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引领教师主动发展(续)

一、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增强自己引领的实力。

引领教师主动发展,作为教研员,我们自己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让自己有足够的引领实力。(因为,我们很难想象,一位让普通教师都小瞧一眼的教研员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状态。正如一位学生也看不起的教师一样,他的工作和生活一定是很痛苦的)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修养自己的内心,让教师们一想到你就来精神。

人的内心世界都是丰富的、复杂的,也是多变的,所以,管理好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当前价值多元、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人们的内心都很脆弱,很容易被不断膨胀的私欲所占领。而我们从走进教育这个行业开始,就注定了自己清风两袖的一生,既然物质上的富有已不大可能,我们何不寻求内心的充实和精神上的富有呢?大家想一想,如果因为我们物质上的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这种需求其实是一种攀比心理在作怪,并不是我们生命本身的必需),就报怨牢骚,就整天满脸的阴云,就消极地生活和工作,我们的腰包就能鼓起来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不但如此,更可怕的是,一个人如果长期保持这种消极情绪,他的一生一定是没有阳光的一生,他的生命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没有了光泽,以至于没有了人生的高度,失去了生命的内涵,最终的受害者只有自己。如果我们善于管理和修养自己的内心,以从容而积极的心态来经营自己的人生,我们一定会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说不定还会在一定范围内创造出奇迹,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何乐而不为呢?

当前,教师被动发展,其中,心态问题就是一个结儿,因此,教研员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我们不但要重视自己内心修养,当好教师们的表率,还要有“既能把教师引向崇高的精神境界,又能把教师的心引到平凡世界”的本领,让教师们感觉到我们精神的富有和面对现实的智慧,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精神引领者,才能成为教师们的追随者。

2、修养自己的行为,让教师们一见到你就有干劲。

教研员在教师们心目中树立的形象应该是一个学者、一名专家,所以,我们应该按照学者和专家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表现,凡是与这个身份不相符的事情,凡是有损单位形象的事情,我们尽量少做,甚至不做。最基本的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养成学习习惯,不断加厚自身的文化底蕴,做一名有文化的教研员。大家知道,所有优秀的教师和成功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最明显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爱读书的人。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做教育,首先要具有走进人的内心的本领,而这个本领的获得,唯有把读书作为一种习惯,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开阔自己的心胸、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做事的定力。我这个人之所以不能成为一名比较出色的教育工作者,就是因为我读的书太少了。因此,我真诚地建议大家,每天一定要安排一点时间,多读书、多动笔,三年以后你自然就会自己佩服起自己了。

二是树立职业信念,不断培育自身的学术精神,做一名有追求的教研员。我一向这样认为,既然我们选定了这个职业,不管它是高尚的还是低贱的,我们都应该树立自己的职业信念,即使有机会从事其它工作,在没有离开现有岗位前,我们也应该为着自己的信念而努力工作。教研员的主要职责就是“研究、指导、服务”,自我研究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们都应该有自己明确的研究方向,有怀疑一切和超越自我的学术精神,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著追求,增强作品意识,唤醒自己的可能,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品位。不然的话,我们工作了一辈子,到头来还是两手空空,实在太可惜了!

三是增强责任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形象,做一名负责任的教研员。教研员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一方面,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过健康而有规律的生活,过幸福而有主题的生活,努力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另一方面,由于我们工作的主要阵地在基层,大多数时间我们是游离于单位管理之外,教研员的工作上的责任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胸怀“教育使命”,心系“教师成长”,敬业爱岗,勤奋务实,做一名负责任的教研员。

3、修养自己的专业,让教师们一说到你就来勇气。

当前,我们的教师在投身于教学改革方面显得底气不足,缺乏勇气,在我看来,教师本人的专业实力不够厚实是一个方面的原因,还有另一方面的重要原因,恐怕就是,在我们教师的身边没有坚实的靠山,缺少能够让教师满怀信心大胆改革的校长队伍和专家队伍。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改革难以推进,在座的各位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们要想成为教师们教学改革的坚强后盾,就必须要加强自己的专业修养,努力使自己具有高于教师的专业实力,给教师们以足够的信心和力量。

在这方面,我是深有体会的。我在五山工作的二十多年里,我除了注重自己的人格引领之外,还特别重视自己的专业修养,为五山中学的发展,我自认为还是做了不小的贡献。但是,因为我的专业实力还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需要,推进学校改革的底气还明显不足,所以,陈旧的教育观念、落后的管理方式依然主导着我们的工作,如果说有那么一点儿成绩的话,那么这些成绩的取得也都充满着辛酸和汗水,让人无法高兴起来。每当我看到有的教师放下饭碗就走进了学生中间,有的教师面对不听话的学生那种无可奈何的表情,有的教师看着自己学生的成绩发呆的神态;每当我看到我们的学生厌学的队伍不断壮大,问题学生越来越多,学生流失出现反弹,还有那些,我们当老师的怎么也教不好的学生被学生家长非常气愤地领回家去的情景,常常会有一种强烈的自责涌上心头。我们的教师太需要轻松快乐地工作环境、我们的学生也太需要幸福美好的生活方式。我们为什么不能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是因为教育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吗?我想答案就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文集里,就在陶行知的著作里,就在杜朗口中学里。因此,要想让教师们幸福的工作、学生们快乐的成长,不是没有办法,而是我们自身的专业实力有限,我们的工作过于肤浅。

怎么办?很显然,我们这些专门搞研究的应该责无旁贷,要努力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服务,为教师幸福地工作铺平道路。

二、重视研究实践,不断丰富自己引领的智慧。

教研员有了引领的实力,这是成功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只有这些还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还要有引领的智慧,努力提高我们的教研工作领导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应该身体力行,重视研究实践。

一名优秀的教研员,他一定具有丰富的研究实践经验。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头脑中只有从书本上得来的那些东西,而没有自己亲身经历的研究过程,那么我们在与教师对话时,就不会有自己的话语和思想,我们的言说就会让教师们感觉到空洞而没有价值。为什么教师们对参加教研会没什么兴趣?我以为,可能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讲给教师们的和教师们想学的东西是两张皮,很多东西他们早就听烦了,再加上,每当教师们感觉到困惑的问题,摆在我们这些专门搞研究的专家面前时,我们也只能一笑了之,教师们又作何感想呢?因此,教研员必须有研究的实践经历,并且善于向教师们暴露自己的研究过程,表达自己的研究体验,把研究的路径和解决问题的智慧展示给教师们,虽然这种要求有点高,但这应该是我们所倡导的有效教研。这里,我讲三点具体要求。

1、加强对学生学情的研究,积累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教育智慧。

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十分突出,也是一线教师们普遍感到困惑而无力解决的一个难题,教研员同志们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据我所知,所有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成功的地方,他们都是以“引起学生主动学习”为基础的。杜朗口的“35+10”、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魏书生的“民主与科学”等等都是贯彻了“以学生为本,全面依靠学生”的理念。而现实中,摆在我们面前的所有教育教学问题,归要到底也都是因为“学生被动学习”而造成的。因此,加强对学生学情的研究,积累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教育智慧,帮助教师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就显得十分紧迫而重要。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相关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收集整理最新的研究成果,深入研究、借鉴全国各地已有的经验,全面掌握学生身心发育的规律和特点,并结合自己所负责的学段、学科实际,建构一个符合学生思维规律、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的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理论体系。这项工作主要解决的是应该怎样“引起学生主动学习”这个问题。

二是深入调查研究,全面细致的掌握“学生主动学习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研究“导致学生被动学习”的各种原因,从社会、家庭、学校三个方面进行归类,找准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对不可控因素,我们要提出自己的有效建议;对可控因素,我们需要制定可行的解决办法。这项工作主要解决如何应对现实中“学生被动学习”这个现实。

三是开展试点研究,每位教研员可选择一所在这方面工作基础较好的学校先行试点。通过宣传发动、专题讲座、确定责任人、制定工作方案、定期跟踪调研等活动,注重细节的设计、操作模式的建立和工作过程的有效。这项工作主要解决如何形成“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行动策略。

四是有计划推广,我们应在反思先行的研究过程,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做了成果推广工作。

2、加强对教师课堂的研究,积累构建高效课堂模式的教学智慧。

立足于课堂抓研究,这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做法,也积累了不了的经验,但是,低效课堂仍然比较普遍,新课程理念还没有得到很好贯彻,教师的角色还没有根本性的转变。这就需要在座的各位在总结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深入课堂,不断寻求突破,为构建高效课堂模式而不懈追求。

根据我个人的教学实践体会,只谈一点个人想法,仅供大家参考。

我这个想法的主要观点是:立足于课堂,但我们的研究绝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我们一定要首先从课堂里跳出来,研究解决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其它重要因素。过去,我们听课、评课主要还停留在看教师的表演过程上,比如,教学目标的定位、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知识的呈现、教学手段的运用、讲解的技巧等等,而比较少地关注学生“学”的情况。这本身对教师们就是一个误导。我们应该知道,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而不应该是教师的课堂,课堂上学生是怎么学的过程才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而学生的学是否能够高效,这个功夫应该是学科教学以外的东西。我们可以找两位教师,让他们俩一模一样地上一节课,细致地比较一下,你就会发现很多问题。这就是我常说的,为什么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出来效果大不一样的奥秘所在。有的人批评我,我认为他是好心,是在帮助我,而有的人批评我,我就认为这是他对我过不去,是在挑刺儿。我这里想表达的是,构建高效课堂,根本的东西不在于教师在课堂上怎么表演,应该是教师的人格修养、文化底蕴、精神引领、专业威信和学法指导。具体地说就是,教师要努力做一名让学生欢迎的教师,让学生喜欢你;做一名让人放心的教师,让学生佩服你;做一名有追求的教师,让学生追随你;做一名有爱心的教师,让学生感谢你。大家想一想,我们的教师都这样了,我们还需要再去苦于怎么讲,怎么逼学生了吗?(过去有不少学校的教师到五山去听课、学习,回来后大失所望,感觉五山中学的教师也不过如此,可就是想不通,每年的质量还可以。其实,我以上讲的,就是其中的一个秘。)细想一下,我讲的还是一些口号式的东西,具体怎么引导教师,我认为没有绝对可靠的办法,我提出来的目的就是想请同志们去研究,在实践中去指导。

3、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研究,积累提高校本研究实效的组织智慧。

(略)

 

三、提供指导服务,努力营造促进发展的氛围。(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个人研修规划
[转贴]教研之路为什么越走越窄?-
深植泥土,芳香四溢
观风堆小学2014年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政史地教研组工作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