曲。我是一池青莲,是一秋桂子,是一江春水,享受这琴、这风、这月、这水、这人间清辉!
    有人说,似乎中国人的每一种心志和情愫,都被唐诗宋词吟咏过了。这话说得不为过。随手翻开唐诗宋词,字里行间中总会找到一首能在你心灵深处引起共鸣的诗篇,使你为之感动。名家辈出,佳作纷呈的唐宋时代,诗歌被发挥到了极致。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边关战事、乡野风情,风花雪月、儿女情怀等等,都在诗人的笔下熠熠生辉。“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在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描绘出一幅别离的图景。在这首诗中,王勃刻意规避了以往送别诗黯然销魂、缠绵悱恻的风格,而是将质朴雄浑、横溢奔放的豪放洒脱之气植入诗中,如此处理,虽为送别诗,但却无伤感之情,有的是胸襟开朗、豪放清新、委婉亲切。情感上,也从普通的友人分别,上升到一层人类普遍情感的高度。“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啸傲林泉、纵情山水的王维,在《山居秋暝》里,又为我们勾画出了山中秋雨后黄昏的迷人景色,体现了诗人隐居山林,闲怡自适的心境,于诗情画意中寄托着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却仿佛又让人置身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一群热血男儿身经百战,金甲磨穿,不灭强敌,誓不归还。一股豪勇壮烈之气撼人心扉。渴望跃马驰骋边关雪山的王昌龄,仰慕的是身经百战,铠甲磨穿,不打败敌人决不回乡的英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漂泊、身体多病、客居异乡、孤独无靠的杜甫落木悲秋、登台苦恨,依然想到的是国难与家愁。苍茫的月色下追怀故国盛衰的刘禹锡,感慨的是故国萧条、六朝繁荣俱为乌有的沧桑。繁弦惊梦,难言怨愤的李商隐,回想佳人锦瑟,不复成寐。气象万千的唐代诗歌,孕育了中华儿女的情怀,涵养了中华儿女的性格。
    也许是唐诗的情太过丰富而细腻,宋代诗风突然一转,多以明理见长。宋代文人学识都比较渊博,有深厚的文化素养,高深的学术见解,对事物的认识独到而深刻。他们将关注的角度更多地转向了日常生活中,一物、一景、一人、一事,均可以成为其审美的对象,正如苏轼所说“凡物皆有可观”,正是处于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对象中,诗人却匠心独运地提炼出许多人们有所感悟却未曾言道的人生哲理。如“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如“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进山西村》)。可以说,与唐人相比,宋代文人的生命范式更加冷静、理性和脚踏实地,超越了青春的躁动,而臻于成熟之境。苏轼可谓是宋代“理趣”诗的集大成者,苏诗中的一部分以议论的方式直接阐发哲理,其中最成功之作莫过于《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表面上是写庐山,实际上是从哲理的高度提出一个认识事物的原则。要了解掌握事物的本质、真相,必须摆脱限于一时一地的片面性和自以为是的主观性,必须对事物客观地不带成见地作全方位的历史的反复观察,深入研究。这是《题西林壁》诗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喻义所在。
    而宋词较之宋诗,在继承了唐诗在情感上的细腻,又多了几分缠绵婉弱的文人风致,比唐诗更添了一份曲转柔肠。李清照是因为那首《声声慢》被人们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凉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于是,她成了愁的化身。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内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纵目青山黛影,脑海里却常常“月满西楼”,仿佛看到李清照轻拂长袖,在如水的月光里颦颦而笑。就连欧阳修这样的七尺男儿也会小女子般写出“泪眼问花花不语,落红飞过秋千去。”的脉脉柔情。
    当然,宋词也不尽然都是描写花前月下,离愁别恨的柔情之作,其中也不乏许多质朴雄浑、豪放洒脱的豪迈之作。李清照在南渡初期,就曾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就是宋词,有岳鹏举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腔的爱国热血,也有范仲淹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脉脉儿女情长,有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奔放,有“谈笑洗尽古今愁”的豪迈,又有“杨柳岸线风残月”的画意……
    透过唐诗宋词,我曾探寻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辽阔和瑰丽,也曾领略过“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恬静和闲逸。唐诗宋词,你诉情思于眉间,留芬芳于心头,我轻轻飘荡在你字里行间的诗情画意里,陶醉在你的风情韵意之中,面对你,我静静倾诉心灵的感受,彼此感受着相知的默契,我与你梅音梦里同陶醉,燕语江边共凝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最经典的两首写庐山的诗,一首前无古人,一首后无来者
唐诗宋词中的人生哲学
61首名篇,带你纵览唐诗、宋词史
37首唐诗,27首宋词,带你纵览唐诗、宋词史
唐诗宋词里的秋天,尽揽山水风月,美妙至极!
唐诗宋词这么多,哪一句最有哲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