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追问催生科学课堂的智慧

                         让追问催生科学课堂的智慧

                       作者  江苏省东台市第一小学  陈刚


                  【此文获江苏省“未来杯”科学论文一等奖】


"在有效的追问中,教师和学生都以生活着、思考着、发展着的生命体而存在,并互相影响着。”  

被视为中国最牛的“追问者” ——原央视主持人王志,以他理性、挑剔但不轻狂的质疑使《面对面》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同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做一个智慧的“追问者”。在学生解答了教师预设的问题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地进行“二度提问”来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深入探究,从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于交流中追问  

———“吹皱一池春水”  

“没有思维,就没有真正的学习”。思维的参与是课堂学习的最高境界。科学学习的本质就是“再创造”。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搭建探究的舞台,让学生经历思维的再创造活动。有经验的教师会提供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表达的空间,并及时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初步学会从科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及对有关的科学学习内容进行探究,实践与思考。问题的设置绝不是仅仅为了让学生回答,而是为了启迪学生的思维,以智慧开启智慧,促使其深入探究。教师的“问”这“一石”往往能使教室荡起思维的涟漪,“吹皱一池春水”。  

[案例片断]在教学《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一课时,在不同的班,我曾遇到同样一个问题,因为处理方法不一样,效果也明显不一样。

在研究米饭的变化时,让学生品尝了米饭的味道以后,我问到:“米饭在口腔咀嚼一会儿后,为什么变甜了?”有的学生猜测是米饭中有种什么东西变甜了,有的说是口水让它变甜……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米饭变甜了,我觉得是米饭里有种甜的东西,后来渗入味蕾就变甜了。”这时,我针对学生这个回答进行反问、解释,同学们听得似懂非懂,感觉风平浪静的,少了一点什么似的。下完课以后,我进行反思,觉得在这一段,我处理得不是很好,为什么我没有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批判呢、去作出解释呢?为什么我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索呢?

无独有偶,在另外一个班教学中,又有一个学生做出这样类似的解释,这时,我抓住这个机会,强调学生不需要举手,站起来说就可以了,鼓励大家来讨论一下:“他的解释,你认为正确吗?”话音刚落,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不对,糖果一放到嘴里就感觉到甜了,如果米饭是甜的,一开始就能感觉得到是甜的”“这有什么,也许米饭里那种甜的东西不是很甜的,慢慢地才能品尝得到甜味,”“我觉得还是因为口水的作用,早上我吃馒头也是一样,刚开始没甜,后来就觉得有一丝丝甜。”“那你有什么方法证明呀?”“这个嘛……..我倒是还没想出来”“啊!我有办法了,不如叫老师弄一些米饭,用个干净的东西当做舌头搅拌、挤压,然后品尝,如果米饭不甜了,不就说明了米饭含有糖的物质被我们挤压出来了吗?”…….啊!孩子们多有创意的提议啊!当孩子们象科学家一样,阐述自己的观点,作出合理的解释,并且想到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这些都有利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看似简单、平常的一问一引却蕴含着智慧,孕育着深刻,平中见奇,点亮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发了学生的推测、推理,学生的思维水平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因此,一个有目的、有深度的追问,往往能“四两拨千斤”,是课堂的点金之笔,让我们一次次感受到了学生思维的激流勇动,使课堂成为了一方智慧飞扬的天地。  

于困惑处追问  

———“知其所以然”  

 [案例片断]在教学《有趣的浮沉现象》这一课时,在共同研究了在水中浮着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后,教者出示钩码,先让学生猜测它会不会受到水的浮力?有猜测可能会,但大部分同学猜测不会,可当他们通过实验之后,发现结果并不是像他们刚才猜测的那样,这时就产生了矛盾冲突。这一现象引起了学生的思考。

教者见机提出“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想问的呢?”

绝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为什么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呢?”进而引发学生深层次地思考:怎样使浮在水面的物体沉下去,沉在水底的物体浮上来?而这个问题正是教材中提出的问题,现在已经转化为学生内心需要探究的问题。在这种真正的探究动机的作用下,学生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后面的探究活动中。

当学生遇到困惑时,例中教者没有很快作出判断、评价,而是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来证明,消除疑惑,正确构建新知这时教师需要借助追问来帮助其开启新的思维方向,因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追问,巧妙地引发学生思考,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历程,展现学生各自的思维方法,引导他们在争论中求真知,在释疑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不仅仅“知其然”,更要思索“其所以然”。

在追问中思索,在追问中内化,在追问中沉淀,这样的追问是师生智慧火花的闪现与碰撞,是教师课堂机智的充分体现。它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帮助学生有效地排除了解读文本的障碍,纠误匡谬,澄清认知上的迷茫,也帮助学生拨开了眼前的迷雾,修正思维误区,形成了正确的价值导向,从而使学生得到智慧的生成、素养的提高和生命的发展。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做法,有助于学生在思考中成长,其所得到的结论所蕴涵的价值远远超过书上的知识。课堂教学也因此而生机勃勃,绽放异彩。  

于错误处追问  

———“自识庐山真面目”  

“理想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中出现了一些差错是不足为奇的。新课程背景下,面对差错,我们需要开启从错误中学习的新视角, 理性分析,智慧把握,挖掘有益的错误资源来优化课堂教学。我们不以一个“错”字堵学生的嘴巴或亲自把正确答案双手奉上,正确解读学生的错误,弄清产生错误的原因,把握合理的纠错时机和掌握正确的纠错方法,使之更为有效地为教学平添一些美丽。我们可将拒绝隐藏在巧妙的追问中,通过追问的语气、追问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偏颇的解读让学生在对抗错误中丰富自身的认识经验,在思错、纠错中获得新的启迪,并自己认识、纠正其失误,即“自识庐山真面目”  

[案例片断]在教学《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时,当发现第4组同学的实验数据和其他组截然不同时,教者没有置之不理,而是问道:“大家想想,可能有哪些原因造成的?”有学生说可能同样50毫升水,他们看刻度的方法错了。也有学生说可能与一平勺的多少有关,还有学生推测可能在食盐还没有溶解完就去放食盐了。这时老师追问一句:“他们组到底怎样做的呢?我们请他们组的成员来说一说”。听了他们组同学的发言才知道原来他们组有的同学心里着急,一次放7、8勺的盐,继而老师又追问:大家认为这种做法对吗?“不对,他们的数据不是真实的结果,这节课的实验等于白做了。”“我也认为不对,因为科学讲究实事求是,不是比赛。”听,同学们的发言多精彩!

例中教者以自身特有的敏锐和机智在捕捉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差错”后,善于发现这“差错”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教师并非立即否定学生,明确指出其错误,而是抓住学生的错误体验,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追问策略——将错就错,顺水推舟,顺势诱导学生解错题,得出答案不一致的矛盾来激活学生的探究心理。再让学生通过辩论自己去探索产生错误的原因,引领他们在争中分析、争中反驳、争中明理、争中内化知识和获得正确的方法。  

如果教师一开始就对这个错误置之不理或轻轻带过,就不会形成“百家争鸣”的场面,学生的灵性也会被我们默默的扼杀。正是教师的“问” 充分曝光了学生的错误,坦然公开了学生的错误过程;正是教师的“问”促使学生在自查自理中为之一震,并强化刺激了学生的思维,使其对自身的错误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达到了“吃一堑,长一智”的目的。  

于“意外”处追问  

———“柳暗花明又一村”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旅程。”可见,课堂教学就是即席创作,是动态的、变化的,是激情与智慧共生的,它随时会出现一些“小插曲”。然而,有些教师仅仅把它看成教学过程中的“节外生枝”,对之或是熟视无睹。或是草率了断,无形中泯灭了学生的智慧灵感,阻碍了他们的独特体验,熄灭了他们创新的火花。  

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判断,巧妙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面对学生的“意外”我们应耐心聆听,睿智追问,让教学中的“节外生枝”演绎出独特的价值——“因祸得福”。  

[案例片断]:《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在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有关吗?”这一环节时,根据教材我准备了:胡萝卜、塑料泡末、橡皮、牙签、镙帽、小钉子、小石块、蜡烛8种物体,让学生通过按照由大到小排列,由重到轻排列,然后动手实验,最后得出物体的沉浮与大小、轻重无关。上了两个班,学生实验的情况(8种物体的沉浮判定)都跟我预设的一样。但是在上三(3)班的时候,交流8种物体的沉浮情况时,出我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当我问:“牙签是沉还是浮?”,有七个小组的学生说是浮,但有一个小组(第七小组)回答却是沉。与众不同的回答使他们组马上成为了焦点。

师:“牙签怎么会沉呢?”

学生经过讨论认为,增加(减轻)物体重量可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师:“同学们,你能想出办法来改变牙签的沉浮吗?”

孩子们想出了:粘上橡皮泥;绑上石头、铁块等方法,都从增加牙签重量的角度着手。

师:那这根牙签没绑任何东西,放入水中,沉了。这是为什么呢?有孩子马上就反应过来,急着说:“老师我知道,可能是因为牙签在水里浸着,吸了水,重量增加了,就沉。”我把一浮一沉两根牙签往天平上一放,什么都不用说了。

对学生在做实验时会出现牙签下沉现象,教师事先并不知道。面对这一“意外”,教师没有惊慌失措,没有轻易评价和随意处理,而是马上“计上心来”,抓住契机,以此作为一种活性的教学资源。教师将这个非常有价值的课堂“动态生成点”纳入教学环节,不动声色地及时调整了教学预设,开展探究活动。随即,教师放慢教学速度,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把课堂上生成的信息加工成阶梯式攀升的问题,再把问题抛回给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通过层层追问,引导学生去争论,产生自悟,最终达成共识——牙签在水里浸着,吸了水,重量增加了,也就下沉了。学生对增加(减轻)物体重量,或是增加(减少)物体体积能够改变物体的沉浮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认知也在意外中深化。教师的循循善诱,赢来了课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景象。试想,如果没有及时而有效的追问,课堂中那不曾预约的精彩会不期而至吗?

    不言而喻,这般鲜活、灵动又智慧的课堂与教师适时捕捉,巧妙的追问是分不开的。 追问是课堂有效的催化剂,是知识的升华,凝聚着教师的智慧和学识。它问出了质量,问出了品位,问出了智慧。它掀起了课堂的高潮,演绎了课堂的精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学策略 || 基于智慧课堂利用“数学画”手段探究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动漫数学智慧的思维训练
教师教什么
好课堂指向思维开放
教研员如何评课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