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教师的理想”到“理想的教师”

从“教师的理想”到“理想的教师”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师的素质和追求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教师的理想”、“理想的教师”,会成为新的话题出现在人们面前,我们非常希望能对这些问题作更为深入和更具针对性的思考。

为何做教师?“教师的理想”是什么?我认为,不外乎三个方面:学生成才,个人发展,事业成功。首先“学生成才”是前提,也是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士,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由此可见,教师的主要责任是培养好学生,使学生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个人发展”指的是教师本人专业的发展、事业的发展及其人生价值观的充分实现。一个教师,如果他的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各方面都进步了,那么可以肯定地说,他的个人得到了发展,素质得到了提升,他也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乃至专家型教师。而“事业成功”则是教师追求成功、实现价值的最高境界。“事业成功”的重要标志和具体内容应包括:所教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兴趣;所教学生树立了人生的远大理想,能充满自信地迎接各种挑战;教师个人的专业、智慧、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及展示;培养出了健康、道德、智慧的学生,为个人和学校赢得了声誉,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那么,怎样才算是“理想的教师”?我认为,“理想的教师”至少应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应该是具有高尚师德和充满爱心的教师。《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师德高尚和充满爱心应该是“理想教师”的核心和前提。2004年12月24日,国家教育部召开师德座谈会,邀请了部分师德标兵参加座谈,他们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霍懋征);“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黄静华);“用大山一样的情怀,让爱在深山中不断延伸”(盘振玉);“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林崇德)。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大爱才会成大师。

二、应该是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做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自信,对自己的学生自信,对自己的教育前程自信。教育的过程就是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挑战自我,就是要永不满足,不停进取,不断追求卓越。要做名师,做大师,就要不断创新。“一个创造性的念头,抵得上一百个人缺乏思考的埋头苦干;充满创意的一分钟,抵得上碌碌无为的一百年”。有了挑战和创新精神,就可百事可为!

三、应该是具有良好素质,时时刻刻感到幸福和快乐的教师。教育不能缺少理想,不能缺少童真,不能缺少激情。教师也是一样,他的精神世界应该丰富多彩,心理素质应该健康良好。“一所好的学校,就应该笑声琅琅,书声琅琅,歌声琅琅,让校园生活成为每个人终身美好记忆的巨大源泉”。一位好的教师,就要坚守住心灵的宁静,富有理想和激情,充满进取之心。并在教育中体会到快乐和幸福,体验到人生的价值。

四、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完善自我,富有社会责任感及人格魅力的教师。作为“理想的教师”,必须要有学习的思想,坚持不断地学习;必须要有反思的思想,能够每天解剖自己的日常教育实践,“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进行追问、审视、推敲、质疑、批判、肯定、否定”,提升和超越自己;更要有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只有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塑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教师要有自觉的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能站在时代社会的前沿,传播新风尚,助推新道德,抵制不良诱惑,做到不庸俗、不低俗、不媚俗,自觉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完善和丰富自己的人格魅力。

(作者系湖南省人民政府督学、特级教师、郴州明星学校校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理想的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师德师风学习体会
师德的核心是爱
2016新教师培训校长讲话稿
师德论文爱与责任
个人师德工作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