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才是教育的核心

 

《中国教育报》4月7日的一篇报道“一所被判‘死刑’中学的逆袭”,开篇写道:在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老关镇有这样一所中学,自从本世纪初被列入撤并计划后,各级就停止了对该校的投入,办学条件还停留在上个世纪末。而就是在这样一所破旧的农村校,2008年以来,中考的重点高中录取率均在60%以上,连续8年居湘东区公办学校之首。不仅附近乡镇的学生放弃镇上的中学来此就学,更有邻市、邻省的学子慕名而来,被湘东教育系统称为“新华现象”。

显然,“新华现象”提示了办教育的一个基本命题,即:“人”才是教育的核心。

文章列举了几方面的典型事例:

没有像样的操场,没有标准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学生在全县运动会上却能获得名列前茅的好成绩。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校长说:“开动脑筋还是会有办法。”——器材不足,就多开设一些如仰卧起坐、俯卧撑这些不需要太多设备的项目;场地不足,立定跳就往坡上跳;有些活动项目难以开展,就因地制宜,利用学生上学时骑来的自行车,于是将自行车慢骑作为体育课上的常见运动。

2005年上任的何校长,面对的是学校将被撤并,人心溃散的困局,但是,何校长凭着自己的信念、真诚和热情,硬是把破旧的校园变成了师生共同温暖的家。——何校长说服妻子放弃工作,带着原在镇上读书的儿子转到山窝里,将自己的家搬进了学校,一家三口蜗居于教学楼的一间低矮、昏暗的瓦屋;每年春节,领导班子提上慰问品,挨个给教师拜年、聊家常。在日常生活中,班子成员也对教师关怀备至;每个学期,何校长都要带着教师对学生进行两次不定期的夜间家访,近十年间,他们走过了招生区每一个角落,到过了所任教的每个学生的家中。

面对教师资源严重匮乏的情况,何校长身先士卒,示范引领,在他的感染和带动下,教师们团结一心,敬业爱岗,一心扑在教学上。——何校长主动承担起3个科目的授课任务,班子成员和校务成员在任务的分配上也与普通教师等同,而且一直担任九年级中考科目的教学;教师们待遇不高、条件艰苦,却从未耽误过教学。“李老师膝盖手术后一个月,不顾劝阻站回讲台;肖老师患有乳腺增生,医生建议手术治疗,为不影响教学工作她一直撑着。”

这几方面的事例虽然不能让我们更全面、更清晰地认识学校和教师们所做的努力,但是,有一点我们应该坚信不疑,没有人的精气神,没有人性的光辉和精神之美,再美丽的校园、再高档的设施,都不可能办出高质量的学校。

《中国教育报》刊出这篇文章,它的用意不言自明。在当今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大背景下,那些一味追赶时尚、追求档次、大兴土木,而恰恰无视校园里的“人”的作法,应当得到纠正,切实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才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中央深改领导小组4月1日举行第十一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确实是个好消息,这才是落实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实质性举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校的核心使命是给孩子创造精神家园(推荐给校长和教师)
校园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小塘镇中心校:开展评比“最美学校”,全面提高素质教育
志存高远,编织育才摇篮
我奉献,我快乐
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文化建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