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应该积极参与教育研究
教师是否应当成为研究者?教师能否成为研究者?教师怎样成为研究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任何国家的教育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教师身上,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性因素。要想使教育改革得以有效实施,就必须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使教师成为研究者。善学习、会研究,努力创建各具特色的适应不同教育教学环境的教育模式,才能提升课堂教育教学的效益,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为了不断增强教师的改革意识,必须使教师既要会教书,又能做学问,逐步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化。作为教师,为了适应现代教学工作的需要,也应该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研究者。这是新时代教育给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成为研究者,能够促使教师更加关注具体的教学情境,把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教师的提高主要不是靠进修,而是靠研究,边工作边研究,边研究边学习,缺什么学什么,这是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径。然而,一直以来,教育科研犹如神秘的女郎戴着面纱,教师们仰望而不及。“让教师成教育研究者”,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口号,而如何成为一个教育研究者,似乎没有多少可供借鉴的途径。
  提起"研究"二字,大家多认为这是专家学者们的事情,与普通人无关。其实不然,普通者也同样可以进行研究,只是研究的目的、对象不同罢了。教师的研究并不在于仅要取得多高的理论成果,而主要是为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研究应该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学校要倡导教师“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为有效而来,为有效而去”等研究策略,让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教育实践的每一点收获,就是一个个珍珠,捡拾起来,串在一起,就是一条美丽的项链。珍珠的产生过程和科学依据,靠我们留心挖掘,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几经反复,就会有出奇的效果。一节很满意的课,符合了当代什么理论,跃然纸上,不就是一篇理论文章?一次成功的家访和谈心,促成了学生的转变,反思起来,很有味道。
  教师专业成长实际上是一个过程,是指教师通过自身主动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技能,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从而逐步成为学者型和专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一名教师成长为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名师、专家型教师、教育家,离不开教、学、研,而“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重要途径。
  当前,教育要获得长足发展,其第一推动力当属教育科研,而不能依赖加重师生负担来发展教育。只有教育科研真正成为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教育的时代性、先进性才能得以维系。可面对课业负担过重屡禁不止的现象,面对教育领域内简单粗暴的教育行为屡屡发生,教育科研的第一生产力性质并未得到彰显。很多教师只有想到职改的需要,才去拼凑些文字,或者从旧杂志上摘抄,或者从网上下载,东挪西凑,改头换面,加上自己的大名,交上点评审费,就可以有大红证书了。发展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发展中,生命的本质就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教师发展阶段理论研究表明,当一个度过了生存期、适应期的教师,在进一步发展至成熟阶段时,需要教育理论的提升、教育实践的反思和对教育行动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成长=经验+反思”已是教师成长的普适公式,反思业已成为专家型教师的重要途径。在这里,“反思”是广义的,它不仅包含了教师对一堂课教学后的常规思考,而且还包含了对教学中出现问题后的理论思考与教育研究。 
  今天和昨天有什么不一样呢?上班、下班,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学生还是那些学生,同事还是那些同事,领导还是那些领导,校园没变,办公室没变,教室也没变。近乎呆板枯燥的生活,使人兴味索然,甚至使人厌烦。于是有人说,教育工作时间性强,计划性强,规章制度繁琐具体,容易扼杀人的创造性。如果只当一名教书匠,因循守旧的眼光看问题,教师工作真是又苦又累,又呆板枯燥。一个教育理论的产生,并不神秘,就是一线教师的摸索和实践。不了解教育理论,不会写随笔感悟,反思心得,充其量你是一个教书匠。偶尔的反思并不困难,也是绝大多数教师能做到的,但持续不断的系统反思却不见得是每个人轻易都可以做到的。有的同志说,教学太忙,哪有时间去写,这不是理由,而是缺乏兴趣!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前人教诲,我们不应忘记。留心做学问,就会少了盲目性,受到赞尝,就会一发不可收。不信,你就写教育随笔,这就是教育科研的开端,这就是一个成功教师的起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写教育教学论文
关于小课题研究的几点思考
校本研究网
一线教师如何做研究?
“小课题的研究”
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认识与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