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型学校整体形态变化的勾勒

从学校现存形态来看,我国的学校还带有明显工业时代社会教育的特征:按工业化、批量性生产的模式“塑造”学生,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统一的目标、基本划一的课程与教科书;整齐排列的通用教室;严格规定的课时、教学周期与教学进度;按规定执行的教育教学过程。总之,学校的基本任务是知识的传递和培养出社会不同领域需要的规范化人才等等。

改变这各形态,需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价值提升

现代型学校的存在价值不再停留和满足于传递、继承人类已有知识,实现文化的“代际遗传”和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复制式再生产,而是追求为社会更新性发展、为个人终身发展服务的存在价值,使教育成为人类社会更新性的再生系统。这一转换将使教育的主旨从以传递知识为主要直接目标,转换到以通过包括知识教育在内的各种手段,培养具有主动发展意识与能力,能在各种不同和变化着的具体情景中努力开发自己潜通报人为主要直接目标。在近代型学校中,受教育者被视为知识的承受者;在现代型学校中,受教育者被视为自我发展的承担者。因而,从传递适应为本转身以培养人的健康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为本,是现代型学校价值提升的核心构成。

任何人的发展,只有在人的各种关系与各种活动的交互作用中才能实现。因此,不能只从孤立个体的角度来设定学生发展的要求,而应以“关系”与“活动”为框架思考教育应以学生的“什么发展”为本的问题。

作为最基本的关系和活动有两大类:一是指向外界,即个体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和实践性活动;二是指向内部,即个体与自我的关系和反思、重建性活动。

2、重心下移

在高等教育已开始步入大众化的今天,中国普通中小学首先在教育对象与目标方面要实现重心下移。学校不只是关心少数“尖子生”,为高一级学校培养专门化的、精英式的人才服务,不能仅以培养出获奖学生、考上名牌大学生或后来成为著名人物的学生为荣,而应致力于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这不仅是教育由精英向大众的转换,而且体现了教育观念中“具体个人”意识的确立,对每个人的幸福人生与生命价值的关爱。只有这样认识教育对象和目标,教育才可能成为促进每个具体个人成长的力量,成为活生生的具体个人生命历程中的有机构成。

其次是教学内容方面的重心下移。学科领域与生活领域、职业领域、人生领域等方面沟通。

三是管理重心下移。学校教育工作者惟有在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性和潜力都被开发,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产生交互作用时,才能办出个性和生气,形成独特的文化。

3、结构开放

一是外向的,包括对网络、媒体的开放,对社区、社会的开放,以及学校间、相关教育机构的相互交流开放。

二是内部开放。教育教学活动向学生发展可能世界开放。

4、过程互动

5、动力内化

动力内化意味着学校形成自己内在的发展需求、动机和动力机制。

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建立在学校领导人员对自己学校的发展历史、现状,已经拥有的资源、经验与问题,学校所处的环境、文化背景以及现有的和可能的发展空间,社会提供的发展条件、要求乃至挑战,有全面、深刻、综合认识的基础上,以学校发展目标的形式集中表达。这种需求,不是外部提出或规定的,而是自我认识和探究的产物;是因为这一需求不仅包含着社会发展对学校的要求,而且包含着由学校本身和师生发展的内在逻辑产生的需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教师发声十年柳校长卸任,他留给老师的4句话,震惊教育圈!
北师大教授褚宏启:推进教育现代化:如何从“表面”走向“本质”
新时代素质教育的新形态
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教育
推进全面育人的课堂教学变革
“纯美基金”助力盛泽教育事业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