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贵州·书院对联集锦

维凤书院

  维凤书院,位于贵州永宁(今属关岭)。清雍正十年(1732)知州陈嘉会建。陈躬训课业,并判争议田租谷35石以供膏火,立有碑记。乾隆七年(1742)毁。三十八年署知州申赞皇议复修,邑人周景旦捐资。四十二年房又毁。嘉庆二十三年(1818)贡生修武谟与乡耆等呈请复建。道光元年(1821)知州刘嗣矩捐银50两,劝捐银1100两,增修堂屋学舍18间,余银700两添置学田,并拨广顺寺庙产田以资膏火。十六年知州黄培杰劝捐重修,亲主讲席。光绪十二年(1886)知州杨承叙拨公款增建房舍10余间。三十二年改为两等学堂。

格致诚正修齐,知所先则近道;
孝悌谨信亲爱,行有余以学文。

  • 清代钱宝琛题维凤书院
 

 

涌泉书院

  涌泉书院,位于贵州威宁。旧为缪良玉住宅,杨慎曾题额“瑞室”,缪出仕即捐公。清初作为考棚。雍正八年(1730)威宁改州后遂改建为书院,附设义学。乾隆初毁。二十七年(1762)知州刘标捐资重修,始名“凤山”,延师课士。后又废。嘉庆四年(1799)知州程正坤捐资扩建,改名“涌泉”。同治九年(1870)毁于兵火。暂借西岳庙课士,并改名“南泉”。光绪八年(1882)修复,仍名“涌泉”。二十二年知州邓良臣迁建于原学宫旧址,改为崇实学堂。三十二年改初等小学堂。民国间改为劝学所。

鲤趋如昨,马齿频加,五十载旧治重游,凤岭衍流风,耆旧尚传选刺史;
雁影虽沉,皋比宛在,一再传师席继忝,鳣堂多立雪,胶庠犹见老门生。

  • 清代司炳煃题涌泉书院

文腾书院

  文腾书院,位于贵州平远(今属织金)。清乾隆二十年(1755)知州李云龙捐俸在原义学废基上建,名“平阳书院”。有房舍30余间,悬康熙御赐“文教遐宣”匾。后建景贤堂5间,祀濂、洛、关、闽等9贤士。延师讲学。三十一年郡士人建后堂3间。四十二年知州刘宗元修葺。嘉庆三年(1798)知州周景益重修,以其在凤凰山之西故改名“凤西”。道光二十六年(1846)知州徐丰玉捐廉200两,劝谕士民捐输,得银17549两,两次修葺,扩大规模,又增建节孝祠。余银买田收租作束修膏火。同治十年(1871)知州陈昌言更名“文腾”。光绪六年(1880)巡抚岑毓英捐银2000两补作月课膏火。三十二年知州李大森增修教室6间,改为高、初两等小学堂。1949年后改为织金一中,1957年后为县委所在地。现属文物保护单位。

经传南国三鳣集;
亭放西山一鹤飞。

  • 清代易佩绅题文腾书院
 

 

其它主要书院简介

  中峰书院 位于贵州定番(今属惠水),明弘治间知府江藻建。因其址处于两学署之中,故名。嘉靖间知府陈则清重修。郡人陈文学、赵维垣均有记。清咸丰间毁于兵,同治十一年(1872)知州札拉芬改建于东街,并清理绝产以充膏火。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高等小学堂。

  鹤楼书院 位于贵州都匀。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刑部主事张翀因忤严嵩建戍都匀,筑草亭读书。四十二年,军政使娄拱辰及诸士为其建堂3间及寝室、厢房小楼,门户墙垣等均备。县士人纷纷就读门下,名读书堂。因翀字鹤楼,故亦称鹤楼书院。翀去后,渐趋颓圮。万历五年(1577)刺史段蒙罔修复,适邹元标谪都匀,便礼聘为主讲,“时时与都人士讲天人性衍之学”,培养出陈尚象等一批人士。后又废。清道光初知县高其墉就其地西建为及幼堂。咸丰八年(1858)毁于兵。同治十一年(1872)知府罗应旒改建为考棚,后改善后局,又改昭忠祠。光绪二十二年(1896)知府区维瀚以观音寺另建书院,不久其地改为高等小学。

  南皋书院 位于贵州都匀。明万历二十一年(1595)提学徐秉正在邹元标弟子陈尚象、吴铤等恳请下建,以元标号南皋,故名之。门屏、讲堂、夹室、甍楼、学舍等均完备。巡抚江东之为之作记。拨入官田28亩。万历三十年郭子章抚黔,改名“归仁”,又题“理学名儒”匾。增拨田12亩作膏油之资。后毁圮。清乾隆初,知府鲁朝聘建邹公祠祀元标,三十七年(1772)知府孙廷相于祠处增建书屋6间恢复书院,复名“南皋”,延师授徒。四十五年知府宋文型捐银重建讲堂书屋20间,改名“匀阳”。道光二十年(1840)邑人陕西巡抚陶廷杰捐银置书籍,增膏火,仍复旧名。咸丰八年(1858)毁于兵。同治十一年(1872)知府罗应旒重建,祀张翀、邹元标二人木主于讲堂右。光绪三十年(1904)改为高等小学堂,三十四年知府王玉麟改为教育讲习所。

  魁山书院 位于贵州贵定。明代指挥叶风嗈捐建。清初已废。道光十八年(1838)知县俞汝本率邑绅重建。有讲堂、斋舍等计约20余间,规制完备。同治二年(1868)毁于战火。后复建堂、舍仅10间,规模不及原之半。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学堂。后因地域狭小,不便教学,便于城内大庙建校,遂废。

  双明书院 位于贵州镇宁。清康熙十年(1691)建。有膏火田租谷116石。后倾圮。道光二十三年(1843)知州严耿、汪自修捐廉率邑绅孙玉峰等重修,两廊为号舍,二进为丽泽堂,三进为讲堂。生员无定额,视经费多寡而定。住斋者称受业,考课者称肄业。受业生须纳束修。山长每年柬修谷60石。每日讲书,逢三、八日作文,品学劣者,山长有权除名。同治五年(1866)毁于兵火。光绪八年(1882)知州刘鹿宾重修,二十八年(1902)改为学堂。

  松山书院 位于贵州毕节。又名毕阳书院。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知县李曜建于城内永兴桥右。乾隆二十年(1755)知县董朱英捐银拓地扩建大门、二门,讲堂、学舍、厨房等,聘名师主讲,又以银200两佐师生膏火和修葺之费。道光中迁游击署右,原址屋宇卖给提督唐文淑为住宅。同治七年(1868)赎回拓宽新建,前为巡抚岑毓英生祠。光绪十八年(1892)举人杨绂章任山长,增修斋舍。教学以“立教以存心、立品为本,以储经济、达时务为用”为宗旨。除课经、史外,还讲政学、策论、数学等。刻印有《制艺浅说》和《松山诗课》。二十三年又刻印《松山课士录》4卷。二十八年改为求是学堂。旧址今为毕节城关镇二小。

  赵公书院 位于贵州独山。又名紫阳书院。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赵完璧任独山知州,捐俸置田,建义学。三十八年离任,乡人感其德,立祠奉祀,并以祠为学舍,遂以其名名之。时规模小,经费困难,生员寥寥。乾隆三十九年(1774)福山进士萧梅年知独山,与邑中诸生黄瑢等扩建,题名“紫阳”。延名师,定膏火,亲集诸生讲授。光绪末改为劝学所,民国初改初等小学。

  凤池书院 位于贵州水城(今属大方)。清雍正十二年(1734)通判孟金章建义学于城北,后改书院名“水城”。道光七年(1827)通判袁汝相迁建于城南凤翔街,易名“凤池”。十三年定主讲岁修金100两。二十八年通判倪应谦倡捐,率市民捐银购田发典生息以充膏火。咸同间毁于兵火。同治十三年(1874)通判陈昌言重修,规制完备,撰有记。光绪初,因办学有方,声名远播大定、安顺两府,学者翕然负笈来游。月设官课1次,师课2次。昌言亲为讲授阅卷,指示谆切。定有章程17条,对山长、斋长聘用及修金,生员入学、设课、考试、奖励及经费开支等均有详明规定。二年(1876)为平远学署占用,作训导住宅。光绪末改设议会,后又改团防局,部分修为义仓。

  桅峰书院 位于贵州兴义。清乾隆十二年(1747)以海朝寺之前殿改设,初名九峰书院。因面临九峰山而得名。以寺田租谷60石为修膳膏火之费。嘉庆二年(1797)遭兵毁。二十一年生员邢思镐、阎敏仁等以昭忠祠改建,更名“桅峰”。道光初,棉商捐银700两,放息以充经费。十五年知府谷嘉禾增修,又改名“珠泉”。二十二年知府张锳筹银1000两并前存500两,交棉商年生息300两,除乡、会试之卷费外,余专供书院。二十九年(1849)又增修房舍10余间,建制更显宏阔。咸、同间又毁于兵。同治十三年(1874)知府陈廷樑就府经历署旧址改建,计有讲堂斋舍29楹,又更名“文峰”。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中学堂,三十四年又改为高等小学堂。

  广阳书院 位于贵州广顺(今属长顺)。清乾隆三十年(1765)知州孟衍泗建。嘉庆元年(1796)知州郑德佩重修,城乡捐田租150余石以助膏火。同治初毁于兵火。光绪十九年(1893)知州吕树勋劝捐重修,并劝捐田租。延聘山长主讲,月课生童。三十三年(1907)改设学堂。

  文峰书院 位于贵州黔西。城东山旧有书院,因经费不足渐废。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邑人兵部尚书李世杰捐资重修。于是讲习有堂,肄业有室,庖湢有所,延师督课,文风遂兴,由地方官捐廉和热心教育人士捐资,置田180余亩,年收租谷340余石以充费用。有详明田籍记载和详明支销规定。光绪末改为正本学堂。

  万松书院 位于贵州大定(今属大方)。清知府凌浩曾为修建,未成离任。乾隆四十六年(1781)知府永福捐廉,劝绅民输金建于府署北,历2年工竣。有房舍30余间,拨水西安氏绝产以充膏火,并撰记。道光十二年(1832)知府王绪昆重修房舍共37间,木坊、魁星阁各1座,并增置用具。同治三年(1864)毁于兵火。光绪六年(1880)知府程荣寿改建于城东学宫旁,与文龙书院合并,更名“文峰”。有讲堂斋舍12间,定主讲2人,由知府延聘,年束修银各124两,月官课1次,堂课2次。生童膏火银共503两。经费收支定有章程,管理严格,徐鋐撰有记。三十二年兴办学堂,遂废。

  兰皋书院 位于贵州贵定。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知县周品金和乡宦王政义捐建于城隍庙侧。有斋舍、讲堂、门庑、客厅等20间。道光十一年(1831)政义后代献材建阳明祠。二十年知县曹敦绮迁建于太平寺旧址,扩大规模。后知县张其灿捐修院外大道400丈并建2坊。同治二年(1863)毁于战火。八年知县喻怀信重新扩建。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高、初两等小学堂。现为贵定第三小学。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墨香书院 位于贵州平越(今属福泉)。旧有书院,在城西隅,后废。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知府唐乐宇于城东南募资重修。门堂斋舍、楼阁亭池均备。以其址有墨香池,故名。咸、同间毁于兵。光绪二年(1876)知府程荼寿捐廉迁建于城南,计有堂室斋舍20楹。复清旧产,置新业,以充修金膏火。十八年又增建后堂、厢房共5间。废科举后,教学以精研经史,讲求古今政治为主,并教以西学、外国政艺、算术等。后改为中学堂。

  狮山书院 位于贵州黔西。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知州许学范捐廉建于狮山。每月考试廪、增、附生,由山长评定甲、乙,榜示门墙,按成绩奖给膏火。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为学堂。原礼部尚书李端棻过县,曾命名为宏济学堂。后改为狮山高等小学校,现为黔西城关六小。

  凤山书院 位于贵州盘县。清嘉庆十二年(1808)建。有头门3间,讲堂3楹,上有楼,中祀仓圣,两旁为斋房、山长室、庖湢等。有亭,榜题“绿绕青来”。堂下种有丹桂、紫薇,后院有井,甘冽清香。教谕刘汉英缀为八景:魁阁飞霞、书楼赏雨、薇云夏幕、桂露秋香、笔岫凌云、斗亭留月、山房抱膝、井泉洗心。清末兴学堂,遂废。

  笔山书院 位于贵州兴义。清嘉庆十八年(1813)知县杜友李会诸生倡建,由文武生童各捐钱1000文及邑人之捐助始成,以有笔架山得名。二十三年知县张梦骥购地拓宽。道光十二年(1832)知县徐鋐又增修学舍,规制完备。咸、同间毁于兵火。光绪十六年(1890)邑绅刘官礼倡修,规模扩大,有房舍21楹,长廊、鱼池、花厅、林园均备。制度益趋健全。购有经、史、子、集四部万余卷,又有乡人唐续宗、李映雪捐资刊刻朱子《小学》、《训蒙诗歌》、《史鉴节要》等存于其中。设山长1人,由地方礼聘,年俸银300-400两;月堂课2次,分题批阅。学生超等奖银1.2两,特等8钱,一等6钱,童生奖励减半。设斋长2人,由廪生中轮流选任,年得“友学谷”4石。二十四年雷廷珍主讲,教以经学、小学,广置时务书报及经、史、子、集供师生借阅,学风为之一变。三十年徐天叙主讲,着重经史,每月会各界人士举行讲演,风气大开。姚华、熊继光等具有新思想的著名学者也曾主讲其中。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高等小学堂。现为黔西南民族师专。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荔泉书院 位于贵州荔波。清嘉庆十九年(1814)知县蔡元陵建于城西街孔庙左。二十四年知县武占熊增修。道光八年(1828)知县杨以增建魁星阁5间,讲堂5间,斋房9间。同治五年(1866)毁于兵。十年知县钱壎改建于县署旧址,计有房舍18间。光绪元年(1875)知县苏忠延题“荔波书院”额。中国共产党创建人之一邓恩铭烈士,幼年曾就读于此。清末改初等小学堂。旧址今为玉屏镇第一小学。

  治平书院 位于贵州安平(今平坝)。又名安平书院。明代为学宫,清嘉庆二十年(1815)知县陈嘉祚就其址劝捐创建。有斋舍15间。道光二年(1822)知县徐玉章捐建讲堂3间,并置学田。六年知县刘祖宪又捐置学田。由知县聘请进士或举人主讲,设斋长2人,城乡各一,由山长从生员中保荐,知县委任,以管理租谷收发、办祭典等事。同治四年(1865)毁于兵。光绪十二年(1886)知县何铨劝捐修复。三十年改设学堂。

  岱山书院 位于贵州郎岱(今属六枝)。清道光八年(1828)绅士张懋德及绅民13人捐建于岱宗峰下。计有山斗堂上下左右共1O间,讲堂3间,前后斋房25间,竹影、松声山馆及荡胸轩各3间,藏书室3间,入德之门1间,过厅1间,厨房及杂役住房共6间,回廊、垣墙、艺圃俱备。学田岁收租约100余石以供膏火。聘山长1人,监院1人,生徒常住数十人,弦诵之声不绝。后废。

  莲峰书院 位于贵州龙里。清道光十年(1830)知县陈熙晋捐俸建于县署之前,以面对莲花山命名。中为讲堂5楹,额为“求是”,左右斋舍各8间。复劝捐建后房3间,祀诸葛亮和王守仁,名二贤祠。再捐银置田百余区,收租以供师生束修膏火。熙晋自为记。每月十三课士,“讲其德行,习其文艺”,要求“处则循孝弟忠信之实,而出则应天下国家之重”。清末兴学堂,遂废。

  花竹书院 位于贵州瓮安。又名玉华书院。清道光十二年(1832)知县王存成首捐银百两以倡,共集银3000余两,建于城南先农坛前,以城西有玉华山而得名。讲堂、学舍、斋厨、门宇均备,置田以资膏火,并撰记。咸丰末毁于兵火。光绪十五年(1889)知县陶懋恭以袁姓捐木重修讲堂3间,工未毕离任。二十四年知县王斅成捐廉重建,购袁氏土地建堂舍共40余间,并建祠祀王守仁,以境有花竹山,故改名“花竹”,并撰记述其始末。三十年改为高等小学堂。

  莲城书院 位于贵州安南(今属晴隆)。清道光十五年(1835)知县李振堃拨凤凰山寺租谷268石筹建。次年知县张士英又拨地租谷8石、银40两,始建于学宫明伦堂前,不久圮。二十年知县娄镕捐银百两首倡,邑人踊跃应捐,共得银5970两,重建于学宫右,延师课士;又置学田,年收租138石,以供费用。光绪三十二年(1906)移初等小学堂于其内,遂改名莲城学堂。三十四年改为官立两等小学堂。

  珉球书院 位于贵州贞丰。清道光十六年(1836)知州袁敏升率绅民捐建。购田以供经费。知州周溶酌定章程。次年州民江怀贡捐田,折价银550两,收租以供膏火。咸丰十一年(1861)毁于战火。同治十一年(1872)战事平息,当道即以清真寺改建,绅民多捐田租以充经费。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学堂。

  梅花书院 位于贵州归化(今属紫云)。又名厅城书院。清道光十八年(1838)通判谭炜始建,二十年通判金台续成。有泮池、斋舍三进3院共36间,另有浴室、水池、花坛等,宽明静雅。由地方官礼聘名儒任山长,主讲“四书”、“五经”、八股试帖、诗赋等。山长曾肇嘉曾购经、史、舆地、经世等书100余种。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为高、初两等小学堂。

  凤仪书院 位于贵州安顺。清嘉庆间知府朱德璲建。道光二十二年(1842)副榜杨春发购买民房扩建堂室房舍计58间。仓圣殿内祀仓圣、汉乡贤尹道真和王守仁等木主。二十六年知府多龄、朱德璲厘定章程。二十八年知府胡林翼添建二门两厢斋房14间,仓2间。膏火以学田收租供给,并立碑以防弊端。同治五年(1886)酌增堂课膏火。光绪初巡抚岑毓英倡捐银4000两,交商生息以供经费。十二年知府蒲阴枚等买田地,经费倍增。又定条规加强管理。三十二年改为学堂。

  盘水书院 位于贵州普安。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邑绅举人孔广沛呈请知府张锳,以邑之官绅士民捐修试院余银300两作经费,建于文庙左侧。又筹银1300两置田收租以为师生束修膏火。光绪二十年(1894)知县熊士清、教谕年明达、训导萧森枝等重修,增3间。三十年知县查秉钧改为日新学堂,未招生。三十三年改设高等小学堂,附设初等小学堂2所。

  东麓书院 位于贵州长寨(今长顺)。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邑绅举人何桂荣会同贡生夏寅清等建。招生授课,何自任主讲。次年书院有童生5人考入州学。后历任同知捐廉鼓励,学风渐变。长寨,民族杂处,地瘠民贫,经费困难,仅得文昌宫租谷10余石津贴,主讲纯尽义务。咸丰九年(1859)毁于兵火。宣统元年(1909)州判刘植诚委邑绅何德新等于原址设初等小学堂。

  培凤书院 位于贵州普安。清道光、咸丰让设于城内南将军祠。初由城中棉花捐及公秤捐年收银约400余两以供师生束修膏火。后棉业萧条,捐银无着,便拨新城归公绝产田80余亩,年收租谷180余石,以维持开支。光绪八年(1882)绅士熊子渔等禀请以回民首领金万兆城东新平街客厅改建。有二进3楹,东西厢12间。废科举后,改为县议会。

  岩黉书院 位于贵州岩脚(今属六枝)。清咸丰二年(1852)厅丞周夔始建,初名爱莲书院,未竣工。继由厅丞景时阳筹款续成,更名“岩黉”。规制较完备。聘山长1人,监院1人,收生徒数十人。束修膏火除原有周夔捐廉外,均由各地捐资。后因战乱,学舍虽存而学产尽失,逐渐冷落。宣统元年(1909)改办两等小学堂。


 录校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南·书院对联集锦
王阳明:龙岗书院 文泽西南
广西南宁书院
敬凌| 广西古代的书院知多少?(上)
山东书院简介
安顺建城630年以来建制沿革及区划变更简介(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