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陶渊明诗中的贫苦为何显得美?

 

《中外文学作品导读》选登之三

大家在中学语文课上已经读过陶渊明一些诗作,不知道想过没有,陶渊明当时真实的生活情况如何?是那么潇洒,那么美吗?这里我们再来读一首《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然后讨论一些陶渊明的作品与生活的关系问题: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簷下,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先逐句顺读一下:头一句“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是说人生的归宿有一定的法则,穿衣吃饭原本就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意思是,连这样的事一点都不过问,怎么还想求得自己的安身?“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意思是,春天来了就按季节种地,一年下来收获也还可以。“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一早起来就到地里努力劳作,太阳落山才扛起农具回家。“肆”指尽力。耒(lěi):指农具。陶渊明写此诗时毕竟46岁了,这个“微”字用得很实在。“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即:山区多霜露,气候总是冷得早。“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即:谁说农家不苦?只是没法不去做那些苦累的农活罢了。弗获:不得,不能够。“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即:手脚实在累得不行,只希望平安无事就好了。异患:异外的灾难。干:犯,指遭逢“异患”。“盥濯息簷下,斗酒散襟颜。”指劳动完之后洗净手脚,坐到屋檐下歇息,饮杯酒放松放松。盥濯(ɡuànzhuó):洗涤。散:排遣,使……舒展。“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即:遥想古时的隐士沮溺,自己的心意与他们是相通的。沮(jù,一音jū):长沮。溺:桀溺。《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二人均孔子时代的隐士。“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即:就希望这样过下去吧,亲身从事农耕生活没有什么值得叹息的。躬耕:亲身从事农耕。

这首诗比较明确表白陶渊明归隐的心态与生活的情状。

陶渊明(365—427)原先也是当过“公务员”的,比如州祭酒、参军、县令等等,都是一些小官。比较被人传扬的是他曾因生计所迫而官彭泽令,任上仅八十多天,即以不堪忍官场繁文缛节而去职,返乡躬耕。归隐的生活是很清苦的,晚年贫病交加,非常难熬,并不见得如他笔下那样富于诗情。陶渊明不过是将日常生活诗化罢了。不过这不是矫饰,而是性情的真实流露。他从事过农耕劳作,自食其力,以此为心安,并非“作秀”。如同诗中所写:一天劳作之后,在自己的屋檐下,洗干净手脚,喝点小酒,也颇自得其乐。因崇尚自然,安贫乐道,他只愿“躬耕非所叹”,长保这样的生活旨趣。这一点难得。从来的世家子弟都轻视体力劳动,陶渊明却志在不同,有一种自食其力、回归自然的追求。《饮酒二十首》之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诗,是大家都读过的,表现隐逸的心志,《宋书》和《晋书》都将其列入“隐逸”类。这里选的“获早稻”一首,虽然也有隐逸,但更自然,少有借诗谈玄的味道,多写自食其力的愉悦和农作生活的恬淡适意。在这里,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不止是一种悠然的自得的生活,也是一种人生方式。

读诗时放开思路,有些细节还可以比较和探究。比如,古来很多诗人都写贫穷困苦(比如杜甫),陶渊明也写贫苦,但因为人生态度或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陶诗中的贫苦是“过滤”了的,审美的,给人的感觉也就不是那么“苦”,而是“苦中有乐”了。“过滤”即艺术处理,将日常生活诗化,能满足审美的必要的距离。

陶渊明的诗质直平淡,抑扬爽朗,怀抱旷真,自成一格,可是他生前只是被看作隐士,作品影响不大,后世才越来越受重视。更重要的是他的品格情操,以及他所代表的闲情文化,与有高度文化素养的文人心理相契合,得到历代文人的认同与向往。在一定程度上,陶渊明成为传统文化中淡泊超越的一种精神象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繁华落尽见真淳——“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的生命安顿之法
每日一诗|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读懂菊花就读懂中华文化,朱元璋写菊花霸气,陶渊明写菊花隐逸
【诗词学堂】尚友古人:陶渊明致敬的隐士们
松菊犹存 | “我心中的陶渊明”佳作合集(二)
高中语文--浏览帖子及回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