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物理课堂主体参与的三个层次

现代教学观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动态的生长与构建过程,学生必须在参与活动中才能真正理解课程内容,获取新知。物理是一门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物理课堂中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在恰当的教学情境下,通过参与、体验构建知识,形成技能,达成“知情合一”的过程。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组织与引导学生以主体的身份积极参与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使他们从“敢于参与”走向“乐于参与”,最终做到“有效参与”,有利于课程三维目标的达成。

一、在自信中敢于参与

教学活动中的学生参与,是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前提和基础。初中物理有着大量具体、感性的素材,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乐趣。但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热情逐渐减弱,甚至选择了逃避。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形的重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更好地参与其中,更没有得到有效的体验。这一方面是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缺乏活动体验;更主要的方面是教学活动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找不着与新知识联结的“固着点”,从而产生“悬空感”而没能更好的领悟新知识,逐渐失去求知与上进的信心。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比热容”这一知识时,用教材中的事例引入并提问学生:“农民们为了防止田里的秧苗不被受冻,通常采用什么方法?”大多学生回答用塑料薄膜罩起来。教师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只好说:“这样也可以,但农民经常用‘日排夜灌”的方法来为秧苗保暖的。”面对这一陌生的场景,学生一片茫然。他们觉得物理离自己较为遥远,自己无法真切地理解的,得不到学习的成功感,没有参与活动的自信和勇气。

课堂上出现上述的这种尴尬场面,主要原因是教师列举的事实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这种由陌生而产生的恐惧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信心,面对新的场景会不知所措,从而无法参与其中。D.A.库伯在《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一书指出,智力是在经验中形成的,个体的知识源于感官的经验。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创造“生活化情境”,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喜悦与兴趣,迅速融入到学习活动中,通过切身体会及所见、所闻、所历展开思维活动、建构知识。例如在学习摩擦力内容时,播放一段同学们搞清洁卫生的视频,学生们看到自己在拖地板,洗擦门窗,擦黑板等热火朝天的场面,有一位同学还因为地上有水而差点滑倒。在欢笑声中,开始了师生摩擦力对话和思考探究活动。这些原汁原味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作为教学情境,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学生也感受到问题的真实和真切。在自己的“领域”信心十足的向新认知领域拓展。

二、创设情境促学生乐于参与

乐于参与,也就是主动、积极地参与。其关键是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创设“不一样”的情境,会使物理课堂产生独特的魅力,让学生“乐在其中”。

1.“原生态”情境

杜威说:“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多姿多彩的现实世界蕴含着大量的物理知识,把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展示学生亲历其中的“原生态”情境,他们就能感到物理的亲切、亲近和真实可触,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在“声音的特征”一课,教师展示少先队仪仗队演奏乐曲时“敲锣打鼓”的热闹情景:大鼓手在挥动着鼓捶用力打鼓,使大鼓发出“咚咚”的响声;小鼓手双手拿着小棍轻快地敲打,小鼓发出“哒啦哒啦”的声音;小镲手们把两个小镲相碰发出悦耳的“锵锵”声,再熟练地把小镲分别按在腰间,“锵锵”声随之嘎然而止……然后引出让学生思考并讨论的问题:大小鼓的声音最为明显的不同是什么?你能区分号子的声与小镲的声音吗?学生就能在这熟悉的情景与知识进行交融对接。

另外,教师若能“就地取材”地创设“原生态”情境,更能增添课堂的情趣,让学生切切实实感觉物理就存在于自己身边,真正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新理念。比如,在学习“力的作用效果”时,让同学关上教室门的同时,体验在不同的位置用力的效果是否相同;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让学生体会用同样的笔以不同的力度写字,效果相同吗?如果把字写在光滑的玻璃面上又会怎样?等等。这些“信手拈来”的事例在“出其不意”之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物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和观察思考的敏锐性,领会在生活多留心、勤思考是学习物理最为有效的方法。

    2.“认知冲突”情境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在学习新知识之前,会形成了一些“前概念”,但这些前概念往往是不全面、不科学的。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事例或现象,让学生用试着用“前概念”去进行判断、解释,以创设并暴露与原有的经验不一致的“认知冲突”,产生意识中的失衡状态,从而成为推动学生求知探索的强大力量。

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时,教师把体积相等的铁块与木块放入水中,铁块下沉,木块上浮。问学生哪个受到的浮力大?大多学生说木块的受到的浮力大,因为潜意识里是“上浮的物体比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当教师让学生用上一节课学过的方法分别测出铁块与木块受到的浮力时,发觉事实与原先的猜想完全相反。从而形成了认知冲突,学生在不得其解之中会迫切地要知道“浮力大小究竟与什么有关”。课程研究专家钟启泉教授指出: “违背学习者常识的实验结果,将造成学习者意识中的认知失衡状态,摆脱这种认知矛盾状态求得解放的需求,就成了学习的动机”。当学生接触到学习内容与其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时,对“冲突问题”急需解决的心理状态会使求知欲望之火被迅速点燃。

3.新、奇、趣”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感知,总是从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吸引力的信息开始的。物理课堂通过故事、谜语、游戏或小实验等这些带有新奇有趣的内容作为“学习前奏”,使学生处于轻松愉悦的、充满渴望的心理状态中,以饱满的精神与活跃的思维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神奇的升力》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领略到了一支能帮助“同伴”发光的蜡烛——在讲台上并排竖起两支蜡烛,把其中一支点燃,然后在两支蜡烛中间吹气,只见燃烧的这根蜡烛的火焰就慢慢向另一支蜡烛靠拢,最终把那支蜡烛点燃。同学们瞪大了眼睛,带着强烈的好奇开始了思考。或者通过小实验创设“人造龙卷风”情境:把一条长约1.5的大口径软胶水管,快速摇动几圈地后,一头对准一堆碎纸屑,惊人的一幕发生了——纸片被吸进水管,并从另一端飞出,犹如天女散花般洒向空中!学生在目瞪口呆之中,自然而然地在思考是什么力量把纸片吸进去并向上飞的?从而对新知识有了强烈的期待。

三、在思考交流中有效参与

如果说“积极参与”体现的是学生的学习的情感与态度这一维度,“有效参与”体现的则是认知与技能的维度。有效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的有机统一。

1.给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源于活动。” 杜威也认为,要获得新知,则必须借助运动、尝试、改造等实践活动,也就是在“做中学”。否则,学生获得的只是一些生硬的文字符号,而不是知识的真正掌握和学习经验的丰富。笔者曾有切身的体会,某次教学“杠杆”这一内容时,认为学生已经有了相关的数学知识,于是只强调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然后通过演示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公式),再通过演示实验得出标杆平衡公式。事实证明,学生记住的也只是一条机械性的公式,根本不会灵活运用,且在画力臂时也多有出错。经过反思,主要原因是自己忽略了学生理解知识与规律的过程。后来采取了补救措施,让学生通过用不同方向的力来维持同一杠杆的平衡,再比较用力的大小是否相同,在体验活动中加深对“力臂”的理解。而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中,也让学生充分参与动手操作,在活动中总结出规律,再在杆秤等生活中的杠杆加以应用,学生才真正理解了这一知识。正如某位教育专家所说的那样,无体验的学习如同无水源之池塘。没有体验,感悟与反思,也就没有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2.给每个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

喜欢在同伴中展现自己。这也是促使学生成长的强大动力。课堂不只是少数的“优秀生”在表现的“独角场”,而应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表现展示自己的机会,哪怕是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例如,在学习《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时,学生们围绕“自行车的轴承能减小摩擦的原因是什么”展开探究,分组利用桌面上的滑动小车、长方体木块、长木板、钩码、弹簧测力计等器材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一段时间后,好几组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得出了正确结论,但也有的学生操作错误或不知从何入手。教师先让还没得出结果的一组学生的实验过程——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在长木板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再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长方体木块在长木板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又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比较两次读数再归纳结论。然后,教师再让已经得出正确结论的同学对这一做法来进行评估,经过讨论指出了改进意见:为了控制压力不变,第二次应放弃拉长方体木块,而把小车反过来放置来拉即可。最后,由还没完成实验的同学上台演示,终于得出了正确结论——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这个课堂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体验中思考,都有机会展示,这是学生充分融入其中的课堂。课堂上同伴之间的切磋、对话,能丰富彼此原有的经验,在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的同时,表达又必定反过来促进自身的思考,使体验活动增加了思维的含量而更为有效。

3.创造参与中的“思维场”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教师的讲授与演示代替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张力,剥夺了获取知识的经历与体验过程。日本著名课程专家佐藤学认为,课堂上学生的沉默麻木,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独占了课堂。他认为学生只有在交流、合作,体验中,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并提出如果缺乏交流、展示等过程体验活动,就算是最为重要的知识,学生也会因缺少动力而懈怠、摒弃。例如,在《滑轮》一节,如果教师直接讲授“动滑轮实质是省力一半的杠杆,学生就没有了思维活动。若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在仔细观察动滑轮的工作过程的基础上,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及其力臂,然后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出“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的杠杆,从而真正理解了“省力一半”的道理。当然,在提升重物中,学生会发觉所用的拉力并不真正等于物体重力的一半,这时,教师也不急于马上解释,而是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这是什么原因?要使真正的省力一半,得满足什么样的条件?这样,在体验活动中蕴含着问题,让学生在“思维场”中思考、提升。

课堂参与的三个层次是环环相扣的,前一个层次是后一层次有基础。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学生充满信心和热情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再在思考、交流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伴随积极的思维活动,才能演绎出富有生命力的、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物理课堂“四曲”
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高效性的思考
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有效性-今日头条
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与探讨-精美博文-教师之窗--苍溪教育门户网
提高物理课堂效益的实践与思考
施杰: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开放性与有效性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