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古名联欣赏

     千古名联欣赏

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曾写一联以自勉: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他用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大败秦兵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故事,表达了他发奋苦读的坚定决心和豪情壮志。

清代名臣林则徐自勉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查禁鸦片时期,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象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敬,为后人之鉴。

孙中山挽秋瑾:

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

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中 山先生对秋瑾追求真理,投身民主革命,英勇献身的历程作出高度的概括和赞扬。

〔宋〕苏轼题武昌黄鹤楼: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此联气势磅礴,胸襟开阔,足以与那首《念奴娇. 赤壁怀古》相媲美。

〔明〕黄石斋回绝洪承畴劝降联:

      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
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黄石斋回绝洪承畴劝降所作对中巧妙用谐音嵌入

捐躯殉国的一代名臣史可法和变节投敌的洪承畴二人名字。 

〔明〕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是写在无锡东林书院的一幅对联,表现的是读书人既认真读书,又关心国家大事的壮阔胸怀,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思想的一个反衬。

〔明〕王守仁题于谦庙:

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
青山埋白骨,我来何处吊英贤

王守仁:字伯安,又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文学家、军事家。因敬仰同朝前辈于谦的清廉忠烈,题联于浙江杭州于谦祠。

【清】彭玉麟题浙江省杭州岳飞墓:
史笔炳丹书,真耶!伪耶!莫问那十二金牌,

七百年壮士仁人,更何等悲歌感泣;
墓门凄碧草,是也!非也!看跪此两双顽铁,

亿万世奸臣贼妇,受几多恶报阴诛。 

岳飞墓位于杭州栖霞岭南麓,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

彭玉麟(1816-1890),字雪琴,号刚直。湖南省衡阳人。

素有廉直名。1883年(光绪九年)受命赴广东督办防务,中法战争中,反对主和,因病开缺回籍。彭联颇多,名胜楹联多有艺术价值。此联以是、非,真、伪句置于联中犹显别致;且上下相对,忠烈者悲歌感泣与奸佞辈恶报阴诛分别跃然联中。

【清】赵藩题成都武侯祠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赵藩(1851-1927),云南省剑川县向湖村人。·光绪元年中举,曾任四川臬台,官至川南道按察使。“攻心”二字出于《三国志、马谡传》“用兵之道,攻心为上”,“反侧”在这里指不顺从。这副对联,既赞扬了诸葛亮用攻心战略的正确性,同时也歌颂了他严以治蜀政策的正确性,最后告诫后人不能盲目一味用严或用宽,应当根据当时形势来决定。

古今反贪腐对联集锦

对联的讽喻作用不可小觑,以对联反贪腐的故事自古颇多。

《笑林广记》中写出一则故事,说有一个贪官过春节在衙门贴出一幅对联,自我标榜清正廉明。联曰:爱民若子;执法如山。百姓见了非常气愤,将此联添加内容,续为: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如山乎。

唐朝有一县官,贪污受贿,搜刮钱财,无恶不作。可他却标榜自己清正廉明,在衙门前贴一上联:“一对烛,亮亮堂堂,普照前后左右。”以此征下联。老百姓早就对他恨之入骨,有人便应了下联:“两盏灯,黑黑暗暗,无分南北东西。”气的这狗官两眼发直。

明朝末年,朝政腐败。江南有家酒店生意惨淡。老板想关门了事。老板的一位朋友叫李玮,聪明过人他给老板写了一副对联:“东不管西不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喝罢。”挂在店门两侧。这副对联迎合了当时那些有冤无处申,只好借酒浇愁的人的心理,故吸引了许多酒徒。不几天,生意开始兴隆。

明末黔中有一县令,每年过生日都要向老百姓摊派,不送礼要受重罚。有一穷秀才身无分文,无奈之下写了一幅对联:大老爷做寿,金也要,铜钱也要,黑红一把抓,不分南北;小百姓该死,稻未熟,高粱未熟,青黄不接,哪有东西。秀才让人把此联悬挂在县衙门两旁,众贺客和百姓围观、哄笑,县令气恼身亡。全城百姓无不拍手称快,称赞道:“一联除一害,太好了!”

清朝慈禧统治中国时,不顾国计民生,频频卖国苟安。但许多贪官污吏却一味巴结她。慈禧七十寿辰(1904年),有人送了一幅寿联:“一人有庆,万寿无疆。”民主革命家章太炎看后气愤之极,特把“有庆”、“无疆”颠倒以用,写成一幅讽刺联: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此联一出,平民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光绪三年,黄河、长江流域均遭灾荒,饿死黎民无数。当时李鸿章任宰相,翁同和任司农,对此熟视无睹。因李为合肥人,翁是常熟人,有人便写了一幅对联,讽刺他们不顾百姓死活,只知自己享乐: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

国民党陕西差役总局仗势胡为,欺压百姓,鱼肉乡民,人民深恶痛绝。春节时,有人给总局大门外贴了一幅对联,辛辣淋漓地予以讽刺:

差役总局,酒局饭局药丸局,局中设局,局内者甘,局外者苦,几时了局见升平?

支差诸公,豺公狼公饕餮公,公然办公,公心何在?公理何存?无非假公图私利。

横批是:斌卡尖傀。即讽刺总局官员是一伙不文不武、不上不下、不大不小、不人不鬼的坏东西。

1947年,浙大学生会主席于子三因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爱国民主运动而遭国民党特务杀害。在其追悼会上,有一幅挽联:

 爱和平有罪,要民主有罪,争自由有罪,见他妈鬼,那狗屁宪法;

 打内战可以,卖国家可以,杀青年可以,滚你娘蛋,这无耻政府

 上联揭露了国民党颁布伪宪法的反动本质,下联则控诉这些东西都出自国民党反动集团,讽刺意味甚浓。

今人以对联抨击腐败现象的事例屡见不鲜。或嘲讽受礼受贿的:

大摆喜筵, 先收礼后排座,看人下菜;

 广开财路, 远呼朋近唤友,愿者上钩。”

或针砭吃喝歪风的:

一锄锄一筐筐一担担尽入官员腹内;

一杯杯一碗碗一盘盘皆出百姓身上。”

如此等等,可谓一针见血,发人深省。



   弥勒佛,袒胸露肚,笑口常开,既慈祥又有趣,深得民间喜爱。历代文人雅士在他面前留下了数不尽的妙联佳对,给滚滚红尘里的芸芸众生以深深的启迪。

河南开封大相国寺里,弥勒佛龛两边的对联应算最有名的: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幅对联,把个弥勒佛的形象勾画得淋漓尽致;同时,又是文人洒脱的一种思想再现,妙语解颐,让人在焦头烂额之际,也颇有点轻松感。

峨眉山上的灵岩寺,也有一尊弥勒佛,其对联为: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是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此联与开封相国寺对联有异曲同工之妙,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着人生哲理,告诉世人要达观、有气度;当然,要能做到这一点,又需要有极好的修养。

台湾台南开元寺里有关弥勒佛的对联是:大肚皮千人共见,何所有,何所不有;开口笑几时休息,无一言,无一可言。是啊,本来是什么也没有,无一可言的。这是一种看透弥勒佛的冷漠,故而发此感慨。

福州鼓山涌泉寺有联问弥勒:手中只一金元,你也来,他也来,不知给谁是好;心中无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究竟为何理由?此联无论是对弥勒佛的犯愁,还是对那种明知为泥胎,还缘何来拜的嘲讽,貌似不解,实际上却是透彻的领悟,表现出的正是人们摆脱不掉世俗的一种困扰。

成都文殊院天王殿里,弥勒佛龛前挂的对联为:大肚包罗,现前住位兜率主;微笑圆融,当来出世弥勒尊。(“兜率”是梵语译音,意为“知足常乐”,佛典上说的真谛)因为他大肚能容,包罗万象,故成为兜率天的主宰;而他态度随和,道法圆通,故能出生世上就成佛称尊。这不是告诫人们该怎样为人处事吗?

山东济南千佛山的弥勒佛对联为:笑到几时方合口;坐来无日不开怀。这幅对联是历代文人感兴趣的话题,它幽默含蓄,把古代文人那种愤世嫉俗的傲气,与世无争的怡情,用俏皮话的形式表达出来,亦庄亦谐。

四川乐山凌云寺山门的弥勒佛对联: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这种模拟弥勒佛自嘲的口气,分明又透出一种认识他人与认识自己的清醒。在庄严的佛殿上出现了这么诙谐的文字,不能不说是有趣的;同时,又情不自禁地会为古代文人的机智、风趣而拍手叫好。

值得一提的还有禅宗南派发祥地的南华寺天王殿弥勒佛,此佛面对山门,席地而坐,肩搭布袋,手托瓦钵,龛前的对联是: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不知众擅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养;年年坐冷山门,接张迎李,总见它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这是善男信女虔诚崇佛的口吻吗?非也,它表达再清楚不过的是那些洞察世事,颇不得志,又饱尝人间冷暖的文人雅士在失意时,缘物抒怀的满腹牢骚,而这对千年以后的人们,是不是也意味着什么呢?

古往今来,有的对联因上联过于奇巧,使人难以应对,人们称之为“绝对”、“绝联”或“悬联”,美名曰“片玉”。

明孝宗于重阳节出的一个上联:“今朝重九,九重又遇一重阳”。句中“重九”、“重阳”有相同字意,二者均指九月九日重阳节,“九重”则为“重九”的倒语,指帝王所居,此联至今无人对出。

乾隆年间一次开科取士,两考生脱颖而出,伯仲难分。乾隆亲出“烟锁池塘”一联相试。一考生当场调头就走,另一名想了半天也悻悻而去。乾隆于是钦点先走的为第一。众臣问其故,乾隆说:“我出此联为绝对,能一见断定者必是高才也。”。 “烟锁池塘柳”的确堪称绝对,上联五子,字字嵌五行为偏旁,且意境很妙。看似简单好对,其实很难,有人甚至认为它是“天下第一难”。据说,有“天下第一才子”之称的纪晓岚曾经对出的下联是“炮镇海城楼”。这个下联虽是工整有序,但只是字句;不仅平仄欠合,且以专有名词“海城楼”对随处可见的“池塘柳”也是犯联对之忌的,可见此联还是绝对。

1919年,上海某报纸曾刊登一上联曰:“北有徐东海,南有岑西林,看你两个东西,如何调合南北。” 徐世昌任民国总统时,国内军阀混战,各霸一方,总统有名无实。徐世昌是江苏东海县人,人称徐东海,与广西军阀岑春煊私交甚厚,他们秘密勾结想搞联合。岑春煊,字西林,广西西林人。上联中的“东海、西林”既是人名又是地名。其中“看你两个东西”表达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态度,而且联语中还两次嵌入“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字。故无人续对。

1925年,孙中山病逝举行奉安大典时,当时有人在《中央日报》征联曰:“前中山,后中山,前后中山葬中山。” 这里的“前中山”是指明代开国将领徐达。联语精辟,通俗易懂,被传颂一时,但始终未有下联。

江山待有才人出,随着教育的普及,楹联研究已经普及到寻常百姓家。诚请诸位博友、网友赏光,评一评、试一试,使上述绝对不绝,名联续佳。

今日重阳,即我国老人节。“老生”我虽不老,却也正式退休三年了,为庆贺节日,选摘几首与老年人有关的古人“退休诗”,与大家共赏。

退休制度,古已有之。据《周礼》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仕。”意即做官的到了七十岁就要“还禄位于君”,告老还乡。但退休后,朝廷是不再发给俸禄的。直到宋代,真宗赵恒即位后才正式颁诏规定:文武百官退休后一律按其俸禄发给一半退休金。从此,才形成一种固定的退休金制度。

明代,退休年龄提前到60岁,由于退休后地位和权力都失去了,所以不少官员尽量拖延退休时间,成为官场上的一大弊端。有人写诗讥讽道:

绿水红莲客,青衫白发精;

过厅无一事,咳嗽两三声。

生动地勾勒出这种官员吃喝玩乐,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尸位素餐的丑态。

与上述情况相反,也有不少有自知之明的贤达之士,退休年龄一到(有的还不到)就主动请求退休,让年轻官员顶替上来。他们当中有人还做退休诗以明心志。

南北朝时期的梁代,文学家、医学家,人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456——536)就曾写道:

眼前流水自悠悠,歇卧偷闲恋绿畴。

笑看金笼牵鼻去,等闲落得用鞭抽。

宋太宗赵光义(976——997)雍熙年间,时任苏州太守的孙冕已60多岁,他自感体力不支,精神不振,在给太宗写了告老还乡的奏折后,写诗以明其志:

人生七十鬼为邻,已觉风光属别人。

莫待朝廷差致仕,早谋泉石乐天真。

去年河北曾逢李,今日淮西又见陈。

寄语姑苏孙太守,也须抖擞旧精神。

写罢,不等皇帝批准,他便带着家小离任回归家乡新淦(今江西新干县)。诗中表明知老而退,扶持新人的观点。归隐山林,安度晚年,乐观中不乏幽默。

明代开国功臣,辅佐朱元璋打天下的军师刘伯温(刘基1311——1375)也曾作“退休诗”自娱。诗云:

买条黄牛学种田,接间茅屋傍林泉。

因思老去无多日,且向山中过几年。

为吏为官皆是梦,能诗能酒总神仙。

世间万事都增价,老了文章不值钱。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他刚满60岁,以弘文馆学士身份退休。

 令人拍案称绝的谐趣联

20世纪初,鲁迅正值少年。他在三味书屋读书时,每天晚上都要对对子。那个叫寿镜吾的私塾老先生,教授“对课”时,出“独角兽”一联,叫学子们对下联。一时间,“两头蛇”、“三脚蟾”、“九头鸟”、“百足虫”,答案纷呈。老先生摇头不满。鲁迅对了个“比目鱼”。老先生听后拍案叫绝。说:“‘’不是数目字,但含有‘单’的意味;‘’字也不是数目字,却含有‘双’的内蕴。两相对合,天衣无缝。”

郭沫若自幼多才,他少年时在私塾读书,私塾后院有一株桃树。一天,先生有事外出,郭沫若与同学们翻墙过去,偷摘了桃子吃。先生回来,一再追查,没有人承认;于是恼怒之下,出了句责骂学生的对子:“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说罢,让学生对下联,能对得上免罚。郭沫若旋即对出:“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先生听后转怒为喜,从此更加器重郭沫若。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语文试题是陈寅恪先生编制的,只有两道,一道是作文题,一道就是联对。上联是“孙行者”,要求考生对下联。陈先生的“标准答案”是“胡适之”,可一考生对出“祖冲之”,可谓工整、绝妙: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虚词对虚词,平仄为平平仄对仄平平;孙和祖是少对老,行和冲乃缓对急,上下联又是姓名对姓名,胜过陈先生的“标准答案”。据说该学生后来成为著名的国学专家。

1953年,钱三强率领科学家代表团出访,团中有华罗庚、赵九章等人,大家提议属对相娱。华罗庚拟出上联:“三强韩魏赵”,既寓历史,又扣场景,大家只觉其妙,却一时难以应对。最后华罗庚道出下联:“九章勾股弦”,将数字与其人学科联姻,满座喝彩。

 曹操文章欣赏——《求直言令》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生前官至丞相,加封魏王;以“相王之尊,奉天子以令不臣”,统一了我国北方,创建了三国时期的魏国。在他死后,其子曹丕称帝,追尊他为魏武帝。

   曹操不仅是东汉末年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杰出的文学家,他所倡导并推动的“建安风骨”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的文学成就除了至今被人们称颂的《短歌行》、《蒿里》、《步出夏门行》……等不朽诗篇,他撰写的各种奏折、表章、论辩、法令、书札等更是立意高远、论理精辟、语言精炼,篇篇都表现出他广阔包容的心胸和处置纷杂政务的智慧。其中的《求直言令》当属代表作之一。

   此令的撰写背景是:公元206年(建安十一年),曹操已平定了青、冀、幽、并四州,准备北征乌桓。他为了尽快完成扫平北方进而统一全国的大业,特地下达了求言令,要求下属官吏对他大胆提出批评和建议。

   此令原文是:求直言令

   夫治世御众,建立辅弼,诫在面从,《诗》称“听用我谋,庶无大悔”,斯实君臣恳恳之求也。吾充重任,每惧失中。频年以来,不闻嘉谋,岂吾开延不勤之咎邪?自今以后,诸掾、属、治中、别驾,常以月旦各言其失,吾将览焉。

   此令的大意是:治理国家和管理民众,设置辅助官吏,值得警惕的是那些表面服从却不敢发表不同意见的现象。《诗经》上说“听从我的意见,或许可以避免大的悔恨。” 这实在是当今君臣的恳切要求。我身负国家重任,常常担心自己会出差错。多年以来,没有听到批评和好的建议了,这是不是我不能经常广开言路,征求大家意见的过错呢?从今以后,各掾、属、治中、别驾都要在每月的初一指出我的过失,我定要看阅并引以为鉴。

   曹操是封建时代的政治家,在当时普遍奉行“为尊者讳”的1800年前,他竟有如此开明豁达的胸怀,这种闻过则喜、纳谏如流的从政心态确实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是当今的中外政治家们学习、借鉴的榜样和镜子。          

 曹操诗作欣赏——《度关山》

             

   我喜爱曹孟德壮丽的诗篇,那磅礴的气势总能激起胸中阵阵豪情,特别是那种历尽世事的感慨、阅透人生的悲怆,读后令人荡气回肠。

   曹操亲历了汉末的离乱,体察民间疾苦,诗文创作继承并吸收了汉乐府民歌的精华,在戎马倥偬间“雅爱诗章”“登高必赋”,写下了大量诗篇,吐露建功立业的抱负,具有慷慨悲凉、明朗刚健的独特风格。加封魏王后,他引领文坛,开创了建安文化的新局面。他的诗苍劲雄浑,体现了“建安风骨”的鲜明特色,并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度关山》一诗,是曹操晚年的作品。他此时已主政多年,悟出了“天地间,人为贵”的真谛,深切体会到“黎庶繁息”、“改制易律”、“俭为共德”、“兼爱尚同”对国家安定富强的重要性。如果把此诗理解为一篇治国纲领也许并不为过。

诗的原文是:度关山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铄贤圣,总统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

      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诗的大意是:世界上,人最宝贵。设置君主管理百姓,树立了一整套制度。君主的统治,应四通八达遍及四面八方。对官吏要赏罚严明,让老百姓繁殖生息。贤明的君主,统辖全国。按照等级分封各级官员,建立一套农耕和刑法制度。对一般犯人可以烧掉他们的名册,但不能对一切犯罪滥赦滥赎。古代的刑狱官皋陶和甫侯,都能严格执法何曾疏忽职守!可惜到了后来,改变了以前的制度和法律,君主滥用民力追求享受,赋税和劳役使老百姓难以承受。舜漆了自己的食器,引起了十多个部落的反叛。这就比不上唐尧,他盖房子的椽木就不经任何雕琢。人们所以赞叹伯夷,是为了激励大家养成俭朴的风气。奢侈浪费是最大的罪恶,俭朴节约才是人人尊崇的道德。如果人们都能像许由那样谦让,天下哪里还有人争讼曲直?人们相互敬爱上下一致,即使疏远的人也能变得亲近起来。

   这篇诗作源于乐府,却自辟新蹊;虽属四古,却不受拘泥。全诗寥寥126字,语言凝练不加任何润饰;简朴的文辞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中尽情抒发胸中的治国信念,憧憬天下大治的美好理想。

   该诗旁征博引内容详实,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其中治国安邦的鲜明理念为历代有作为的君主所称道,并具有健康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离奇的对联:无情对4
对联
精联妙语
12副行业对联,精妙绝伦,看懂的都是高人
对联中极品,庙中的劝世良言
文化:巧联妙对集锦,经典对联若让你对,你做何下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